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芯歷史」從還是液晶之父時說起,掉到坑裡的夏普為何“爬”不出來?

簡介不過就技術上來說,液晶技術主要掌握在日本和韓國廠商手裡,臺灣的液晶面板企業技術較為落後,這也是鴻海希望併購夏普的主要因素之一

夏普最早是做什麼的

集微網訊息(文/木棉)近日,夏普釋出了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營收5149億日元,同比下滑4%,淨利潤則暴跌35%到125億日元。第二季度的運營利潤更是暴跌41%,只有146億日元,這也是被收購之後夏普首次在第二季度出現運營利潤下滑的問題。

據瞭解,夏普的3大業務群中,智慧生活等業務盈利在改善,但是主力的8K生態系統業務運營利潤暴跌54%,是導致業績下滑的關鍵,原因就是夏普的液晶電視、面板等業務下滑。

此外,韓媒報道稱夏普將退出智慧手機OLED面板市場。

面對如此慘淡的財報,幾乎讓人遺忘了夏普還是曾經的“液晶之父”。從最輝煌的“液晶之父”到如今“或將退出智慧手機OLED面板市場”,夏普經歷了哪些起落?

液晶之父

夏普由早川德次在1912年9月5日於日本東京創立,此後,早川德次帶著夏普開始走上坡路,在家電企業方面,創造出多個“第一”的產品。

「芯歷史」從還是液晶之父時說起,掉到坑裡的夏普為何“爬”不出來?

夏普先後在1951年開發出日本第一臺電視機、1962年發表微波爐、1964年開發電子計算機、1987年開發了第一臺具有漢字表現功能的電子辭典(或稱“電子記事簿”、PDA)、1988年就推出了世界第一臺14英寸LCD液晶顯示器、1992年釋出ViewCam家用攝影機、2004年推出第一部水波爐(Healsio),亦發明了可抵抗H5N1的PCI離子用於空氣清淨機、空調等家電產品。蘋果公司在1990年代開始開發的掌上電腦Apple Newton也是委託夏普協作開發及負責製造的。

可以說,在液晶面板發展的早期,夏普幾乎以一己之力推動了液晶電視的普及。隨著電視行業從CRT時代向平板時代的轉型,夏普在21世紀第一個十年裡得到快速發展,一度成為液晶電視的領軍企業,正因如此,夏普才被譽為“液晶之父”。

憑藉在顯示螢幕上的領先實力,夏普走上了一條開掛的道路。從黑白到彩色液晶,從4色技術到4K超清,再到8K電視,神一般的技術一直不曾停止,以實力在液晶電視進化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1年至2007年,夏普更是憑藉液晶電視成為全球超級霸主。

錯估形勢

的2008

然而,就在夏普一路高歌猛進的時候,歷史打了個夏普措手不及。

2008年起,由於外界客觀原因以及自身經營的原因,影響公司獲利,夏普開始走下坡路並一蹶不振。

翻閱夏普2008年的財報,可以看到,由於液晶電視價格大幅下跌,2008財年(2008年4月-2009年3月)夏普集團最終虧損1258億日元。

根據當年的報道,2008年夏普鉅虧的原因,一方面是夏普受到資本市場受到打擊。“全球金融危機以前所未見的速度和規模傷害各產業,這超出了我們的預料。”當年的夏普董事社長片山幹雄說到。

另外,經營虧損最直接的原因則是日元升值。由於日元大幅升值的同時韓元同期大幅貶值,索尼、夏普等日資品牌在歐美市場與韓國的三星、LG電子的競爭中也處於下風。

三是,主流市場的虧損,除了日元升值和投資損失外,夏普的日常經營也出現問題,特別是在北美、歐洲等主流市場的大幅滑坡。

面對2008年的這場危機,夏普推出了一系列拯救措施,其中就包括裁減1500名臨時招聘工人,公司高管也放棄發放獎金並主動減薪5成,同時關閉部分面板生產線,透過這一系列調整夏普2009財年減少了2000億日元的成本。

但是,這樣的成本削減是難以從根本上改變夏普在液晶電視市場競爭中日益被動的局面,2008年下半年開始由於其全球業務的虧損導致對中國市場投入不足,以及中國彩電廠商的集體反擊,其市場佔有率開始大幅下降。

“白馬騎士”

鴻海

出場

自2008年陷入長期虧損的夏普,開始走上了尋求外部金援以擺脫經營困境,並最終在2016年決定引進臺灣鴻海科技集團的資金。

2016年8月13日鴻海科技集團以3888億日元取得夏普66%的股權,納為鴻海旗下子公司,成為日本第一家被外資收購的大型電子製造商,同時,為了降低運營費用,總部遷移至位於大阪府堺市的堺工廠。

夏普與鴻海的此次聯姻也是相互需要的結果。

一方面,夏普能夠獲得鴻海的資金以擺脫困境。另一方面,鴻海是全球第一大代工企業,早在多年前鴻海就希望轉型因此一直往各個方向發展,液晶面板產業正是其中之一。

鴻海是全球數碼產品的代工大王,其每年都需要採購大量的液晶面板,夏普是全球第二大中小液晶面板供應商,因此鴻海收購夏普的話可以進一步增強鴻海在產業鏈方面的實力。夏普的技術也是鴻海覬覦的。

當年臺灣的液晶產業技術要落後於日韓,而夏普擁有的IGZO液晶技術正是被視為可以與三星的AMOLED技術可以競爭的技術之一,鴻海旗下的群創已經擁有與三星、LG抗衡的市場份額,但是技術方面不如它們一直是鴻海擔憂的問題,併購夏普可以一舉解決這個技術問題。

夏普改革與

天虎計劃

在鴻海投資夏普之前,夏普的財報早已不容樂觀。夏普財報顯示,其2015財年營業虧損達到1619億日元,比2014財年480億日元的虧損額增加237%。而其當期合併淨虧損則高達2560億日元,同比增加15%。而截至2016年3月底,夏普揹負的債務已比資產多出312億日元。

2016年8月在對鴻海的注資完成之後,郭臺銘的心腹老將戴正吳開始掌舵夏普。2016年8月22日,上任僅9天的戴正吳在召開兩天戰略會議後,對外宣佈了夏普在人事、運營、供應鏈等方面一系列的改革策略。鴻海對夏普的改革還包括夏普重振夏普的電視業務。

「芯歷史」從還是液晶之父時說起,掉到坑裡的夏普為何“爬”不出來?

2017年,在鴻海主導下,祭出擴大夏普液晶電視市佔率的“天虎計劃”,帶動夏普液晶電視在中國的銷售量暴增,為夏普電視提供強力支援的正是堺顯示器工廠(簡稱:SDP,亦常簡稱為堺工廠),這也激勵 SDP 2017 年營收大增 24%至 2002億日元,再度突破 2000 億日元大關,純益 43 億日元,為 5年來第四度賺錢。

從2017年初開始夏普電視降價三成,在中國大陸市場向中國電視企業發起猛烈攻勢,2017年上半年夏普電視一度躋身全球電視市場前四名,而中國大陸的海信電視則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滑。

陷入價格戰泥淖

然而,價格戰雖然能使夏普的銷量在短期內猛增,甚至奪回一定市場份額,但長期的低價促銷,也讓夏普元氣大傷。2017年三季度鴻海的淨利潤同比大跌39%,湊巧的是這一年下半年夏普電視的攻勢放緩,而海信電視的市場份額迅速上升,最終2017年全年海信電視保持了之前多年的全球電視第四的位置,而夏普電視雖然出貨量暴增但只是位居第七名,與2017年上半年的排名下滑了數個名次。

「芯歷史」從還是液晶之父時說起,掉到坑裡的夏普為何“爬”不出來?

2017年下半年的轉變已顯示出鴻海無法忍耐在電視市場的持續投入,畢竟中國電視企業忍受低利潤已很多年,據悉當年中國電視行業的淨利潤率只有1。5%,較鴻海的淨利潤率更低,這凸顯出中國電視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而攜夏普電視在中國大陸市場再度發力的鴻海自然也因此業績受損。

與此同時,鴻海旗下的堺顯示器從2017年的盈利轉變為虧損,無疑凸顯出它在發展夏普電視過程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2018年夏普電視沒有再發動猛烈的價格戰,鴻海轉而開始支援諾基亞手機業務,而當時中國手機行業早已是一片紅海,雖然夏普手機曾多次進入中國市場,但沒有取得亮眼的成績;此外,富士康雖然是手機代工廠巨頭,但在手機品牌和銷售渠道方面又沒有明顯優勢。對夏普來說,其影響力仍侷限在電視機行業,重新打造手機品牌可能是一個冒險之舉。

據報道至負責諾基亞手機設計與製造的富智康2018年虧損8。57億美元,而母公司鴻海2018年的淨利潤同比下滑了近7%,顯示出鴻海在同時發展多項品牌業務之下正承受著較大的財務壓力。

夏普

輝煌不再

與中國廠商崛起

從2017年到2018年的業績可以看出,即使背靠鴻海這顆“大樹”,仍難以拯救夏普。

而從夏普近幾年發展的也可從中一窺日本電視和麵板產業變化。

近年來,面對中國TV大廠的迅速崛起,日本TV廠商壓力倍增。根據群智諮詢的資料,在過去的五年中,中國TV廠商全球市場份額增長了9個百分點,達到36%,成為名副其實的彩電製造大國,韓國廠商以28%的市場份額屈居第二,而日本廠商僅剩7%的市場份額。

而在面板方面,日本的輝煌也不再。日本的面板廠除了夏普之外,另一家面板廠JDI也不好過。今年6月以來,JDI就陷入了面板廠停工、擴大裁員、社長辭職的困境,目前JDI也一直在積極尋找注資。

日本是最早大規模發展液晶產業的國家,直到1990年代初期日本都是全球液晶產業的領導者,曾佔有全球超過九成的市場份額,不過隨著韓國和中國的興起,日本液晶產業開始日漸衰落。

韓國液晶產業在1990年代中期開始獲得高速發展,以三星為首其透過大規模投資並與日本索尼合作來獲得液晶技術,最終迅速實現後來者居上。LG則透過與飛利浦合資推動其迅速發展,後來飛利浦因為液晶行業的虧損不看好這個行業最終將股份全數出售給LG。現如今LG、三星是全球液晶面板出貨量第一、第二的廠商。

中國臺灣大約在1990年代末開始大規模投資建設液晶面板企業,當時日本眼看韓國液晶產業威脅其地位選擇與臺灣合作支援臺灣的液晶產業發展,於是臺灣液晶產業迅速發展,如今臺灣液晶面板產量居全球第二。不過就技術上來說,液晶技術主要掌握在日本和韓國廠商手裡,臺灣的液晶面板企業技術較為落後,這也是鴻海希望併購夏普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近年來,中國大陸的面板產業更是開始奮起直追。中國大陸新型顯示產業近年來進步明顯,尤其是在液晶顯示領域,已取得突破性進展,產能產量位居全球第一,綜合競爭力不斷攀升。2018年,京東方合肥10。5代線實現量產,中電熊貓咸陽8。6代、中電成都氧化物8。6代TFT-LCD、華星光電11代線相繼點亮投產,進一步提升我國新型顯示產業的市場規模和競爭能力。

而在新型的AMOLED面板方面,中國大陸京東方、天馬微電子、維信諾、和輝光電等公司也在大力建設OLED生產線,未來一兩年就會大規模投產,OLED領域的競爭也會日趨激烈。

業內人士談到,整個顯示產業由日本到韓國、再到中國臺灣再到大陸,是轉移的趨勢。根據市調機構IHS Markis預估,2023年中國面板廠將拿下全球面板廠的半壁江山。

目前來看,夏普在面板領域已經很難跟得上中國及韓國公司的腳步了,韓媒Businesskorea報道也稱夏普將退出智慧手機OLED面板市場。隨著夏普的退出,郭臺銘一度希望藉助夏普打進iPhone手機OLED面板供應鏈的夢想也隨之破滅了。

而曾經一代“液晶之王”夏普是從此只在電視和麵板江湖上留下功與名,還是能再創曾經輝煌?未來難料,但對中國面板業來說,發展的機會已經到來。(校對/Jurna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