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單機遊戲首頁單機遊戲

你是稱職的父母嗎?稱職的父母最應該知道的小孩子心理規律(一)

簡介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身為父母的你,不能分心,也不能走心,你應將目光從別的地方轉移到孩子身上,你應將心思花在孩子身上,多瞭解一些兒童心理,探索一些心理規律的積極或消極影響,並趨利避害地發揮它們的作用,那樣才能科學地引導孩子成為自己理想中的

不禁不為愈禁愈為什麼意思

家庭兒童教育是一門需要細心打理的藝術,就像你種的一棵樹你不修剪他,他會長得很好,但不會長得很漂亮,孩子也是一樣,你不能全身心的投入,你的付出就很難獲得回報,也可能你花了很大的力氣,但效果卻是微小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身為父母的你,不能分心,也不能走心,你應將目光從別的地方轉移到孩子身上,你應將心思花在孩子身上,多瞭解一些兒童心理,探索一些心理規律的積極或消極影響,並趨利避害地發揮它們的作用,那樣才能科學地引導孩子成為自己理想中的人才,下面為父母們歸納幾種常見的心理學規律,希望 愛子心切,對孩子寄予厚望的父母能夠從中得到些許收益。

你是稱職的父母嗎?稱職的父母最應該知道的小孩子心理規律(一)

心理學規律一:潘多拉效應

在古希臘有這樣一個神話,說宙斯給一個名叫潘多拉的人一個盒子,告訴她絕對不能開啟,潘多拉很好奇,為什麼不能開啟,還要“絕對”裡面究竟有什麼呢?她越想越好奇,希望知道真相,在這種好奇心理的作用下,她打開了盒子。

後來,心理學家就把這種“不禁不為,愈禁愈為”的現象稱作“潘多拉效應”。潘多拉效應的心理實質是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起作用,有心的父母可以從潘多接效應裡領悟到教育孩子的智慧。

幾歲到十幾歲的孩子正處於好奇心和逆反心理極強的時期,父母越是不肯教孩子認字,孩子越想學習認字。其實,如果父母掌握孩子的這一特點,並巧妙的引導孩子,就容易讓孩子對學習有一個全新的態度,從 而把學習當作一種樂趣。

需要提醒的是,父母在利用這個效應與孩子溝通時,要注意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父母所說的話,所做的事一定要能夠引起孩子的興趣。例如,父母在推薦課外書給孩子看時,所推薦的書一定要符合孩子的認知水平,一定要能引起孩子的興趣,否則孩子就會對讀書產生反感,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你是稱職的父母嗎?稱職的父母最應該知道的小孩子心理規律(一)

心理學規律二:名人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在給大學心理系學生講課時,教師向學生介紹說聘請來了舉世聞名的化學家。然後這位化學家說,他發現了一種新的化學物質。這種物質具有強烈的氣味,但對人體無害。在這裡只是想測一下大家的嗅覺。接著開啟瓶蓋,過了一會兒,他要求聞到氣味的同學舉手,不少同學都舉了手,其實這只是瓶蒸餾水,而這位化學家則是從外校請來的德語老師。

這種由於接受名人的暗示,所產生的信服和盲從現象被稱為“名人效應“。名人效應的產生依賴於名人的權威和知名度。名人之所以成為名人,是因為在他們那一領域必然有其過人之處,所以名人更能引起人們的好感,關注,議論和記憶。由於孩子的認知特點及心理發展,他們多被名人形式化,表面性的形象所吸引。他們喜歡的名人多為歌星,影星之類,甚至出現追星現象。這就要求父母為孩子選擇好”名人“,以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你是稱職的父母嗎?稱職的父母最應該知道的小孩子心理規律(一)

心理學規律三:鏈狀效應

有一句俗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為”鏈狀效應“,它是指人在成長中的相互影響作用。

這種效應在年齡低的孩子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就孩子的鏈狀效應看不是單方面的,既表現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互相感染,也有個性,情緒,興趣,能力等方面發生綜合的影響。利用孩子們的鏈狀效應,讓不同性格的孩子在一起可以取長補短。因此,父母應有意識 的最佳化孩子周圍的環境,如讓嬌生慣養的孩子與獨立性較強的孩子做伴,膽小畏怯的孩子和勇敢堅強的孩子交友。

你是稱職的父母嗎?稱職的父母最應該知道的小孩子心理規律(一)

心理學規律四:登門檻效應

這個效應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裡德曼與弗雷瑟於1966年做的”無壓力的屈從—登門檻技術“的現場實驗中提出的。實驗過程是這樣的:

實驗者讓助手到兩個居民區勸人們在房前豎一塊寫有”小心駕駛“的大標語牌。在第一個居民區向人們直接提出這個要求,結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絕,接受的僅為被要求的17%。在第二個居民區,先請求各居民在一份贊成安全行駛的請願書上簽字,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幾乎所有被要求者都照辦了。幾周後再向他們提出豎牌的要求,結果接受者竟然佔補要求者的55%。

登門檻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是指一個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或想給他人以前後一到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這種現象,猶如登門檻時要一級臺階一級臺階地登,這樣能更容易順利地登上高處。

心理學家認為,在 一般情況下,人們都不願意接受較高較難的要求,因為它費時費力又難以成功。相反,人們卻樂於接受較小的,較容易完成的要求,在實現了較小要求後,人們才慢慢地接受較大要求,這就是登門檻效應對人的影響。日常生活中常有這樣一種現象:在你請求別人幫助時,如果一開始就提出較主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絕,而如果你先提出較小的要示求,別人同意後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則更容易達到目標。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為”登門檻效應“。

在家庭教育中,登門檻效應有其獨特的魅力,父母們不妨借鑑一下。對自己的孩子,父母不宜一下子對他們提出過高的要求,而是應先提出一個只要比過去有進步的小要求,當孩子達到 這個要求後再透過鼓勵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那樣孩子往往更容易接受併力求達到。登門檻效應蘊含的是一種教育的理性,教育的智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