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海洋中的“偽裝者”,簡直比“川劇變臉”還離譜

簡介目前已觀察到擬態章魚可以模仿至少十種以上的海洋動物,不過它們大多數情況下模仿的還是危險性較高的動物,例如獅子魚,這種魚擁有呈放射狀的魚鰭,並且其中包含劇毒,擬態章魚在模仿的時候會將腕足充分展開,假裝是獅子魚的帶毒魚鰭,從而讓捕食者不敢接近

珊瑚善於偽裝嗎

幾乎所有的章魚都是了不起的偽裝大師,它們可以透過改變體表顏色或紋理,在你眼皮子底下融入珊瑚、礁石或者成為一條隨波盪漾的海帶。

海洋中的“偽裝者”,簡直比“川劇變臉”還離譜

而擬態章魚則更進一步,除了會變色之外,擬態章魚還演化出了許多豐富奇特的行為,比如收起腕足,讓身體扭曲前進,或者充分伸展腕足,放大自己的身體,這些“迷惑”行為大多都是在模仿海洋中其他動物,從而躲避或嚇退潛在的捕食者。

海洋中的“偽裝者”,簡直比“川劇變臉”還離譜

水中“變相怪傑”

在自然界中,動物身上最普遍的偽裝形式,就是讓自身融入周圍所處的環境背景中,比如章魚使用面板中的色素細胞來表現多種色度,這種細胞可以隨意地拉伸或收縮來改變大小和其中的顏色分佈,在不到1s的時間內就能讓自身與周圍環境一致。

海洋中的“偽裝者”,簡直比“川劇變臉”還離譜

而這種古老的“躲貓貓”遊戲在寒武紀大爆發時期就已出現,因此最早的“偽裝高手”大多來自於海洋環境,擬態章魚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海洋中的“偽裝者”,簡直比“川劇變臉”還離譜

1998年,澳大利亞生物學家馬克·諾曼首次在印度尼西亞海岸的河口中發現擬態章魚,解鎖了章魚新的特殊能力。隨後的兩年時間內,科學家陸續發現了12種擬態章魚,有意思的是,大多數擬態章魚更喜歡待在模糊渾濁的泥沙地,不像其他種類的章魚更偏愛在珊瑚礁待著,或許這樣更有利於擬態章魚“渾水摸魚”。

海洋中的“偽裝者”,簡直比“川劇變臉”還離譜

目前已觀察到擬態章魚可以模仿至少十種以上的海洋動物,不過它們大多數情況下模仿的還是危險性較高的動物,例如獅子魚,這種魚擁有呈放射狀的魚鰭,並且其中包含劇毒,擬態章魚在模仿的時候會將腕足充分展開,假裝是獅子魚的帶毒魚鰭,從而讓捕食者不敢接近。

海洋中的“偽裝者”,簡直比“川劇變臉”還離譜

左邊是擬態章魚,右邊是被模仿動物

除此之外,擬態章魚日常模仿中出場最多的還是比目魚,在多項觀察擬態章魚的實驗中,它們在一天內至少模仿了不下百次的比目魚,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比目魚的數量較多,而在改變顏色後,比目魚的形態更容易貼近海底前進不易發現。

海洋中的“偽裝者”,簡直比“川劇變臉”還離譜

擬態章魚的多種比目魚形態

當然,這些還不是最厲害的,擬態章魚還勝在智慧,它們可以根據情況選擇自身模仿的物件,例如在活動區域內如果有雀鯛來騷擾,擬態章魚會模仿雀鯛的天敵——帶狀海蛇嚇走它們。

海洋中的“偽裝者”,簡直比“川劇變臉”還離譜

而這一切都源於章魚高超的智力水平。

一個身體,九個“腦子”

對於擬態章魚而言,要完成物種的模仿並不是件容易事,它幾乎要調動全身所有的感官,從視覺中反饋而來的資訊,從吸盤到腕足,再到面板,都要緊密配合。

但這一切操作的指揮者卻並不完全是大腦,還有其他腕足上分佈的神經節,這些神經節有點像古代分封制的諸侯,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擁有很大的決策權,而無需全部都交由大腦來做決策。

海洋中的“偽裝者”,簡直比“川劇變臉”還離譜

腕有自己的想法

這樣一來,擬態章魚每條腕足都能快速響應來自大腦的訊號,並且各條腕足之間還有協作能力,能夠合作完成多項任務。

而大腦則在“大局觀”上把握方向,應對空間環境和來自狩獵的壓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