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那一粒種子,將改變中國未來!

簡介今年1月,唐仁健赴中國農科院調研,根據媒體的報道,他要求“加快啟動實施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保持水稻、小麥等品種的競爭優勢,縮小玉米、大豆、生豬、奶牛等品種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確保中國碗主要裝中國糧,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一粒種子驚世界是什麼種子

那一粒種子,將改變中國未來!

(一)

別以為這是標題黨,我們先看一組資料:

全球水稻種植總面積約25億畝,其中,中國4。55億畝,排世界第二,世界第一的是印度,6。52億畝;但從產量看,全球水稻年總產量7。45億噸,中國2億噸,居世界第一,印度第二,1。59億噸。

這還只是水稻,我們還有小麥、玉米、大豆、高粱……

作為世界上最善於耕種的民族。我們確實值得自豪:

用世界第二的面積,養活了世界最多的人口。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必須感謝逝去的袁隆平院士,以及千千萬萬的農業科技工作者和農民。沒有他們的努力,沒有他們的勤勞,我們就沒有今天的糧食豐美、國泰民安。

但我們也不是沒有隱憂。

不用列舉資料,我們都可以知曉,中國連增的糧食產量背後,需要付出的巨大代價:化肥的投入、水利的成本,更別提農民田間地頭的勞作。

但手裡有糧,才能心裡不慌。

一粒種子,就是問題的關鍵。

要知道,糧食安全的基礎,就是有好的種子。

甚至可以說,

種子,就是農業的晶片。

我們有我們的優勢,雜交水稻天下聞名,很多作物產量世界第一;但我們也有我們的短板,一些種子受制於他國,或者遠遠落後於他們。

看相關資料,2018年,我國玉米平均單產,是407公斤;美國的單產,則達到了781公斤,幾乎是中國的兩倍。我們國內現種植面積最大的玉米品種,鄭單958,該品種仍然是20多年前審定的品種。

育種是個辛苦活,一個好的品種,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脫穎而出。但有的時候,我們也必須看到,一些育種條件的限制,在某些地方,後代選擇仍依賴於“用牙咬、用眼看、用秤稱、用尺量”的初級技藝,極大限制了新品種選育的效率。

育種,成了中國農業的一個短板。

今年的“中央一號檔案”,就把“打好種業翻身仗”,作為“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具體措施之一。

民以食為天。在這個世界,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養活中國,沒有足夠好的種子,就種不出足夠多的糧食,再強大的中國,也有他的阿喀琉斯之踵。

那一粒種子,將改變中國未來!

(二)

若干年前,參加國資委組織的“一粒米”活動,探訪海南三亞的育種基地,就在田頭,看到標語牌上有領導人這樣一段話:

好兒要好娘,好種多打糧。種地不選種,累死落個空。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蹟。要下決心把民族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好一個“

種地不選種,累死落個空

”。

確實,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項技術能夠創造一個奇蹟。

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不久前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指出,

“糧食生產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實施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專案”。

中國的短板,決策者也看在眼裡。

今年1月,唐仁健赴中國農科院調研,根據媒體的報道,他要求

“加快啟動實施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保持水稻、小麥等品種的競爭優勢,縮小玉米、大豆、生豬、奶牛等品種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確保中國碗主要裝中國糧,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怎麼辦?

還是要靠科技。

科技,需要投入,更需要戰略的眼光。

6月8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與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牽頭,共同推動建立生物技術(BT)、資訊科技(IT)與智慧技術(AT)的深度融合的種業自主創新模式,為培育作物新品種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3個T:BT、IT、AT。

目標,就是力爭在3-5年的時間內,讓中國作物育種進入“3T智慧育種”時代。與此同時,激勵和培養農業科技人才。

怎麼理解這種“3T智慧育種”?

阿里達摩院科學家顧斐是這樣解釋的:

形象來說,智慧育種公共服務平臺將像一個“中央廚房”,育種專家就是廚師,挑選他們所選的食材和配料,根據作物基因、農藝性狀、栽培措施、氣候環境資料和育種過程中相關影象資料的查詢和聯合分析,模擬“烹飪”出他們想要的“菜餚”。

這是傳統育種+高科技+大資料的結合,未來的育種,既需要田間地頭的栽種觀察,也需要實驗室裡的科技研究,同時還需要大資料和人工智慧的加持!

農科院有農科院的優勢,阿里有阿里的強項,強強聯合,跨界合作,往往會擦出更亮的火花。

事實上,阿里也不是農業的外行,已經在實踐中,不斷給農業賦能。

比如,在四川省理塘縣,阿里的數字農業基地,高原上第一次實現了種植、採收全機械化作業;在安徽、山東、河南等種糧大省,今年,衛星遙感信貸技術被首次運用於春耕。

今年5月,阿里巴巴還推出助力鄉村振興的“熱土計劃”,其中第一條,就是“輸出技術助力農業科技和智慧育種數字化提升”。這次智慧育種專案,就被認為是“熱土計劃”的重要一步。

科技改變未來,科技+種子,肯定會改變我們的生活,中國的未來。

這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大國重器”。

那一粒種子,將改變中國未來!

(三)

當年在三亞南繁基地採訪時,曾看到很多面板黝黑的人們,他們忙碌在田間地頭,看上去就是農民;但他們都有碩士、博士的頭銜,很多還是海外歸來的學術精英。

他們很平凡。

但我總感覺到,他們才是中國的脊樑,因為他們的工作,正在努力保證中國的糧食安全,他們中,肯定將走出未來的袁隆平。

當年還參觀了他們的宿舍,兩個博士生分享一個房間。一名負責人因夫人小孩都在,好歹有一個獨立房間,但孩子須睡在父母的上鋪。

許多年過去了,中國農業已今非昔比,條件肯定改善了許多。但我們還需要不斷的改善,讓科研工作者更有歸屬感和成就感!

同時,我們還必須不斷加大投入,真正實現

中國碗主要裝中國糧,中國糧主要用中國種

。這樣的強強合作,應該多些、更多些。

畢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作為這個世界最善於耕種的民族,我們對種子有著不一樣的感情,對收成有著不一樣的期待。

中國農科院作科所李慧慧研究員就期待,未來透過“智慧育種”,把育種時間縮短一半,從10年縮短到5年甚至更短。

農業科技+網際網路,這是第一步,但中國的一小步,將成為世界的一大步。

最後,還是那首詩: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您可能從來沒種過田,但希望您到田間地頭看看,今天的每一粒米,同樣來之不易,它有農民的汗水,有農業科學家的心血,未來還有大資料、人工智慧的賦能,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浪費!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向所有為中國農業付出努力的人致敬,春華秋實,倉稟實乃知禮節,這也是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