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當你發現自己難以容下自己的父母時,強烈建議看看這篇文章

簡介假如孩子一直在窒息的環境下成長,他一定會對父母有著極深的怨恨,對於孩子而言,家庭絕不是溫暖的港灣,因為父母只會一次又一次的否定他,傷害他,雙方几乎沒有溝通的可能

社交需求是指什麼?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很多年輕人都和父母長輩有著巨大的代溝,由於兩代人的成長環境不同,人生經歷也天差地別,所以日常相處時很容易滋生矛盾。

相信很多人的感受都是相同的,明明父母是自己最親最愛的人,可只要在家待的久了,就會覺得父母有點煩。

事實上,這並不代表你不孝順,也不能代表你們的感情是假的,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會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值得信任的人,所以你在家人面前將毫不掩飾,家人在你面前也會徹底的卸下防備。

當你發現自己難以容下自己的父母時,強烈建議看看這篇文章

正因如此,我們對家人的忍耐度低實屬正常。當你發現自己難以容下自己的父母時,強烈建議看看這篇文章。

有些人無法容忍家人倒不是因為兩代人的思想觀念差距過大,而是因為家人把他當成了賺錢工具。

一位叫小張的心理諮詢者曾訴說了自己的痛苦,他表示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僵硬,早在前幾年父母就曾逼他承擔弟弟買房子的首付,現如今又讓他一個人贍養兩位老人,而弟弟則完全不用出錢。

小張痛苦的說,自己的生活已被父母完全攪亂,如果能遠離父母,也許他能活得更加輕鬆。

當你發現自己難以容下自己的父母時,強烈建議看看這篇文章

“我真的感覺自己要崩潰了,我的生活已完全被父母拖垮,他們在我眼裡不再是生我養我的人,而是兩個累贅,我無比希望能遠離他們,自己生活,但這麼做又會讓我覺得自己不孝順沒良心,甚至是道德敗壞,我究竟該如何抉擇?”

其實這個問題涉及到很多因素,我們不能草率的將其定義為正確或是錯誤的,因為這個世界本就存在著大量的灰色地帶。

可以確定的是,父母的確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至親,他們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隨著孩子的逐漸成長,個體終將擁有自己的小家,然後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婚姻和孩子的身上,至於和父母相處,那都是排在後面的事情了。

當你發現自己難以容下自己的父母時,強烈建議看看這篇文章

為什麼有些人能與父母愉快相處,而有些人卻與父母劍拔弩張?假如有一天你發現自己很難容得下父母,那一定要看看這篇文章。

第一,子女已獨立,但父母的控制慾仍舊很強。

父母和子女的關係之所以不斷惡化,主要是因為子女早就長大了,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遇到各種事情都能自主判斷,無需旁人干涉。

但此時父母仍保持著較強的控制慾,就如同小時候控制子女的生活那樣。他們想要時時刻刻了解你的動向,不願意給孩子絲毫的獨立空間,每當孩子做決定的時候,他們便橫加干涉,而這顯然是雙方產生矛盾的根源。

當你發現自己難以容下自己的父母時,強烈建議看看這篇文章

如果矛盾難以調和,雙方的罅隙就會越來越大,以至於彼此憎恨。

溝通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法,子女需要明白父母對他們的關心並加以理解,父母也需明白孩子渴望獨立,並加以尊重。

第二,自證預言。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父母和孩子的溝通方式也會對雙方的關係產生不可避免的影響。

比如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總是拿出命令和指責的態度,並且永遠保持著家長的權威和高傲姿態,拒絕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交流,更不願意花任何的時間去傾聽孩子的內心想法。

當你發現自己難以容下自己的父母時,強烈建議看看這篇文章

假如孩子一直在窒息的環境下成長,他一定會對父母有著極深的怨恨,對於孩子而言,家庭絕不是溫暖的港灣,因為父母只會一次又一次的否定他,傷害他,雙方几乎沒有溝通的可能。

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孩子會避免與父母進行交流,而這種迴避做法在父母看來正是拒絕交流的舉動。

也許孩子的本意並不是拒絕父母,但父母卻總認為子女容不下自己,久而久之,雙方也就水火不容了。

當你發現自己難以容下自己的父母時,強烈建議看看這篇文章

這在心理學上被稱作自證預言,越是覺得預言和現實契合,就越會覺得此前的想法是正確的。

第三,群體接觸。

很多孩子小時候與父母的關係還是很融洽的,但由於身邊環境的不斷改變使得雙方的交流越來越少,時間一長,父母和子女的共同話題自然越來越少。

每個孩子都會在長大之後擁有自己的生活,尤其是遠離家鄉去大城市打拼的孩子,他們更是會把大城市的生活當成自己的一切。

總而言之,孩子容不下父母未必是因為不孝,僅僅是因為雙方的交流變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聯絡感情罷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類似的情況呢,一起聊聊吧。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生煎包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