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15天分賬票房突破1300萬,《大雪怪》這隻“巨獸”為何如此硬核?

簡介”《大雪怪》的監製林珍釗表示,因為怪獸型別在網大領域尚屬新型別,操作思路和傳統型別有所區別,為了減少磨合和試錯成本,他們基本沿用了拍《大蛇》時所用的團隊

大雪怪電影好看嗎

作者/景慕 刀刀 編輯/費小丑

冰天雪地中,一支科研探險小隊艱難前行。突然,車上的檢測儀器開始報警,一隻巨掌撲向車窗,砸翻了整輛車。研究員沈怡琴抬頭一看,一隻大雪怪正慢慢向自己靠近……

15天分賬票房突破1300萬,《大雪怪》這隻“巨獸”為何如此硬核?

這是網路電影《大雪怪》的開頭。自去年怪獸電影《大蛇》分賬票房破5000萬後,越來越多的人瞄準了怪獸電影這一領域。如今,又一部怪獸電影《大雪怪》來襲。片中大雪怪120米的官方身高超越了怪獸之王哥斯拉,高燃的視效場面也引發了觀眾熱議。上線15天,分賬票房就突破1300萬。

怪獸電影越來越多,怎樣實現技術和內容上的突破?營銷玩法越來越多,如何讓這類電影更快地觸達目標使用者?帶著這些問題,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採訪了該片的出品方奇樹有魚副總裁李思文,以及該片的監製林珍釗和導演黃河。

15天分賬票房突破1300萬,《大雪怪》這隻“巨獸”為何如此硬核?

15天分賬票房突破1300萬,《大雪怪》這隻“巨獸”為何如此硬核?

大雪怪現身神秘雪域,硬核爽片的型別突破

《大雪怪》的監製林珍釗曾執導過首部怪獸網大《大蛇》。這次拍《大雪怪》,主創團隊中也有大部分來自《大蛇》。“從導演到攝影團隊、燈光團隊再到特效團隊,都來自《大蛇》。”《大雪怪》的監製林珍釗表示,因為怪獸型別在網大領域尚屬新型別,操作思路和傳統型別有所區別,為了減少磨合和試錯成本,他們基本沿用了拍《大蛇》時所用的團隊。

如果說《大蛇》是林珍釗團隊對怪獸電影的首次嘗試,那《大雪怪》就是怪獸電影的型別突破之作。這一次,主創團隊選取了一個虛擬的怪獸形象作主角。“我們想選一個貼近觀眾的、接地氣的怪物,然後在此基礎上發揮想象力,進行誇張。”林珍釗表示。最終,怪獸被定為一個身高120米,渾身毛茸茸的“大雪怪”。

15天分賬票房突破1300萬,《大雪怪》這隻“巨獸”為何如此硬核?

在奇樹有魚副總裁李思文看來,怪獸電影的型別創新除了創新怪物形象,還可以在附加型別上做文章,“比如探險、軍事、科幻等型別,都可以和怪獸元素相結合。”比如《大蛇》的故事型別就是叢林探險+怪獸。

《大雪怪》整體上也屬於探險題材,但相比《大蛇》多了一些科幻元素。影片中出現的大雪怪、雪地鯊、遠古食人烏鴉等生物,都是基因變異生物。

15天分賬票房突破1300萬,《大雪怪》這隻“巨獸”為何如此硬核?

型別上的突破,給電影在拍攝和後期上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為了更好地呈現影片的視覺效果,團隊選擇了棚拍為主,實拍為輔的拍攝方式。拍《大蛇》時,因為是在山上拍攝,拍攝條件有限,很多先進的拍攝器材無法使用,這次在棚裡拍攝,團隊動用了大量先進的拍攝裝置。“我們得拍出大片範兒,《大雪怪》要做成網大中的視效大片。”林珍釗說。

在導演黃河看來,《大雪怪》最難拍的地方就在於,有大量需要二次合成的鏡頭。“需要把實景拍攝的人和特效合成的景做結合。片中的雪景都是用特效合成的,要把演員自然地融進環境中,不僅要模擬燈光氛圍,還要和演員做大量溝通,處理好演員和風雪特效的互動。”

15天分賬票房突破1300萬,《大雪怪》這隻“巨獸”為何如此硬核?

熟悉特效技術的人都知道,動物毛髮的特效有多難做。由於製作成本有限,為了讓特效場面更逼真,團隊決定用拍攝特攝片的方式製作大雪怪。即讓真人演員穿上模擬的大雪怪外皮出演,做後期時再用特效模擬怪物的表情、動作等細節部分,與真人演員的表演相結合。

和拍攝院線電影一樣,網大團隊在拍攝重視效電影時也很注重工業化的流程體系。早在《大雪怪》的前期籌備階段,導演就開始帶著美術和特效團隊做動畫預演和分鏡。因為拍攝難度高、特效量大,從籌備到上線,《大雪怪》花了一年零三個月,用的時間是很多網大的兩倍。

15天分賬票房突破1300萬,《大雪怪》這隻“巨獸”為何如此硬核?

專案花費時間雖長,但李思文並不後悔。相比以往的怪獸電影,《大雪怪》中讓人震撼的巨獸形象,逼真的風雪特效,以及讓人直呼過癮的打鬥場面,都讓網大在精品化的道路上往前邁了一步。對一部特效鏡頭佔到80%以上的怪獸片來說,把特效鏡頭做好了,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15天分賬票房突破1300萬,《大雪怪》這隻“巨獸”為何如此硬核?

不止於視覺爽片,這是一個反套路的好雪怪

但只有高燃的特效場面也是不夠的,觀眾最關心的還是故事。在說到怪獸片的型別突破時,李思文表示,除了怪獸形象和附加型別的突破之外,還有一個可以創新的地方在敘事模式。打怪獸的故事都很簡單,那如何能把簡單的故事講得引人入勝?這也是下一階段創作怪獸片時需要考慮的問題。

“今後奇樹有魚每年依然會生產一兩部怪獸片,但比起票房,我們更在意的是內部的創新。”李思文表示。在網大剛興起時,業內也有很多題材不錯的網路電影,但都沒能出圈,原因就在於質量不夠好。只有品質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吸引更多使用者。

15天分賬票房突破1300萬,《大雪怪》這隻“巨獸”為何如此硬核?

“內容行業最關鍵的就是劇本。我們怎麼保證劇本質量?至少故事不能有邏輯漏洞。對院線電影來說,這是一個基本的要求,但在網大領域,很多專案不見得能做好這件事。”李思文說。

在說起創作怪獸片的經驗時,導演黃河也表示,最關鍵的一點是要先拎出一個能讓觀眾有代入感的故事。“什麼叫有代入感的故事?就是去掉怪物之後,這個故事依然好看。”黃河說。

在怪獸形象的設計上,黃河認為,不管如何發揮想象力,還是最好能讓它在生活中找到對應,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引起觀眾共鳴。在設計形象時也要考慮到劇情,比如《大雪怪》中的大雪怪,最初團隊設計的形象比較兇猛,但考慮到劇中的它本性善良,傷人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園,最終美術團隊強化了它身上可愛的特質,“我們希望它看起來既有力量感,又有萌的一面。”

15天分賬票房突破1300萬,《大雪怪》這隻“巨獸”為何如此硬核?

是的,相比其他怪獸電影,《大雪怪》在劇情上最大的突破,就在於它打破了以往網大中“所有怪獸都是壞人”的定律,讓大雪怪變得更有人性,更能夠被人理解。在《大雪怪》的故事中,大雪怪是雪域族人的神獸,人類反而是闖入者,大雪怪的破壞舉動都是為了抵禦外敵、保衛家園。

15天分賬票房突破1300萬,《大雪怪》這隻“巨獸”為何如此硬核?

最後,具體到劇情氛圍的把握和塑造上,黃河認為,怪獸片的特效雖然很重要,但一切技術都是為劇情服務的,不能為了加特效大場面而改劇情。在真正的好故事中,很多時候,怪獸出現前氛圍的刻畫比怪獸出現時的大場面更吸引人,“考慮到視覺效果是影片的核心賣點,可以多拍一些怪獸出現時的細節,但故事的整體大方向不能變。不能為了玩特效而改故事。”

15天分賬票房突破1300萬,《大雪怪》這隻“巨獸”為何如此硬核?

線上線下聯合營銷,網大如何和抖音官方合作?

《大雪怪》的火爆,除了電影本身的高品質外,奇樹有魚的營銷也功不可沒。

在李思文看來,網大營銷的底層基礎就是效果導向,“一定要效果,要儘快觸及使用者,不能來虛的。”

為了儘快觸及使用者,《大雪怪》在營銷上選擇了諸多使用者基數大的渠道,如抖音、快手、微博等。“這些渠道月活都在一億以上,使用者覆蓋面大。我們就先找使用者量大的渠道投放物料,再核算物料產出。”李思文說。

15天分賬票房突破1300萬,《大雪怪》這隻“巨獸”為何如此硬核?

轉化率非常重要。在投放了諸多渠道後,李思文發現,對《大雪怪》這類偏男性向的爽片,在百度系和頭條系的APP上投放物料最好。頭天在抖音上發一個關於電影的影片剪輯,就有一千多萬的點選,第二天優酷站內搜尋量也隨之飆升,“至少帶來了十幾萬次的站內搜尋。”

之所以能取得這麼好的營銷效果,離不開營銷團隊和抖音官方的密切合作。《大雪怪》是第一部和抖音官方合作的網路電影。抖音官方發起的“大雪怪”主題徵稿活動吸引了眾多抖音達人參與,熱度持續至今。

15天分賬票房突破1300萬,《大雪怪》這隻“巨獸”為何如此硬核?

截至目前,奇樹有魚在全網已經投放1000多支關於《大雪怪》的短影片,其中僅抖音平臺上的影片播放量就已超過2億。除了和抖音官方合作,營銷團隊還和抖音千萬級紅人“丫蛋蛋換個心情做自己”合作,單支影片獲贊12。2萬。

15天分賬票房突破1300萬,《大雪怪》這隻“巨獸”為何如此硬核?

除了線上的營銷,《大雪怪》還線上下投放了物料,並和抖音、微博等平臺形成聯動。《大雪怪》是第一部在地鐵通道擁有專屬通道的網路電影。上圖抖音網紅“丫蛋蛋換個心情做自己”就是在這個被“大雪怪”承包的地鐵通道里唱歌。中關村地鐵站能為《大雪怪》帶來500多萬人次的直接曝光量。

透過線上線下的整合營銷,《大雪怪》在上映前就在怪獸片愛好者中引發了熱議。和奇樹有魚專案《毛驢上樹》不同,《大雪怪》的受眾以年輕男性為主,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營銷不要貪多求全,最根本的還是要注重效果,找到目標使用者。不同的專案就算投放渠道有些相同,但營銷方式也有天壤之別。”李思文說。

15天分賬票房突破1300萬,《大雪怪》這隻“巨獸”為何如此硬核?

在李思文看來,網大的營銷經歷了三個階段。網大市場剛興起時,電影的營銷預算很少,能做的事情有限;隨著網大行業的發展,單部影片的營銷預算增加,一些網大開始學習傳統電影的營銷方式,但最終發現並不完全適用。比如口碑營銷,在網大質量普遍較低的時期,就很難奏效。

進入第三階段,精準營銷成為主流。網大營銷方都想找到最愛這類影片的受眾。不少網大在前期策劃階段就開始介入營銷,為目標使用者定製營銷策略。但隨之也帶來一個問題,只瞄準目標使用者,很難做型別創新。內容上無法創新,很快就會遇到票房天花板。於是,越來越多的網大開始投放使用者覆蓋面更大的渠道,擴大受眾。

隨著影視行業進入調整期,網大行業也遇到了更多的挑戰。觀眾審美趣味的提高倒逼從業者提高內容的質量,越來越完善的影視工業化體系,也讓網大的製作水準越發精良。在營銷方面,媒介碎片化和使用者的多元化給營銷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個專案天差地別,不再有一套放之四海皆準的營銷方法論。

對網大行業的頭部公司奇樹有魚來說,如何規劃內容生產,如何實現型別創新,如何提高營銷轉化率,這些都是下一年需要考慮的問題。“目前我們的專案都還在前期策劃階段。比起票房,我們希望明年能有更多的內部創新。”李思文說。從內容到製作到營銷,奇樹有魚希望在網路電影領域做進一步的升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