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泰安:岱廟內一根石柱,距今1100年,竟深藏“商聖”、古寺傳說

  • 由 泰山旅遊那些事兒 發表于 網頁遊戲
  • 2021-09-27
簡介至唐僖宗時又在幽棲寺立經幢,表面刻佛教陀羅尼經文,計62行,每行93個字,共約5000多文字,主要記載了范蠡隱居在此的經歷和幽棲寺的歷史等

一什麼石柱

山東有一座城,名為泰安,城中有一座山,名為泰山,山下有一座廟,稱為岱廟。岱廟又稱“東嶽神府”,是歷代古帝王舉辦封禪大典儀式和祭拜東嶽大帝泰山神的聖地,也是古代國家祭祀重地,與北京故宮、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莊外八廟,並稱中國四大古建築群。岱廟四面城郭環繞,牆高門深,在古代,可謂“漫漫雄關,飛鳥插翅難過;巖巖鐵壁,猿攀徒呼奈何”,因之,奇珍異寶多藏於此!

泰安:岱廟內一根石柱,距今1100年,竟深藏“商聖”、古寺傳說

在岱廟主體建築天貺殿西南側的空地上,北鄰朱元璋“去帝號碑”處有一石基,面積約有數十平方米,東西兩側遍植鬱鬱蔥蔥的參天側柏。石基裡面的北側矗立一石碑,南側則挺立一奇形石柱,高大粗獷,周身被一道道鋼筋纏繞、固定,表面雖已是斑駁陸離,但卻是頭頂雲天,氣勢豪邁,奇異的形狀惹得路過的遊客紛紛駐足觀看。在石基東南角的空地上立著一標誌牌,上書“經幢”,它就是石經幢。

泰安:岱廟內一根石柱,距今1100年,竟深藏“商聖”、古寺傳說

石經幢,史料記載原為唐代所制,距今已有1140餘年歷史,是在寺廟中常見的一種佛經標誌,主要用來紀念佛寺主持、化募方丈及建寺人等。但見該經幢高約2。6米,由基座、幢身和幢頂三部分構成,周身俱刻花紋,為八面體制式,幢身原刻文62行,每行93個字,共約5000多文字,現在大部分已被日月所腐蝕,除依稀可變的花紋外,字跡已是模糊不清。

泰安:岱廟內一根石柱,距今1100年,竟深藏“商聖”、古寺傳說

相傳該幢為唐僖宗廣明二年(公元881年)立,原在泰安市的肥城市湖屯鎮陶山幽棲寺內,原寺創建於秦代。春秋戰國時期,為避免“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越國大夫范蠡辭官歸隱經商成為富豪,被世人成為“商聖”,據傳晚年范蠡曾隱居於此,目前還有范蠡墓、范蠡祠和幽棲寺、朝陽洞、小泰山等景點就有。後因經年戰亂,寺廟也屢次重修,最終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現當地已重修大雄寶殿。

泰安:岱廟內一根石柱,距今1100年,竟深藏“商聖”、古寺傳說

隋唐時期,佛教興起,皇室亦信奉佛法,到處建廟築寺立幢,以示紀念。至唐僖宗時又在幽棲寺立經幢,表面刻佛教陀羅尼經文,計62行,每行93個字,共約5000多文字,主要記載了范蠡隱居在此的經歷和幽棲寺的歷史等。該寺香火旺盛,前來祈福祭祀的香客信眾絡繹不絕。上世紀七十年代,因寺廟盡毀,為保護文物,遂將經幢移至岱廟加以保管、收藏!

泰安:岱廟內一根石柱,距今1100年,竟深藏“商聖”、古寺傳說

走進經幢,但見整體已經腐蝕嚴重,有種搖搖欲墜的感覺,全然沒有了當初靚麗的風采。底座部分的稜角已變得模糊,露出石料原本的顏色,但表面依然可見一片片的花紋。中間的幢身部分自上而下被六根粗大的鋼圈捆綁,表面被一塊塊褶皺的石皮所覆蓋,中間還夾雜著被雨水沖刷形成的一道道小的溝壑。幢頂部分的石帽已變成了不規則的圓形,頸部綁縛了一道鋼圈,彷彿向人們訴說著歲月的滄桑。

泰安:岱廟內一根石柱,距今1100年,竟深藏“商聖”、古寺傳說

在岱廟這所道家的廟宇中,竟然藏一件佛門的瑰寶,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泰山所具有的文化的包容性、廣泛性,無論是山上的廟宇,還是山下的道觀,莫不如是!有包容,才會共同發展,有包容,才會造就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有包容,才最終讓泰山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山”,成為“五嶽獨尊”的神山、聖山、國山!

泰安:岱廟內一根石柱,距今1100年,竟深藏“商聖”、古寺傳說

你到過岱廟嗎?你知道岱廟經幢的來歷嗎?歡迎留言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