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海洋中的遠征者,每年遷徙近萬里,喜歡在海底玩泥巴

簡介天敵竟是同族雖然灰鯨體型能達到十幾米,但是這些大傢伙在遷徙中還是會遇到天敵,而且主要的天敵也是鯨魚同族——逆戟鯨群

灰鯨為什麼遷徙

海洋中的遠征者,每年遷徙近萬里,喜歡在海底玩泥巴

眾所周知鯨類都是一種體型龐大的生物,而且它們厚重的身體無論是耐寒還是耐水壓方面都十分的強大,但也並不是所有的鯨類都能夠生活在深海當中,灰鯨就是一個例外,灰鯨生活在海洋的表面,最深也只能潛水100米深左右。

灰鯨是具有遷徙習性的鯨魚,它們在北部採食區和處於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的溫暖潟湖中的冬季育幼區之間的遷徙。毫無疑問,灰鯨的遷徙是地球上最偉大最壯觀的遷徙之一。

海洋中的遠征者,每年遷徙近萬里,喜歡在海底玩泥巴

海洋中的遠征者

由於大部分灰鯨都分佈在太平洋東部,因此它們也叫東太平洋灰鯨。灰鯨是須鯨亞目中體型中等、頭部較鈍的個體,它們也是該家族鯨魚中的代表性種類。

一隻成年的灰鯨平均體長約13~14米,幾乎和座頭鯨一樣長,這兩種鯨魚也因此常被混淆。重量卻有30噸的重量,簡直就是一輛在海洋當中遨遊的坦克。

海洋中的遠征者,每年遷徙近萬里,喜歡在海底玩泥巴

灰鯨在所有鯨類中移動速度最慢,時速僅有7~9。5千米,而且攜帶幼鯨的母會更慢。灰鯨會有規律地休息,因此鯨蝨和附生物可以在灰鯨身體表面隨意擴散,這也加劇了它長滿疤痕的外表的斑駁程度,這也成為它最具代表性的特徵之一。

灰鯨具有遷徙的習性,在五六個月的大量採食季之後,灰鯨積攢了充足的鯨脂為後續月份做準備其中包括極費能量的返程遷徙,它們不僅在返程的大部分時間內要禁食,而且在1~2月或3月在南方育幼海域的短暫停留期內也無法進食。

海洋中的遠征者,每年遷徙近萬里,喜歡在海底玩泥巴

因為那裡食物很少或幾乎沒有合適的食物,因此在採食季積累營養對於灰鯨來說非常重要。

這些帶有附生物的龐大動物緊挨海岸線遷徙,它們遷徙的速度很慢,維持時間很長,但它們絕對不會放棄,這些大傢伙肯定會在數月後到達目的地,它們單程遷徙的距離可達8000-9000公里。

為了最優的遷徙路線,灰鯨們會緊靠著大陸邊緣遷徙,有時候灰鯨的遷徙路徑距離海岸只有數千米遠,這是很常見的一種現象。

海洋中的遠征者,每年遷徙近萬里,喜歡在海底玩泥巴

灰鯨嚴格地沿著海岸遷徙,它們可能利用水面上下的視覺訊號,如海岸上的地標或水下地形的變化進行導航。可能會進行所謂的“單足偵察”,此時灰鯨會在水中直立頭部,像潛望鏡那樣四處張望。

海上觀察和衛星跟蹤的資料表明,灰鯨每天遷徙65~80千米。灰鯨直到最近都被認為是鯨類中遷徙距離最遠的物種,但我們現在知道每年只有極少數個體能完成從北極到墨西哥的全部旅程,而大西洋的座頭鯨每年的遷徙距離則更長。

我在淺海海底中玩泥巴

白令海北部和臨近的楚科奇海是它們的主要採食區域之一,在那裡大陸架開闊且水位很淺,在最後一個冰期,當海平面很低時,這裡曾經是連結亞洲和北美的陸地橋,這種天然的淺海區成了灰鯨的天堂。

海洋中的遠征者,每年遷徙近萬里,喜歡在海底玩泥巴

灰鯨是淺海生物,偏好在小於60米深的海域活動,在長距離遷徙中經常光顧懸崖和海角。

灰鯨的取食方式和大多數鯨魚不同,它們在淺海海底遊動,像挖泥船一樣起滿口的泥,篩出潛藏其中的管蟲和小的磷蝦狀的片足甲殼動物,它們翻過的海床像是耕牛耕過的耕地一樣佈滿溝壑。

灰鯨偶爾會使用堅硬的鯨鬚板細緻地梳理海草叢,附著在植物上的甲売動物下來。它們還有幾個更加傳統的採食技巧,同其他鬚鯨類一樣,在海面上巡遊時,會張大嘴巴,從水中篩出小的蟹、磷蝦和小魚群。有時候會掛起大量的泥巴,也是鯨類當中唯一會玩泥巴的鯨。

海洋中的遠征者,每年遷徙近萬里,喜歡在海底玩泥巴

事實上,灰鯨的採食行為確實很像農民耕種田地,它們透過動沉積物來協助海底營養元素迴圈,進而使海洋生態系統養豐富,因此它們在大自然中是極為重要的一環,對海洋生態系統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天敵竟是同族

雖然灰鯨體型能達到十幾米,但是這些大傢伙在遷徙中還是會遇到天敵,而且主要的天敵也是鯨魚同族——逆戟鯨群。由於速度緩慢,遷遷的灰鯨容易受到逆戟鯨群的攻擊。它們是海洋中最常見的肉食性鯨魚,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虎鯨。

海洋中的遠征者,每年遷徙近萬里,喜歡在海底玩泥巴

面對這些同族殺手,灰鯨最佳的逃脫方法是躲進濃密的海草叢中,或者躲進靠近海底的岩石層中,但這種方法不能在諸如海底峽谷等深海中進行,因此整個遷徙之路對於灰鯨來說不僅漫長,而且充滿危險。

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在北太平洋地區發現了一群約400只基因型獨特地捕捉海洋哺乳動物的逆戟鯨群,它們會在4月前往加利福尼亞海岸去截獲往北遷徒的雌性灰鯨和幼鯨。

海洋中的遠征者,每年遷徙近萬里,喜歡在海底玩泥巴

一個是受到捕獵影響,在1930年時整個東太平洋地區只剩下數百隻灰鯨,有部分灰鯨種群依然處於瀕危狀態,西太平洋的灰鯨數量可能不足百頭,它們從日本和俄羅斯遠東地區之間的鄂霍茨克海的夏季棲息地遷徙到朝鮮半島的傳統繁殖海域。

另一個是石油和天然氣的開發仍在破壞它們的棲息地,讓它們無法恢復種群,由於能源的開發直接影響到附近國家的利益,這些國家的政府不願意為鯨魚種群恢復而放棄傳統能源開發,這讓生活在西部太平洋的灰鯨很難恢復種群。

結語

目前灰鯨雖然種群恢復較好,但是依然需要人類的保護,自然保護人士倡導活鯨的價值要遠遠超過死鯨。世界上第一個有組織地觀看灰的旅行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加利福尼亞,之後觀鯨業逐漸發展,現在全球範圍內的觀鯨業產值已超過5億英鎊。世界上每年約有1100萬名遊客在87個國家開展觀鯨之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