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媽祖曾是古時軍隊信奉之神

簡介「本文來源:泉州晚報」核心提示泉州天后宮是祭祀海神媽祖的廟宇,也是世界範圍媽祖信仰的重要傳播中心,見證了媽祖信仰伴隨海洋貿易的形成和發展歷程

如何拜媽祖許願

「本文來源:泉州晚報」

核心提示

泉州天后宮是祭祀海神媽祖的廟宇,也是世界範圍媽祖信仰的重要傳播中心,見證了媽祖信仰伴隨海洋貿易的形成和發展歷程。中國古代戰爭頻仍,不少來自南方地區的軍事家都是虔誠的媽祖信徒,他們會在軍中供奉媽祖像,戰前祭媽祖,以求神靈護佑。 □本報記者 吳拏雲 王柏峰 文/圖

“廟宇範本”的泉州天后宮

泉州枕山瞰海,海岸線曲折漫長,形成眾多優良的港口,為發展海外交通提供了絕佳條件。北宋時蘇東坡曾說過:“福建一路,多以海商為業。”宋元時期,泉州海外通商極盛,各港口內“風檣鱗集”“雲帆遮天”,海舶穿梭奔忙,裝卸不停。僑居泉州城的外國商人、旅行家、傳教士、僧侶等數以萬計。在桅帆行船的時代,面對風向與波浪都變幻莫測的大海和稍有不慎就有葬身大海的危險,無助的人們往往把希望都寄託於“海神的庇佑”。媽祖信仰正是在宋代福建海外交通興盛時產生的。

媽祖,本名林默,宋建隆元年(960年)誕生於莆田湄洲嶼。其誕生後直至彌月,不聞啼聲,因取名“默”。相傳她生前醫術高超,有預知禍福、安濟護航之能,逝後被當地人奉為“神女”。媽祖信仰興於湄洲,但論起在海內外傳播的影響力,則首推泉州天后宮。如今已是世界文化遺產點的泉州天后宮,依然保留著16世紀之前已然形成的“前殿後寢”建築佈局,是海內外眾多天後廟宇的建築範本。

據史料記載,泉州天后宮始建於宋慶元二年(1196年)。傳說其年,泉州海潮庵和尚覺全“夢神命作宮”,於是推舉里人徐世昌出面倡建此宮。當時該宮廟按照宋徽宗宣和年間賜額“順濟”來命名,故最初稱為“順濟廟”(亦稱順濟宮,後稱天后宮)。天后宮山門面闊三間,為牌樓式造型,青石龍柱,雕花漆繪。大門兩側浮雕麒麟,立面嵌有青石透雕螭虎八角窗。跨過天后宮山門,拜庭前立一株蓊綠欲滴的古榕,榕樹下一方“清代重修天后宮碑記”,詳述宮廟重修的“來龍去脈”。宮內有戲臺,坐面朝北,面向正殿,為長方形狀。戲臺有巧妙的木構藻井頂蓋,雕脊畫枋,頗具泉州傳統建築工藝的風格。舊時,每逢天后誕辰,或春秋朝祭,或香客許願,均會於此奉上戲曲節目。木偶、南音、梨園戲、高甲戲、打城戲等,隨客所願,皆有上演,是十分熱鬧的場所。

天后宮正殿雖歷盡滄桑,但明清木構建築依舊儲存較好。殿堂挺拔壯觀,臺基四面圍堵浮雕各種圖案。正殿內雕樑畫棟,殿頂作九脊重簷四坡頂的歇山式,屋頂脊中段採用琉璃瓦和彩色瓷片雕砌的雙龍戲珠,脊端和重簷間雕繪各種飛禽走獸、花卉人物,使殿頂更加華麗精美。殿中原有一尊大型天后神像,系明代聞名遐邇的雕塑大家王弼之作,可惜此像已毀。如今的金身媽祖像為現代重塑,該像鳳冠霞帔正坐神位,神態端莊、大氣雍容;殿內還供奉著諸輔神像,神龕上掛有清雍正皇帝御書“神昭海表”橫匾、臺灣鹿港天后宮敬獻“泉鹿同源”匾額,此外還有楹聯計8對,多為泉州名家力作。

媽祖的地位“水漲船高”

宋代,泉州地方長官和市舶司官員,每年春秋兩季都舉行“祁風、祭海”儀式,祈求風平浪靜,航海平安,以鼓勵發展對外貿易。最初祭海在晉江邊的真武廟,祈風儀式在南安縣的九日山,但到了南宋末年,取而代之的是順濟宮的祭儀。入元以後,泉州海外貿易益發繁盛,為發展海外貿易,朝廷倍加推崇海神信俗,泉州天后宮媽祖的信仰地位,因著泉州港地位的提升而“水漲船高”。元朝至元十八年(1281年),朝廷還派遣泉州市舶司提舉蒲師文為使者,主持敕封儀式,舉行御祭,列為國家祭典,當時連外國使者、商人都曾參加這一祭典。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欽定春秋兩祭,此後,順濟宮春秋官祭成定例。

宋元時期,媽祖的封號已由“女神”“夫人”發展到“妃”“天妃”;到了明代,媽祖保有“聖妃”“天妃”等封號;清初,康熙便加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天后”已是官封女神的最高頭銜了。

媽祖信仰與古代商業,特別是海外貿易有密切的聯絡。在媽祖的神話傳說中,有許多就是與保護海商相關的。古代海商,特別是福建海商,不但是媽祖的信仰者,也是媽祖信仰的傳播者。他們乘船遠航,都會祈求媽祖保佑航海平安。後來,許多媽祖廟即由商人建立,一些媽祖廟也成為集市貿易的場所,還有一些媽祖廟則成為會館。

泉州向臺灣移民有史記載的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據載,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泉州知州汪大猷曾“遣民屯戍澎湖,編管臺灣戶籍。”到了元代,著名旅行家汪大淵從泉州浮海到澎湖,他在《島夷志略》一書中寫道:“澎湖分三十六島,鉅細相間,坡壟相望”,其時澎湖為“泉州外府”。也正是在這一時期,澎湖建起了一座媽祖廟,稱為娘媽宮,位於澎湖本島馬公市長安里正義街上。這是臺灣地區歷史上最早的一座媽祖廟。清代,私商貿易和向東南亞各國及臺灣的移民熱潮在泉州港進一步興起,媽祖信仰也隨著泉州商人和移民的足跡更為廣泛地傳播。史料記載,泉州商人“襟帶江湖,足跡遍天下。南海明珠,越棠翡翠,無所不有;文身之地,雕題之國,無所不到。”在泉州商人每到一處,必當建造會館,並從家鄉請來媽祖祀奉。

軍事家將媽祖奉為“戰神”

據學者李玉昆《媽祖史蹟研究》一書介紹,明清時許多軍事家也信奉媽祖,他們在軍中都供奉媽祖。這些軍事家之所以信奉媽祖,一來因為當時的軍隊,特別是南方水兵絕大部分都是虔誠的媽祖信徒;二則,軍事家們也將媽祖信仰視為作戰時的精神支柱。

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奉命征討海寇曾一本時,他祭拜天妃,祈求保佑,並寫下《祭天妃神文》。該祭文稱:“……今大猷等統領舟師,會合閩帥,始戰之銅山,賊已喪敗而走;再攻之柘林,尚期首從盡殲。願我神明,臨戰之際助以順風,俾此醜賊無一遺遁。爾神明之威靈斯顯,而遠近之感戴無已也……”不僅借祭拜之機向媽祖敘述戰況,而且向神明提出作戰時的“助風”具體要求,可見其真心將“神助”視為戰事籌劃的一部分了。

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水師提督萬正色駐兵崇武,夜夢神妃佐風。次日果得上風北汛,開洋進兵,所向披靡。類似事件在清初屢有發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率舟師攻臺,舟師抵澎湖群島時,士卒在舟中“恍見神妃如在左右”,遂皆奮勇前進,說媽祖是將士信奉的“戰神”一點不為過。攻打澎湖當天,平海鄉人入天妃宮,見天妃衣袍透溼,雙手起泡,眾說是天妃前往助戰。為了報答天妃的恩德,施琅增修澎湖天妃宮,康熙特派禮部郎中雅虎等,齎御書香帛到泉州廟及湄洲祖廟祭祀。康熙六十年(1721年)朱一貴起義,清朝派水師提督施世驃、南澳總兵蘭廷珍統領水陸官兵前往征剿。施、蘭二人向媽祖祈禱,“感神靈效順”,利用六月水漲,從鹿耳門攻入,起義被鎮壓。後來康熙御賜“神昭海表”匾,掛臺灣、湄洲、廈門三處天后宮,並在廈門蓋一座“平臺宮”奉祀媽祖。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臺灣林爽文起義,清朝派福康安前往鎮壓。從臺灣回來時,夜達大旦門,方向不辨,據說又是媽祖顯聖指引平安渡過大旦門。

清代水師名將王得祿,臺灣嘉義人,也是一位虔誠的媽祖信徒。他曾建立了嘉義縣新港奉天宮,那是一座媽祖宮廟,展現了自己對於神明的敬畏。當在鎮壓蔡牽、朱濆起義時,王得祿曾率水師抵鼓浪嶼三和宮前修葺戰艦。三和宮內供奉的正是媽祖。王得祿遂向媽祖許願保佑,結果一上戰場屢次得勝,後“累遷至水師提督”。王得祿兌現諾言帶頭捐資,並發動商賈信眾重興了三和宮。在許願十年後的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王得祿親自撰文並在三和宮旁的巖壁上刻下《重興鼓浪嶼三和宮記》。此石刻為廈門地區迄今發現的面積最大的摩崖石刻。

明清軍事家順應民眾崇拜媽祖信仰的心理,把媽祖視為“戰神”,仰求神靈庇佑,以輔人力,從而對戰爭起到正面支援的作用。這其實也是軍事家又一聰明的“策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