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簡介在女性月經問題上,雪莉也一直在發聲

雪莉因為什麼被爭議

一個沉寂一年的名字,最近又開始被反覆提起——

崔雪莉。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2019年10月14日,年僅25歲的雪莉被發現在家中自殺身亡。

而韓國MBC電視臺選擇在時隔一年後的9月——雪莉出道15週年之際,把她定為了最新一期節目的主人公。

紀錄片的名字也絲毫不迴避爭議——

《雪莉為什麼令你不舒服?》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節目播出後,雪莉生前的一些話題再次被翻出來討論。

她的精神狀態、行為言論,甚至自殺這件事本身背後有沒有“陰謀論”又一次搶佔人們的注意力。

前男友崔子被罵、在節目中出鏡的雪莉的母親哥哥又一次站在風口浪尖。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雪莉始終是在話題中心的人。

她美得毫無爭議,漂亮永遠是她名字前面的修飾語。

紀錄片中,雪莉的母親坦言,從小就被大家誇漂亮。也正是因為漂亮,媽媽才選擇在該上幼兒園的年紀,把雪莉送去了演技學院。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我們的注意力,似乎總被她的外貌、有爭議性的行為搶佔。

而雪莉,不應該只被看見這些。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紀錄片中一位記者說出了一句似乎被很多人忽視的基本事實——

雪莉從未做過違法的事。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她只不過是在所有的人都看著周圍人眼色行事的大環境下,選擇了誠實地展示自己。

綜藝節目《惡評之夜》中,MC聊到新出道的女團們上綜藝節目,都會要求撒嬌或者做個人特長。

但,雪莉自出道初期,就一直承認自己不擅長、也不願意去做這些。而這也造成了她在綜藝節目中的鏡頭寥寥無幾。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退團之後,她的行為則更是忠於本心和自我。

綜藝節目的主持人都驚訝於她的坦率和與眾不同,並感嘆道:

“你真的不應該出生在韓國的,真的很酷的好萊塢型別。”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而她的誠實和坦率,在某種程度上,便成了大眾不舒服的根源。

紀錄片的開頭放出的三張照片,幾乎涵蓋了雪莉所有爭議。

大尺度照片、戀愛、不穿內衣。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她還在世時,這些照片引起的,

是獵奇、侮辱和謾罵

回過頭來看,雪莉爭議的背後到底是什麼?

每件爭議背後,都離不開跟女性有關的議題,甚至涉及到

平權問題

不穿內衣,女性的身體自主與解放權;性暗示照片——女性的性解放,甚至性愉悅權。

想想最近美隊手滑放出了一張大尺度的私密照片後,大家是什麼反應?

有人說這是2020年最美好的事情,而美隊也因此獲稱“美國菩薩”。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而在東亞社會,僅僅是不穿內衣出街,就似乎已經是不雅、恥辱和禁忌的象徵。

去年

熱依扎

就引起過類似的爭議,她只不過是穿了看起來比較清涼的吊帶,面板裸露面較多,就引來了“尷尬”“奔放”的聲討。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爭議一起,熱依扎迅速在微博上以玩笑消解爭議,

對不起,礙眼了,我改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穿不穿內衣是雪莉的個人自由,但她卻沒有獲得和美隊同樣的寬容和善待。

她得到的,只有謾罵。

雪莉一直在試圖為自己發聲、為女性發聲。

她並沒有因為人們的討論而改變,也沒有迴避爭議,反而在節目裡表達自己的真實看法。

“內衣對我來說只是首飾,我想讓大家對此看開一點,想要打破這種慣性思維,想表達這些(不穿內衣)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的。”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除了不穿內衣帶來的討論之外,雪莉和比她大了14歲的rapper崔子的戀情以及與之相關的大尺度照片,帶來了更多爭議和謾罵。

謾罵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女團出身、有著“人間水蜜桃”稱號的公眾人物,卻踏入一段不被任何人看好的戀情中。

究其根本,無非是因為一個字——

“性”

這跟餘秀華因為一首赤裸表達慾望的詩歌被罵沒有什麼兩樣。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其背後的潛臺詞是——

你一個清純可人的女愛豆,你怎麼能談“性”呢?

你一個殘疾人,你怎麼配談“性”呢?

性是禁忌

。對女人是,對女愛豆更是。

她們站出來在社交平臺袒露自己慾望的行為,對大眾來說,便是不正經,是挑釁。

但,雪莉在“性”這個議題上,一直坦蕩蕩。

如果說,穿戴內衣與否、對性的態度,是關乎雪莉個人的、更私人的自由與解放。那雪莉在其他女性議題上的發聲,則足見她對女性話題的關注。

韓國廢除墮胎罪時發聲,她率先在ins上發文:這是紀念性的日子。給所有的女性選擇權。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韓國開“慰安婦”相關的展覽,她也在自己的社交平臺宣傳。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在女性月經問題上,雪莉也一直在發聲。

粉碎月經羞恥

——“希望可以用透明袋子裝衛生巾,大家都可以堂堂正正拿著外出。”

關愛女性健康

——“女性月經期間為了健康一定要用好的。”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她還以個人的名義發起來公益專案,專為低收入層女性捐獻衛生用品。

在雪莉去世169天后,有網友在社交平臺曬出了收到了這份來自天堂的快遞,內含衛生內衣內褲、紅豆熱敷貼、衛生巾等女性衛生用品。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雪莉在女性議題上的關注和發言,在整個韓國的造星體系中都顯得突兀、孤勇。

沒有哪個女愛豆能像她一樣。

坦率、真誠、毫不掩飾。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這樣的雪莉得到了什麼?

她和朋友在社交平臺直播,成千上萬網友實時觀看直播。

不為別的,只是好奇雪莉又要做什麼“不正常”的事。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偶然一次直播,雪莉和朋友正常地在聊天。正常到手裡拿的不是酒,而是一杯白水。

網友看到大失所望:

玩得太健康了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媒體也在和大眾一起瘋狂地圍觀、消費雪莉的精神狀態。

雪莉的一舉一動,隨時都會出現在各大入口網站的頭版頭條上,言辭煽動、位置醒目。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影片《倒扣的王牌》中有這樣一句話:“

壞訊息最受歡迎,因為好訊息都不算是新聞。”

媒體不斷在雪莉身上套用、驗證這句話——報道雪莉就會有流量,尤其是“發瘋”的雪莉。

而流量,就是生意。

雪莉一直在為女性發聲,但大眾和輿論的焦點,卻不肯放在她為女性發聲這件事上。

雖然在發聲,卻和被噤聲無異。

在韓國,和雪莉這樣被“噤聲”的女性,不勝列舉。

韓國女團Red Velvet成員裴珠泫,僅僅是在粉絲見面會上提到,最近在看《82年生的金智英》這本涉及女權問題的書籍。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不少粉絲便為此給她貼上了“女權主義者”的標籤,並剪掉、燒掉她的照片表示脫粉。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女團Apink成員孫娜恩,在社交平臺上曬出的一張照片後被發現手機殼上寫著“Girls can do anything”,隨即就被質疑“你是女權主義者嗎?”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女愛豆們其實沒有發聲,僅僅是有了一點想要發聲的姿態,大眾就已經如被踩中尾巴一般,一蹦三尺高,跳出來抵制、撻伐。

如果說,愛豆本就是造星工業體系下打造出來的天然被凝視的一種存在。

那,愛豆之外的女星呢?

視線轉回國內,不難發現,即便不是愛豆,女星的發言也很容易被跑偏、汙名化。

馬伊琍

舉例,前幾天的一個採訪中,馬伊琍說了這麼一句話:我其實個人不是太贊同強調女性題材。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這句話單摘出來看,似乎哪裡有一些不妥當,特別是在《三十而已》《乘風破浪的姐姐》幾乎搶佔了2020年大半年話題的當下。

於是,不少人跳出來對馬伊琍大批特批,“女奴”這樣的字眼也赫然在列。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但,馬伊琍真的是大眾口中那個跳出來反對女性題材、反對女權的“婚驢”嗎?

看過馬伊琍這段完整的採訪,就知道她並不是在反對女性題材的影視作品,而是反對過分強調女性題材、製造性別對立的影視作品。

萬事物極必反,當事情逐漸走向另一個極端,哪還有平權可言?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但,不少人卻選擇性地忽略,或者根本沒有去關注事情的前因後果,就僅僅抓住她的言論中的某個字眼,加以曲解。

本是強調“女權追求的其實是平權”的發言,卻生生被曲解成了支援男權,實在是太冤。

類似的爭議,前兩天在

張馨予

身上也發生過。爭議的源頭,是她在微博上發了一段長文,呼籲不要對女演員胖瘦太苛刻。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文章發出後,立馬引起網友的聲討,“退圈吧,不當藝人就不會有這種事了”“不夠敬業還矯情”……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她的不夠出彩的影視作品、不夠完美的過去,都成了她無病呻吟的力證。

背後的邏輯也簡單直給——拿著天價報酬就應該接受這種審視,即便這種審視不應該,你連拿得出手的作品都沒有,又有什麼資格抱怨。

討論的重點,完全被跑偏到“藝人天價片酬的合理性”以及“演員不公平待遇資格論”上。

張馨予在經歷了一波聲討後,放棄討論這個話題,編輯掉原來那條微博作罷。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的確,張馨予的那段長文措辭確實需要打磨,但她本意是抱怨女演員需要身材管理嗎?

“胖的那段時間一度被拿來嘲笑”“禮服穿不進時尚品牌覺得你不夠瘦也不夠時尚”……

摘出來幾句就能明白,她這段話的重點是什麼——

是我們現代社會病態的白瘦幼審美;是整個社會對女性的“body shame(身材羞辱)”。

然而,她這次發聲的重點卻完全被跑偏。

這些發聲的女星,如同被捂住了嘴巴的雪莉,她們的聲音沒有被聽見。

關注度之高如明星發出聲音被聽見都如此之難,那普通女性呢?

相信你心裡已經有了一個答案。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是當下的社會容不下女性話題的討論嗎?

並非如此。

時間軸僅僅拉回五年前,就會發現社會對女性話題的討論是在變多的。

到了2020年,《二十不惑》《三十而已》《乘風破浪的姐姐》這些和女性相關的話題,哪個沒有搶佔最近的輿論中心。

張雨綺在《浪姐》成團上的一段關於女性問題的感言,就得到了一片聲援和喝彩。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人們感慨,終於有人能在節目,而且是備受關注的節目中為女性發聲和正名。

但,“張雨綺發聲引來喝彩”這件事成立的大前提是什麼?

是張雨綺在乘著女性話題水漲船高的快車道,在節目中獲得了出道位,有了發言權。

因為站得足夠高,她的聲音才得以被聽見。

這個“高”,就是橫在試圖在女性問題上發言的人面前的門檻。

而這個門檻,本身就是帶著“慕強心態”的——

“強者才值得尊重、弱者不配被聽見”

在這種“強盜邏輯”下,想要為女性發聲,那你必須滿足一系列條件。

這些條件,包括但不限於,你要是足夠資深的演員/歌手/藝人、你要有拿得出手的作品、你不能曾經翻過車……你必須是一個完美的藝人。

即,你必須得是一個完美的發言人,才能替女性發言。

如果不是以一個完美的形象出現,你的聲音就很難被聽見。

我們是不是太要求“完美髮言人”了?

且不說,世上本就沒有人可以成為完美的發言人。

要求“完美髮言人”對嗎?

有人可能會支援。因為在“女權主義”已經被汙名化、動不動就會被打上“田園女權”的標籤的當下,在女權問題的討論中謹慎一些似乎沒有什麼錯。

這個邏輯乍聽似乎沒有什麼問題。

但,如果將“完美髮言人”替換成“完美受害者”呢?

TED的一個

《為什麼女性被性侵後會保持沉默》

的演講中提到兩個理論。

一個是“將受害者給受害者化”。即大眾為了相信她是受害者,她一定要是無助的、嚇破了膽的、說不出話的,一個楚楚可憐的形象。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一個“受害者有罪論”。如果受害者穿得不夠得體,如果反抗不夠強烈,如果身上沒有足夠的傷口……那,你就是自找的。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馬伊琍捱罵,雪莉被網爆自殺:到底是誰捂住了女人的嘴?

無論是“將受害者給受害者化”還是“受害者有罪論”,指向的都是一點——大眾總是在要求完美的受害者。

只有這樣,你才能證明你是受害者。

這不就跟大眾在女性議題上要求“完美髮言人”如出一轍嗎?

但,無論是關於女性議題的討論還是其他,我們都不該要求完美的發言人。

假想一下,當要求“完美髮言人”這個不成文的規定成為女性試圖在女性議題上發聲時的大前提時會發生什麼?

不是會有完美的聲音出現,關於女性問題的討論不會一步到位。

取而代之的,要麼是女性在發聲之前急著把自己跟“有瑕疵”的女人撇清關係自證清白,要麼閉嘴。

前者則會把女性帶入另一種隱形的性別歧視裡,而我們都會是這些歧視的受害者;而後者則會讓所有的聲音消失。

無論哪一種都不是我們希望出現的。

一個現狀是什麼?

2020年,關於女性議題的討論明顯增多,但與此同時,很多關於兩性的問題一提起就會掀起討論、甚至罵戰。

很明顯,女性問題的討論還不夠多、還不夠深、還沒能真正觸及核心、還沒能做出改變……

因而,我們要做的,不是讓人閉嘴,而是鼓勵更多人發出聲音。

只有有人發聲,我們才能討論,而討論才能帶來進步。

不要苛求完美的發言人,也不要急於糾正,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感謝。

感謝每一個敢在女性問題上發聲的人,感謝他們發聲的勇氣,感謝他們為了發聲所做的任何一丁點努力。

無論男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