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頁遊戲首頁網頁遊戲

歷經100多年的發展,世界上能夠獨立研發製造魚雷的僅有9國?

簡介以美國上世紀50年代初研發的MK- 48 重型魚雷來看,其最高航速為55節,最大潛深達到800多米,正是依賴於五汽缸斜盤式活塞發動機的強勁動力

魚雷能出核心嗎

1866年,隨著英國工程師羅伯特·懷特黑德研製出全球第一枚魚雷“白頭”魚雷,世界海戰體系中正式掀開新的一頁。魚雷作為水下攻擊武器,正式登上歷史舞臺,並由此帶動了潛艇的研發應用。不過,歷經100多年的發展,至今為止,世界上能夠獨立研發製造魚雷的國家依然屈指可數,僅有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英國、日本、德國、義大利、瑞典這9個國家。究其原因,魚雷製造過程中複雜尖端的核心技術,成為很多國家不可逾越的瓶頸。包括動力、控制、資訊等各系統在內的設計單元,遠比想象中更復雜。因此,許多能夠研製潛艇甚至導彈的國家,依然沒有掌握製造魚雷的核心技術。

歷經100多年的發展,世界上能夠獨立研發製造魚雷的僅有9國?

實際上,魚雷堪稱“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無論是100多年前的“白頭”魚雷,還是現代自導魚雷,其結構原理與潛艇異曲同工。一般來說,魚雷除了戰鬥部之外,內部主要由動力推進系統、制導系統及一系列電子資訊系統組成。特別是其動力系統,和潛艇一樣依賴於螺旋槳推進,並設計有控制方向的舵。如此簡單的結構設計,並不存在根本性的技術難題,因此包括韓國、印度、南非以及北歐幾個國家在內,都能獨立研製輕型魚雷。不過,在現代海戰中,真正具有殺傷力和戰場統治力的依然是直徑400毫米以上的重型魚雷。和輕型魚雷相比,其對材料工藝及各個系統核心技術的要求非常高,也就成為了一道分水嶺,僅有不到10個國家完全掌握其整套技術。

歷經100多年的發展,世界上能夠獨立研發製造魚雷的僅有9國?

特別是在關鍵的東路系統研發方面,速度效能可以稱得上衡量一款魚雷的標準引數之一。因為目前各國主力水面戰艦噸位都已達到5000噸以上。與此同時,這些戰艦的航速也普遍在30節以上。面對這樣的打擊目標,在數十公里外發射的重型魚雷,必須首先保證高速效能。不僅如此,魚雷在發射後普遍需要進行下潛前進,必然會受到水流阻力影響。因此,為了使自身速度達到目標戰艦的高速航行水平,魚雷的動力系統對於專用發動機的要求十分苛刻。以美國上世紀50年代初研發的MK- 48 重型魚雷來看,其最高航速為55節,最大潛深達到800多米,正是依賴於五汽缸斜盤式活塞發動機的強勁動力。根據美國官方給出的資料,該款發動機擁有恐怖的500馬力,堪比上世紀50年代的各國主戰坦克。當然,這些尖端核心技術一直被視作“國家機密”,即便是美國的眾多盟友也無法分享。

歷經100多年的發展,世界上能夠獨立研發製造魚雷的僅有9國?

不僅如此,魚雷眾多部件的核心材料工藝,也成為了技術壁壘所在。據介紹,僅僅是魚雷的螺旋槳加工環節,就涉及冶金、鑄造等在內的數百道加工工藝,並且對材料要求極為苛刻。比如,現代魚雷普遍使用到的鈹青銅合金,就是稀有合金材料。其中的鈹是世界上第二輕的金屬,全球儲量並不高。資料顯示,目前全球已探明的鈹資源儲量僅有8萬噸,而且其中65%是非花崗結晶岩礦,需要複雜的提煉過程。僅僅這一項,就斷絕了眾多國家自主研製重型魚雷的夢想。

與此同時,從全球範圍來看,和早期的熱動力短程直航魚雷相比,如今新型熱動力魚雷不斷衍生出多型號多體系,包括有聲自導、尾流自導扥、電磁製導等在內的各種新型魚雷效能不斷飛躍,甚至誕生了擁有200節航速的俄羅斯超空泡魚雷。可以說,魚雷研製的技術壁壘正在繼續擴大,成為一個國家尖端軍事工業與核心科技實力的重要體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