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先夏帝王故事 禪讓(三)“大禹治水”:是“歷史”還是“神話”

  • 由 從山海經到紅樓夢 發表于 動作武俠
  • 2022-09-27
簡介可事實是:《禹本紀》和《山海經》裡記載的"河出崑崙"之"河",不是黃河,而是發源於"海內崑崙之虛"王屋山東北角析城山西面的"河水",也就是濟水的"前身"或上游

楚人濟泓而來的濟是什麼意思

先夏曆史 孔森 收錄於話題

(四)"大禹治水":是"歷史"還是"神話"

先夏帝王故事 禪讓(三)“大禹治水”:是“歷史”還是“神話”

如果說大禹是存在的,大禹在治水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夏朝是存在的,那麼"大禹治水"就應該是真實的歷史存在而不是神話。

然而,歷史不相信邏輯。

可是,歷史應該相信科學。

一直參與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院研究員方燕明說:"綜觀近年新的考古學材料,我認為中國古史傳說中的大禹治水是可信的。從環境上來說,學術界認為在4200~4000年前發生了全球性的氣候異常事件,存在災害性降雨天氣,這是堯舜禹時期我國洪水氾濫的主要原因。"

這裡所說的發生在4200~4000年前的全球性氣候異常事件,在中國大地上展現的情景,其實在《山海經·五藏山經》裡曾予以生動而準確的描述,只不過千百年來被人們視為荒誕不經的奇談罷了。

《山海經》裡記載了許多奇異的鳥獸,絕大多數現已絕跡,只有極少數的物種如鸚鵡還在,鸚鵡能學人言且惟妙惟肖,夠神奇了吧?如果現在也絕跡了,你會相信它曾存在過嗎?

《山海經》裡記載了許多座山,包括被描寫得像仙境般的西次三經地區,都是有水,多怪鳥獸,卻"無草木",這是多麼恐怖而不可思議的景象,怎麼可能呢?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五藏山經》結尾處有一段總結性的話,一開頭就說:"禹曰:天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

大家都知道地球半徑現在是6378公里,而按禹的說法,那時地球的半徑應該是14000/3。14=4459公里,比現在少了近2000公里。

禹一定是在胡說八道。

可是,且慢,胡說八道的卻不止是禹一個。

上世紀80年代末,中國出了一個奇人——楊槐,創立了一個嶄新的地學理論——地球膨脹論,他的理論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論證了地球半徑從3000多公里膨脹到現在的6378公里。

這樣,禹所描述的是地球膨脹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而已,禹也許並不是胡說八道!當然,楊槐憑他的初中學歷和工人出身,他的"地球膨脹論"問世之初,自然比禹更是胡說八道。直到他的“地球膨脹理論”在美國《大自然探索》雜誌發表,他才被真正的重視起來,美國人譽他的理論為"楊氏理論"。

1989年,時任中國科協主席的錢學森得知此事,作了批示,中國地球物理學會評審結論肯定其研究,並譽為曠代奇才。他曾在第三十屆國際地質大會上作了專題演講,還出版了地學專著《地問:關於地球的千古之秘與地學創新》。

楊槐的地球膨脹論原本是從探索恐龍滅絕原因引起,卻科學地解釋了《山海經》所描述的堯舜禹三代的遠古世界圖景,也為研究堯舜禹三代史前史提供了科學依據,這其中自然包括對大禹治水歷史真實性的認識。

楊槐用"四曲線圖"直觀地論證地球膨脹現象及其規律:

先夏帝王故事 禪讓(三)“大禹治水”:是“歷史”還是“神話”

把這四條曲線畫在同一張紙上,就可以立即發現,四條曲線的所有波峰和波谷在同一時間座標上的位置完全對應。這說明在這四個不同的地史領域之間存在著高度的正相關關係。也就是說,凡是地球上古生物大量滅絕的時期,都是造山運動高潮、高溫間冰(冰川融化)期、地球膨脹(大洋擴張)期;相反,凡是地球上出現大量物種變異現象和新物種出現的時期,一定是造山運動相對間歇,氣候轉冷冰川形成,同時大洋擴張也趨於相對靜止。

《山海經》裡記載的大量有水有鳥獸卻無草木的山和大量的變異的鳥獸,說明禹治水的時代正當山崩地裂、酷熱多雨、冰川溶化、洪水氾濫的地球膨脹期大劫難剛剛過去,大地海洋開始沉寂了下來,氣候轉冷,地球進入膨脹間歇期。

有專家說,大禹治水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不只因為他治水有方,也因為在他治水的時候,大洪水的勢頭已經過去,洪水開始減弱,根據上文分析的確是這樣。如此看來他的運氣比他爹要好。

大禹在治水的十三年和治水以後的年代裡,足跡遍佈華夏大地,一定親眼看到這些有水有鳥獸卻光禿禿無草木的山和那些變異了的奇鳥怪獸,覺得這絕非天理之常,應該記載下來,於是就組織大量人力勘查記載,於是就有了《五藏山經》這部曠世奇書。

范文瀾在《中國通史》裡說:"大禹治水是一個很悠久很普遍的神話。禹是古帝中最被崇拜的一人。許多古老民族都說遠古曾有一次洪水,是不可抵抗的大天災。獨在黃炎族神話裡說是洪水被禹治得“地平天成”了。這種克服自然、人定勝天的偉大精神,是禹治洪水神話的真實意義。考洪水的有無或禹是否治洪水,都是不必要的。"

如果"大禹治水"真的只是一個神話,那麼這個神話的意義,正如范文瀾所言,已經夠偉大的了;但是,如果"大禹治水"不只是一個神話,而是包著神話外衣的一段真實的歷史,那豈不更具有實實在在的巨大的感召力!

真正偉大的精神應該附著在真實的而不是虛構的偉大事業上,一如長征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而神話就不一樣,你可信也可不信,甚至可以曲解——你可以崇拜夸父追日、精衛填海,但我卻可以視為虛妄。

歷史,尤其是關於偉大人物的歷史,是很容易被神話的,而一旦被神話,歷史就在很大程度上被消解了,因為把客觀存在過的史實變成了可信可不信的東西了。

歷史學家的任務是從神話中發掘歷史,而不是用神話去消解歷史。

說堯舜禹三代實行的禪讓制不過是個"美麗的傳說",其實就是在消解這段歷史。

地處晉東南豫西北地區的河南省濟源市王屋、邵原兩鎮是有名的神話之鄉,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等神話傳說都出自這裡。

這一地區獨特的地質地貌是遠古時代劇烈的造山運動和大洪水留下的遺蹟。"王屋山——黛眉山"國家級地質公園 200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你只要看一眼黛眉山河谷裡十幾米高的紅沙石巖被水沖刷成光溜溜的水鑿之洞,就可以知道《尚書·堯典》裡記載的"堯曰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是真實地出現在堯的時代。於是堯就命鯀治水,"九年而不成"。"舜攝政,巡行,"殛鯀於羽山以死",並"舉鯀子禹使續鯀之業。"

《禹貢》裡有大禹在這一地區治水的明確記載:

"導沇水,東流為濟,入於河,溢為滎;東出於陶丘北,又東至於菏,又東北,會於汶,又北, 東入於海。"

明代賢相張居正對這段話如此解釋:"濟水性既沈下,而力又勁疾,常從地中穿穴而行,故其出入無常,伏見不一。禹順其性而導之,其發源在垣曲縣王屋山頂崖下,叫做沇水。這是初見的時節,由是伏流地中,東至濟源縣,湧出二泉,合而為一,叫做濟水。"

這條濟水在古代是條大河,被禹定為"天下四瀆"(,即江、河、淮、濟,就是長江、黃河、淮河、濟水)之一。由上面《禹貢》那段引文可知,禹導沇為濟,濟水從濟源濟瀆廟流出後,東流入黃河,怎奈濟水"性既沈(沉)下,力又勁疾",與黃河"井水不犯河水",遂又溢位形成一個大澤——滎澤(亦名滎波澤),由滎澤向東伏流至山東定陶陶丘北冒出,向東流又造成一個大澤——菏澤,然後與汶水會合,又東北流,與黃河平行入海。

水量如此充沛的一泓大水,如果不是禹"順其性而導之",任其從山西高原橫衝下來,太行山南麓一帶將大受其害。

由於濟水水源受北方長期的乾旱天氣影響而萎縮,滎澤已經消失,菏澤也幾近乾涸,但留下了滎陽、菏澤兩個城市。泉城濟南也與濟水大有干係。

《禹貢》裡寫下濟水竟有如此複雜的行程,可以證明這是對濟水這條具有獨特個性的遠古水系進行了實地勘察調研基礎上真實地描述,也是"大禹治水"中一項重要業績真實存在的證據,同時也證明了《禹貢》絕不是上文所述的有人所說是戰國時魏人設想中的治國方案。

試想,難道有人能設計出讓濟水從山西陽城伏流至河南濟源,湧出二泉,流入黃河,然後又從黃河溢位,造成滎澤,再從滎澤伏流至山東定陶冒出,再造成一個菏澤?神仙也沒有這樣高的想象力!

有關大禹治水的記載,除《禹貢》外,主要的還有《山海經》。

據有關專家最新研究,《山海經》中的《五藏山經》成書於春秋早期,公元前676年——公元前645年,《山海經》中的《大荒經》(含《海內經》)成書於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379年),《山海經》中的《海外經》(含《海內四經》)一般認為是《大荒經》另一版本,早於《大荒經》,並且,《山經》、《海經》成書之前,以圖畫加上口頭釋圖形式流傳了很長時間。

所以《山海經》中關於大禹治水的記載,遠遠早於《禹貢》裡關於禹"導沇為濟"的記載,這更毫無疑義地證明了《禹貢》裡關於大禹治水的記載不是作者即那位戰國時魏國人士"託名大禹","設想在當時諸侯稱雄的局面統一之後提出的治理國家的方案",而是根據《山海經》的有關記載,及當地民間傳說,甚至經過實地考察寫出來以表彰大禹的功績。

1、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導積石山。(《山海經·海內西經》)

2、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檻大逢之山,河濟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積石。(《山海經。大荒北經》)

3、禹所積石之山在其東,河水入焉。(《山海經。海外北經》)

4、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河水所潛也,其源渾渾泡泡。(《山海經。西次三經》)

引文1、3、4中的"河水"及引文2中的"河",指的是同一條河流,其實就是濟水的前身或上游,它是發源於"海內崑崙之虛"的幾條大水(即赤水、河水、黑水、洋水、弱水)之一,它從"海內崑崙之虛"東北角析城山發源後,一路蜿蜒西北,到山西省陽城縣境內的不周山下潛,到距此不遠的陽城縣橫河鎮鎖泉嶺冒出後,被"禹所積石"之山所阻,又下潛,也就是引文2《大荒北經》記載的"河濟所入"。

"橫渡"曰"濟",在此應理解為"穿越","河濟所入"就是"河水伏流穿行下潛的地方"。"濟水"的命名蓋由此而來。

《山海經》關於濟水和大禹治水的記載與《禹貢》裡大禹"導沇水,東流為濟"的記載都是說大禹治水時,造了積石山導水東流,成為濟水,只是《山海經》裡導的是"河水"(或"河"),而在《禹貢》裡導的卻是"沇水"。

相比之下,《山海經》裡對大禹"導河為濟"的記載更為具體可信,且回頭細看上面《山海經》裡關於"河水"的兩條引文:

1、河水出東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導積石山。(《山海經·海內西經》)

2、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檻大逢之山,河濟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積石。(《山海經。大荒北經》)

引文1裡"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說明河水在"入禹所導積石山"之前,已造成了一個高山湖。("北曰海,南曰湖",海就是湖,像現在九寨溝裡的"熊貓海"、"五花海"、"長海"等"海子"都是高山湖,四川屬北方方言區。)

引文2裡"河濟所入,海北注焉",這裡的"海"當是引文1裡的"渤海",即"河水"造成的那個高山堰塞湖。全句翻譯過來翻譯過來就是"這裡就是河水伏流穿行下潛之處,渤海之水就從海的北端注入其中",八個字就把如此複雜的事情描述得這樣清楚而準確。

由於大禹積石導河入濟從而疏洩了湖水,化解了水患。

列子的寓言《愚公移山》也可以佐證這一點。

列子對大禹十分崇敬,《列子》裡多篇涉及大禹的功業,在《列子。楊朱》第十部分裡說:

鯀治水土,績用不就,殛諸羽山。禹稟業事仇,惟荒土功,子產不字,過門不入;身體偏枯,手足胼胝。及受舜禪,卑宮室,美紱冕,慼慼然以至於死:此天人之憂苦者也。"極盡傾心敬仰之情。

列子以寓言的藝術形式頌揚了"愚公"矢志不移的精神,但在文中也確鑿無疑地透露了這篇寓言的"本體素材"和"人物原型"。

《愚公移山》裡說老愚公一家把開山闢路留下的碎石"箕畚運於渤海之尾",為自家門口闢路,何苦要把碎石用籮筐挑到渤海邊呢?太浪漫了吧?你會說唯其浪漫才是寓言,的確如此。但我要告訴你,這裡卻真的不是浪漫,而是實寫!

因為這裡說的"渤海,不是現在膠州灣的渤海,而是上文《海內西經》裡記載的濟水上游"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的那個高山堰塞湖,也是《大荒北經》記載的"河濟所入,海北注焉"的那個海。

原來,老愚公一家男女老少齊上陣,把在門前闢路的碎石運到距此不遠的渤海出口處("渤海之尾"當如是翻譯,而不能譯作"渤海邊上",但因為現在的渤海無所謂首尾,只好這樣錯譯,這也正好可以證明寓言《愚公移山》裡的"渤海"的確不是現在膠州灣的"渤海"),竟是為了加固"渤海"的堤防!

這是大禹"導河入濟"浩大水利工程的組成部分,也是"大禹治水"的一個縮影,一個象徵!

"移山"是為了"治水","愚公移山"就是"大禹治水"。

"愚公"者,"禹公"也。

這正是"愚公移山"和"大禹治水"這兩個古代神話竟如此"巧合"地出現在同一地區的真正謎底。

綜上所述,"河水"和"沇水"都是"濟水"的"前身"或曰"上游",《山海經》裡多處記載的大禹為導"河"(或"河水")為濟而造的"禹所積石"(或"禹所導積石)與《禹貢》裡大禹"導沇水,東流為濟"的記載在地域上是高度吻合的。所以,《山海經》關於河水的記載和濟水的歷史現實存在可以看作是"大禹治水"作為歷史存在的實證。

然而,由於幾千年來人們對《山海經》的誤讀和誤解,根本就沒有人把上面提到的《山海經》對"大禹治水"的那些真實而具體的記載當回事。

對《山海經》的誤解可以司馬遷為代表。

漢武帝派張出使西域,臨行時又給張騫交待了一個附帶任務,就是依《山海經》和《禹本紀》關於"河出崑崙"的記載,找到這個"方八百里,高萬仞"的大崑崙山。可張騫出使十三年回來彙報此事時說沒有找到,於是引出太史公一番議論:

《史記。大宛列傳》:太史公曰:"禹本紀言:‘河出崑崙。崑崙其高二千五百餘里,日月所相避隱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瑤池。’今張騫之使大夏之後也,窮河源,惡睹本紀所謂崑崙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書》近之矣。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

這段話翻譯下來就是:"《禹本紀》裡說,黃河發源於崑崙山,崑崙山高二千三百餘里,是日月所入的地方,上面是仙界,有醴泉、瑤池。張騫大使出使西域,直到大夏國,窮盡了黃河源頭,可現在歸來,怎麼說沒見到所謂的崑崙山呢?所以我說關於我國九州山川形勢的事,還是《尚書》這部經典說的較為靠譜,至於《禹本紀》、《山海經》這些書裡記載的怪事怪物,我不敢說。"

這段話明確表達了司馬遷對《禹本紀》和《山海經》的不屑態度。

可事實是:《禹本紀》和《山海經》裡記載的"河出崑崙"之"河",不是黃河,而是發源於"海內崑崙之虛"王屋山東北角析城山西面的"河水",也就是濟水的"前身"或上游。

由於大禹"平水土"成功之後,定"江、河、淮、濟"為"天下四瀆","河"即為黃河所專用,所以後來的人們看到"河出崑崙",自然想到的是黃河,而不會想到是濟水。何況,黃河上游我國西部地區,也確有幾處崑崙山的傳說,也有所謂"大積石山"、"小積石山"。

可是這些"崑崙"或稱"崑崙山"或稱"崑崙丘"而都不是"海內崑崙之虛";而"大積石山"、"小積石山"也不稱"禹所積石"或"禹所導積石"。更不用說,黃河上游、西部地區根本沒有"大禹治水"的民間傳說。

可見,《禹本紀》和《山海經》對"河出崑崙"的記載是真實的,《山海經》中對"大禹治水"時"積石導河入濟"的記載也是真實可信的。

特別是《山海經》作者害怕後人把"海內崑崙之虛"這個地處中部的"大崑崙"與地處西部的"諸多小崑崙"相混淆,特意在"崑崙"前加"海內"而在"崑崙"後稱"虛"(即墟"謂"高山之下基,言其大)。又在"積石"前加"禹所"或"禹所導"以示此"積石山"乃大禹為治水所為,而非黃河上游的積石山。

(在表達上能做到如此精細準確的一部書,在內容上記述的竟會是荒誕不經的無稽之談,這實在是讓人難以想象。)

然而,卻還是被後人誤讀了,並且這種誤讀又進一步導致對這兩部具有史實價值的書的整體性誤解。

司馬遷尚且如此,何況他人!

《禹本紀》據傳為戰國時楚人所寫,不幸佚失了。

所幸《山海經》還在,它應該像從地下發掘出來的實物那樣,對歷史具有實證價值——比如,"大禹治水"。

先夏帝王故事 禪讓(三)“大禹治水”:是“歷史”還是“神話”

未完待續

先夏帝王故事-禪讓(四)-禪讓的終結

前期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