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得利鐘錶 中國表如何實現瑞士造?

簡介日前,一批佛山企業家參與組成的2022年品質革命調研組走進東莞企業得利鐘錶,發起了一場關於傳統制造創新、開放發展的對話

施華洛世奇手錶停了怎麼辦

得利鐘錶 中國表如何實現瑞士造?

得利瑞士鐘錶工廠。受訪者供圖

鳳崗鎮,東莞市“三來一補”曾經最為集中的鎮域之一。東莞得利鐘錶有限公司(下稱“得利鐘錶”)就坐落在這裡。它看上去十分低調,卻是國內鐘錶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年產手錶360多萬隻、瑞士名牌高階手錶套件70多萬隻。更重要的是,它讓中國手錶印上“瑞士製造”。

1979年,鐘錶廠學徒出身的梁偉浩在香港開了自己的鐘錶廠。10年後,跟隨港資湧入珠三角的大潮,梁偉浩來到東莞鳳崗,創辦了“三來一補”企業得利鐘錶。

雖然是代工起家,但梁偉浩不甘於只盤踞在低端製造領域。回顧得利鐘錶的發展路徑會發現,這是一段撕掉“低端”“廉價”標籤,不斷蝶變的歷程。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來襲,全球眾多企業陷入危機。鐘錶行業也有著擔憂:傳統手錶會不會被電子產品取代?但此時的得利鐘錶卻逆勢升級,努力在危中尋機。除了來料加工,它開始對材料、工藝進行自主研發創新。企業購置了先進的生產裝置,還聘請尖端人才開發智慧產品,為產品注入新元素。

“有了新元素,才會有新價格。”得利鐘錶總經理劉仁說。這句話在來年得到證明。靠著在危機中堅持創新升級,2009年,得利鐘錶訂單大幅增長;2011年,與金融危機相比,企業營收上升了150%,實現逆勢上揚。

而梁偉浩心中還有更大的理想,那就是讓得利鐘錶實現“瑞士製造”。

眾所周知,瑞士鐘錶憑藉“工匠精神”,一直站在世界鐘錶產業的金字塔尖。梁偉浩一直將瑞士工藝作為心中標杆。得利此前也曾為瑞士品牌代工,並贏得瑞士企業的認可。但要真正讓手錶印上“Swiss Made(瑞士製造)”印記卻並不容易。

過去,只要手錶用瑞士機芯,即可稱為“Swiss Made”。但據劉仁介紹,2016年瑞士頒佈新法規,規定只有在瑞士當地設計、70%生產成本都在瑞士消化的鐘表,才能打上“Swiss Made”標記。這讓梁偉浩下定決心:去瑞士建廠。

2016年3月,在瑞士南部靠近義大利邊境的盧加諾,得利透過收購設立120人的組裝工廠。工廠每年可以生產組裝超過50萬隻高檔手錶,當時“是唯一一家可以打‘瑞士製造’的中國製表企業”。

以瑞士建廠為契機,得利鐘錶為20多個瑞士品牌提供涵蓋創意設計、3D工程繪圖、樣板研發及整套手錶配件生產的一站式服務。“這樣可以捆綁全球高階客戶,也讓我們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名片。”劉仁說。

目前得利的市場主要集中在歐美。除了代工,它也擁有自主品牌SAGA,主打中高階產品,有些手錶售價過萬,向國際大牌表看齊。

更重要的是,瑞士製造的那種對高品質的執著,也開始在得利鐘錶滲透。

在瑞士建廠後,得利擁有了一位瑞士CEO。有一次這位CEO來東莞出差,住在高管宿舍。儘管宿舍此前重新裝修過,但瑞士CEO仍然發現了水龍頭上掉了兩顆釘子留下的兩個洞。他反覆要求整修,直到最後重新安裝新水龍頭。他的理由是,在瑞士,任何一點瑕疵都不被接受。

這件事深深觸動了劉仁。“高品質執著已成為瑞士的一種價值觀。”劉仁說,這也讓得利下定決心,不管未來體量多大,都要靠品質來贏得真正的尊重。

南方日報記者 吳欣寧

■現場交鋒

如何在螺旋式上升中創新局

草根出身,代工起家,卻一直沒有放棄對品質與創新的追求,並最終實現製造和銷售的全球佈局。在得利鐘錶的身上,能看到很多佛山製造業企業發家的影子。而他們的不懈探索,也能為佛山製造帶來新的啟發。

傳統制造業企業到底如何抵抗住時代的大浪淘沙?又如何在全球化大潮中站穩腳跟?日前,一批佛山企業家參與組成的2022年品質革命調研組走進東莞企業得利鐘錶,發起了一場關於傳統制造創新、開放發展的對話。

談突圍

“做自己、練內功”

霍志華(廣東永利堅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在市場走下坡路時,得利靠什麼走出困境?

劉仁(東莞得利鐘錶有限公司總經理):得利鐘錶40多年發展是螺旋式上升。我們在1992年開始零售(廣州南方大廈),1996年在香港上市,2002年因為亞洲金融危機又把上市公司殼賣了。當時擴張太快,觀念超前了10年,感到痛苦。但後來我們開始專注主業。到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我們堅持以創新研發驅動發展。

不管大自然還是企業,都不會一直往上走,總會有回落。在回落中找到新增長點十分重要。2009年我們找到的第一個增長點就是研發創新。當時很多企業關了,我們卻直面問題找到客戶需求。我們相信需求一定在那,只是企業要做好自己、練好內功,把經營效率、品質做到極致。做好這些,企業不可能沒出路。

今年上半年我們業務增長25%,我們透過推進數字化提升效率和良品率,做好自己的事,保持創新。

周建新(佛山市承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得利鐘錶貼牌和自主品牌比例如何?未來有什麼發展規劃?

劉仁:我們貼牌出口比較多,佔總體業務的九成。這兩年我們擁抱“雙迴圈”,進一步拓展國內市場,同時計劃進一步將製造佈局到東南亞、歐洲、中東等地。

做一個品牌不容易。一些社交平臺299元的手錶也賣得很好,但這不是我們的方向,我們一直堅持做口碑、做標杆,打造民族和國際化的品牌。

未來希望能把自主品牌比重提升到20%甚至30%。90後、00後將是自主品牌重點消費人群,我們正在關注這個群體。年輕一代需要什麼?我認為要在產品上發力。此外,消費者是要培育的。我們不僅要滿足年輕人的喜好,還要讓他有文化認同感。比如,將鐘錶和航天結合可能是一個好的觸點。關鍵是如何將這種文化用他們的話語體系表達出來。

同時,我們還在打造一個鐘錶和珠寶的產數字化產業叢集。如今手錶已變成快時尚穿搭的裝置,我們希望賦予這個產業叢集快速反應的市場能力。

論品質

“要有拿得出手的產品”

龔武(中辰國際集團董事長):傳統產業的產品在品質和品牌把控上有不小難度,我認為得利做得好。你們有什麼堅守品質的舉措?

劉仁:不管企業體量有多大,都要做口碑,要有拿得出手的產品。企業文化價值觀非常重要。這體現在品質上,就是對每一個缺陷的重視,而且要把這個品控體系複製到供應商,甚至是供應商的供應商中去。

我們重視質量反饋,每個客戶評價我都會去看,我會追究到底。我們賣的是口碑,就是這樣積累一個個忠實粉絲。

李小偉(東莞得利鐘錶有限公司品質部經理):今年5月開始,我們的客戶施華洛世奇幫我們推行了一個零缺陷專案,將歷時七個月。施華洛世奇請了外部顧問培訓指導我們。剛開始提到零缺陷,員工們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怎麼可能不出問題?但經過培訓,同事們的觀念都改變了,這是種思維轉變。大家開始帶著目標去爭取做到零缺陷。

未來我們還要進一步向供應商賦能。我們內部品質提升了,但意識到供應商並不同步。所以接下來我們也計劃藉助外部顧問等力量,培訓自己的供應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