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如何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你需要掌握這4點|高質量陪伴

簡介其實你不需要做完美的父母,也不需要時時刻刻陪伴孩子,因為能夠給予孩子安全型依戀的是“高質量陪伴”——讓孩子感到安全、被看見、被安慰、有保障,這樣孩子就可以用“開放式大腦”去接觸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上感到安全而自在,感到更加滿足和幸福,在學業

摩斯密碼是幹什麼用的

本文字數6657,預計閱讀時間15分鐘。

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高質量陪伴》

丹尼爾·J。西格爾(DanielJ。Siegel):國際知名兒童教養專家、暢銷書作家、精神科醫生。他畢業於哈佛大學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現在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病學的臨床教授、正念覺知研究中心的主任。他也是內觀研究所的執行主任,該研究所是一家人際神經生物學的教育中心,旨在將多個領域的科學整合為一個框架,以增進對於人類發展和幸福本質的理解。丹尼爾·西格爾的著作頗豐,以作者、合著者或編輯的身份已出版數十本書,如《全腦教養法》《去情緒化管教》《高質量陪伴》《青春期大腦風暴》《第七感》等。

蒂娜·佩恩·布萊森(TinaPayneBryson):國際知名育兒專家、兒童及青少年心理諮詢師。她畢業於南加州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現在是人際聯結中心與遊戲成長研究所的創立者和執行主任。前者是一家多領域的臨床心理診所,而後者是致力於透過神經發展和關係的視角來研究、實施遊戲治療的治療中心。她也是一名執業臨床社會工作師,為兒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治療,也為家長提供育兒諮詢。蒂娜·佩恩·布萊森致力於為世界各地的父母、教育工作者、臨床工作者以及商業領袖的研討會擔任主題報告發言人,併為他們舉辦工作坊。

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什麼呢?本書作者認為,那就是陪伴。高質量的陪伴可以讓孩子取得成功、自在地生活,父母的陪伴可以讓孩子獲得安全型依戀,為孩子的大腦發展、幸福成功打下穩固的根基,也可以鑄就和諧的親子關係。

很多父母因為加班、壓力、電子裝置等外在因素而忽視孩子,即便父母們都瞭解陪伴的重要性,給予孩子的時間卻非常有限,因此他們經常感覺焦慮、內疚、擔憂。其實你不需要做完美的父母,也不需要時時刻刻陪伴孩子,因為能夠給予孩子安全型依戀的是“高質量陪伴”——讓孩子感到安全、被看見、被安慰、有保障,這樣孩子就可以用“開放式大腦”去接觸這個世界,在這個世界上感到安全而自在,感到更加滿足和幸福,在學業和事業上更加成功,自由地探索更廣闊的世界,擁有更親密、更美好的人際關係,遇到困難和挑戰也能夠順利渡過,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他們在家中有一個“安全基地”。

更激動人心的是,研究表明,即使父母本身沒有從自己的父母那裡得到安全型依戀,但只要他們能反思並理解自己的童年和依戀史,就能給孩子提供這種依戀,而且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治癒自己的不安全依戀。

接下來我們從兩個部分來了解一下本書,第一,什麼是陪伴,以及陪伴對孩子有哪些好處;第二部分,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戀關係。

如何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你需要掌握這4點|高質量陪伴

1、陪伴的重要性

我們知道,父母能夠在孩子小時候多加陪伴,建立融洽的親子關係,可以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有責任感、有抗逆力,人際關係良好的人。很多父母會害怕因為自己的疏忽而影響孩子,所以擔心、焦慮。但作者在書中告訴我們,與其在這擔心這擔心那,還不如簡單地陪伴孩子。

1、何謂陪伴

那什麼是陪伴?很多人覺得,只要陪著孩子就是陪伴,但是作者告訴我們沒有那麼簡單。比如,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時候玩手機。可能他們認為,我們只要看著孩子,孩子不受傷,能夠及時的迴應孩子就足夠了。但是你沒有想到的是,孩子也是有感情的人,孩子非常敏感,你有沒有全身心的陪伴,他是能夠感受到的。

所以,真正的陪伴,高質量的陪伴意味著全身心地與孩子相處,動用我們所有的注意力和覺知。也就是說,你要認真投入進去,哪怕你只有1個小時的時間,孩子也會感覺到很幸福。

有關兒童發展的縱向研究清楚地表明,預測兒童成長的最佳指標之一就是他們是否有人陪伴,是否因此獲得了安全感,是否幫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戀。

丹尼爾認為,安全型依戀,是孩子一生幸福和成功的根基,父母高質量的陪伴就是要幫助孩子形成這種依戀模式,從而更大膽地體驗世界,取得成功。

2、安全型依戀的益處

作者認為,安全型依戀能夠讓孩子一生過得更滿意、更幸福;而且有助於他們完善身份認同感,建立高質量的人際關係,在學業與職業上更成功,甚至還能讓他們失望的大腦得到最好的發展。比如,自尊水平更高;情緒調節能力更強;更善於應對壓力;更強的領導力;自我能動性更強等等。

那麼如何形成安全型依戀呢?那就是陪伴。因為當你陪伴孩子的時候,他們會產生一種安全、有保障的整體感覺。他們對世界有一種歸屬感,不管遇到挫折還是障礙時,他們不會變得消極,而是會積極克服困難,越挫越勇。

作者提到,並不是說父母自身必須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才能為孩子提供安全型依戀。即使我們沒有從自己的照料著那裡得到安全型依戀,但只要我們能反思並理解我們自己的依戀史,就依然能夠給孩子提供這種依戀。

也就是說,理解過去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以及這些事情如何影響你的發展,你就能獲得一種不同的依戀方式,讓你學會如何用一種完全不同你所接受的教養方式,一種健康得教養方式,教養孩子。

3、兒童依戀模式

兒童依戀模式一共有四種,一種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安全型依戀;還有一種是不安全依戀,包括:迴避型依戀、矛盾型依戀和混亂型依戀。在《由內而外的教養》中我們也提到過這4種依戀方式,我們來簡單瞭解一下。

首先,安全型依戀。

比如,女兒餓了,開始哭起來。爸爸聽到哭聲後,放下手中的報紙,走到嬰兒護欄旁邊,試圖弄清楚女兒為什麼哭。他輕輕地抱起她,看著她的眼睛,說:“怎麼了,我的小寶貝?你是想讓爸爸陪你一塊兒玩嗎?噢,我知道了,你肯定是餓了,對嗎?”他把女兒抱進廚房,一邊準備她的奶瓶,一邊和她說話,告訴她馬上就好了。他坐下來,抱著女兒給她餵奶。女兒看著爸爸的臉,對溫熱的牛奶和爸爸溫馨的照顧感到十分滿意。

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出,爸爸對嬰兒尋求聯結的要求保持敏感、理解的態度,並及時迴應;能夠讀懂孩子發出的資訊,始終能夠滿足孩子的需求,總能陪伴孩子,那麼這就會形成安全型依戀。

孩子會覺得我的父母並不完美,但是我們知道我很安全,如果我有了需求,他會看見並迅速作出敏感的迴應。她也因此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如果我能夠與外界很好地溝通,我就能夠找到辦法讓自己的需求得到滿足。”這樣,孩子的安全型依戀就慢慢形成了。

其次,迴避型依戀。

比如,女兒餓了開始哭,但爸爸並沒有注意到,女兒哭得更大聲了,爸爸抬頭看了一眼,等把報紙的故事看完,才生氣地走到女兒床邊,說“有什麼大不了的”。他以為女兒需要換尿布,於是他把女兒抱起來一聲不響地換尿布,然後把她放回嬰兒床上,接著看報紙。女兒並沒停止哭,他以為女兒需要睡午覺,於是找來安撫奶嘴,給她蓋上毯子,關上門,希望她安靜下來,但這些依然沒用。後來爸爸看了看錶,發現距離上一次餵奶過去了4個小時,這才意識到女兒可能餓了,才坐下來給孩子餵奶,女兒終於安靜下來,但實際上女兒已經哭了半個小時了。

透過這次經歷,這個孩子便知道了,爸爸不能每次都能明白她發出的需求訊號。如果經常這樣,孩子將會形成迴避型依戀模式。也就是說,孩子會在情感上儘可能不去依賴父母,孩子跟他人的關係也會變得冷淡。他們為了防止內心變得脆弱,不斷弱化右腦對情感的感知,逐漸依靠左腦的理性思維方式。

接著,矛盾型依戀。

比如,女兒哭了,這位爸爸雖然聽到了,卻很猶豫,對撫慰女兒沒有信心,他很擔憂地抱起女兒,忽然想起了工作上的煩心事,還有小時候自己的父母經常吵架,他曾經暗暗發誓絕不會重蹈覆轍。這時候女兒還在哭,他想這一定是女兒最傷心的時候,他緊張的表情和緊緊環繞著女兒的胳膊沒有讓孩子感到一絲安慰。他給女兒餵奶,女兒停止了哭聲,但他依然表情凝重,因為他不知道下次女兒再哭,他該怎麼安慰她。

矛盾型依戀就是爸爸有時候能夠理解孩子發出的訊號和表達需求,並作出敏感迴應,有時候不能。這個時候孩子會覺得我不知道我的父母會做出什麼反應,所以我的精神必須時刻緊繃。我不能放鬆警惕,不能夠相信他會一如既往的支援我。

最後,混亂型依戀。

比如,當女兒哭的時候,爸爸非常煩躁,他扔下了報紙,直接奔到孩子的床邊,想立刻阻止她的哭聲。他抱起孩子的時候非常粗魯,女兒哭得更大聲了,因為她現在不但餓,還很不舒服。爸爸發現女兒可能是餓了,就抱著女兒走到廚房,快速地準備奶瓶,一著急,奶瓶突然掉到地上,摔得粉碎,女兒被嚇得哭聲更大了。

這位爸爸變得狂躁起來,想起了小時候酗酒的母親,會在喝醉了之後打罵自己,他發誓絕對不會像他母親一樣。這時候,孩子在她懷裡停止了哭泣,呆呆地看著半空。爸爸意識到自己走神了,趕緊準備好奶瓶,坐下來給孩子餵奶,過了好一會女兒才回過頭看著爸爸的臉,目光呆滯,面無表情。

這種混亂無序的反應會讓孩子覺得不安全,沒有人能夠保護我。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人都是可怕的、不可靠的。所以,作者說,我們應該對孩子保持敏感,與他們產生共鳴,並幫助他們在安全型依戀中成長。

要知道高質量陪伴的最終目標,是幫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戀。這種陪伴給孩子帶來的益處多多,不僅能融洽親子關係,而且可靠的陪伴能顯著地影響孩子大腦的物理結構與神經連線,為他們創造有關世界執行規律的心理模型與預期。

2、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戀關係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與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戀呢?作者在書中提到了四個“S”。包括:安全(safe):孩子感到自己受到保護,免受傷害;被看見(seen):孩子知道你關心他們,關注他們;被安慰(soothed):孩子認定你會在他們受傷的時候陪在他們身邊;有保障感(secure):孩子感到安全、自在。

1、安全

當我們說幫孩子感到安全時,不僅包括身體安全,也包括情緒和關係的安全。

比如,小林在生活中一切都很順利,健康聰明,父母沒有離婚,有吃有喝,即便家庭並不富裕,但他們擁有充足的食物、安全可靠的生活環境。但是在家中,她的父親總是脾氣暴躁、經常批評她、發脾氣,即使她沒有做錯任何事情,也會對他大喊大叫等等。

也就是說,他的父親喜怒無常,在這種情況下小林是感覺不到安全的。要知道,作為父母我們有兩項任務,第一保護孩子免受傷害,同時也需要避免讓自己成為孩子恐懼和威脅的來源。

就像小林一樣,雖然她的生理需求得到了滿足,但是在情感關懷方面卻無法體驗到安全。她在家中會感到緊張,會害怕父親突出發脾氣,這樣會影響她的神經系統。等她長大成人以後,遇到壓力和衝突時會變得脆弱。

不過,好在她的母親可以幫她獲得安全感,會支援她,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她在成長中受到的不良影響。對孩子來說,哪怕只有一個照料者能夠在身心兩方面陪伴他們,都能給予他們極大的幫助。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讓孩子獲得安全感呢?

第一,預防童年逆境。包括虐待、忽視,當父母讓孩子感到恐懼時,孩子形成混亂型依賴。導致孩子自我意識破碎、情緒調節困難、親密關係問題,在挑戰壓力下產生解離或意識不連貫的症狀;還有父母發生衝突,大喊大叫等等。父母應該保護孩子免於接觸缺乏尊重的可怕衝突,父母發生矛盾時,最好等到足夠冷靜時再處理,或者至少不要在孩子身邊處理問題。

第二,修復關係。與孩子產生衝突在所難免,當我們與孩子產生情感衝突時,我們依然可以修復關係中的裂痕。具體怎麼做呢?先修復內心,然後修復與孩子的關係。也就是說,你要冷靜下來,反思自己的行為對孩子造成的傷害,當你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要及時向孩子道歉。

第三,幫助孩子在避風港裡感到舒適。父母是孩子的避風港,雖然我們難免會給孩子帶來痛苦,給孩子帶來恐懼和困惑,但是身為父母我們可以透過開放的對話,建立親密的情感關係並進行交流反思,從而教會孩子經受住這些風浪的考驗的方法。

2、被看見

從本質上講,真正看見我們的孩子有3個主要方面:

第一,與他們的內部心理狀態產生共鳴,讓他們知道我們能懂他們,從而讓他們覺得我們與他們“感同身受”,並且覺得自己得到了理解;

第二,運用想象力去弄清他們內心真實發生的事情,從而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第三,對我們所看見的東西作出及時有效的迴應。

總結起來就是3個詞,感知、理解和迴應。當我們能夠給予他們被看見的體驗,他們就能學會清晰而誠實地看見自己。不要說教孩子,而是要用內觀來理解孩子,建立聯結。

比如,你想要給孩子洗澡,但是孩子不想洗,這個時候你不要給孩子講大道理,而是應該要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麼不願意洗澡,你要與孩子建立聯結。可以這麼說:“你不想洗澡對嗎?是因為今天太累了嗎?這樣孩子就會知道,你是理解他的,他就會欣然接受了。

但是如果孩子覺得自己沒有被看見,那麼他們就會認為,爸爸媽媽根本不瞭解我,我以後再也不會跟他們說了。千萬記住不要用消極的詞來形容孩子,比如”懶惰“、”叛逆“,不要給孩子貼標籤。因為這樣會妨礙我們去看清自己的孩子,而你要做的是讓孩子展示真實的自己。那麼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如何做,幫助孩子感到被看見呢?

第一,讓好奇心引導你深入探索。第一步就是要觀察他們的行為,拋棄先入為主的想法,思考一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以積極開放心態看見孩子,不要立即作出評判。多傾聽、多換位思考。

比如,孩子吃飯的時候,把食物弄了一桌子,這個時候我們不要想,他在故意惹你生氣,而是應該保持好奇心,思考他為什麼會這樣做?他在想什麼?我們不能理解給孩子的行為貼上標籤,而是告訴孩子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告訴他們界限在哪。

第二,創造空間與時間觀察和了解孩子。我們要有主動性,主動陪伴並關注孩子,做到臨在的狀態。創造機會,讓孩子展示真實的自我。多和孩子交流,睡前就是一個黃金時機。因為睡前更能讓孩子放下防禦,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記憶,恐懼和渴望。

3、安慰

孩子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或者犯錯。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我們要學會去安全他們,因為這個時候他們的情緒是消極的,如果我們沒有及時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那麼孩子就會覺得孤獨,他們會認為沒有人幫助我,甚至我會惹上麻煩。

這種反覆出現的互動往往會增加情緒失調與焦慮的頻率。反之,如果我們能夠保持臨在,運用開放的覺察,採取接納的態度,就能給他安全,讓他的大腦開始編碼新的心理模型:如果我的情緒變得強烈,即將失控,有人會在我們身邊陪我,幫助我冷靜下來,作出正確決定。

這樣的互動方式可以降低孩子的情緒失調和焦慮。這樣他們會更好的處理問題,接納當下,學會新的東西。與孩子站在一起,會讓他們得到安慰。

要知道,安慰孩子有助於大腦發育,能夠明智的決策與計劃、產生共情,並且能夠自我理解,產生積極的影響。他們能夠學會內心安慰自己,幫助他們產生更強的抗逆力。那麼如何幫助孩子學會自我安慰呢?

第一,製造保持平靜的內在工具箱。告訴孩子,他們可以解決問題,可以預先考慮並想出一些方法,讓他們在強烈情緒即將失控時能有辦法應對。

比如,創造一個“冷靜洞穴”;選擇一些讓孩子感到安慰的音樂;設計一系列釋放能量的動作;約定好“求救訊號”等等。

第二,提供P-E-A-C-E。包括:臨在(presence)、投入(engagement)、愛意(affection)、平靜(calm)與共情(empathy)。

臨在就是當孩子受傷時能夠陪伴他們,主動做到傾聽,與孩子家裡聯結。不要評判孩子,而是儘可能清晰的看見他們真是的自我;投入是用非語言的溝通方式來表達孩子對你有多重要,用眼神交流,做到真正傾聽;愛意說的是我們要告訴孩子我們愛他,表達我們無條件的愛;平靜是說,在衝突中製造平靜的氛圍,對於孩子進行溝通;共情就是我們能夠感同身受,保持敏感的態度。

4、保障感

當孩子能夠感到安全、被看見、被安慰,而且這些感受相對一致,他們的內心就會產生保障感的內在工作模式。擁有保障感的孩子能夠理解關係的重要性;形成獨立與客觀處事品格,形成面對壓力的抗逆力;善於反思過去,能將過去與未來整合,並對未來作出適應性的規則;理解他人、有效溝通的能力等等。

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情感支援和安全基地,他們會變得更有勇氣,也會走的更遠。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感到足夠的安全感,他就會獨立去冒險。那麼如何為孩子建立安全基地呢?讓孩子感覺到有保障呢?

第一,為你們的信任關係“投資”。每當他們需要你的時候,你都能陪在他們身邊,你們之間的信任關係就會增加。透過迅速、敏感、可靠的迴應,滿足他的需求、抱著他,這就給予了孩子最大的安慰。

第二,教授內觀技巧。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關注自己的感受,當孩子體驗痛苦的情緒時,我們要告訴他們,即使是痛苦,我們也可以允許它進入意識,從痛苦中學習。

總的來說,這本書不僅適合孩子,也適合父母。當我們內觀自己,瞭解自己的依戀模式,就能生活地更好,擺脫痛苦,成為真正的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何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你需要掌握這4點|高質量陪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