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真的有會讓孩子乖乖聽話的“魔法”,家長快來做個魔法師吧

簡介”媽媽:“我知道你不知道啦,那如果你知道的話,我說的是如果,你會想吃什麼呀

怎樣做才有魔法

根據人類大腦的執行規律,透過改變語言的文字內容和表達方式,我們可以有效地改變語言的溝通效果,就像使了魔法一樣,產生意想不到的變化。

真的有會讓孩子乖乖聽話的“魔法”,家長快來做個魔法師吧

因為所以法一一給孩子一個理由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一個理由,有了合適或正當的理由,才會採取相應的行為,或者要求別人採取某種行為,以達到自己預期的目的。為了驗證這個理論,心理學家找了一些人做測試,讓他們去車站買票的地方插隊。

第一批人,過去說:“對不起,能否讓我插個隊啊。”結果,遭到一堆白眼,成功率只有15%左右。

真的有會讓孩子乖乖聽話的“魔法”,家長快來做個魔法師吧

第二批人,過去說:“對不起,能不能讓我插個隊,因為我剛去買了一件黃色的襯衫。”或者說:“因為我剛去了一下廁所。”給一個不相干的理由,結果成功率居然也達到近90%,

第三批人,過去說:“對不起,能不能讓我插個隊,我老婆懷孕了在那裡站著等我呢。”找一個類似合乎情理的理由,結果成功率在95%左右。

因為所以法的典型語言模式是:“為了……請你……”、“為了……所以……”或者是“因為……所以……”、“因為……請你……”等類似的語言句式。

真的有會讓孩子乖乖聽話的“魔法”,家長快來做個魔法師吧

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希望對方“做的事”前面加上一個“理由”,而這個“理由”一般都是對方在乎的或感興趣的,這樣一來,一句話就變成了兩句話,對方的焦點就從原來要“做的事”轉移到現在給的“理由”上。而這個“理由”又是對方關心的、在乎的,他們一般都會接受,接受了理由又等於接受了事情,所以便達到了溝通的目的。將前後的兩句話對比,大家就清楚了。比如:

真的有會讓孩子乖乖聽話的“魔法”,家長快來做個魔法師吧

舉例1:

在上課前,一位老師對同學們說:

A。 “請你們把手機拿出來,設定為關機或者振動。”

B。 “為了保證我們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體現我們在座各位的優良素質和修養,請大家拿出手機,設定成關機或者振動°”

比較上面的兩種說法,你會發現,顯然B比較容易獲得配合。

真的有會讓孩子乖乖聽話的“魔法”,家長快來做個魔法師吧

舉例2:

看到孩子吃飯磨蹭,媽媽說:

A。 “快點吃飯!”

B。 “為了我們能夠早點出去玩,你要快點吃飯!”或者“為了能多點、時間講故事,你要快點吃飯!”又或者“為了早一點去學校見到你的好朋友,現在你要快點吃飯!”

對比上面的兩種說法,我們會發現,B的說法更能達到目的。所以,當父母希望孩子聽話,做你想讓他做的事情時,可以考慮運用這個語言模式。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要做到靈活運用還是不太容易的。

真的有會讓孩子乖乖聽話的“魔法”,家長快來做個魔法師吧

接下來說一說怎麼練習這個方法,讓它成為八種語言習慣。具體做法是:經常把祈使句變換成這個句式練習。比如:孩子要在外面吃飯,而最近餐飲業的負面報道比較多,媽媽不放心,就對孩子說:

A。 “我們回家做飯吃吧!”

B。 “為了你的身體健康,我們回家自己做飯吃好吧!”

孩子貪玩,寫作業只追求數量,不追求質量,每次媽媽都對孩子說:

真的有會讓孩子乖乖聽話的“魔法”,家長快來做個魔法師吧

A。 “寫作業的時候慢點、認真點吧!”

B。 “為了能贏得老師的大紅花,寫作業的時候要慢點、認真點,好吧!有人會問我,為什麼不用“自己做飯吃,如何?”當你用“如何?”的時候,就把主動權交給了對方;而你用“好吧”這個詞彙時,加重了語氣,從而對方的抗拒就會很小。

假設法——讓孩子擁有更多的選擇

典型的假設句型是:如果……,假如……。

真的有會讓孩子乖乖聽話的“魔法”,家長快來做個魔法師吧

許多人在回答問題時,有時為了避免說出的答案不恰當,或在自我意識的阻撓下,直接乾脆地告訴你一句:“不知道”。如果此時,我們使用假設句型的話,便為對方提供了無壓力的回答氛圍,同時,也巧妙地迴避了意識的阻撓,而使得內心深處的意願得以自然地流洩。

下面我們看一組親子對話。

媽媽:“悅悅,中午你要吃什麼呀?”

悅悅:“啊……不知道呀 ”

媽媽:“吃牛肉麵,好嗎?”

真的有會讓孩子乖乖聽話的“魔法”,家長快來做個魔法師吧

悅悅:“哦……不要啦……不知道啦!”

媽媽:“我知道你不知道啦,那如果你知道的話,我說的是如果,你會想吃什麼呀?”

悅悅:“嗯如果呀如果的話那就西紅柿雞蛋麵吧!”

媽媽:“哦。”

真的有會讓孩子乖乖聽話的“魔法”,家長快來做個魔法師吧

像這樣的對話,每天在我們身邊都會發生,當你問朋友吃什麼時他可能會說:

“隨便,什麼都行!”但最後當要點餐的時候卻又說:“不吃這個,不吃那個!”這樣是不是很矛盾呢?如果你這樣認為,那就錯了。他說隨便是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想吃什麼,不瞭解自己當下的真實需求。雖然他不知道想吃什麼,但一般都能確定不想吃什麼。要想了解他到底想吃什麼,那就用假設句型,繞過意識,直接與潛意識溝通。

真的有會讓孩子乖乖聽話的“魔法”,家長快來做個魔法師吧

卓越源於擁有更多的選擇,智慧來自多角度的視野。

當我們遇到困難,不知道如何應對的時候,同樣可以使用假設句型,它可以幫助我們改變看問題的高度與角度,從而讓我們擁有更多的選擇。

注:配圖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