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夷陵之戰中,劉備只損失了五萬兵馬,蜀漢為何從此一蹶不振?

簡介劉備對政治把握比諸葛亮成熟,打夷陵之戰,劉備看準曹操不會偷襲,看準孫權龜縮之態是必然,蜀漢內部暗流忠奸不分,敗就敗在劉備手上沒有得力的水軍將領,因而放棄前期水陸並進的優勢搭配

三國百夫長之上是什麼

荊州丟失後,在劉備當時的處境確實只能硬著頭皮伐吳,否則蜀漢政權有可能在劉備還在世的時候就得崩盤。蜀漢本身在三國裡是那種最不穩定的政權,剛剛打下地盤還沒來得及鞏固。東吳雖然也是外來戶把地頭蛇的地盤佔了,但是孫策基本上已經把反對他的人清掃乾淨了,孫權接手的時候基本上內部還算是穩定的。

而蜀漢內部派系多了去,劉備在世大家都服劉備,但劉備一死就不好說了。蜀漢政權現在看來更像是江湖幫派。小弟被人砍了,當大哥的就得表態,否則非但那些元老們心寒,那些半路投靠的和最後征服的那些人會更加質疑劉備的能力,因此只有把危機轉嫁出去才是最好的方法。

夷陵之戰中,劉備只損失了五萬兵馬,蜀漢為何從此一蹶不振?

站在蜀漢的角度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關羽,張飛損失過大丟了荊州損失士兵。孫權還趁勢從政治否認劉備官職合法性,從軍事上蠶食蜀漢外圍,佯裝與魏國干戈玉帛之態。劉備對政治把握比諸葛亮成熟,打夷陵之戰,劉備看準曹操不會偷襲,看準孫權龜縮之態是必然,蜀漢內部暗流忠奸不分,敗就敗在劉備手上沒有得力的水軍將領,因而放棄前期水陸並進的優勢搭配。

最後劉備敗北,託孤白帝城,還行白帝城易守難攻,這也斷了孫權的念頭。關羽打襄陽首先是正確的,只有把門戶開啟才有北伐的籌碼,問題在於他棋差一招,襄陽沒拿下把自己的地盤也丟了,所以很多事情都和下棋一樣,所謂“一招不慎,滿盤皆輸”就是這個道理,劉備和關羽的失敗說穿了還是水平不行,換別人去是會出現其他結果。蜀漢一共10萬兵力,荊州關羽先丟了3萬,劉備又丟5萬不就幾乎接近滅國了。10萬戰兵需要100萬勞動人口供養,正好對應蜀國百萬國力。

夷陵之戰中,劉備只損失了五萬兵馬,蜀漢為何從此一蹶不振?

劉備伐吳,水陸軍滿打滿算也就5萬左右,漢中有魏延駐守,不需要兵嗎?成都以及周邊各個郡縣包括南中不需要兵駐守嗎?這些大小不等的上百個城池,駐守兵馬幾百到幾千不等。留守成都的兵馬最少也是過萬的,漢中魏延部也不會少於萬人,隨便一加,國內剩餘的兵馬也在四萬以上。

能拉出5萬大軍伐吳已是極限。至於伐吳經過,漢軍水陸俱進,之後進去對峙,北岸有黃權大概萬人防備曹魏,長江之上有水軍,南岸則是所有漢軍主力。也正是因為如此佈局,陸遜無機可乘,只能龜縮等待時機。後面陸遜給孫權的信中也說了,最怕的就是劉備大軍水陸俱進,因為無機可乘。

當對峙進入夏季後,漢軍士氣低落,劉備才撤掉長江之上的水軍上岸。同時劉備帶著中軍圍攻夷道,南岸的漢軍此時兵力不會太多,兩萬左右,畢竟劉備帶著中軍去了夷道,並匯合蠻兵一萬。

夷陵之戰中,劉備只損失了五萬兵馬,蜀漢為何從此一蹶不振?

之後的劇情就是,陸遜派兵試探南岸漢軍實力,確定是主力而不是虛營後。水軍突入長江之上,阻斷南北兩岸的漢軍,然後趁其不備對著漢營放火,漢營大亂,吳兵趁亂殺入,之後主將馮習張南陣亡,漢軍群龍無首,亂作一團,這時候漢軍傷亡不會很大,因為亂軍之中兵馬四散逃竄。

吳兵也沒有四處追殺亂兵,而是率主力直指劉備中軍,此時的劉備還是有底氣的,因為手裡的中軍兩萬左右都是精銳,加上蠻兵一萬,還有決戰的本錢和底氣,所以敢陳兵馬鞍山和吳兵決戰硬扛。這一戰漢軍陣亡一萬,劉備明顯抵擋不住了,然後一路向西而逃。當然,漢軍的舟船也不會損失殆盡,不然劉備根本過不了長江。

夷陵之戰中,劉備只損失了五萬兵馬,蜀漢為何從此一蹶不振?

夷陵之戰,劉備損失八萬,何止五萬。四萬支黨(前部,張南,馮習的前部,入蜀的荊州軍嫡系),武陵蠻萬餘。還有黃權,陳式川軍水師,這部分是醬油,戰敗降的降,跑的跑,另有沿途驛站,輜重兵。傅肜的後衛,劉備親軍白毦,此戰劉備的家底都交代了。劉備夷陵兵敗,精銳損失殆盡。

僅成都和漢中還剩下些能戰之兵,還得提防東吳和守衛漢中,其餘郡縣之剩兵皆不可用。劉備去世後,南中出現大規模動亂,為何諸葛亮要等到建興三年才平叛?就是因為無兵可用。有兵的話直接派出一員大將就完事了。

夷陵之戰中,劉備只損失了五萬兵馬,蜀漢為何從此一蹶不振?

得虧了諸葛亮能在短短兩年內訓練出一些能戰之兵。諸葛亮治蜀的十幾年裡,不是魏吳能比的,如果諸葛亮治下的蜀漢和魏吳一樣的世家大族隱匿人口,蜀漢早就亡了。所以還是諸葛亮厲害,幾年時間就搞得蜀漢重新蒸蒸日上,雖然因為國力差距和地形限制無法克復中原,但直接續了一個新興國家幾十年的命。

蜀漢總計也就90萬戶,90萬去掉女的,去掉不適齡的,國內需要生產建設的,算下來蜀漢能使用的機動兵力其實很少的,5萬不是一個小數。還有一個重要的點,下一代人長大起碼又需要10-15年吧,這中間這段時間就是虛弱期。

夷陵之戰中,劉備只損失了五萬兵馬,蜀漢為何從此一蹶不振?

劉備的家底太薄,赤壁之戰前也就不到1萬人,入蜀之後雖然接管了益州的軍隊,勢力大振,但接下來的漢中之戰可是傾舉國之力的生死戰。後面襄樊,夷陵兩波團滅對劉備這種新興勢力的打擊是毀滅性的。益州戶口接近百萬,5萬人看起來是不多,但去掉女人老人小孩,男丁其實很少,而且不是每個男人都適合上戰場。

軍隊除了需要士兵,還需要經驗豐富的基層軍官,下面那些百夫長的戰鬥素養和執行力才是軍隊戰鬥力的保證。可以說,益州最健壯驍勇的男子,最優秀的基層軍官,這一戰都摺進去了。更要命的是,劉備在益州本來就是外來人,經營益州時間短,根基淺。這場大敗下來,威望盡失,直接動搖了蜀漢的統治基礎。此誠危急存亡之秋,這話可不是隨便說說。

讀《三國志》,瞭解更多三國故事。

夷陵之戰中,劉備只損失了五萬兵馬,蜀漢為何從此一蹶不振?

【學海】三國志16開4冊

¥

155

精選

購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