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浙江臨海:全域打造“共富工坊” 促進農村低收入群體增收

  •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動作武俠
  • 2023-01-23
簡介今年以來,浙江省臨海市聚焦“擴中”“提低”改革,以黨建聯盟為紐帶,創新搭建“政府+企業+村集體+農戶”共富架構,全域推進“共富工坊”建設,送專案到村、送就業到戶、送技能到人,啟用農村富餘勞動力,促進農村產業發展、農民就業增收

農村可以做什麼家庭工坊

今年以來,浙江省臨海市聚焦“擴中”“提低”改革,以黨建聯盟為紐帶,創新搭建“政府+企業+村集體+農戶”共富架構,全域推進“共富工坊”建設,送專案到村、送就業到戶、送技能到人,啟用農村富餘勞動力,促進農村產業發展、農民就業增收。目前,已掛牌運營“共富工坊”180家,設有集中式工位4885個,訂單數量633萬件,總額12663萬元;每年可為相關村集體增加經營性收入超20萬元、每戶增收超2萬元。

一、重塑供給側關係,創新共富工坊發展模式

一是組建共富工坊黨建聯盟。立足行業黨建聯盟,聚焦本地特色產業,首批吸納40家經營狀況良好、企業信譽度高、樂於社會公益的行業龍頭企業,組建全省首個共富工坊企業黨建聯盟。打破原有來料加工層層外包中介模式,聯盟企業將外加工業務直接分發給失業待業、殘疾人、低保戶等農村低收入群體,最大限度讓利農戶。以示範村、行業龍頭企業黨組織為核心組建村企黨建聯盟,推動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抱團發展的協作平臺。

二是統籌共富工坊點位佈局。研製全省首個《星級工坊評定標準》,立足各鎮街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富餘勞動力等實際,統籌轄區工坊定位和承接產業類別,以山區鎮為重點,繪製工坊“點位分佈圖”,按照近、中、遠三期,推進建設一批廠房式、車間式、居家式工坊,實現“特色產業進農村、農民家門口就業”。如該市河頭鎮透過盤活閒臵宅基地打造首個廠房式工坊,建築面積約10000平方米,可幫助1500餘人年增收2萬元以上。

三是梳理共富工坊供需清單。健全完善黨建聯盟章程、聯席會議、主題活動等常態化執行機制,聯盟企業定期梳理外加工業務和用工需求,動態釋出工坊佈局、加工產能、承接產業型別、閒臵人力資源等情況,形成供需“兩張清單”,企業結合自身需求,與工坊對接交流,實現供需資訊精準匹配。如浙江永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梳理出遮陽傘、休閒椅等加工、組裝用工需求清單,與10家工坊對接匹配,累計達成訂單量70萬件,產值約1000餘萬元,帶動500多戶農戶增收。

二、構建三級管理鏈,提升共富工坊執行效益

一是“國資公司”數智管理。成立全省首家專門服務共富工坊的國資公司——鄉村振興發展有限公司,創新開發共富工坊數字化平臺,多跨協同農業、人社等15個部門業務,構建“5個子場景、1個駕駛艙、4個業務端(企業端、工坊端、服務端、運營端)、2個資訊庫(農工資訊庫、用工需求庫)、1個政策鏈”的“51421”系統架構,實現供需對接、訂單狀態、工資發放、政策補貼等“一屏智顯”,打造精細化、專業化、智慧化共富工坊執行管理服務體系。

二是“鎮級經聯社”統籌對接。深化農村綜合整合改革,以鎮街為單位,整合轄區內村經濟合作社,組建全省首家鎮級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負責鎮域企業對接、工坊經營、農戶管理等統籌,盤活農村集體閒臵房屋、土地、山林等資源,統一對外合作開發經營,透過“以鎮帶村、二次分配”方式,打通共富工坊上下游對接通道。目前,該市已組建鎮街經聯社11家,累計盤活閒臵用地90餘畝,提供租賃房屋8500平方米。

三是“工坊經紀人”領航帶富。村級層面,以“‘頭雁領航’ 村村提升”活動為抓手,啟動共富工坊“致富頭雁”培育計劃,聚焦村黨員幹部、待業大學生、鄉賢等群體,培養一批有技術、善經營、懂管理的工坊經紀人,負責工坊人員吸納、出貨質量把關、車間安全生產、農戶結對幫扶等日常管理,成立“結對幫扶組”“幫帶示範崗”,最大限度放大帶富幫富示範效應。目前,已培育工坊經紀人124名。

三、實施全要素扶持,賦能共富工坊常態長效

一是“專項配套”落實重點扶持。研究制定《臨海市“共富工坊”扶持辦法》等配套扶持政策,每年至少安排2000萬元專項財政資金,在工坊建設、場地租賃、裝置購臵、標準化生產及促進低收入農戶就業等方面細化設臵22條獎補標準,構建起一套涵蓋財政獎補、稅費政策、金融保險等方面的專項政策扶持體系。目前,已落實財政獎補資金近1000萬元,累計為首批工坊授信超3億元,工坊及員工的財產險、工傷保險實現財政全額保障100%覆蓋。

二是“專技課堂”提升增收技能。發揮黨建聯盟人才、技術等資源優勢,圍繞彩燈製造、工藝編藤、簾布加工等行業工種,以工坊為平臺,開設“專技課堂”,邀請聯盟企業一線專業技術人才為工坊農戶提供免費技能培訓,推動村企人崗精準適配。積極培育工坊技能人才品牌,引導工坊經紀人、農戶樹立品牌意識,著力培養一批行業技能人才,向用工短缺企業直接輸出產業工人,構建工坊反哺企業的共贏機制。目前,已開展技能培訓52場次4200餘人次;工坊產品合格率達98%。

三是“共享法庭”兜底維權保障。針對工人合法權益保護、商業資訊和秘密保護等領域,建立共富工坊矛盾糾紛預防及解決機制,創設共富工坊“共享法庭”,由專人擔任庭務主任,員額法官擔任聯絡法官,配設工坊調解室,建立日常排查、誠信檔案機制,開展普法宣講、調解指導、執行約談等活動。依託法院線上訴訟平臺,提供網上立案、線上調節、線上庭審等司法服務,保障共富工坊運轉順暢。

幾點啟示

一是促進就業是推動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礎。農村農民是共同富裕的突破口與著力點,農村特別是山區鎮農村,有較多的閒臵勞動力,透過全域打造共富工坊,村民可以利用農閒時間在家門口靈活就業,既有效盤活農村閒臵用地、用房等資源,增加村集體收入,也能幫助農民增收。

二是企業參與是推動共同富裕的有效方式。共同富裕需要全社會共商共建共享,臨海立足彩燈、眼鏡、休閒用品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勢,透過政府引導,吸納企業組建共富工坊聯盟,透過送技能送訂單幫助村集體和農戶增收,同時有效緩解企業旺季用工難題,減輕用工和場地成本,實現雙贏。

三是規範管理是提高工坊效益的必然要求。“共富工坊”是在原來“家庭手工”的基礎上進行的一場變革,具有完備的政府扶持、行業規範、制度保障,透過“政府+企業+村集體+農戶”新模式,結合數字化平臺,實現企業用工需求與農戶務工需求的精準匹配,破解原有資訊不匹配、中間環節多、收入不穩定等問題,切實放大工坊“帶富”效應。

原標題:《浙江臨海:全域打造“共富工坊” 促進農村低收入群體增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