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明朝直臣于謙

簡介因為讀書才能給人輸送源源不斷的思想的活力,就好比活水源頭,也好比春天溫暖的東風每年都會催開鮮花,催綠柳條

腰刀什麼品種好

于謙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文學家,他為人正直嫉惡如仇,有“救時宰相”的美譽。

1398年,于謙出生於浙江杭州一個世代為官的書香家庭。父親於彥昭希望兒子將來為人謙遜有禮,為他取名謙,字廷益,號節庵。

明朝直臣于謙

01、自幼聰明伶俐,對詩機敏

于謙從小喜愛讀書,志向遠⼤。他把文天祥的畫像掛在書桌前,發奮苦讀,立志要做一個像文天祥一樣的人。

明朝直臣于謙

他幼時聰慧過人,文思敏捷。八歲那年,于謙進了杭州一傢俬塾讀書。老師看他子長得氣宇軒昂的,想考考他。

老師指著在柱子邊玩耍的小孩說:“手攀屋柱團團轉。”于謙學著老師,指著樓梯邊小同學,脫口而出:“腳踏樓梯步步高。”

老師吃了一驚,加快語速說:“三跳跳落地。”于謙答得更快:“一飛飛上天。”老師很喜歡他。

明朝直臣于謙

15歲時, 于謙參加杭州府試,遇到時任杭州知府的虞謙。他叫所有考生報上姓名,唯獨于謙緘默不言。

虞謙問其原因,于謙答曰:“同大人諱,故不敢報。”

虞謙看出了這位少年的顧慮,於是笑道:“何無忌,魏無忌,長孫無忌,彼無忌,爾亦無忌。”他巧用三個歷史名人名字,告訴于謙不必忌諱。

于謙聽了,從容答道:“張相如,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 雖然張相如,藺相如,司馬相如,名字都叫相如,可實際上,比起您可差遠了!……

明朝直臣于謙

02、為官清廉,剛正不阿

1426年,漢王朱高煦在樂安州起兵謀反,于謙隨明宣宗朱瞻基親征。

他在皇帝面前從容淡定、每次上奏聲音洪亮,觀點鮮明,對歷史典故信手拈來,明宣宗朱瞻基非常欣賞于謙,常以國事倚重他。

參與朝政的于謙理政有方,為官清廉,從不以權謀私。因此,受到朝野上下一片讚揚。

明朝直臣于謙

03、酷愛讀書,抒發情懷

無論多忙,他始終保持著每天讀書的好習慣。在他的家中,沒有奇珍異寶、沒有黃金萬兩,最值錢的就是他豐富的藏書。

他特別認同南宋學者朱熹的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當時不少人將讀書當作敲門磚,只將心思用在如何升官發財上,不再對書感興趣了。

于謙面對這種官場惡習,題下《觀書》一作抒發胸臆,批評讀書現狀。告訴人們為什麼要讀書。

明朝直臣于謙

觀書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全詩通俗易懂,其大致的意思是,書好像是我多年的朋友,無論是清晨,還是傍晚,又或者是憂愁和快樂,它總是陪伴著我。

博覽群書之後,胸襟視野會變得更加開闊。心無雜念,思想的世界也變得澄明開朗。

因為讀書才能給人輸送源源不斷的思想的活力,就好比活水源頭,也好比春天溫暖的東風每年都會催開鮮花,催綠柳條。

讀書的妙處也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得到的。那些紈絝子騎著裝飾華美的馬,到處去尋芳遊玩,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

他們就不會相信住在簡陋書房的我,也能享受到最芬芳的春天。

于謙認為讀書做學問,不應該只是為了做官。真正做學問的人,要把讀書當成樂趣,從書本中學會很多的東西,也可以明白更多的道理。

04,于謙領導北京保衛戰

讀書不僅賦予了于謙學識,更培養了他高尚的氣節。

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自以為是的明英宗和太監王振,帶著大明二十萬精銳之師,親自征討瓦剌軍。

明英宗和太監王振毫無作戰經驗,明軍在土木堡這個地方被伏擊,全軍覆沒,王振被殺死,明英宗自己也被俘虜。

大獲全勝的瓦剌軍首領也先,親率大軍,直奔京城而來。而此時,留守京城的軍士,皆為老弱病殘,毫無戰鬥力,

明朝直臣于謙

一部分留守大臣主張國都當南遷。危難之際,眾人推舉兵部侍郎于謙來支撐危如累卵的局勢。

于謙,臨危不懼,他義正詞嚴地否定南遷,下令凡主張遷都的斬!

明朝直臣于謙

然後,和太后及諸臣商議,迎來明英宗之弟朱祁鈺當皇上,穩定軍心。

他組織京師保衛戰,召集周邊軍隊,迅由通州入京。將士兵分九路,各守一門。

出城迎敵後,下令關閉城門,各路將士務必決死一戰,臨陣脫逃者斬。

作為文臣的他親自鎮守最重要的,也是最易攻難守的德勝門?

將士們見主帥身先士卒,軍心大振,鬥志倍增,個個奮勇殺敵。將瓦剌軍打得大敗05,名臣被冤殺。

逃回的也先把明英宗放回。眼看明代宗朱祁鈺病入膏肓,石亨、徐有貞等人發動“奪門之變”,將朱祁鎮迎回皇宮。

重新當上皇帝的朱祁鎮,一上位,就聽信奸侫小人的讒言,開始了“大清算”。

朱祁鎮懷恨在他被俘期間,于謙和眾大臣擁立了新的皇上;因“謀逆”罪將於謙冤殺。

明朝直臣于謙

明憲宗成化年間,于謙的兒子于冕上疏為父親申冤。皇上即刻給於謙平。

雖然于謙最後被冤殺了,他為官清廉,救民族於危難中的豐功偉績,載入史冊,流芳千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