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武志紅:你到了職業枯竭期了嗎?

簡介一旦覺得自己無法掌控自己的工作空間,就會產生無助感

生命枯竭什麼意思

武志紅:你到了職業枯竭期了嗎?

你是否覺得工作索然無味,毫無意義?

你是否覺得自己油盡燈枯,已經筋疲力盡?

你是否厭倦工作,根本就沒有明天去工作的動力

……

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 那麼你可能就有了一個大問題: 職業枯竭!

幾天前,跟一位專業攝影師聊。上學時,他迷上了攝影,畢業後如願以償進了一家大公司做了專業攝影師,但工作了十年後,現在差不多完全喪失了對攝影的熱情。他說,之所以繼續做攝影師,只是因為“它是一份還不錯的工作,可以養家餬口。”

發生了什麼? 人的動機分兩種: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如果按內部動機去行動,我們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驅使我們的是外部動機,我們就會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為它的奴隸。老人的算計很簡單,就是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快樂地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為美分玩”,而他操縱著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為。

武志紅:你到了職業枯竭期了嗎?

我也是攝影愛好者。想象一下,如果我是專業攝影師,一開始的內部動機―――對好照片的追求,在一個大公司就很容易轉變成外部動機―――工資、獎金、獎狀、使用者的讚譽、領導的誇獎等各種各樣的獎賞。如果外部動機逐漸取代內部動機成為主要動機,那麼一旦外在的獎賞與我自己的期望嚴重不符,我的工作動力就會大大削減,我就會像那些孩子一樣,對公司說,我“再也不會為它玩了”。這時,我的身上就產生了“職業枯竭”,即,我對工作失去了動力。

美國心理學家貝弗利?波特說,典型的職業枯竭是,你有工作能力,但卻喪失了工作動力。

波特認為,導致職業枯竭的原因可以歸為兩類:無助感和習慣化。

無助感即個人喪失了對自己工作的掌握感,覺得是領導、對手或其他外界因素控制了自己的工作程序和收益,從而失去工作動力。習慣化即我們日復一日地重複同樣的工作程式,最終被厭倦擊倒。波特說,職業枯竭也可稱作“職業抑鬱”,因為和抑鬱症患者一樣,職業枯竭者有深深的無助感。

武志紅:你到了職業枯竭期了嗎?

職業枯竭的定律一: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按照自己的意願工作,當這種希望破滅時,職業枯竭就會出現。

案例 2003年,阿輝進入深圳一家港資企業,負責銷售機床。他的工作能力出類拔萃,第一年就成為公司的銷售冠軍。去年,他仍然保住了這一桂冠。因收入與業績掛鉤,阿輝的收入很高。並且,來自香港的鐘老闆非常器重阿輝。但是,阿輝卻陷入了一種困境,他無法從自己的工作中得到樂趣。他越來越不願意上班,不願意去全國各地推銷產品,出差回來會想盡辦法不回單位。

一旦回了單位,他就很不願意見鍾老闆,似乎面對鍾老闆的每一分鐘都是折磨。為什麼會這樣?阿輝很清楚,是鍾老闆太“霸氣”了。他不僅制定一切銷售戰略,也過問一切銷售細節。他精力充沛,

無時不刻都

在工作,都在指揮。

阿輝覺得自己只是老闆的一個棋子,不過是在不折不扣地執行鍾老闆的意志罷了。猶豫了三個月之後,阿輝終於下定決心,向鍾老闆遞交了辭職信。

波特稱,要遠離職業枯竭,我們就必須相信:我是強有力的,在自己的工作空間內,是我說了算,上級只需要監督即可。一旦覺得自己無法掌控自己的工作空間,就會產生無助感。鍾老闆過分地侵入了阿輝的工作空間。

作為老闆,他的工作空間是制定戰略,指揮並督促屬下去執行。但在具體的銷售工作上,他不應干預太過,否則就是侵犯了阿輝的工作空間。

於是,阿輝不管得到好處,也不論他的工作多麼出色,他仍會產生強烈的無助感。在希特勒的集中營裡,納粹軍官們對囚徒有絕對的生殺予奪的權力,一些人於是陷入了徹底的無助感,心理學家稱他們是“行走的棺材”。

波特說,在一個公司裡,完全沒有個人意志的員工和“行走的棺材”沒有什麼兩樣。

在成為“行走的棺材”前,枯竭者會和上司們進行過各種抗爭。

但抗爭一次次失敗,日益積累,本來很積極的人也會形成“習得性無助感”:無論我怎麼做,都是沒有用的。

一旦養成這個意識,員工就會覺得,無論自己怎麼爭取,都無濟於事,乾脆不如什麼都不做。

“習得性無助感”是一種致命的態度,一旦形成,人就很難擺脫。要擊敗無助感,最關鍵的是擁有屬於你自己的一個“權力空間”:在我的工作空間內,是我說了算。有了這種感覺,無助感就不會發生。要想擁有一個權力空間,你最好有一技之長,這樣你才會有掌控自己工作空間的信心,並且也就有了和上司抗爭的資本。

譬如,阿輝就有和鍾老闆抗爭的資本,因為他的銷售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只是鍾老闆的控制慾望太強,最終就讓他丟掉了自己最能幹的員工。在集體主義文化之下,普通職員的無助感很容易產生。因我們強調的“螺絲釘精神”,說白了不過是絕對的服從。一個企業如果不希望員工一個個地變成職業枯竭者,就要學會尊重每一級員工的工作空間,讓他們有“我說了算”的地盤。

武志紅:你到了職業枯竭期了嗎?

職業枯竭的定律二:當我們整天在重複一件同樣的事情時,職業枯竭就會產生。

案例 1998年,王宇在廣州創辦了一家IT公司和一家加工廠。到了2002年,兩家公司的總經理值得信賴,管理框架也很完善,王宇成了“甩手掌櫃”。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每個財年的剛開始,他就基本可以將這個財年預測個八九不離十。

他閒了下來,但他越來越覺得沒勁,他對周圍的一切,包括家人都變得越來越冷漠,有時甚至會莫名其妙地發脾氣。 終於有一天,王宇認識了幾個朋友,新開了一家文化公司,生活又變得有滋有味起來。新公司的感覺與原來的非常不同。王宇越來越喜歡上這種文化味,他覺得這才是他所尋找的事業,開始打算將IT公司和加工廠轉讓出去。

一位成功人士說,成功並無奧秘,不外是找到一個成功的程式,然後堅定地重複下去。王宇顯然找到了這樣一個程式,但在重複這個程式的時候,他開始枯竭了。與無助感導致的枯竭不同,這種枯竭是因為一遍遍地重複一個程式,最終這個程式變得越來越可憎。 袁榮親說,要想遠離習慣化帶來的職業枯竭,一個人就必須讓自己“不斷處於啟用狀態”。

舊的目標完成了,就去追求新的目標。不過,重複並不一定會導致職業枯竭。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馬斯洛說,當一個人所做的事情是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時,不斷重複並不會導致習慣化產生。馬斯洛說,實際上,那些自我實現者永遠會有清新雋永的欣賞力,他們是沒有審美疲勞的。 具體到王宇的案例上,創辦IT公司也罷,做加工廠也罷,都屬於較低階的基本需要,是為了“更好地養家餬口”,是為了贏得社會經濟地位,這些都不是自我實現的需要。

但在做文化公司時,王宇卻有了不同的體驗,他覺得做這樣的事情有更本質的價值,可以實現個人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這就是自我實現的體驗。有了這種體驗,王宇就不會再受到習慣化的侵擾。 袁榮親說,重要的是去尋找生存的意義。在沒有找到之前,就不斷地嘗試改變,這種改變就是超越。譬如,他自己原來是一名生理醫生,收入高而穩定,但他在這裡總感覺到空虛。但自從開始做心理學工作以後,他就感受到了一種意義感,這種感受讓他在心理諮詢業上堅持了下來,雖然幾次遇到大的挫折都未放棄。對意義感的追求就是自我實現的需要,這個需要一旦得到過滿足,它帶來的巨大快樂是無與倫比的。有了這樣的滿足,一個人的內部動機就會越來越強大,就越來越不容易被外部動機所替代,職業枯竭就越來越不容易產生。

武志紅:你到了職業枯竭期了嗎?

職業枯竭的定律三:一旦“窮得只剩下成功”,職業枯竭也會產生。

案例 今年1月,陝西金花集團副總裁、金花股份副董事長徐凱在西安某酒店上吊自殺,終年56歲。徐凱患有多種疾病,但最終將他引向自殺的還是心病:他被確證患有抑鬱症。據報道,徐凱的朋友很多,但能深談的很少。自殺前,徐凱對一個計程車司機抱怨,他在感情上得不到真愛,他身邊的女人都是為了他的錢,他“感到很孤獨,沒有意思。”

上海的資深心理諮詢師李旭說,沒有處理好工作與休閒、家庭與事業之間的平衡也是導致“職業枯竭”的一個重要原因。他說,生命就像一棵大樹,休閒、家庭、事業等就像不同的枝幹,如果只有事業這條枝幹在成長,而其他的枝幹都停止了發育,那麼這棵大樹就很容易失去平衡,甚至會折斷,徐凱這個案例就說明了這一點。

袁榮親說,一些野心勃勃的年輕人會把自己的一切能量、一切資源都用於爭取成功上。進入中年後,卻忽然發覺,家庭、密友似乎比事業更重要。這時,一些成功人士就會出現一種特殊的職業枯竭感,覺得成功失去了意義,但又缺乏其他支撐,於是很容易產生崩潰。 生命分為兩個領域:以工作為核心的社會領域、以家庭為核心的私人領域。

社會領域的核心規則是權力,私人領域的核心規則是珍惜,兩者有質的差異。但許多人在掌握權力規則後,容易將它帶進私人領域。這是一種“汙染”。如果汙染嚴重,一個人就會放棄甚至唾棄珍惜的規則,最終就是,無論事業上多麼成功,他的私人領域會是一種地獄。但一旦他認為自己的社會領域不是那麼重要而重視起私人領域時,他就會發現地獄處境的可怕。

一旦發現自己“窮得只剩下了成功”,最好的辦法就是,拿出當年追求成功的勁頭來,重新努力去掌握珍惜的規則,重新修補自己已經嚴重不平衡的人生。

當然,最好的辦法是預防,在年輕的時候,不要把工作當成全部,更不要把工作中的規則帶回家,要明確意識到,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是另一種不同的關係,要珍惜,而不是控制與征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