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如何面對因抑鬱症荒廢的五六年時間?|心理諮詢師說

簡介“我如果再堅強一點,是不是就不會得抑鬱症了”No“哦,我的心病了,需要呵護” Yes“抑鬱症好累好討厭,實在不想要它呀” No“哦,老朋友又來了,我們聊聊吧” Yes“為什麼總是反反覆覆,總是好不起來” No“這真是一條漫長的路呀,我真是辛

時空停滯是怎麼回事

如何面對因抑鬱症荒廢的五六年時間?|心理諮詢師說

本文字數 3000+ / 閱讀需要 8 min

作者 | 邱雪梅 簡單心理認證·心理諮詢師

偶然間看到這樣一個問題:

得抑鬱症斷斷續續6年了,去年大學畢業更嚴重了,雖然現在治療後幾乎痊癒,但有時候還是不能坦然面對因為抑鬱症而荒廢的五六年青春年華,面對自己因為這段時間與同齡人產生的差距。

關於這個問題,忍不住想對這位朋友說幾句話。很多得抑鬱症的朋友也許都有過類似的感受,感覺自己荒廢了時光,滿心遺憾。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拆解成為3個關鍵詞:

抑鬱症、荒廢、和同齡人的差距。

先弄清楚這3件事,對有這類問題的朋友們,很重要。

如何面對因抑鬱症荒廢的五六年時間?|心理諮詢師說

關於幾乎痊癒的“抑鬱症”

如何面對因抑鬱症荒廢的五六年時間?|心理諮詢師說

“斷斷續續”、“6年”、“幾乎痊癒”,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個詞,讀到的時候腦中卻不禁想象題主過去幾年的經歷,不知道抑鬱相伴的這幾年,你的內心經歷過怎樣的黑暗、掙扎、痛楚。

在他人盡情享受自己明媚青春的時刻,抑鬱者的這段歲月是否染上了黑灰的色彩,彷彿進入一段長長的陰雨季節。或許偶有陽光透入的時刻,抑鬱卻總會在某個時刻,捲土重來。

也會好奇題主的經歷,因為抑鬱症絕非憑空而至,也非我們自己選擇得病的。所以我會好奇題主是否看到了自己抑鬱症的原因,並對此進行了探索。

很多時候,抑鬱伴隨著很深的情緒釋放,伴隨著對生命的領悟,以及和過去、自己的和解。

抑鬱症得以“痊癒”,我們自然為你感到開心,你終於可以來到心境明媚的世界中。但你又說“幾乎”,可見依然有些小小的擔心,不知是否仍有些殘餘,或者偶爾仍舊會落入抑鬱的心境中。

在這裡我想強調的,是你對待抑鬱症痊癒後的態度,不輕視也不重視。

能幾乎痊癒是讓人欣喜的,相信我,這段經歷會成為你人生珍貴的寶藏。

另一方面,既然你也知道是“幾乎”,那和許多有抑鬱問題的朋友一樣,就算偶爾再次落入抑鬱情緒,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要知道每個人的狀態都是起起伏伏,做人皆如此。

如何面對因抑鬱症荒廢的五六年時間?|心理諮詢師說

關於“荒廢”

什麼時候我們會覺得荒廢了時光呢?

覺得應該做,但卻沒做某些有意義的事情時?

覺得應該得到,但卻沒有得到某些結果時?

“荒廢”這個詞背後的心理狀態,有一種時光停滯的遺憾,有一種光陰虛度的恐慌,也有一種自己未盡力的責怪。

每一個從抑鬱低谷爬出來的小夥伴,都會知道

在谷底時,不是自己不想努力、不願努力、不想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是我們真的做不到。

要從那個黑暗中掙扎出來,已經耗費了我們幾乎所有的心力。

抑鬱者容易掉入的觀念誤區

對自我過高的要求,是一個常見導致抑鬱的機制。治療的過程,其實是教會我們“自我和解”、“自我慈悲”的過程。這裡我囉嗦一下,希望幫你砸掉幾個需要糾正的觀念。

“我如果再堅強一點,是不是就不會得抑鬱症了”No

“哦,我的心病了,需要呵護” Yes

“抑鬱症好累好討厭,實在不想要它呀” No

“哦,老朋友又來了,我們聊聊吧” Yes

“為什麼總是反反覆覆,總是好不起來” No

“這真是一條漫長的路呀,我真是辛苦了” Yes

“為什麼大家都能開心生活,我卻做不到” No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我為自己的開心負責,一直都在盡力而為就好” Yes

“你怎麼又做不好,你就是這樣一事無成” No

“沒事,做錯了是人之常情,只有不斷去嘗試,才會最終做好” Yes

一旦我們對自己要求過高,習慣了“內在鞭撻”的模式,這種鞭撻就會潛入生活的很多小事,不經意間就被啟用。

比如你在使用“荒廢”二字時,是不是會聽到一個催促的聲音:快點去努力呀,快點去追趕上同齡人呀,快點去彌補回來這幾年空白掉的時光呀。

荒廢也是收穫

再換個角度看,如果我們花費幾年時間,就能

真正能接納抑鬱症在我們生命出現的意義,與自己的深度和解,對自我的足夠慈悲,那可是非常非常寶貴的學習和成長啊,我不覺得這是荒廢。

冷靜思考一下,從抑鬱症這段經歷中,我們都獲得了什麼獨特收穫呢?

也許對每個人都不一樣,要將想法從“荒廢了時光”轉化為“抑鬱經歷對我有價值”,也是一段路,不急,帶著這個思考就好。

如何面對因抑鬱症荒廢的五六年時間?|心理諮詢師說

如何面對因抑鬱症荒廢的五六年時間?|心理諮詢師說

關於“和同齡人的差距”:

尋找“安全感”和 “人生意義”的平衡點

提問者所擔心的“和同齡人的差距”具體是什麼,問題中並未明說,我猜一下,可能是指一些人生的進度,比如找工作、談戀愛、買房買車這一類的。

我們纏繞在原地,身邊人卻呼嘯而前,確實是讓人慌張的一件事情。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先來拆開看看這幾個詞:

安全感

按照人生的主流路線,按部就班地成長、開展生活,確實會給到我們一種安全感。有清晰可見的節點,會讓我們有種“人生還挺安穩,在進行中”的感覺。

但這樣的標準,只是人生的一個層面,是外顯層面的。

心智成長

還有一個層面,是我們內在心智的覺醒和成長。這個說起來太虛,很多人都不屑一顧。

打個比方,我們努力掙錢,買美味的食物,是必要的;但吃一樣的東西,每個人能品味到的感受卻是不一樣的。

這個層面上,每個人的經歷就差別很大了——

很多看起來路標一個個都按時按質甚至非常優越完成的人,內心或許並沒有機會去經歷很深地覺察、反思、檢視。

而一些我們初看上去是苦難的經歷,確實會更容易在這個層面帶來洗禮,成為成長的機會。

平衡點

過度追求安全,會變得畏首畏尾;一味追求心智成長,又把自己曝露在慌張和不安中,對自己的身心過度損耗。

所以,我們需要在“安全”和“成長”之間,找到自己的平衡點——每個人的平衡點不一樣,需要自己不斷用行動去嘗試。比如嘗試一些新愛好,學習一些沒有接觸過的領域知識,看一些人物傳記,或者和一些長者聊聊他們的人生。

方法很多,目的是提升視野和格局。當我們將視野放寬到整個人生的長度,你自然會對那些“遺憾”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最後,祝進步~

如何面對因抑鬱症荒廢的五六年時間?|心理諮詢師說

邱雪梅 ✑ 撰文

野生好人 ✏ 封面

如何面對因抑鬱症荒廢的五六年時間?|心理諮詢師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