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例項講解硬筆生宣書法作品裝裱成立軸

  • 由 郭保莊之古今齋 發表于 動作武俠
  • 2021-09-06
簡介有人認為氈子上的宣紙,很容易劃破,那是你還沒有學會控制筆,實踐教學中,曾給學生演示,一定幅面的生宣紙,讓宣紙懸空,用中性筆書寫,底下不墊東西,也不會把紙戳破,也能寫出粗細變化,因為兩三張紙的彈性形變,不足以戳破紙

可以把畫裝裱在畫軸上嗎

例項講解硬筆生宣書法作品裝裱成立軸

書法展覽

書法,有很深的群眾基礎,每到重大的節慶日,往往會有書法徵稿,優秀稿件也會面對公眾展出。用於展覽的書法作品,毛筆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它可以寫很大的字,也容易寫出很大幅面的作品,自然視覺衝擊力就大。但是,硬筆書法,有著更實用的現實基礎,也有著數量眾多的愛好者,書法徵稿,也少不了硬筆書法的徵稿。然而用於展覽,由於字型的先天弱勢,很難有大幅的作品,也有不少硬筆書法愛好者嘗試把作品“做大”,比如用A3紙,給作品加漂亮的底紋,加卡紙做成框等等,但總的來說,這些硬筆書法作品,放到高達寬敞的展覽場合,視覺效果仍然不理想。也有人嘗試著用熟宣紙創作硬筆作品,但是,熟宣由於自身的特點,並不能被更多的硬筆書法愛好者接受。我認為,熟宣不如生宣,由於篇幅限制,這裡不過多的介紹熟宣。

下面我以中性筆為例,透過介紹相關硬筆器材的原理和創作例項,儘量詳盡的介紹中性筆書法制成立軸的相關知識,以期達到幫助一些中性筆書法愛好者較快提高書寫水平的目的。

說句題外話,比如醫生治病,有的醫生知道遇到疼痛,吃止疼片就行,止疼片不管用了,就沒辦法了!但優秀的醫生去痛的手段遠不止止疼片,為什麼?因為優秀的醫生知道病理!

套用到硬筆書法上,有的人只知道記住一些書法結論,遇到一些變化,便無所適從,為什麼?因為沒弄明白其中的原理!比如,看到有人寫字出現了一個字兩個捺,就認定是病筆,實際情況也未必。比如王羲之的字,也有一字兩個捺的,硬套結論,未免生硬了一點。再入,書法上的引首章,一般是要低於正文的,可以高於正文嗎?如果明白了用引首章的原理,就知道可不可以了。我今天的作品例項就是引首章高於正文的。

所以,硬筆書法,到了一定的階段,一些書法原理是要知道一些的,這樣,硬筆書法的進步才可以更快一點。畢竟每個人的精力有限,人人花很大的精力去研究原理也不現實,不要緊,我們可以學習嘛!荀子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學習原理,也可以提高書法水平。書法的學習,越深入,進步越慢,到了一定程度,進步一點都很困難!所以,我認為,瞭解書法原理不但必要,也很重要。下面的文字,將會有不少相關書法的原理。

例項講解硬筆生宣書法作品裝裱成立軸

硬筆書法作品的書寫

1。關於硬筆和中性筆。

為什麼叫“中性筆”?因為它的墨水既不是油性的,也不是水性的,而是介於二者之間,所以叫中性筆。有人從筆尖構造上分,把他歸入圓珠筆,也沒什麼錯。

圓珠筆的墨水是油性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它筆油粘滯,容易筆畫斷續,容易堵塞筆頭,光滑紙面附著力不好。

鋼筆的墨水是水性的,或者說是帶有膠性的墨水,它的墨水是膠體,否則墨水不容易分散均勻,懸濁液是容易沉澱的。膠體的特性造成鋼筆容易堵頭。水性墨水不容易在生紙上書寫。鋼筆書寫是滑動摩擦,紙不能太軟,否則容易劃破。鋼筆造價高,換注墨水不方便。

中性筆的摩擦是滾動摩擦,墨水兼具水性和油性的優點,所以不對紙張不挑剔;筆珠可以做的比較大,表現力豐富。廉價。所以中性筆很快就成了主流用筆。但是它的滾動摩擦,是優點的同時,也是缺點,對它的筆性不熟練,滑不溜秋的,很難寫出漂亮的字,這也是不少硬筆書法愛好者喜歡鋼筆而不喜歡中性筆的原因,但是,這個短板可以克服。

鉛筆廉價,相對墨筆,不容易出現“跑墨”、“堵塞”等意外情況,雖然有折斷筆頭的弊端,但可以選用高H標號的辦法改善,短時間在低齡學生中部會被取代,但在高年級學生中及成年人當中不容易流行。

墨筆倚靠鋪墨書寫,鉛筆,粉筆倚靠磨損書寫,這兩種書寫方式的不同,會造成同一筆畫的書寫筆法的不同。

2。為什麼中性筆很難駕馭?

搞藝術的,不少人不喜歡數學計算,沒辦法,還是要涉及一些數學計算,既然不喜歡計算,我們也不是數學研究,所以就採取目測和估算的方法。

目前市面上最粗的中性筆也就1。0毫米的吧!那麼,是不是最粗的筆畫就可以寫成一毫米的?不是,它是大於一毫米的。我們看一下中性筆的筆尖構造,它是筆託抱持著一顆珠子,如果抱住一半的珠子,那麼,珠子剛好介於容易掉落和不容易掉落的臨界點,實際上,這個臨界點是很容易掉落的,理論上的50%,其實不用那麼多,達到20%的掉落機率,這筆就不能用了。所以中性筆的筆託抱持的珠子要大於一半直徑,也就是半徑。所以筆畫的粗細不是直徑造成的,而是接觸紙面的弧造成的。珠子外露的部分取半徑的4/5,這部分對應的弧也不是完全被紙包裹,由於紙的應力,會有一部分弧接觸不到紙,也就形不成筆畫的粗細組成部分。取弦高為半徑一半,π=3。14,這部分弧對應的紙面展開寬頻已經是π/3可以大於一毫米了。

例項講解硬筆生宣書法作品裝裱成立軸

筆珠觸紙示意圖

弦高取半徑的一半是多少呢?是0。25毫米。我們通常認為,中性筆要把筆畫寫到位,至少要寫出四個粗細不同的線條來,這四個線條,對應的弦高已經有了兩個了,分別為0毫米和0。25毫米,另外兩個取平均值,則把弦高要三等分,0。25/4≈0。08,也就是說,四種線條,第一種,筆尖飄過紙面,紙面沒有彈性形變,是最細的線條,第二種稍粗一點的,筆頭壓低紙面0。08毫米,一張普通A4紙的厚度約為0。1毫米多,要寫出粗細均勻的這種線條,也就是說筆尖壓低紙面的高度比紙的厚度還要低20%多,用筆尖精準的等分兩張半紙的厚度,有多難,知道了嗎?這就是不少人寫不好中性筆字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不同廠家的產品,統一廠家不同批次、不同顏色的產品,使用效能是有差別的,有墨水配比的不同,也有筆珠裸露部分大小不同的差異,筆珠外露小一些的廠家產品,有時候是寫不出1毫米的線條的。我的感覺,通常情況下,或許由於顏料顆粒細度的不同,紅顏色的筆比黑顏色的稍微好用一點。

例項講解硬筆生宣書法作品裝裱成立軸

紅色的中性筆芯

但是,最近買的這兩把紅筆芯,感覺寫出的線條達不到一毫米,仔細對比一下,黑色的露出的筆珠更多一些,雖然都是1。0的筆芯。

例項講解硬筆生宣書法作品裝裱成立軸

不同廠家和顏色的中性筆筆珠對比

3。如何駕馭好中性筆?

如果我們有切肉的經驗,就是越是鈍刀,越是危險,如果刀很鋒利,反而好安全度提高了許多,因為你輕輕一用力,肉就很容易的切斷了!用中性筆寫字,於此相類似,如果你用的單張紙越厚,紙越不容易發生彈性形變,你所用的力越容易失控;如果你單張紙下面是剛性的桌面,無論你多用力,紙張都不會彈性變形,也就是說,你寫不出粗細變化,而你墊上一摞紙就好許多,如果你墊上的東西越軟,紙越薄,則紙越容易發生形變,而這種形變是向著緊貼筆珠方向的。

所以,網上有人推銷比普通A4紙軟一點的蒙肯紙,有賣很軟的中性筆書法墊的,這些,都是為了加大紙張彈性形變的容易程度。我們知道了這個原理,就可以找軟一點的紙,軟一點的墊子,那麼,很軟的宣紙,很軟的羊毛氈,是不是就可以進入我們的視野了?

例項講解硬筆生宣書法作品裝裱成立軸

兩種不同顏色的蒙肯紙

例項講解硬筆生宣書法作品裝裱成立軸

普通的羊毛氈

再看生宣紙的特性:柔軟,易破,吸水,易於洇滲。中性筆的特點:墨水有部分水的特性,筆珠滾動摩擦,摩擦力很小,不容易劃破紙面。所以,用中性筆配合生宣是有可能性的,乃至可以互相配合,取到毛筆的紙墨相發的效果。

例項講解硬筆生宣書法作品裝裱成立軸

印有格子的生宣紙

只要理論上有實現的可能,那麼變成現實,就是摸索和實踐的過程了。雖然如此,要掌握好中性筆的微距離在紙面上的起伏,也要靠勤奮的實踐,讓相關的肌肉記住這種微距離的動作才可以。有人認為氈子上的宣紙,很容易劃破,那是你還沒有學會控制筆,實踐教學中,曾給學生演示,一定幅面的生宣紙,讓宣紙懸空,用中性筆書寫,底下不墊東西,也不會把紙戳破,也能寫出粗細變化,因為兩三張紙的彈性形變,不足以戳破紙。

例項講解硬筆生宣書法作品裝裱成立軸

中性筆下墊氈子寫的生宣籤條

4。參展參賽硬筆作品常見的問題。

我們知道,實用寫作和作文競賽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平常寫文章,能說明問題就可以了,但是作文競賽,必須寫出自己的特色和觀點,文筆不但要流暢,而且要優美;觀點不但要正確,而且要新穎,比如議論文,觀點既要在意料之外,結論又要在情理之中。有人任認為這個要求太難了,對呀,不難能拉開檔次嗎?

書法的展賽也和這個差不多,想要取得理想的成績,必須得拿出有自己不同於別人的強項來,但得在一定的規矩框架之內,否則不但取不上好成績,反而會招來批評一片。規定動作不能丟分,自選動作又要多拿分。

首先在規定動作上,不能有硬傷,最常見的就是錯別字,尤其是關鍵錯別字,比如題目,落款,作者姓名,等等。用繁體字書寫,一定掌握好簡體字回覆繁體字的準確性,拿不準的書法現象一定要核實,不要輕易類推,比如一個字中的部件易位,拿和㧱是一個字的不同寫法,旮和旯完全就是兩個字,類推最多的是依楷造篆,容易出問題。篆書和草書要有釋文。

在篇幅上,字數儘可能多一點,一幅A4紙的作品,和20幅A4紙大小的冊頁,分量是不一樣的。有條件的,儘管有時候作品裝裱與否不作要求,也儘可能的按自己的審美取向裝裱,三分寫,七分裱,雖然誇張了點,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例項講解硬筆生宣書法作品裝裱成立軸

平放在地上的中性筆書法作品

大幅作品,儘可能的一次書寫完成,幾天完成的,容易風格不一致。書寫過程中最好不要有錯字,漏字,如果有,條件允許就重寫。或許這很難,因為難,所以才容易增加權重。

白紙書寫,注意每行每列的對齊,如果是有行無列或者有列無行的作品,也要注意首尾的行列要對齊,類似於漢字排版的兩端對齊。很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到行末,只有半個字的距離,怎麼寫都對不齊,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在紙底下的墊板打格子,也可以疊格,或在書寫每行時,行前端放一把刻度尺。

如果時間或者材料等原因不允許重寫,可採取割補的辦法。

人眼對顏色的分辨,顏色交界處並不敏感,就是大面積著色原理。亮度界限敏感,尤其是黑白交界處。所以對有格子紙的割補,要吧敏感部位疊加起來,即在格子線下割補。對於白紙,如果錯了一個字,(宣紙)造紙的過程中,也難免有破洞,破洞處也往往補一塊,所以可以模擬這個動作,把錯字揪下來,不要裁下來。然後按著揪出的破洞形狀,撕一塊相似形,邊緣塗膠,接縫要儘可能的小,用熨斗熨展重寫即可。這樣給人的感覺是造紙的瑕疵,而不是書寫的失誤。無論是白紙還是格子紙,割補的搭接縫隙儘可能的小,一兩毫米就不小了。搭接最好不要用漿糊,這麼小的拼縫,漿糊一遇水就會化開從而離散,影響裝裱,要用新鮮的乳膠。乳膠有個特性,就是溼溶於水而幹後不溶於水,不要用水溶膠。搭接好後把接縫從背後刮薄一些,減輕拼接痕跡。

例項講解硬筆生宣書法作品裝裱成立軸

自己用乳膠搭接處,痕跡並不明顯(第二行下)

也可留出割補餘量,交付有經驗的裝裱師傅去做這項拼接工作。

例項講解硬筆生宣書法作品裝裱成立軸

忘了低格,本想揪補,但又漏了一個字,下面重寫一遍,割補

例項講解硬筆生宣書法作品裝裱成立軸

裝裱師裁剪搭接的痕跡也不甚明顯

這是我這次為國慶準備的參展作品,由於使用生宣也在摸索當中,精神高度集中的情況下,也出現了需要割補搭接的情況。這一處是我自己搭接的。

送裱之後,發現還有一處需要割補搭接,於是緊急趕往裝裱店,交代了一下,裝裱師傅做的也不錯。如上圖所示。

對作品進行一下說明。

引首章除了有美化作品的功用,同時也有提示裝裱師傅裝裱界限的作用。毛筆作品中,由於字都比較大,不會有緊貼字跡上方裁割的情況,所以,引首章多低於正文,鈴印於外側即可。硬筆書法由於字跡小,而引首章相對來說並不小,所以多不用。而這幅作品由於篇幅比較大,如果上面不閃空行,則整幅字芯顯得很侷促。如果裝裱師傅不閃空行進行裁剪,也不能說人家失誤了,畢竟審美有不同。加蓋印章進行限制,限制了裁割的任意性,給作品加了一層保險,確保上面留有空行。另外,引首章遠離正文,不留意,並不十分引人注目。

例項講解硬筆生宣書法作品裝裱成立軸

左上角有引首章

落款一般比正文小一點,但是,姓名又是書寫作品者的重要資訊,所以跟正文用一樣的大的字型。印章兼具美化佈局和補齊姓名的作用,本想用一枚姓名印,但是上面用了引首章,略嫌壓軸不穩,所以用了兩枚印章。並沒有誰規定一幅作品用幾枚印章。可以用,可以不用,可以用一枚,也可以用兩枚。一般連續兩枚的下款章,用一陰一陽,先陰先陽都可以。

例項講解硬筆生宣書法作品裝裱成立軸

作品的落款

另外,給初次接觸裝裱的朋友介紹一下,畫軸的幾個名稱。

橫幅的畫軸,一般叫橫批,或橫幅。豎幅的叫立軸。

立軸頂端的絛繩,用於懸掛畫軸。

驚燕,舊時放正燕子落於畫軸之上,鋒吹絛帶,起到驚走作用,因而得名。捲起來的時候也可困扎畫軸。

籤條,用於記載有關畫軸的相關資訊,便於畫軸捲起時的分揀識別。

其它部位名稱,參見圖中標註。

例項講解硬筆生宣書法作品裝裱成立軸

立軸各部分名稱說明示意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