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為何金庸先生用“論劍”代指“比武”

  • 由 莫干山別墅往事 發表于 動作武俠
  • 2021-09-28
簡介再者,從莫干山而言春秋末年,干將莫邪煉劍、干將被殺、眉間尺復仇的故事,都將“劍”演繹為君王爭奪天下的王者之器、血親復仇的正義裁決之器、歷史典故千年傳承精神嚮往

劍氣沖天是成語嗎

金庸先生以“論劍”比喻為比武。夢露居士先生的分析可謂精闢。我來自干將莫邪煉劍的莫干山,想從劍在歷史傳承中的特殊地位來分析一二,請各位方家指正。

也歡迎關注“承濤說莫干山”,共同傳播莫干山文化。

為何金庸先生用“論劍”代指“比武”

首先:劍,經過幾千年傳承,已在金庸先生筆下成為一種精神的象徵,是一種尚武、俠義、公正、家國情懷等豐富內涵的載體。論劍,不僅是一種武功高強的比試,更是一種天下擔當的較量。正如《華山論劍》歌詞所言:“問世間,是否此山最高?或者另有高處比天高。

為何金庸先生用“論劍”代指“比武”

”這裡的比武被賦予一種哲學含義。武功高強之人,還必須是受人敬仰,能為天下蒼生“鐵肩擔道義”之人。反之,那種僅僅以為只要練就九陰真經,或者練就獨步武林的某種功力,就可以稱雄天下的人(如西毒歐陽鋒),只能止步在武功第一的自我癲狂狀態,無法真正理解“論劍”與天下道義之間的真正內涵。

為何金庸先生用“論劍”代指“比武”

其二:劍乃古代主要兵器之一,屬於“短兵”。乃是兵中王者,被稱為“百兵之君”。劍和刀,區別只在於單刃和雙刃。劍以瀟灑、俠義、明快、堅忍為特質,而刀則以厚重、勇猛、粗獷為特質,“佩劍”與“帶刀”,人物出場的氣質都大不相同。金庸先生的俠義品質,體現為中國文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終極信念的追尋,所以,他認為“論劍”為天下爭雄的最高境界。

為何金庸先生用“論劍”代指“比武”

其三:微觀上看,回到作品本身,《射鵰英雄傳》中江湖俠義、血親復仇,是小說中主要的感情線索;家國情懷,抵禦外侮,是真正英雄(郭靖為代表)在歷史關口的重要擔當。劍在比武、保家衛國、捍衛正義等等場所,都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賦予多重的文化內涵。

再者,從莫干山而言春秋末年,干將莫邪煉劍、干將被殺、眉間尺復仇的故事,都將“劍”演繹為君王爭奪天下的王者之器、血親復仇的正義裁決之器、歷史典故千年傳承精神嚮往。

為何金庸先生用“論劍”代指“比武”

今天,當您走進莫干山的劍池峽谷,賴少其的“劍氣沖天”、周慶雲先生的“劍池”“干將莫邪夫婦磨劍處”、姜東舒先生的“試劍石”等題刻,看著眼前“逝者如斯”的高山流水,彷彿吳越春秋的金戈鐵馬歷歷在目。對著青山裁剪的天空,遠望煙波浩渺的苕溪平原,耳際迴響金庸先生對中國劍文化的精彩演繹,空谷回聲,歷史無語,“劍”文化之精彩,真真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矣!

為何金庸先生用“論劍”代指“比武”

莫干山劍池

為何金庸先生用“論劍”代指“比武”

干將莫邪

為何金庸先生用“論劍”代指“比武”

莫干山劍潭

為何金庸先生用“論劍”代指“比武”

試劍石

為何金庸先生用“論劍”代指“比武”

劍氣沖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