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東方神山方山,遠古嵎夷祭祀聖地,十景藏神蹟探秘山東棲霞方山一!

簡介經過筆者多年調查考證得出結論,方山上大量的積石堆、祭壇、石牆等是我國遠古觀象祭祀遺址,方山附近與古籍中對“暘谷”的記載相吻合

祭祀用的香叫什麼名字

摘要:在山東省棲霞市區西南11公里處,有一座膠東名山——方山,山下不遠處便是有著4500年曆史的楊家圈古遺址。經過筆者多年調查考證得出結論,方山上大量的積石堆、祭壇、石牆等是我國遠古觀象祭祀遺址,方山附近與古籍中對“暘谷”的記載相吻合。現在對考證結果進行整理刊發,希望引起各界共同關注方山、研究方山、保護方山,也歡迎方家參與探討、發表觀點。

東方神山方山,遠古嵎夷祭祀聖地,十景藏神蹟探秘山東棲霞方山一!

方山的山上平原

方山位於棲霞市區西南11公里處,其南、北、西距海岸線均為7餘公里。方山海拔僅404米,四方陡峭,山頂卻似平原,總面積約243萬平方米。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棲霞縣誌》記載:“大方山在縣西南二十里,四周可三十里許,上方而平,東一峰特起廟,祠神張姓者,傳亦唐亡將也。春日晴明時,雲霧周護,起伏變幻,有城池、樓閣、旌旗、人馬、樹木之狀,經時乃滅,若海市然。出三齊略記,為邑八景之一。”

20年來,筆者為方山神奇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所吸引,數十次登臨走訪,試圖揭開山上所蘊藏的千古之謎。

東方神山方山,遠古嵎夷祭祀聖地,十景藏神蹟探秘山東棲霞方山一!

方山的山上平原

方山傳奇

方山四周綿延20餘公里,似方臺狀,若在方山北面最高處啷噹脖方向整體觀看方山,會發現它就像一隻巨大的神龜橫臥在盆地中,令人驚歎造化的神奇。

關於方山的由來,有不少神奇的傳說。在方山龜首正北70公里處,便是仙境蓬萊。傳說東海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每座仙山都由一隻神龜馱著。有兩隻比較貪玩,馱著方丈、瀛洲在海中游玩時竟迷失於茫茫大海,自此一去不返。方山原本是馱著蓬萊仙山的那隻神龜,那天它把蓬萊仙山放在海邊到陸地歇腳,曬曬太陽,沒有跟隨那兩隻神龜到海上游玩,最終神龜化為方山。李白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也慨嘆道:“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東方神山方山,遠古嵎夷祭祀聖地,十景藏神蹟探秘山東棲霞方山一!

方山西佛落頂,啷噹脖,東佛落頂

關於方山這隻神龜的由來,還有一個流傳甚廣的傳說是,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一隻正在天宮瑤池曬殼的大龜,意外從天上閃下,遂化為方山。

方山十景引遐想

清光緒五年(1879年)《棲霞縣續志·藝文志》收錄清代學者林夢掄總結的“方山十景”,詳盡的為我們介紹了方山的風景與名勝。

方為東海名山,在城西南三十里,高而平,大而方。四圍壁立,望之若棋局設雲漢間,其中名勝頗多。而邑書只載山市,致使奇聞壯觀埋沒於荒煙蔓草。登覽之下,擇其尤雅者,臚為十景,各綴小序,並附俚言,亦猶繪輞川圖也,未知可愈疾否。

一景:夕陽山市。舊志謂山有晚市,春夏之交恆見之。蓋山之土壯而氣厚,氤氳交感,變化無窮,若禺觀之象百物焉,眾山莫能比也。

二景:絕壁飛泉。泉在山半亂石中,山僧鑿石為龍首。泉自龍口出,下置石盆,如佛座懸崖。千尺雪浪橫飛,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妙。

東方神山方山,遠古嵎夷祭祀聖地,十景藏神蹟探秘山東棲霞方山一!

絕壁飛泉

三景:佛頂慈雲。山之東北,傳有佛落其山,因以名頂。如來去後,時有縹緲閒雲緬,想釋迦如見慈心蔭注,至今視之,如鷲嶺雲。

東方神山方山,遠古嵎夷祭祀聖地,十景藏神蹟探秘山東棲霞方山一!

佛頂慈雲與狼洞經聲

四景:唐城密雨。相傳唐王東征,駐蹕于山上。山之南偏有古城遺址,豎纛處窩臼尚存。山中陰雨,下潦上霧,猶若有旌旗蔽天之象。

東方神山方山,遠古嵎夷祭祀聖地,十景藏神蹟探秘山東棲霞方山一!

唐城密雨

五景:龍街月色。石磴有龍王街,長裡許,為山下樵蘇之徑。草萊不生,光潤似漆,平而且曲,於月色為宜。夜景蒼茫,恍惚接瓊樓玉宇。

六景:狼洞經聲。佛落頂山勢南環,其中為狼洞圈,古剎數楹,深藏澗底,經聲朗朗,時聞於松鳳花氣之中,覺魚山梵唱猶在人間也。

七景:怪石凌霄。山有巨石,突兀而起,高插雲漢,石中仄徑危如羊腸之坂,名曰閻王鼻,言其險也。小立巖前輒思,以袍笏拜之。

東方神山方山,遠古嵎夷祭祀聖地,十景藏神蹟探秘山東棲霞方山一!

怪石凌霄

八景:孤庵殘日。夕陽庵結構山西,傳為李唐時建,古木蔥鬱,四旁環繞,每當餘霞煥彩,紅日西沉,滿院斜陽與白雲相間,奇觀也。

筆者考證,夕陽庵曾於元皇慶二年(1313年)大修後一直留存,整個建築坐東朝西,山門一開間,磚石結構,五檁樑架,屋脊上有一對碩大的鴟吻。大殿三開間,前面出廈,有明柱迴廊,五檁樑架。遺憾的是,“文革”期間,夕陽庵受到破壞,如今已完全坍塌。

東方神山方山,遠古嵎夷祭祀聖地,十景藏神蹟探秘山東棲霞方山一!

夕陽庵遺址

九景:清溪浴馬。山上平漫處,溪大盈畝。養馬者縱之山頭,渴則飲之,熱則浴之,俗名飲馬灣。水鳥沙禽,鳴聲上下,便自作濠濮間想。

東方神山方山,遠古嵎夷祭祀聖地,十景藏神蹟探秘山東棲霞方山一!

清溪浴馬

十景:赫井歸雲。井名赫然,莫測其淺深,或謂與海相通理,或然與山雨初晴時,井口白雲蓊蓊而沒卷之,則退藏於密,吾於是乎有感。

東方神山方山,遠古嵎夷祭祀聖地,十景藏神蹟探秘山東棲霞方山一!

赫然井

此外,方山南有以泉水而遠近聞名的聖水庵,又稱神水庵。這裡的泉水無論天氣多麼炎熱、乾旱,都清冽甘甜。明萬曆十九年的棲霞縣令何思鰲在《登聖水庵》詩中寫道:“拘水尋香入翠微,隔林浮度午鍾希。路攀危磴蒼茵滑,泉壁輕煙白練飛。”可以遙想當年聖水庵之美。現在一些有經濟頭腦的人在附近採水,安裝了淨水裝置,所銷售的天然礦泉水成為周邊村民的主要飲用水。

赫然井深不可測

如今,方山知名度最高的景點,無疑是赫然井,也就是方山十景中的“赫井歸雲”。

東方神山方山,遠古嵎夷祭祀聖地,十景藏神蹟探秘山東棲霞方山一!

赫然井

在方山啷噹脖西坡一堵高大的懸崖中部偏下,有一個洞口朝南的天然巖洞,就是充滿神奇色彩的“赫然井”。

據傳上古時期,一樵夫同妻子兒女上山砍柴,來到赫然井口。樵夫扛著扁擔到洞內找水喝,留下母子四人在原地等待,直等了七天七夜不見樵夫歸來。絕望之中,母子四人化成了貞婦石、孝子石。

樵夫沿洞一路找尋直至渤海,飽飲後扁擔卻被海水漂走,化成一座名為“扁擔”的海島。該島位於崆峒島與芝罘島之間,崆峒島上有個巨大的山洞,就是扁擔從渤海漂來時撞擊形成的。

樵夫提著水返回時走錯了路,竟從神水庵上方的媳婦洞走出,人間此時已歷120年。樵夫痛失妻兒,悲苦萬狀,感動上蒼,被天帝封為方山山神。方山山神每隔60年便廣邀天下諸神來方山共賞仙境,故方山也是60年一度的神仙聚會的場所。

赫然井是遊客到方山後的必遊景點。洞口由兩塊巨石搭成,一石正當其衝,名貞婦石,距貞婦石不遠的三塊岩石稱孝子石。越過巨石翻入洞中,便是一條几米長的狹窄通道,洞內涼氣襲人。再鑽過兩個狹窄的洞口後,接下來,成年人便只能望“洞”興嘆了——下一個窄窄的洞口直徑不過幾十釐米,裡面幽深莫測,無人知其深淺幾何?通往何處?

東方神山方山,遠古嵎夷祭祀聖地,十景藏神蹟探秘山東棲霞方山一!

圈子牆

方山十景之外,更令筆者為之著迷的還是山頂數平方公里範圍內的圈子牆,以及圈子牆內外的那些巨大的積石堆,它們蘊藏著一個千古之謎。

東方神山方山,遠古嵎夷祭祀聖地,十景藏神蹟探秘山東棲霞方山一!

圈子牆

東方神山方山,遠古嵎夷祭祀聖地,十景藏神蹟探秘山東棲霞方山一!

26號主祭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