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明末藩王研究:作為“大明存錢罐”,你給了清朝多少錢?

簡介影視劇中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而這些皇族的人不從事生產,完全要由國家去養,供養的標準也非常高“親王萬石,郡王二千石,鎮國將軍千石”,要知道,在當時明朝一個正七品的縣令俸祿才九十石,更恐怖的是親王在他的藩屬還要佔據大量的土地來收稅,這些賦稅收取

薪俸怎麼讀

聽一段傳奇,講一場經典,歡迎來到臺臺說歷史。

本期我們繼續說說明末清初那些事,以前我們說明朝的滅亡大多都是以明清的軍事能力上判斷的,比如明朝的意識形態導致軍隊的戰術思維僵化,大明更是不願意拿自己鄙視的歐洲人戰法和僱傭軍投入戰場,只是單純的引進和仿製他們的火器,所以在戰場上自然是節節敗退,好像從明末時期開始,明朝就一直在遼西走廊投入金錢、人力直至明朝國力耗盡。

明末藩王研究:作為“大明存錢罐”,你給了清朝多少錢?

影視劇中的明清戰爭

可富饒的中原大地怎麼就會因為這些戰爭耗盡國力呢?明朝缺錢嗎?缺,它雖然比關外的清朝要富裕的多,但錢確實並不多,從遼東戰鬥打響開始明朝原有的財政立馬就入不敷出,每年都需要加徵520萬兩白銀,到崇禎繼位後又增加到700萬兩,然後又是明末“三餉”,每年加徵的有接近2000萬兩,要知道,在戰事未起前,明朝每年也不過3000萬兩。

明末藩王研究:作為“大明存錢罐”,你給了清朝多少錢?

江西出土的明朝餉銀

聽起來加徵的賦稅挺多,好像就是因為這些加徵的賦稅,所以才導致流民遍地,形成農民軍起義。但你仔細一想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對於一個有6、7億畝納稅田、兩億人口的國家,每年就算收5000萬兩白銀真心不多,甚至換算下來還非常的低,但就是這麼區區5000萬兩,竟然就拖垮了明朝的老百姓,導致他們拋棄祖業,開始走向亡命的反明之路。

明末藩王研究:作為“大明存錢罐”,你給了清朝多少錢?

渲染圖:農民起義

那癥結究竟在哪呢?我覺得首先是藩王制度,明朝建立的時候,朱元璋對自己的子孫非常愛護,就怕他們吃苦,所以讓自己的皇子皇孫世襲罔替,皇帝的兒子除一人繼承皇位以外,其餘全部都要封親王、郡王,而親王也是可以接替的,他的嫡長子一定是接替的親王,也就是說比如你在明朝你的祖上是親王,那你祖上這一脈肯定有個人還是親王。

明末藩王研究:作為“大明存錢罐”,你給了清朝多少錢?

影視劇中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而這些皇族的人不從事生產,完全要由國家去養,供養的標準也非常高

“親王萬石,郡王二千石,鎮國將軍千石”

,要知道,在當時明朝一個正七品的縣令俸祿才九十石,更恐怖的是親王在他的藩屬還要佔據大量的土地來收稅,這些賦稅收取後並不上交給國家,也就是說明朝6、7億畝的田地裡,至少得有十之一二是屬於藩王的。

這些皇族因為世襲罔替,所以30年人口要翻上一番,到明朝末年的時候,宗室人數已經高達幾十萬,這幾十萬人不事生產,卻佔有明朝最大的財富份額,說他是這個國家的“存錢罐”一點都不為過,可惜這是個只進不出的“存錢罐”,那國家怎麼可能會有錢呢?

明末藩王研究:作為“大明存錢罐”,你給了清朝多少錢?

影視劇作品中的崇禎皇帝

還有一個原因,前面也說到明朝的官員薪俸非常低下,一個正七品的縣令也才九十石糧食,幾乎少的可憐,當時明朝有一個名氣很高的清官,叫海瑞,他就堅持不貪,用國家的薪俸過日子,結果過的跟個乞丐一樣,而海瑞也只是其中一員,這些官員不可能僅考國家薪俸的,其餘的錢從哪來?他們首先會讓一些別人的田產寄託在自己的名下,因為功名和官職是免除賦稅的,這些寄託在他名下的田產每年會給這些官員交一部分。

明末藩王研究:作為“大明存錢罐”,你給了清朝多少錢?

明朝官員圖

而更重要的是,這些官員還要從農民手裡加派名目非常多的稅目,而這些既沒成為藩王手下和官員手下的農民過的最是苦不堪言,明末加徵的餉銀幾乎都給了這一部分窮苦農民,自然生活無以為繼,不得不鋌而走險了。

說到這裡,我們也看到了明末這些“蛀蟲”的發展以及成長,到明末時期藩王和臣子掌握的財富簡直不計其數,崇禎清楚嗎?崇禎非常清楚,所以到國家沒錢的時候皇帝甚至逼著大臣和外戚捐錢,但你想啊,你朱家的江山,你朱家人自己都不掏錢,他們怎麼可能會掏腰包。

明末藩王研究:作為“大明存錢罐”,你給了清朝多少錢?

影視劇作品中的清軍

所以後來不管是農民軍還是清軍,他們最喜歡的就是拿藩王開刀,為啥?有錢唄,正是應了那句話:“人死了,錢沒花了。”

好了,說到這裡,其實我認為明朝的癥結歸根結底還是經濟形勢太過單一所致,農業的收入幾乎成為明朝稅賦的絕對來源,而正是這種單一的經濟體制,導致農業和土地發生問題的時候,這個國家的國力也就成為了根本不可能挽回的事。您覺得是這樣嗎?

這裡是臺臺說歷史,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期再見。

參考資料:

《明清帝制農商社會說要義》 2。《明代藩王研究》 3。《官吏俸祿之薄莫過於明朝》。中國縣域經濟報 4。《候楊方清史精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