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簡介目錄:第五卷:五言律詩李隆基: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張九齡:望月懷遠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駱賓王:在獄詠蟬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沈佺期:雜詩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王灣:次北固山下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岑參:寄左省杜拾遺李白:贈孟浩然李白:渡荊門

什麼是歸馬識殘旗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九十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餘首。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餘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

早在唐代,流傳的唐詩選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種,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現了各種不同型別和版本的唐詩選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簡去繁的原則,以《唐詩別裁》為藍本,從中選取了膾炙人口的唐詩名篇,輯錄而成《唐詩三百首》。收錄詩三百一十首,成為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唐詩普及讀本。《唐詩三百首》選詩範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在數量以杜甫詩數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它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

早在唐代,流傳的唐詩選本就已有了不少品種,宋元明清各代也出現了各種不同型別和版本的唐詩選本。清蘅塘退士依照以簡去繁的原則,從中選取了膾炙人口的唐詩名篇,輯錄而成《唐詩三百首》。

清代康熙年間編訂的《全唐詩》,收錄詩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常人難以全讀;此後 沈德潛以《全唐詩》為藍本,編選《唐詩別裁》,收錄詩一千九百二十八首,普通人也難以全讀。於是,清代乾隆年間蘅塘退士以《唐詩別裁》為藍本,編選《唐詩三百首》收錄詩三百一十首,成為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唐詩普及讀本。

《唐詩三百首》的編選者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孫洙,字臨西,江蘇無錫人。他自幼家貧,性敏好學,寒冬臘月讀書時,常握一木,謂木能生火可敵寒。乾隆九年(1744)他考中順天舉人,授景山官學教習,出任上元縣教諭。乾隆十六年(1751)他得中進士,歷任盧龍、大城知縣。後遭人讒陷罷官,平復後任山東鄒平知縣。乾隆二十五年(1761)、二十七年(1763)兩次主持鄉試,推掖名士。他為官清廉如水,愛民如子,又勤勉好學,書似歐陽詢,詩宗杜工部,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春,孫洙與他的繼室夫人徐蘭英相互商榷,開始編選《唐詩三百首》。編選這本書是有感於《千家詩》選詩標準不嚴,體裁不備,體例不一,希望以新的選本取而代之,成為合適的、流傳不廢的家塾課本。他們的選詩標準是“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既好又易誦,以體裁為經,以時間為緯。《唐詩三百首》於清乾隆二十九年(1765)編輯完成,書的題目有的說脫胎於民諺“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作詩也會吟”,有的說取自“詩三百”,說法各不相同。 《唐詩三百首》被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中國流傳最廣的詩詞選集。

詩歌是中國文學中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詩經》產生後不久,南方的楚地又出現了“楚辭”這一新的詩體。之後,楚辭逐漸向接近散文的賦體演變,魏漢詩壇上出現了另一種新的詩體———“樂府”,樂府民歌清新剛健,帶有鮮明的現實主義色彩,這對後世的“樂府古題”和唐代的“新樂府運動”產生了直接而深遠的影響。隨著樂府詩的發展,五言和七言句式相繼產生、成熟並得到廣泛的關注。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目錄:

第五卷:五言律詩

李隆基: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張九齡:望月懷遠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駱賓王:在獄詠蟬

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沈佺期:雜詩

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

王灣:次北固山下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岑參:寄左省杜拾遺

李白:贈孟浩然

李白:渡荊門送別

李白:送友人

李白:聽蜀僧濬彈琴

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杜甫:春望

杜甫:月夜

杜甫:春宿左省

杜甫: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出問道歸鳳翔乾元初從左拾遺移華州掾與親故別因出此門有悲往事

杜甫:月夜憶舍弟

杜甫:天末懷李白

杜甫: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杜甫:別房太尉墓

杜甫:旅夜書懷

杜甫:登岳陽樓

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王維:山居秋暝

王維:歸嵩山作

王維:終南山

王維:酬張少府

王維:過香積寺

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王維:漢江臨泛

王維:終南別業

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

孟浩然:歲暮歸南山

孟浩然:過故人莊

孟浩然:秦中寄遠上人

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孟浩然:留別王維

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懷

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劉長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

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劉長卿:新年作

錢起:送僧歸日本

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友

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

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劉慎虛:闕題

戴叔倫: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

司空曙: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

司空曙:賊平後送人北歸

劉禹錫:蜀先主廟

張籍:沒蕃故人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杜牧:旅宿

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許渾:早秋

李商隱:蟬

李商隱:風雨

李商隱:落花

李商隱:涼思

李商隱:北青蘿

溫庭筠:送人東遊

馬戴:灞上秋居

馬戴:楚江懷古

張喬:書邊事

崔塗:除夜有懷

崔塗:孤雁

杜荀鶴:春宮怨

韋莊:章臺夜思

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1。李隆基: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

夫子何為者,棲棲一代中。

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

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

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

《經鄒魯祭孔子而嘆之》是唐玄宗李隆基在公元725年親祭孔子時所作的一首詩。此詩嗟嘆了孔子複雜坎坷、棲遑不遇的一生,對孔子生前的際遇深表同情,對他寄予了深深的悼念。詩中連用數典,比較集中地概括了孔子心懷壯志而始終不得志的一生,表現了對孔子的尊崇,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尊儒思想的反映。全詩命意嚴正,構思精巧,語言樸實,風格沉鬱。

2。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望月懷遠》由張九齡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首詩是望月懷思的名篇,寫景抒情並舉,情景交融。詩人望見明月,立刻想到遠在天邊的親人,此時此刻正與我同望。有懷遠之情的人,難免終夜相思,徹夜不眠。身居室內,滅燭望月,清光滿屋,更覺可愛;披衣出戶,露水沾潤,月華如練,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雖美卻不能採擷以贈遠方親人,倒不如回到室內,尋個美夢,或可期得歡娛的約會。詩的意境幽靜秀麗,情感真摯。層層深入不紊,語言明快鏗鏘,意境雄渾豁達。

詩歌從“天涯共此時”的明月到“不堪盈手贈”的明月,以明月作媒介,曲曲折折地道出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初唐四傑”之首王勃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該詩堪稱送別詩中的不世經典,全詩僅僅四十個字,卻縱橫捭闔,變化無窮,彷彿在一張小小的畫幅上,包容著無數的丘壑,有看不盡的風光,至今廣泛流傳。

第五六兩句更使友情昇華到一種更高的美學境界。抑揚頓挫,壯闊謹嚴,五律的典型作品。從平仄、押韻來看,該詩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對仗上卻和後來標準的五律有異,即首聯對仗,頷聯散行。這正表明初唐律詩還沒有定型的特點。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4。駱賓王: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在獄詠蟬》是“初唐四傑”之一駱賓王創作的詠物詩。此詩作於患難之中,情感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語意雙關。全篇借蟬的高潔品行,寓情於物,以蟬比興,以蟬寓己,寄託遙深,蟬人渾然一體,抒發了詩人品行高潔卻“遭時徽纆”的哀怨悲傷之情,表達了辨明無辜、昭雪沉冤的願望。

5。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是唐代詩人杜審言的作品。此詩寫詩人宦遊他鄉,春光滿地不能歸省的傷情。詩一開頭就發出感慨,說明離鄉宦遊,對異土之“物候”才有“驚新”之意。中間二聯具體寫“驚新”,寫江南新春景色,詩人懷念中原故土的情意。尾聯點明思歸和道出自己傷春的本意。這是一首和詩,採用擬人手法,寫江南早春,歷歷如畫。對仗工整,結構細密,字字錘鍊。

6。沈佺期:雜詩

聞道黃龍戍,頻年不解兵。可憐閨裡月,長在漢家營。

少婦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誰能將旗鼓,一為取龍城。

《雜詩》由沈佺期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是一首反戰詩,是沈佺期的傳世名作。這首詩極寫閨中少婦與塞上徵人的兩地相憶,透過寫閨中怨情揭露了戰爭給人民生活帶來的痛苦,表達了詩人對人民的關切和同情。起句先說衛戌黃龍岡邊土,年年不休。接著寫一對情人各自東西,同披月光:閨中營中,清輝共照,柔情相憶,彼此黯然傷神。共同的願望是有個名將能率領軍隊,一舉破敵,結束戰爭,使天下親人團聚。全詩抒發厭惡戰爭,渴望和平的心緒。

7。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

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

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

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題大庾嶺北驛》是唐代詩人宋之問在被貶嶺南途經大庾嶺時所作。此詩透過描寫詩人在流放途中所見的景物及所想象的意象,借景抒情,引用一則“雁過梅嶺”的奇妙傳說,再結合自己當前的處境,抒發了詩人對官場坎坷的慨嘆和思念家鄉的感情。詩旨在寫“愁”,全詩卻未著“愁”字,情致悽婉,愁緒滿懷,以情佈景,又以景襯情,使情景融合,傳情達意,因而情真意切,動人心絃。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8。王灣: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詩人王灣的作品。此詩以準確精練的語言描寫了冬末春初時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時所見到青山綠水、潮平岸闊等壯麗之景,抒發了作者深深的思鄉之情。全詩用筆自然,寫景鮮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風格壯美,極富韻致,歷來廣為傳誦。

9。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餘鐘磬音。

《題破山寺後禪院》是唐代詩人常建的一首題壁詩,載於《全唐詩》卷一四四,併入選《唐詩三百首》。此詩抒寫清晨遊寺後禪院的觀感,以凝鍊簡潔的筆觸描寫了一個景物獨特、幽深寂靜的境界,表達了詩人遊覽名勝的喜悅和對高遠境界的強烈追求。全詩筆調古樸,層次分明,興象深微,意境渾融,簡潔明淨,感染力強,藝術上相當完整,是唐代山水詩中獨具一格的名篇。

10。岑參:寄左省杜拾遺

聯步趨丹陛,分曹限紫微。

曉隨天仗入,暮惹御香歸。

白髮悲花落,青雲羨鳥飛。

聖朝無闕事,自覺諫書稀。

《寄左省杜拾遺》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這是一首委婉而含諷的詩,採用曲折隱晦的手法,感慨身世遭遇和發洩對朝廷不滿的憤懣之情,名為贊朝廷無諷諫之事,實含深隱的諷刺之意。此詩辭藻華麗,雍容華貴,寓貶於褒,綿裡藏針,有尋思不盡之妙。

詩題中的“杜拾遺”,即杜甫。岑參與杜甫在公元757年(至德二年)至758年(乾元元年)初,同仕於朝;岑任右補闕,屬中書省,居右署;杜任左拾遺,屬門下省,居左署,故稱“左省”。“拾遺”和“補闕”都是諫官。岑、杜二人,既是同僚,又是詩友,這是他們的唱和之作。詩人悲嘆自己仕途的坎坷遭遇。詩中運用反語,表達了一代文人身處卑位而又惆悵國運的複雜心態。

11。李白:贈孟浩然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贈孟浩然》是唐代詩人李白在湖北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全詩推崇孟浩然風雅瀟灑的品格,全詩採用抒情、描寫、抒情的方式,以一種舒展唱嘆的語調,表達詩人的敬慕之情。

首聯點題,抒發了對孟浩然的欽慕之情。二、三兩聯描繪了孟浩然摒棄官職,白首歸隱,醉月中酒,迷花不仕的高雅形象。尾聯直接抒情,把孟氏的高雅比為高山巍峨峻拔,令人抑止。

李白的律詩,不屑為格律所拘束,而是追求古體的自然流走之勢,直抒胸臆,透出一股飄逸之氣,李白與孟浩然的友誼是詩壇上的一段佳話。二人彼此結識,固然不乏飲酒唱和、攜手邀遊的樂趣,但是至為重要的,則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諧一致,尋求靈性飄逸的同伴和知音。史載孟浩然曾隱鹿門山,年四十餘客遊京師,終以“當路無人”,還歸故園。而李白竟亦有類似的經歷。他少隱岷山,又隱徂徠山。後被玄宗召至京師,供奉翰林。終因小人讒毀,被賜金放還。的確,笑傲王侯,宏放飄然,邈然有超世之心,這便是兩位著名詩人成為知交的根本原因。這首詩就是二人友誼的見證。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12。李白: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渡荊門送別》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青年時期在出蜀漫遊的途中寫下的一首五言律詩。

此詩由寫遠遊點題始,繼寫沿途見聞和觀感,後以思念作結,全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以其卓越的繪景取勝,景象雄渾壯闊,表現了作者少年遠遊、倜儻不群的個性及濃濃的思鄉之情。

13。李白: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友人》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送別詩。全詩八句四十字,表達了作者送別友人時的依依不捨之情。此詩寫得情深意切,境界開朗,對仗工整,自然流暢。青山、白水、浮雲、落日,構成高朗闊遠的意境。

14。李白:聽蜀僧濬彈琴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鍾。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聽蜀僧濬彈琴》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表現音樂的詩作。此詩寫聽蜀地一位和尚彈琴技藝之高妙,極寫琴聲之入神。首聯寫和尚來自故鄉四川,表達對他的傾慕;頷聯寫彈琴,以大自然的萬壑松濤聲作比,令人感到琴聲之不凡;頸聯寫琴聲盪滌胸懷,使人心曠神怡,回味無窮;尾聯寫聚精會神聽琴,而不知時日將盡,反襯琴聲之高妙誘人。全詩一氣呵成,勢如行雲流水,明快暢達,風韻健爽,在讚美琴聲美妙的同時,也寓有知音的感慨和對故鄉的眷戀。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15。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餘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夜泊牛渚懷古》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詩作。此詩敘寫詩人望月懷古,抒發不遇知音之傷感。首聯開門見山點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頷聯由望月過渡到懷古;頸聯是由懷古回到現實,發出感慨,抒發不遇知音的深沉感喟;末聯宕開寫景,想象明朝掛帆遠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淒涼寂寞。全詩結構層次分明,波瀾起伏,意象瑰麗,寫景清新雋永而不粉飾,抒情豪爽豁達而不忸怩作態,意境高遠,風格宏偉。

16。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春望》是唐朝詩人杜甫的作品。憂國,傷時,念家,悲己,顯示了詩人一貫心繫天下、憂國憂民的博大胸懷。這正是該詩沉鬱悲壯、動慨千古的內在原因。

一首五言律詩,作於至德二載(757),詩人當時為安史叛軍所俘,身陷長安。杜甫眼見山河依舊而國破家亡,春回大地卻滿城荒涼,在此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之際,不禁觸景生情,發出深重的憂傷和感慨。

17。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月夜》是杜甫被禁於長安,望月思家的有感之作。藉助想象,抒寫妻子對自己的思念,也寫出自己對妻子的思念。全詩構想新奇,情真意切,深婉動人。

這首詩借看月而抒離情,但抒發的不是一般情況下的夫婦離別之情。字裡行間,表現出時代的特徵,離亂之痛和內心之憂熔於一爐,對月惆悵,憂嘆愁思,而希望則寄託於不知“何時”的未來。

18。杜甫:春宿左省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

757年(至德二年)九月,唐軍收復了被安史叛軍所控制的京師長安;十月,唐肅宗自鳳翔還京,杜甫於是從鄜州到京,仍任左拾遺。左拾遺掌供奉諷諫,大事廷諍,小事上封事。這首作於758年(乾元元年)的五律,描寫作者上封事前在門下省值夜時的心情,表現了他居官勤勉,盡職盡忠,一心為國的精神。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19。杜甫: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出問道歸鳳翔乾元初從左拾遺移華州掾與親故別因出此門有悲往事

此道昔歸順,西郊胡正繁。至今殘破膽,應有未招魂。

近得歸京邑,移官豈至尊。無才日衰老,駐馬望千門。

安史亂中,杜甫曾被叛軍捉住,押往長安。幾個月後,他從長安西門中的金光門混出城,逃往鳳翔見唐肅宗,被任命為左拾遺。在長安收復後,他隨皇帝回京。後因上疏營救好友房管而得罪,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恰好又從金光門出城,作者撫今追昔,悲慨萬分,寫下此詩。

20。杜甫: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月夜憶舍弟》,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從詩人在安史之亂中飽受顛沛流離之苦,想到百姓之苦,體現出了作者的懷家愁和憂國難之情。

21。杜甫:天末懷李白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天末懷李白》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寫思念李白的抒情名詩。此詩以涼風起興,對景相思,設想李白於深秋時節在流放途中,從長江經過洞庭湖一帶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李白深切的牽掛、懷念和同情,併為他的悲慘遭遇憤慨不平。

22。杜甫: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遠送從此別,青山空復情。

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列郡謳歌惜,三朝出入榮。

江村獨歸處,寂寞養殘生。

杜甫作這首詩送好友嚴武,既讚美嚴武,也發出他自己“寂寞養殘生”的嘆息。詩意在送嚴武奉召還朝。詩人曾任嚴武幕僚,深得嚴武關懷,所以心中那種依依不捨的別離之情,不必再用言語解釋。這首詩語言質樸含情,章法謹嚴有度,平直中有奇致,淺易中見沉鬱,情真意摯,悽楚感人。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23。杜甫:別房太尉墓

他鄉復行役,駐馬別孤墳。近淚無干土,低空有斷雲。

對棋陪謝傅,把劍覓徐君。唯見林花落,鶯啼送客聞。

《別房太尉墓》,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該詩是詩人經過閬州看望老友之墓時創作,表達了詩人對老友的思念和內心對國事的殷憂和嘆息之情。

24。杜甫: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旅夜書懷》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於765年離開四川成都草堂以後在旅途中所作。詩人用闊大無垠的夜景襯托深沉滯重的孤獨感,使人感受到詩人生命的激情正如他筆下奔湧的江流一樣澎湃難平,深刻地表現了作者內心飄泊無依的感傷,是杜甫詩歌中的經典作品。也是杜詩五律的名篇,歷來為人稱道。

25。杜甫: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詩聖杜甫創作的五言律詩《登岳陽樓》被譽為“登樓第一詩”,詩篇表現了杜甫得償多年夙願,即登樓賞美景,同時仍牽掛著國家的百感交集之情,表達了報國無門的哀傷。這首詩是大曆三年(768)冬,詩人自公安(今屬湖北)到達岳陽(今屬湖南)後寫的。岳陽樓,即湖南嶽陽城西門樓,是我國三大名樓之一,下瞰洞庭,視野廣闊。唐開元四年,中書令張說任職此州,常與才士登樓賦詩,遂使之聲名驟增,成為天下文化名樓。

26。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復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一首五言律詩。描繪了幽居山林,超然物外之志趣,因而以接輿比裴迪,以陶潛比自己。風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體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抒發了閒居之樂和對友人的真切情誼。

此詩所要極力表現的是輞川的秋景。一聯和三聯寫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詩人選擇富有季節和時間特徵的景物:蒼翠的寒山、緩緩的秋水、渡口的夕陽,墟里的炊煙,有聲有色,動靜結合,勾勒出一幅和諧幽靜而又富有生機的田園山水畫。詩的二聯和四聯寫詩人與裴迪的閒居之樂。倚杖柴門,臨風聽蟬,把詩人安逸的神態,超然物外的情致,寫得栩栩如生;醉酒狂歌,則把裴迪的狂士風度表現得淋漓盡致。全詩物我一體,情景交融,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此詩、畫、音樂完美結合的五律。首聯和頸聯寫景,描繪輞川附近山水田園的深秋暮色;頷聯和尾聯寫人,刻畫詩人和裴迪兩個隱士的形象。風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體、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抒寫詩人的閒居之樂和對友人的真切情誼。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27。王維: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是一首寫山水的名詩,於詩情畫意中寄託詩人的高潔情懷和對理想的追求。首聯寫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霽,幽靜閒適,清新宜人。頷聯寫皓月當空,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流於石上,清幽明淨的自然美景。頸聯寫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分披,發現了浣女、漁舟。末聯寫此景美好,是潔身自好的所在。全詩透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實乃千古佳句。

28。王維:歸嵩山作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歸嵩山作》是唐代詩人王維所寫的一首五言律詩。此詩透過描寫作者辭官歸隱嵩山途中所見的景色,抒發了作者恬靜淡泊的閒適心情。

29。王維: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藝術創作,貴在以個別顯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劉勰所謂“以少總多”,古代畫論家所謂“意餘於象”,都是這個意思。作為詩人兼畫家的王維,很懂得此中奧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個字的一首五言律詩,為偌大一座終南山傳神寫照。

30。王維:酬張少府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酬張少府》是唐代詩人王維酬答友人的作品。此詩前四句全是寫情,隱含著詩人偉大抱負不能實現的矛盾苦悶心情。頸聯寫隱逸生活的情趣。末聯是即景悟情,以問答形式作結,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韻味,灑脫超然,發人深省。詩人著意自述“好靜”之志趣,寫自己對閒適生活的快意,並表示自己對天地間的大道理有所領悟,已經能超然物外,從表面上看似乎很達觀,但從詩意中,還是透露出一點點失落、苦悶的氣息。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31。王維:過香積寺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

《過香積寺》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寫遊覽的詩,主要在於描寫山中古寺之幽深靜寂。此詩意在寫山寺,但並不正面描摹,而側寫周圍景物,來烘托映襯山寺之幽勝。最後看到深潭已空,想到佛經中所說的其性暴烈的毒龍已經制服,喻指只有克服邪念妄想,才能悟到禪理的高深,領略寧靜之幽趣。全詩不寫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詩歌構思奇妙、煉字精巧,其中“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歷來被譽為煉字典範。

32。王維:送梓州李使君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送梓州李使君》是唐代詩人王維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創作的一首詩。詩人想象友人為官的梓州山林的壯麗景象以及風俗和民情,勉勵友人在梓州創造業績,超過先賢。此詩選取最能表現蜀地特色的景物,運用誇張手法加以描寫,氣象壯觀開闊。全詩沒有一般送別詩的感傷氣氛,情緒積極開朗,格調高遠明快,是唐詩中寫送別的名篇之一。

33。王維:漢江臨泛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漢江臨泛》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此詩以淡雅的筆墨描繪了漢江周圍壯麗的景色。首聯寫眾水交流,密不間發;頷聯開闊空白,疏可走馬;頸聯由遠而近,遠近相映,筆墨酣暢;尾聯直抒胸臆,可比作畫上題字。詩人採取的幾乎全是白描的寫意手法,從大處著墨,於平凡中見新奇,將登高遠眺、極目所見的山川景物寫得極為壯闊飛動,奔放雄偉,全詩猶如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開闊,氣魄宏大。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34。王維: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這首詩屬於近體詩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詩中把退隱後自得其樂的閒適情趣,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詩人興致來了就獨自信步漫遊,走到水的盡頭就坐看行雲變幻,這生動地刻畫了一位隱居者的形象,如見其人。同山間老人談談笑笑,把回家的時間也忘了,十分自由愜意,這是詩人捕捉到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事例,詩把退隱後自得其樂的閒適情趣,寫得有聲有色,突出地表現了退隱者豁達的性格。平白如話,卻極具功力,詩味、理趣二者兼備。

35。孟浩然: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前兩聯描繪洞庭湖壯麗闊大而充滿活力的景色;後兩聯抒情,表達了作者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從政的理想。全詩“體物寫志”,詩人託物抒懷,曲筆擒旨,於浩淼闊大、洶湧澎湃的自然之景中流露了心聲。此詩含蓄委婉,獨標風韻,不落俗套,藝術上自有特色。

36。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蹟,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與諸子登峴山》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山水詩。此詩因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悶而作,詩人登臨峴山,憑弔羊公碑,懷古傷今,抒發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負,不覺分外悲傷,淚溼衣襟。全詩借古抒懷,融寫景、抒情和說理於一爐,感情真摯深沉,平淡中見深遠。

37。孟浩然:宴梅道士山房

林臥愁春盡,搴帷覽物華。

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

金灶初開火,仙桃正發花。

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

《宴梅道士山房》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詩吟詠道士山房中的景物,反映了作者失意之餘的離俗之感。詩的前半部分寫作者在賞玩春景時,忽然被邀到梅道士家;詩的後半部分熱情讚歎梅道士的生涯。全詩巧妙運用了與道士有關的術語及典故,涉筆成趣,幽默明快,自然天成。

這首詩描述詩人前往梅道士山房做客的情景,描寫了道士房中的景物,從而展示了道士生活的特色,同時抒發了詩人對恬淡閒適生活的熱愛之情。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38。孟浩然:歲暮歸南山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歲暮歸南山》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詩作。此詩系詩人歸隱之作,詩中發洩了一種怨悱之情。首聯兩句記事,敘述停止追求仕進,歸隱南山;頷聯兩句說理,抒發懷才不遇的感慨;頸聯兩句寫景,自嘆虛度年華,壯志難酬;尾聯兩句闡發愁寂空虛之情。全詩語言豐富,層層輾轉反覆,風格悠遠深厚,韻味無窮。

39。孟浩然: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過故人莊》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舉杯飲酒,閒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這首詩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細細品味就像是一幅畫著田園風光的中國畫,將景、事、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40。孟浩然:秦中寄遠上人

一丘常欲臥,三徑苦無資。

北土非吾願,東林懷我師。

黃金燃桂盡,壯志逐年衰。

日夕涼風至,聞蟬但益悲。

《秦中寄遠上人》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詩為寄給遠上人而作,主要還是藉此訴說自己的貧愁。首聯訴說自己隱居的願望和無力隱居的苦衷;頷聯寫自己北上求仕的違背心願的羨慕跳出塵世的遠上人;頸聯寫困居長安的境況,雄心壯志逐年衰減;尾聯描寫黃昏、秋風、鳴蟬,一派蕭瑟景象,突出了客中的抑鬱心情。全詩反映了作者當時困苦的境地和對仕途的失望,寄贈是表,抒發不遇之感是實。

41。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山暝聞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是詩人孟浩然的五言律詩,此詩是作者離開長安東遊時,途中寄給舊友的。前四句描繪了一幅月夜行舟圖:猿聲在夜中傳來江流滔滔不斷,樹葉蕭蕭而下,極寫景色的寥落悽寂,同作者悽悽惶惶的心情互為襯映。後四句借景生情,懷念友人,情景融合得很自然。月夜宿孤舟,心中愁悶,自然而生懷友之情,因而熱淚橫流。

此詩寫宿桐廬江的夜間景色的旅途的孤寂情懷,將憶舊與鄉思寄給朋友,運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更加突出作者對舊友的思念和失意後的憤激孤苦。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42。孟浩然:留別王維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留別王維》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將離長安時贈別王維之詩作。此詩先述說自己在京沒有什麼希望,天天在寂寞失望中度日,想離京卻又可惜與好友分別,表達了心中的悵惘和矛盾。接著慨嘆自己無人援引,只好甘守寂寞,回鄉隱居。全詩語調低沉,有對朝廷壓抑人才的怨憤,有不忍遠別知心朋友的留戀,還有懷才不遇的嗟嘆。語言淺顯,表達直率,對偶不求工整,但卻自然流暢,顯示出一種不事雕琢的自然之美。

43。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懷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

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

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早寒江上有懷》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懷鄉思歸的抒情詩。此詩以興開首,借鴻雁南飛,引起客居思歸之情;中間寫望見孤帆遠去,想到自己無法偕同的悵惘;最後寫欲歸不得的鬱積之情。

本詩從蕭索的秋景入手,寫出客居異地時對家鄉的無限思念,以及面對隱居與從政的抉擇時的迷茫心情。詩人在異鄉遙望故鄉,深深地眷念襄陽、襄水,但故鄉可望而不可及,只能垂下思鄉之淚、遙看天際孤帆。這一種飄零之感只有羈旅中人才能深切地體會到。這首詩透露出作者長安碰壁之後的牢騷和惘然,思鄉之情和寫景之句渾然一體,深沉含蓄。全詩情景交融,言淡而意遠。而發自內心對寒江的懷念之情,由此引發了首尾呼應。

44。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古臺搖落後,秋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雲峰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作品。此詩描寫了詩人登吳公臺所見的蕭瑟荒涼的景象,深刻反映了唐朝中期安史之亂後荒涼破敗的景象,也反映了作者憂國憂民的心聲。全詩撫今追昔,感慨深沉,風格悲壯蒼涼,意境深遠悠長。

45。劉長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流落徵南將,曾驅十萬師。

罷歸無舊業,老去戀明時。

獨立三邊靜,輕生一劍知。

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

《送李中丞之襄州》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作品。此詩以深摯的感情頌揚了李將軍的英雄氣概、忠勇精神和卓著功績,對老將晚年罷歸流落的遭遇表示了無限的同情。詩的前六句,都是刻劃老將形象的,用語豪壯,老將捨身為國、英勇奮戰的神威形象表現得非常突出有力。結尾一聯,寓情於景,以景襯情,含蓄地表現老將日暮途窮的不幸遭遇。全詩情調悲愴,感人至深。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46。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遊

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誰見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餞別王十一南遊》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作品,為《唐詩三百首》所收錄。此詩抒發自己對友人的真摯情意,描寫了揮手遠望直到陷入思念,愁腸百結,寫得動人心絃。全詩沒有“別離”二字,只寫離別後的美景,然而濃濃的離情別緒已完全融入景中,曲折婉轉,首尾呼應,手法新穎,別具匠心,離思深情,悠然不盡。詩人藉助眼前景物,透過遙望和凝思,來表達離愁別緒。手法新穎,不落俗套。

47。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作品。此詩寫尋隱者不遇,卻得到別的情趣,領悟到“禪意”之妙處,透過寫道士所居環境的靜穆清幽,襯托了道士的超塵雅潔。全詩結構嚴密緊湊,層層扣緊主題,風格自然清新。

大曆(唐代宗年號,公元766—779年)前後,是個感傷時代,很多詩歌都著意表現感傷色彩,但更多的是擺脫時代失意、政治苦悶、人世困惑,而追求寧靜、衝遠、淡泊的心理。劉長卿此詩也反映了當時的“時代心聲”。

詩人興沖沖步行山中拜訪一位道士,不想卻吃了個閉門羹,在居所遠近尋找,仍未如願,詩人非但沒有產生失望惆悵,反而獲得精神愜意和心理的滿足。

48。劉長卿:新年作

鄉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歸在客先。

嶺猿同旦暮,江柳共風煙。

已似長沙傅,從今又幾年。

《新年作》是唐代詩人劉長卿(一說宋之問)被貶時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抒寫作者的無限離愁及失意悲憤之情。首聯寫情,新歲懷鄉;頷聯寫景寓情,感嘆春歸我先;頸聯即景生情,身處孤境悲愁;末聯借賈誼自況,抒發貶謫悲憤。全詩抒情多於寫景,意境深遠,用詞精煉,情景合一,感人至深。

49。錢起:送僧歸日本

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

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

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

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送僧歸日本》是唐代詩人錢起的作品。此詩寫作者送別日本僧人,表達了對日本僧人不畏艱難精神的敬重,讚頌了日本僧人品格的聖潔和道行的高尚。詩之寫法很特別,詩句清麗,音韻和諧,句句運用佛家術語,充滿宗教色彩。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50。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泉壑帶茅茨,雲霞生薜帷。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

閒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家童掃蘿徑,昨與故人期。

《谷口書齋寄楊補闕》是唐代詩人錢起的作品。此詩著力描繪作者自己書齋附近的自然環境,分層次地寫出了書齋雖是茅屋草舍,但依壑傍泉,四周景色幽雅秀麗,意在表達對楊補闕的盛情,期待他能如期來訪。全詩內涵豐富,耐人尋味。

這是邀約的一首詩,約楊補闕前來書齋敘談。詩極寫書齋景物,幽靜清新。這首詩的最大特點是將水、雲、竹、山、鷺、花人格化了,寫得極富感情。

51。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友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淮上喜會梁川故友》這首詩寫久別十年之後的故人,忽然在淮水重逢的喜悅之情,感慨至深。首聯概括了以前的交誼;頷聯統包了分別十年繁複的世事人情;頸聯和末聯寫重逢情景。寫相聚、痛飲和歡笑,寫環境、形貌和心思,是詩的主體。

52。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胄

楚江微雨裡,建業暮鍾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這是一首送別詩。李胄,一作李曹,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與韋應物的關係,似已無考;從此詩看,想必兩人的交誼頗深。詩中的“楚江”、“建業”,是送別之地。長江自三峽以下至濡須口(在今安徽省境內),古屬楚地,所以叫楚江。建業,原名秣陵,三國時吳主孫權遷都於此,改稱建業,舊城在今南京市南。

這是一首詠暮雨的送別詩。雖是微雨,卻下得密,以致船帆漲飽了,鳥飛緩慢了。首聯寫送別之地,扣緊“雨”、“暮”主題。二、三兩聯渲染朦朧暗淡的景色;暮雨中航行江上,鳥飛空中,海門不見,浦樹含滋,境地極為開闊,極為邈遠。末聯寫離愁無限,潸然淚下。全詩一脈貫通,前後呼應,渾然一體。雖是送別,卻重在寫景,全詩緊扣“暮雨”和“送”字著墨。

53。韓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長簟迎風早,空城澹月華。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節候看應晚,心期臥已賒。

向來吟秀句,不覺已鳴鴉。

這是一首酬答詩,為了酬詩,而通宵未眠,足見彼此心期之切。前半首寫秋夜,聲色俱全。頷聯屬對,尤其自然秀逸。頸聯寫更深夜闌,心期而不得入眠。末聯寫吟詠贈詩,不覺已鴉噪天曙,結構頗為嚴密。第二聯“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之所以成為名句,主要是列錦示人,無論視覺畫面——秋夜星空一隻孤飛的雁,還是聽覺意象——千家萬戶的砧杵之聲,都用名詞,串聯迭合,不但鮮明準確地描繪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徵,而且構造了一幽怨悽清的意境,詩味醇厚深長。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54。劉慎虛:闕題

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時有落花至,遠聞流水香。

閒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

《闕題》是唐代詩人劉慎虛的五言律詩,闕題,即缺題。詩原來應是有個題目的,後來不知怎樣失落了。唐殷璠《河嶽英靈集》在輯錄這首詩的時候就沒有題目,後人只好給它安上“闕題”二字。

此詩所描繪的景物及其所表達的意境來看,不是寫自己山居的閒適,而是寫友人山中隱居的幽趣。全詩清新自然,婉轉流暢,按空間順序寫來,使讀者彷彿隨著詩人走訪了這位隱者的別墅。由遠及近,從外向裡而行,餘韻縈繞,有一種異乎尋常的藝術魅力。

55。戴叔倫: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天秋月又滿,城闕夜千重。

還作江南會,翻疑夢裡逢。

風枝驚暗鵲,露草泣寒蟲。

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鍾。

詩寫故人在秋夜月滿時,居然能偶集京城長安,感慨無限。因為相見非易,應作長夜之歡,故最怕曉鍾,擔心分手。

56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鍾。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喜見外弟又言別》是唐代詩人李益的作品。此詩描寫了詩人同表弟在亂離中不期而遇而又匆匆話別的傷感場面,抒發了真摯的至親情誼和人生聚散離合無定的感慨,從側面反映了動亂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全詩用凝鍊的語言,白描的手法,生動的細節,典型的場景,層次分明地再現了社會動亂中人生聚散的獨特一幕,具有強烈的生活真實感。

57。司空曙: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故人江海別,幾度隔山川。

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

孤燈寒照雨,深竹暗浮煙。

更有明朝恨,離杯惜共傳。

《雲陽館與韓紳宿別》是唐代詩人司空曙的作品。此詩抒寫了友人離別多年而乍相會又分別時的心理歷程。作者與老友久別重逢,竟以為在夢中,而明朝還要分別,兩人在孤燈下飲著離別的酒,不覺戀戀不捨,表現出兩人的情誼及對友誼的珍惜。全詩句式工整,淡淡道來,卻是情深意長。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58。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

靜夜四無鄰,荒居舊業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

以我獨沉久,愧君相見頻。平生自有分,況是蔡家親。

《喜外弟盧綸見宿》是唐代詩人司空曙的作品。此詩是作者為表弟盧綸到家拜訪有感而作。首句是寫作者悲涼的境遇:年老獨居荒野,近無四鄰,孤苦無依,生活貧困。“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一聯寫景抒情,把一位窮愁潦倒的白頭老人的形象刻畫得很豐滿。後兩句寫對錶弟到來的感激,這是寫“喜”,但喜中仍有悲。喜的是因為自己被貶沉淪,親人還來探望,自然喜出望外;但自己的處境不佳,又感到對不起親人,所以仍感辛酸慚愧。全詩語言樸實,語調低沉悲切,真實感人。

59。司空曙:賊平後送人北歸

世亂同南去,時清獨北還。他鄉生白髮,舊國見青山。

曉月過殘壘,繁星宿故關。寒禽與衰草,處處伴愁顏。

《賊平後送人北歸》是唐代詩人司空曙創作的送別詩。此詩前半部分詩人先回憶安史之亂爆發時與友人一起逃往南方;再寫戰亂平定後友人一人北歸,詩人送行;後設想在這長長的歲月裡,大家都在輾轉他鄉的過程中頭生白髮,戰後故鄉當殘破不堪,也只有青山依舊了。詩的後半部分想像友人一路上早行晚停,迴歸故里,見到的只能是寒禽衰草。詩人寫出了惜別友人之意,並曲折地表達了故國殘破的悲痛之情。

60。劉禹錫:蜀先主廟

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勢分三足鼎,業復五銖錢。

得相能開國,生兒不象賢。淒涼蜀故妓,來舞魏宮前。

《蜀先主廟》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作品。此詩意在讚譽英雄,鄙薄庸碌,讚揚了劉備的功業,慨嘆蜀漢事業後繼非人,總結蜀漢亡國的歷史教訓。首聯寫先主廟堂威勢逼人,頷聯贊劉備的英雄業績,頸聯為劉備功業未成、嗣子不肖而嘆息,尾聯感嘆後主亡國。全詩措詞精警凝鍊,沉著超邁,並以形象的感染力,垂戒無窮。

61。張籍:沒蕃故人

前年戍月支,城下沒全師。

蕃漢斷訊息,死生長別離。

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時。

《沒蕃故人》,唐代張籍所做五言律詩。此詩首聯敘事,頷聯寫不知故人訊息,頸聯用一組特寫鏡頭,想象全軍覆沒後的慘景,尾聯情真意切,誠堪嗚咽。全詩不著議論,但字裡行間充溢著對沒蕃故人和唐軍將士的深切同情,而對戰爭的痛恨和對國事的憂慮亦隱寓其中。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62。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賦得古原草送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成名作。此詩透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送別友人時的依依惜別之情。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頌,進而是生命的頌歌。詩的前四句側重表現野草生命的歷時之美,後四句側重表現其共時之美。全詩章法謹嚴,用語自然流暢,對仗工整,寫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渾成,是“賦得體”中的絕唱。人教版小學課本中的古詩《草》選取的是該詩前四小句。

63。杜牧:旅宿

旅館無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燈思舊事,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滄江好煙月,門系釣魚船。

《旅宿》是一首羈旅懷鄉之作。詩人離家已久,客居旅館,沒有知音,家書傳遞也很困難,在悽清的夜晚不禁懷念起自己的家鄉。詩中抒發了自己寂寞沉鬱的心情和對家鄉的深切思念。全詩含蓄蘊藉,悽絕哀惋,結構謹嚴,意境深遠。

64。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

殘雲歸太華,疏雨過中條。

樹色隨山迥,河聲入海遙。

帝鄉明日到,猶自夢漁樵。

《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是唐代詩人許渾的作品。此詩開頭兩句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圖,透露出悲涼的意緒,傳達出旅途的況味;中間四句大筆勾畫四周景色,雄渾蒼茫,全是潼關的典型風物;最後兩句含蓄地表白了自己的意趣。

65。許渾:早秋

遙夜泛清瑟,西風生翠蘿。殘螢委玉露,早雁拂銀河。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淮南一葉下,自覺老煙波。

一葉下前墀,淮南人已悲。蹉跎青漢望,迢遞白雲期。

老信相如渴,貧憂曼倩飢。生公與園吏,何處是吾師。

薊北雁猶遠,淮南人已悲。殘桃間墮井,新菊亦侵籬。

書劍豈相誤,琴尊聊自持。西齋風雨夜,更有詠貧詩。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66。李商隱: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李商隱是唐代詠物詩的大家,他的詠物詩大多託物寓慨。這首詩表面寫蟬,實際上是寫自己。紀昀說:“前四句寫蟬即自寓,後四句自寫,仍歸到蟬。隱顯分合,章法可玩。”全詩層層深入,闡發主題。“高難飽”,鳴“徒勞”,聲“欲斷”,樹“無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瞭然。“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被譽為“追魂之筆”,語出憤激卻運思高妙、耐人尋味。後面就直接跳到自身的遭遇上來,直抒胸臆,足見其感情的強烈。最後卻又自然而然地回到蟬身上,首尾圓融,意脈連貫。錢鍾書先生評論這首詩說:“蟬飢而哀鳴,樹則漠然無動,油然自綠也。樹無情而人有情,遂起同感。蟬棲樹上,卻恝置(猶淡忘)之;蟬鳴非為‘我’發,‘我’卻謂其‘相警’,是蟬於我亦‘無情’,而我與之為有情也。錯綜細膩。”

古人有云:“昔詩人篇什,為情而造文。”(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這首詠蟬詩,就是抓住蟬的特點,結合作者的情思,“為情而造文”的。詩中的蟬,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

67。李商隱:風雨

淒涼寶劍篇,羈泊欲窮年。

黃葉仍風雨,青樓自管絃。

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

心斷新豐酒,消愁鬥幾千?

《風雨》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是一首作者以風雨比喻自己境遇的詠懷詩。這首詩首聯借《寶劍篇》的典故發端,反襯自己長年漂泊淒涼的身世。頷聯透過對比抒發自己對不平境遇的怨憤。頸聯直接寫明由於陷入黨爭,致使新知,舊友都已疏遠冷落,更具體表現了自己孤悽寂寞的身世。尾聯寫自己本欲斷酒,但由予憂愁,又不斷飲酒消愁。全詩意境悲涼,表現詩人沉淪孤獨的感情和遭遇,真切感人。

68。李商隱:落花

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

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

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

這首詩寫於會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閒居永業。當時,李商隱陷入牛李黨爭之中,境況不佳,心情鬱悶,故本詩流露出幽恨怨憤之情。

69。李商隱:涼思

客去波平檻,蟬休露滿枝。

永懷當此節,倚立自移時。

北斗兼春遠,南陵寓使遲。

天涯占夢數,疑誤有新知。

《涼思》是一首因時光流逝,對涼秋而懷舊的。流露作者盼望友人來信,卻大失所望之心情,最終竟懷疑對方已有新交,唯恐為人所棄。詩人在涼秋中回憶友人離去的情景,寄託了無限的思念,也暗喻出自已難展抱負的愁懷。全詩用詞簡練,意蘊溫婉,清新淡雅,情深意長。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70。李商隱:北青蘿

殘陽西入崦,茅屋訪孤僧。落葉人何在,寒雲路幾層。

獨敲初夜磬,閒倚一枝藤。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

詩人領悟到“大千世界,全在微塵”(《法華經》),更襯出孤僧高潔的心靈。寫訪僧忽悟禪理之意。首聯點出造訪的時間;頷聯寫尋訪孤僧的過程;頸聯寫黃昏時才尋到;末聯是抒發感慨。訪的是孤僧,因而以“獨敲”、“一枝”、“人何在”等點出“孤”字來。最後兩句,以“微塵”照應“僧”字,處處緊扣題意,表現了詩人在苦悶彷徨之時,不滿現實,而嚮往佛家的消極情緒。

71。溫庭筠:送人東遊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

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

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顏。

《送人東遊》是唐代文學家溫庭筠的詩作。此詩寫送別,“浩然離故關”一句確立了詩的基調,由於離人意氣昂揚,就使得黃葉飄零、天涯孤棹等景色顯得悲涼而不低沉,因而慷慨動人。詩的最後一句透露出依依惜別的情懷,雖是在秋季送別,卻無悲秋的悽楚。全詩意境雄渾壯闊,慷慨悲涼,有秋景而無傷秋之情,與人別而不縱悲情,毫無作者“花間詞派”婉約纖麗的文風。

72。馬戴:灞上秋居

灞原風雨定,晚見雁行頻。

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

空園白露滴,孤壁野僧鄰。

寄臥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灞上秋居》是唐代詩人馬戴的代表作。此詩寫作者客居灞上而感秋來寂寞,情景蕭瑟。首聯寫灞原上空蕭森的秋氣,秋風秋雨已定,雁群頻飛;頷聯寫在他鄉異土見落葉時的酸楚和寒夜獨處時的悲悽況味;頸聯寫秋夜寂靜,臥聽滴露,孤單無依,與僧為鄰,更進一步寫出孤獨的心境;尾聯抒發詩人的感慨,表達懷才不遇,進身渺茫的悲憤之情。全詩意境渾厚,情景交融,寫景樸實無華,寫情真切感人。

73。馬戴:楚江懷古

【其一】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雲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其二】

驚鳥去無際,寒蛩鳴我傍。蘆洲生早霧,蘭溼下微霜。

列宿分窮野,空流注大荒。看山候明月,聊自整雲裝。

【其三】

野風吹蕙帶,驟雨滴蘭橈。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

陰霓侵晚景,海樹入回潮。欲折寒芳薦,明神詎可招。

《楚江懷古三首》是唐代詩人馬戴的組詩作品。這三首詩描繪了洞庭湖的美好風光,抒發了詩人貶謫遠地的抑鬱哀傷之情。其中以第一首最為知名,此詩借景抒懷,凝練深摯,用情細緻隱約,格調悽麗婉轉。

此篇雖題“懷古”,卻泛詠洞庭景緻。詩人履楚江而臨晚秋,時值晚唐,不免“發思古之幽情”,感傷自身不遇。首聯先點明薄暮時分;頷聯上句承接“暮”字,下句才點出人來,頸聯就山水兩方面寫夜景,“夾”字猶見凝練;尾聯才寫出“懷古”的主旨,為後兩首開題,而以悲愁作結。詩人描寫了洞庭湖的風景,憑弔屈原,抒發了自己羨慕屈原的情懷,表達了自己苦悶憂傷的心境。

近人俞陛雲在《詩境淺說》中說:“唐人五律,多高華雄厚之作,此詩以清微婉約出之,如仙人乘蓮葉輕舟,凌波而下也。”他以“清微婉約”四字標舉此詩的藝術風格,確實別具隻眼。

74。張喬:書邊事

調角斷清秋,徵人倚戍樓。

春風對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無兵阻,窮邊有客遊。

蕃情似此水,長願向南流。

《書邊事》是唐代詩人張喬的作品。此詩是寫作者遊歷邊塞的所見所聞,抒發了詩人美好的願望。首聯寫邊塞軍旅生活和安寧,徵人安閒無事;頷聯虛寫昭君墓秋來依然春風吹拂,梁州邊城一派日麗平和,再次申述民族團結,邊防安定;頸聯極言廣漠邊塞無蕃兵阻擾,遊客到這裡觀光,反覆渲染和平景象。尾聯抒寫作者希望民族團結的心願。全詩描寫了寧靜的邊塞,一片沒有戰事安寧的景象,意境高闊而深遠,氣韻直貫而又抑揚頓挫,寫景抒情,別具一格。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75。崔塗:除夜有懷

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漸與骨肉遠,轉於僮僕親。那堪正飄泊,明日歲華新。

在異鄉又值除夕,羈危萬里,亂山殘雪,將這種苦情一層層推進。因為無法與親人們一同迎接新年,和僮僕就分外親切,為除夕增添了一些歡樂。

這首詩是詩人客居他地、除夕懷鄉之作。詩人身在異鄉,深感羈旅艱危。三、四兩句寫悽清的除夕夜景,渲染詩人落寞情懷。五、六兩句寫遠離親人,連僮僕也感到親切,更表達出思鄉之切。最後兩句寄希望於新年,飄泊之感更烈,自然真切。全詩用語樸實,抒情細膩。離愁鄉思,發洩無餘。其中“漸與骨肉遠,轉於僮僕親”一句,從王維《宿鄭州》“他鄉絕儔侶,孤案親僮僕”化出。本詩作為“萬里身”、“異鄉人”的深繪,更加悲惻感人。

崔《除夜有感》:“迢遞三巴路,羈危萬里身。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春。漸與骨肉遠,轉於僮僕親。那堪正漂泊,明日歲華新?”讀之如涼雨悽風颯然而至,此所謂真詩,正不得以晚唐概薄之。按崔此詩尚勝戴叔倫作。戴之“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已自慘然,此尤覺刻肌砭骨。崔長短律皆以一氣斡旋,有若口談,真得張水部之深者。如“並聞寒雨多因夜,不得鄉書又到秋”、“正逢搖落仍須別,不待登臨已合悲”,皆本色語佳者。至《春夕》一篇,又不待言。

76。崔塗:孤雁

幾行歸塞盡,念爾獨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遲。

渚雲低暗度,關月冷相隨。

未必逢矰繳,孤飛自可疑。

崔塗的《孤雁》是一首詠孤雁的詩,作者藉此以喻自己孤棲憂慮的羈旅之情。

清人劉熙載說:“五言無閒字易,有餘味難。”(《藝概·詩概》)崔塗這首《孤雁》,字字珠璣,沒有一處是閒筆;而且餘音嫋嫋,令人回味無窮,可稱五言律詩中的上品。

77。杜荀鶴:春宮怨

早被嬋娟誤,欲妝臨鏡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為容。

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憶採芙蓉。

《春宮怨》是唐末詩人杜荀鶴創作的代宮女抒怨的代言詩。此詩含有自嘆無人賞識之意。首聯寫因貌美而入宮,受盡孤寂,不願梳妝;頷聯寫取寵不在容貌,因而不必妝扮了;頸聯寫景,春風駘蕩,風和日麗,鳥語花香,藉以烘托春心受殘,寂寞空虛的情感;末聯寫往日之悲苦,更露其怨情。其中“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兩句是歷來為人所推崇的名句。

此詩載於《全唐詩》卷六百九十一。下面是中國科學院成都教育基地特聘博士生人文導師、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陳志明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歷來寫宮怨的詩大多不著“春”字,即使是寫春宮之怨的,也沒有一首能像杜荀鶴這首那樣傳神地把“春”與“宮怨”密合無間地表現出來。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78。韋莊:章臺夜思

清瑟怨遙夜,繞弦風雨哀。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

芳草已雲暮,故人殊未來。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迴。

《章臺夜思》是一首思鄉詩。全詩描繪了一幅悽清的晚秋夜景圖:長夜蕭條,瑟聲憂怨,孤燈殘月,芳草遲暮,故人難見,鄉書不達,秋雁南飛。這樣的一個秋夜,詩人身在他鄉,各種愁思一起湧上心頭,怎能不愁腸百結。“芳草已雲暮”,詩人借芳草遲暮喻指美好年華的消逝,聯絡詩人的身世經歷,應當說全詩除了鄉思之外,作者還是有其它感慨的。

79。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尋陸鴻漸不遇》是唐代詩僧皎然的作品。此詩為訪友不遇之作,描寫了隱士閒適清靜的生活情趣。詩人選取種養桑麻菊花、邀遊山林等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刻畫了一位生活悠閒的隱士形象。全詩有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情趣,語言樸實,吐屬自然,不加雕飾,流暢瀟灑,層次分明,音調和諧。

這首詩刻畫了一位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透過對陸鴻漸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描寫,表現了他的高潔不俗。最後兩句透過西鄰對陸鴻漸行蹤的敘述,側面烘托了陸鴻漸的瀟灑疏放。作者透過陸鴻漸這一形象的塑造表達了作者對陸鴻漸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襟懷和氣度的讚美。

移家至城廓之旁,人煙尚稠,但居處卻是桑麻遮道(這使我們想起陶潛的名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剛剛在籬邊種滿新菊,所以秋天到來,還未開花(這又使我們想起陶潛的名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二聯一為轉折,一為承接;用陶詩之典,一為正用,一為反用,卻都表現了環境的幽僻。至此,一個超塵絕俗的隱士形象已如在眼前,而詩人訪友的興致亦側面點出。第五句暗示人不在,因為連犬都不吠,當然家中無人了。一般說來,寫到這裡,“不遇”之意已見,再加生髮,易成蛇足。就像柳宗元的《漁翁》一詩:“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崖上無心雲相逐。”前人每謂末二句“著相”,情思刻露,如蘇軾、嚴羽、胡應麟、王士禎、沈德潛等都持是說。但皎然之寫問訊於西家卻正得其所。一方面,見出對陸羽的思慕,表明相訪不遇之惆悵;另一方面,則借西家之口,襯托出陸羽高蹈塵外的形象,表明二人相契之根由。王士禎借用禪學,創為“神韻”之說,以不說盡為妙,但純任自然,當發則發,當止則止,也是禪門風範。這還是就作者而說的。從另一角度看,對詩中所描寫的物件即陸羽,並未給予任何直接的刻畫,但其品格卻呼之欲出,這也正符合禪宗“不著一字,盡得風流”之旨。

《唐詩三百首大全集》共8卷 第五卷:五言律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