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三星堆金面罩和銅像是如何粘接的,經過研究,它用的是這種粘合劑

簡介在三星堆遺址博物館的館藏文物中,有一件鎮館之寶——黃金面罩,考古專家們經過研究之後發現,它竟然是古蜀人粘合的在銅面具上的,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粘合劑呢

打造黃金加什麼粉末

三星堆是一處位於四川廣漢的古蜀國遺址,距今約5000-3000年,也是四川地區迄今為止發現的面積最大的古代文化遺址,佔地面積超過1200平方公里。在三星堆遺址博物館的館藏文物中,有一件鎮館之寶——黃金面罩,考古專家們經過研究之後發現,它竟然是古蜀人粘合的在銅面具上的,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粘合劑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三星堆金面罩和銅像是如何粘接的,經過研究,它用的是這種粘合劑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資料顯示,三星堆遺址最早發現於1929年,但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還都以為是普通的文化遺蹟。新中國成立之後,當地文物部門的專家在考察時驚奇地發現,三星堆遺址的面積竟然有1200多平方公里,並且據當地村民說遺址內還挖出來不少的玉器……於是,考古專家們立即展開了對三星堆遺址的保護,並在此後幾十年的發掘中重新整理了認知。

三星堆金面罩和銅像是如何粘接的,經過研究,它用的是這種粘合劑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考古專家們清理出了兩座祭祀坑,出土了包括青銅器,玉器,陶器和象牙等在內的數千件文物,並根據這些文物確定三星堆遺址是古蜀人的都城。在眾多的文物中,獨具特色的莫過於青銅縱目面具,這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首次發現,此外還有數百根象牙,以及長達142釐米的黃金權杖,不過最後成為鎮館之寶的文物卻是一件黃金面罩。

三星堆金面罩和銅像是如何粘接的,經過研究,它用的是這種粘合劑

黃金面罩其實並不獨特,它在世界範圍內也有出土。比如,在希臘獅子門城牆內的阿伽門農墓,考古專家們也出土過一件黃金面具,它由一整塊金錠敲打出人物的面部特徵和鬍鬚紋理,看起來栩栩如生,最難得是它儲存完好,代表了古希臘冶金技術的最高水平。另外,還有更著名的圖坦卡蒙面具,它發現於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墓室,當時正佩戴在圖坦卡蒙的木乃伊上。圖坦卡蒙黃金面具做工技藝十分複雜,並且還雕刻了鷹神和眼鏡蛇神,也鑲嵌了不同顏色的寶石和玻璃。

對比三星堆黃金面罩,阿伽門農黃金面具和圖坦卡蒙黃金面具,它們相同點在於都是黃金製品,不同點在於面罩的大小和厚度,以及製作的工藝。其中,工藝最簡單的是阿伽門農黃金面具,最難的是圖坦卡蒙黃金面具,而三星堆黃金面罩的工藝難度適中,不過它有一點是最難的,即黃金面罩是粘在青銅器上的,並且一直儲存了3000多年,令人感到驚奇。

三星堆金面罩和銅像是如何粘接的,經過研究,它用的是這種粘合劑

在一開始,專家們還以為黃金面罩是放在青銅頭像上的,但後來清理出來仔細一看發現,黃金面罩是一層薄如蟬翼的金箔,並且還牢牢地貼在青銅頭像上。專家們就感到十分納悶了,古蜀人是如何將黃金面罩貼在青銅頭像上的呢?並且還儲存了3000多年都沒有鬆動。為了解開這一疑問,專家們對一件已經破碎的黃金面罩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在青銅頭像上的金箔縫隙中,發現了一些呈現灰白色的神秘物質,難到這就是古蜀工匠製造黃金面罩時使用的神奇黏合劑嗎?

三星堆金面罩和銅像是如何粘接的,經過研究,它用的是這種粘合劑

專家們取出了一些灰白色粉末的樣本,然後送到化學分析實驗室做檢測,結果根據報告的顯示灰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石灰,除此之外還有漆酚,即天然的生漆。由此可見,古蜀人使用的粘合劑就是石灰和生漆。

三星堆金面罩和銅像是如何粘接的,經過研究,它用的是這種粘合劑

根據史料中的記載可知,古人使用生漆的記載能追溯到先秦時期,如《山海經·北山經》中記載,“虢山,其木多漆棕。英靼之山,上多漆木”,在《尚書·禹貢》也有相關記載,“兗州厥貢漆絲”。由此可見,古蜀人能使用生漆也並不稀奇,但是讓專家們感到十分費解的是,為何要在生漆中加上石灰呢?有的專家推測,石灰可以吸收水分,使生漆的黏性提高,或者還能夠與生漆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一些特殊的物質保證黃金面具黏貼千年都不會脫落,堪稱是當時黏性最強的黏合劑。

三星堆金面罩和銅像是如何粘接的,經過研究,它用的是這種粘合劑

三星堆遺址神秘莫測,黃金面罩同樣令人費解,雖然知道了它是黏合的,也知道了黏合劑的成分,但是對於如何調製的配方還無從得知,需要在後期的研究中有新的發現才能知道。最近三星堆考古又有新進展,不僅讓考古專家們都興奮不已,也讓很多普通讀者,以及文物愛好者看得津津有味,這說明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越需要從歷史中思考一些如何“學習和創造”的問題。

參考資料:

《華夏神都——全方位揭秘三星堆文明》作者:白劍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