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如何測算文曲星投胎機率?

簡介文昌帝君那些年,被文曲星投胎過的人文曲星,意味著天賦才華

鴻懿擇日網怎麼樣

如何測算文曲星投胎機率?

文星,包括文曲星和文昌星,都和文運有關,都是知識分子和文化界認許的主管神明。作為北斗七星的第四星,文曲星主管文人。文昌星是南鬥第六星,位於大熊座,也主管文運,但與梓潼神的化身有關。雖然在天文位置和神話傳說上,文曲星和文昌星並不住在一個家,卻常被老百姓認為是一家人,統稱為文星。

文曲星,好就好在這個“曲”字。清代的散文家袁枚說:“貴曲者,文也。天上有文曲星,無文直星。木之直者無文,木之拳曲盤紆者有文;水之靜者無文,水之被風撓激者有文。”

古時,“紋”與“文”相通,文人的命運也是曲折的,曲折以後方見真才實學。為什麼沒有“文直星”呢?因為木頭盤繞,水面吹風,都有紋路,所以有了“文曲”。同樣,情思婉轉,想得多、想得美、想得艱苦而突然靈感驟至,才有文化,方見才華,所以才叫“文曲”。

同理,有些人做不了文曲星,文曲星也不會投胎到他們身上。這些人,應該缺少某些特質。換言之,如果提高這些特質在人格中的所佔比例,或許你也可以主動成為文曲星,至於最後能不能認證成功,還要看天時地利人和。

如何測算文曲星投胎機率?

文昌帝君

那些年,被文曲星投胎過的人

文曲星,意味著天賦才華。說某某人是文曲星下凡,簡直是給讀書人的最高榮譽。不過,有些人竟也因為被文曲星投胎,發了瘋。

譬如,范進中舉以後,喜極而瘋,披頭散髮,自言自語:“中了,中了。”圍觀群眾出主意,勸范進的岳父胡屠夫上去打他一嘴巴,把新舉人打醒。然而,一向討厭女婿的胡屠夫此時卻猶豫了起來:“雖說是我女婿,但中了舉,就是天上的文曲星。聽說,打了文曲星,要被閻王爺發配到十八層地獄,還要捱打一百棍,永世不能翻身啊!”旁邊立馬有人反駁,說:“胡老爹,你看你每天殺豬,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閻王爺早不知道給你記了幾千棍,你也不差今天多出來的這一百棍。更何況,如果你今天救了文曲星,說不定閻王爺還能給文曲星一個面子,給你免去幾千次捱打呢!”

胡屠夫聽了,覺得好像有點道理。身邊的圍觀群眾繼續慫恿,胡屠夫抄起兩碗酒,一飲而盡,壯膽上前,扇了女婿一個巴掌。出於對文曲星的敬畏,胡屠夫沒膽再扇第二個巴掌。范進捱了屠夫老丈人的巴掌,一下子就被打暈了。周圍群眾湧上前去為他捶胸敲背,范進漸漸清醒過來。只有胡屠夫看著自己的手掌,心裡想:“果然不能打文曲星,現在手掌越來越疼,應該是菩薩來找我算賬了!”胡屠夫一面為女婿醒來高興,一面又對打了文曲星心有餘悸。他越想,手掌就越是疼。發紅疼痛難耐之際,胡屠夫趕忙去找郎中買膏藥。

一向受老丈人欺負的范進,在中舉以後,連老丈人都不敢打他巴掌了,生怕得罪文曲星。可見,文曲星在民間的影響力和地位。就連范進中了舉人,都會被認為文曲星下凡,那麼從古至今,究竟還有哪些人是文曲星下凡而生的?文曲星的投胎機率究竟有多高?

數千年來,被當作文曲星的真歷史人物,有商朝被挖心的比干、同在商朝的伊尹、唐代的宰相張柬之、宋代的宰相范仲淹、開封府的黑臉包拯(死後又去了地獄當閻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明朝開國元老劉伯溫等等。而文學或傳說的虛構人物,有前文提到的范進,還有許仙和白娘子的兒子——許仕林,考中狀元后,把白素貞從雷峰塔下救了出來。

還有一些是出於誇獎,他們不是文曲星真下凡,而是別人誇獎他們文采斐然,而說成是文曲星,比如詩仙李白,一般認為是太白金星下凡,卻也被部分人叫成文曲星。還有詩聖杜甫,以及任何有才華的文人。甚至,還有一些自我命名為文曲星的,比如太平天國的洪仁玕。

文曲星們的共同特徵

綜合分析上述人士,這些文曲星也有一些共同特點,他們要麼有真才實學,要麼有科舉功名,這些都是最顯而易見的外在證據。如果往內看,文曲星們則大都經歷過一波三折乃至多折的曲折人生,因而才配得袁枚所說的“文曲”之本義。

貴為帝嚳的後代、殷紂王的叔父比干,本是一國之相,文采斐然,卻因得罪殷紂王和妲己,最終被挖心。不過,比干很快就被平反。周王朝封他為“國神”,玉皇大帝封他為“財神”,道教封他為“文曲守財藏真福祿真君”。不得不說,雖然去世方式比較慘烈,但畢竟得到了人間與天庭的正面肯定和持續紀念。類似的事還不少,鐵面無私而開罪無數的包拯,生逢亂世、以身殉國的文天祥,沒有一個不曾歷經滄桑。如此看來,人生非曲折動盪,難以成為文曲星眷顧的人。

相比於文曲星投胎之人,在人間掀起風波和潮流,文曲星在天庭卻做著安靜的幕後工作。想當年,太白金星拿著玉帝聖旨,前往花果山水簾洞招安孫悟空,那道聖旨便是文曲星起草的。在天庭,文曲星主要在幕後扮演秘書的角色,負責起草玉帝聖旨和各種文獻通告。而投胎到人間以後的文曲星,曾經讓一直欺負范進的老丈人,在范進中舉以後都不敢打罵,生怕觸犯文曲星,遭到報應。而中了狀元的許仕林,更是能夠堂堂正正地去雷峰塔營救母親白素貞。

看來,文曲星的投胎,是一次非常有力、有權威的賦能,讓落魄秀才成為知名舉人,也讓不少人的苦難人生轉變為幸福生活。不過,這也會在人間造成更多問題。比如有些人,動不動就稱自己是文曲星投胎轉世,這種事也人為干預了文曲星的投胎機率,降低了資料的真實性與準確性。

愛轉世的文昌帝君

在民間,文曲星和文昌帝君經常被混為一談。文昌帝君算是一位三合一的神明,主要由張育、張亞子與文昌星三位融合而成。有史以來,文昌帝君投胎過的,多達七十餘人。這些人裡有周代的張仲、漢代的張良、晉代的涼王呂光、五代的蜀王孟昶等等。

其中,張育是蜀王,在東晉年間曾經帶過軍隊,在他去世以後,人們在梓潼的七曲山上為他建了紀念的祠堂。同在這座山上,就在張育祠的附近,還有張亞子的祠堂。張亞子是兩晉時期當地的一位神人,因為成功預測姚萇建立後秦而出名。因為兩位神明同姓,祠堂又捱得很近,信眾難免互相串門上香,傳著傳著,張育和張亞子就成了一個神明,後來又與文昌星合一,三而為一,最終成為文昌帝君。

相較於文曲星的辭章華藻、飛揚情思、伶俐口才,文昌星雖也才華卓著,但更質樸剛毅。文昌帝君轉世的文人,更多的是有才華、會寫文章的政治人物。文昌帝君比文曲星更深地參與時事政治。比如在唐代,安史之亂髮生以後,唐玄宗跑到四川避難,本來內心惶惶,但有一晚得到張亞子的託夢,告知其日後將成為太上皇。唐玄宗半信半半信半疑,果不其然肅宗李亨登基,唐玄宗果然成了太上皇。從那以後,唐玄宗給張亞子封了一個“左丞相”的頭銜。這位原本屈居在偏遠山區的神明,暴得大名,從四川火遍了全國。

文昌帝君的背後

唐玄宗只封了張亞子為“左丞相”,此時三合一版的文昌帝君尚未誕生。先是道教把張育和張亞子納入自己的神譜,說他倆都是文昌星下凡,主管考運和文運。在唐代,科舉是讀書人進入廟堂的主要途徑。拜文昌帝君,祈禱考試好運,也就成了讀書人眾相追捧的時髦。

更重要的是,許多皇帝也參與到這個神明的打造過程,為文昌帝君賦能。從唐代、宋代到元代,文昌帝君分別獲得了“左丞相”“濟順王”“英顯武烈王”“忠文仁武孝德聖烈王”“神文聖武孝德忠仁王”等榮譽封號。元代重開科舉考試以後,正式封其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簡稱“文昌帝君”。從此以後,讀書人要科舉,都會去專門的文昌閣拜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成了主管讀書人文運的專業神明,甚至形成了“北有孔子,南有文昌”雙足鼎立的現象。文昌帝君還被配給了侍奉的童子,分別叫天聾、地啞。因為文昌帝君主管科舉考試,手頭握有當年中舉人士名單,如此天機必不可洩露,所以身邊還是聾啞人為宜。而清代的嘉慶皇帝看到文昌閣年久失修,還用自己的私房錢來整飭一新。

自隋唐開科舉以來,史冊上留名的狀元至少有三百多位,其中被稱為文曲星、文昌帝君轉世的有七十多位,佔狀元總數的百分之二十。如此高的機率,已經可以說明文昌帝君對於讀書人的意義。

文昌帝君從四川山區裡的小神明,演變為大中華地區的著名神明,經歷了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特別是皇帝的參與冊封,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政治地位以及在科舉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以至於拜文昌帝君,成了通往科舉的必經之路。

(本文摘自徐頌讚著《神明考古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