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旁觀者唐朝加入戰爭,為何勢在必得的大食,而拉了波斯一把

簡介1. 控制波斯是唐王朝開闢西亞地區的第一步對波斯來說,薩珊王朝不止一次向唐王朝進行求助,但幾乎每次都遭受到唐朝統治者的漠視,而在大食與波斯開始戰爭的時候,這一次唐王朝卻前所未有選擇了與其統一了戰線,幫助波斯守衛了自己的領土

古時候大食是什麼地方

關於波斯、大食和唐朝之間的關係,這三者作為獨立的個體,甚至是透過三者之間複雜的關係和聯絡,都能夠看出亞洲大陸三足鼎立的局面維持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

而波斯和古代中國之間的交流來源已早,根據歷史傳記中的記載,波斯對古代中國的朝貢起源於魏朝時期,一直到唐朝時期,絲綢之路的開通使得這一整條線上的國家之間的交往變得日益密切起來。

旁觀者唐朝加入戰爭,為何勢在必得的大食,而拉了波斯一把

大食是阿拉伯帝國,而波斯可以說是伊朗,這兩個國家在歷史上就曾經有過不少衝突,實際上,波斯在與羅馬帝國之間產生糾紛的時候,就曾經逃往中國求助,但那時候的唐朝君主只是對波斯王子採取了放養的態度,就是

“我可以養著你,但是我不會幫助你打別人”。

而就在此時,波斯與大食的鬥爭後期,唐朝在對待波斯援助要求的態度上發生了重大改變,因為唐朝和波斯史無前例的統一了戰線,其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一、唐王朝的選擇:實力強大的大食還是日漸式微的波斯?絲綢之路開通之後,中亞許多國家都從絲綢之路中得到了好處,最為明顯的是唐朝在這些中亞國家中的地位,幾乎沒有一個國家不“上趕著”與唐朝交好、示好的。

而波斯是一直以來鍥而不捨的對唐朝表示出忠誠度的態度的

,波斯也經歷過鼎盛期,但是其與其他國家的爭鬥不在少數,而且也曾經不止一次向唐朝求助,而大食與波斯在歷史上也有許多衝突和波折。事實上,波斯和大食之間的戰爭原本與唐朝無關,並且某種程度上或許戰爭的勝負早就已經註定了,

但是正是在戰爭後期,波斯一如既往的向唐朝求助,而唐朝卻一反之前的做法,出兵援助了波斯。

旁觀者唐朝加入戰爭,為何勢在必得的大食,而拉了波斯一把

而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說,或許在實力強大的大食和日漸式微的波斯之間,如果要做出選擇,要麼選擇實力強大的大食,要麼選擇袖手旁觀,畢竟唐朝也不是第一次沒有施以援手了,但唐朝卻選擇了波斯。為什麼呢,本質上唐朝統治者就是一個從社會政治經濟全域性考慮的“商人”,時時刻刻考慮著自己的利益,就唐王朝當時的情況來說,無疑其是這個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國家,沒有國家會自不量力去招惹唐朝,但唐朝也不是就此高枕無憂了,它試圖統一西亞的野心始終都沒有消亡。這就是背後的原因所在,在唐朝統治者眼中,波斯對唐王朝的忠心已經顯而易見,並且薩珊王朝實力越來越弱,

對唐王朝來說是一個大好的完全控制住波斯,開啟西亞地域的機會

,因此波斯並不足為懼。而大食卻是一個沒有什麼交流和聯絡的潛在的對手,或許未來還會發展成為唐朝統一大業的阻礙者和虎視眈眈的競爭對手。因此,唐朝這樣做無非就是在賭一賭,在大食這個帝國萌芽的時候讓它就此覆滅,如果成功壓制住了大食,對唐朝來說簡直不能再好了;而如果沒有成功,事實上它也沒有什麼損失,不過就是波斯沒了,唐朝開拓西亞的野心需要延後罷了,或許還能提前防備一下未來的強大的對手。

旁觀者唐朝加入戰爭,為何勢在必得的大食,而拉了波斯一把

1. 控制波斯是唐王朝開闢西亞地區的第一步

對波斯來說,薩珊王朝不止一次向唐王朝進行求助,但幾乎每次都遭受到唐朝統治者的漠視,而在大食與波斯開始戰爭的時候,這一次唐王朝卻前所未有選擇了與其統一了戰線,幫助波斯守衛了自己的領土。顯而易見,這並不是唐王朝“再一再二不能再三”的習俗和傳統,在某種程度上唐王朝之所以會這樣做,絕大部分是因為利益的驅使。唐朝雖然對於波斯對態度一直相對來說比較冷淡,甚至是漠視,但唐朝從絲綢之路開通時起,

在看到了因為絲綢之路帶來的沿路上各個國家的利益驅使和“友好”關係之後,開始了征服西亞,開闢拓展新領域的野心,而波斯顯然就是這個契機。

事實上,波斯對於唐王朝一直是附屬的地位,無論是早從北魏時期就開始進行的波斯王朝與中國古代的朝貢貿易關係,還是後來波斯每逢陷入危機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對唐王朝的統治者進行求助,

波斯與唐王朝的關係本質上是在相互利用。

波斯看到了唐王朝的興盛和強大的實力,希望能從其中得到強大的依附背景和無數量的財富,而對於唐朝統治者來說,使得波斯成為其附屬國,並在此地建立起唐王朝的統治,標誌著唐朝統治者對於西亞地區統一的慾望和野心越來越大。

旁觀者唐朝加入戰爭,為何勢在必得的大食,而拉了波斯一把

2.利益的驅使:唐王朝需要的是共同攻擊敵人的隊友,而不是利益無關者

在薩珊王朝二世胡斯洛統治時期,一直與阿拉伯各個部落保持著相對來說比較友好的關係,而與此同時,薩珊王朝的實力也開始日漸式微,薩珊王朝在這一時期與隋朝和唐朝之間的關係也變得更加密切。而突厥在這一時期社會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實際上突厥與唐朝和波斯的淵源來源已久,十三世紀初期,在帖木兒帝國滅亡之後,波斯再次陷入了混戰之中,此時一些突厥人建立起來的政權開始進入世界舞臺。半個世紀之後,也就是在1453年,奧斯曼攻佔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滅亡了拜占庭帝國並遷都君士坦丁堡,改稱其為“科斯坦丁尼耶”,至此奧斯曼真正意義上成為了奧斯曼帝國,突厥人最強盛的時期即將到來。而毫無意外,

全盛時期的突厥成為了波斯最大的威脅,時不時的戰爭和混亂成為了薩珊王朝的噩夢。

對於一直致力於統一西亞地區的唐朝來說,其統治者自然無法就這樣放任有一個實力將會超越它的新的帝國的出現,不僅是因為突厥表現出來的強硬的實力和態度,更是因為其存在的在亞洲地區稱王的唐王朝眼中潛在的威脅。

旁觀者唐朝加入戰爭,為何勢在必得的大食,而拉了波斯一把

由此,唐王朝與波斯毫無意外的成為了擁有共同敵人的相同陣營的利益共同者,而大食顯然沒有這樣的聯絡可言。三、宗教的選擇:文化的向心力我們經常認為歐洲人對於宗教是狂熱的,事實上中亞地區也不遑多讓,特別是阿拉伯人和伊拉克、伊朗等。

古代波斯人主要信奉瑣羅亞斯德教,又稱拜火教,我國古代稱祆教,事實上波斯人信奉的宗教對唐朝來說並不陌生,還有著某種淵源。

明教源於波斯國,唐時傳至中土,當時稱為宣教,唐朝時期各個統治者在各處敕建大雲興明寺,這就是明教的寺院,明教教義是行善去惡,眾生平等,若有金銀財物,須當救濟貧眾,不茹葷酒,崇拜明尊,其教徒認為明尊就是善神。而大食呢,古時候大食人絕大部分都是大食教的教徒,我們現在所說的伊斯蘭教就是古時候的大食教,在中國古代唐朝時期,社會中也有相關寺院和教徒,但都在少數,遠遠比不上明教在唐朝社會中的地位。

因此波斯和唐朝在宗教信仰上的聯絡也十分密切,至少在與大食相比較的時候,波斯顯然與唐朝關係更好。

宗教信仰和思想文化的因素雖然不能完全決定唐朝對波斯態度的變化,但我們可以明確知道波斯與唐朝之間的關係遠遠勝過大食與唐朝的關係。

旁觀者唐朝加入戰爭,為何勢在必得的大食,而拉了波斯一把

雖然不是關鍵的決定性因素,但文化因素,尤其是宗教信仰,是分佈在民眾中,甚至是統治者心中的一種信仰,這種信仰一旦形成,有時候甚至遠超於人們對利益的衡量。或許文化的向心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儘管唐朝作為一個強大興盛的大王朝,

其絕對是有著廣闊的胸懷和文化包容性的

,但社會中數千種文化也難以阻止人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文化,這就是文化向心力,或者說是宗教信仰的力量。四、結論關於大食與波斯的鬥爭其實也無可指摘,因為波斯是一個橫跨亞、歐、非三個大陸的帝國,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文化的傳播和交流,可以說波斯處於一個十分“搶手”的位置,而大食,作為一個實力不斷增長的未來的帝國,對於統一波斯對野心也無可厚非,它可以做到然而就這麼做了。唐朝在大食與波斯鬥爭中或許起到了一定的影響作用,但並沒有改變波斯覆滅的結局,雖然唐朝統治者出兵援助了波斯,但本質上並沒有改變統治者以利益危險的政治考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