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減肥時代,如何遠離進食障礙?

  • 由 心靈柯南心理電影沙龍 發表于 動作武俠
  • 2022-07-28
簡介進食障礙患者的情緒識別能力、情緒調節能力、認知靈活性和控制衝動能力存在缺陷,患者對自己的身材和體形要求苛烈,渴望受到他人的關注但是又非常懼怕負面評價,在維繫人際支援和建立良好親密關係方面能力有限

進食障礙症怎麼治療

“天生麗質難棄,努力變成萬人迷”,追求美、欣賞美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不同時代對美的定義及表達方式各有不同,具體到每個個體身上,便更是“橫看成嶺側成峰”。然而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人們對於美的定義愈趨狹窄和單一,“吃草吃成沙拉精”似乎成為許多“成功人士的“美麗秘方”。

合理適當的減肥的確能夠降低多種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但對身材和體形過分關注則很容易讓人誤入歧途。當代,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和年輕女性因為過度節食而罹患“進食障礙”,營養攝入不足,身體健康每況愈下,最終花季喪命。

減肥時代,如何遠離進食障礙?

01 減肥時代進食障礙的成因?

從臨床診斷角度看,進食障礙指以進食行為異常及對食物和體重體形的過度關注為主要臨床特徵的一組綜合徵。主要包括:神經性厭食(又稱“厭食症”)、神經性貪食(又稱“貪食症”)和暴食障礙(又稱“暴食症”)。進食障礙病因尚未完全明瞭,目前認為是遺傳因素和一系列環境因素互動作用的結果。

減肥時代,如何遠離進食障礙?

*遺傳因素

進食障礙存在家族聚集現象,家系研究及雙生子研究提示進食障礙與遺傳有一定關聯,遺傳度在50%-83%之間,其中厭食症和遺傳的關係最密切,雙生子研究發現,厭食症同卵雙生子的同病率約55%,顯著高於異卵雙生子同病率(僅為5%)。

*個體心理因素

性格特徵是進食障礙高危因素之一,其中兩個最重要的特徵是低自尊及完美主義。進食障礙患者常共存人格障礙,神經性厭食症與C型人格(尤其是迴避型人格及強迫型人格障礙)有關,神經性貪食與及C型人格有關(尤其是邊緣型人格障礙及迴避型人格障礙)。進食障礙患者的情緒識別能力、情緒調節能力、認知靈活性和控制衝動能力存在缺陷,

患者對自己的身材和體形要求苛烈,渴望受到他人的關注但是又非常懼怕負面評價,在維繫人際支援和建立良好親密關係方面能力有限。

減肥時代,如何遠離進食障礙?

*社會文化因素

流行學調查表明,厭食症在發達國家富裕階層中患病率高,以女性患者為主,好發於青少年期。Ogden和Thomas(1999)等人的研究認為社會階層與形體關注有顯著的一致性,外貌尤其是纖瘦的體形對於中上流社會的女性非常重要,這些女性較社會階層低者更易對自己的體形不滿。但是

隨著“瘦文化”的普及與媒體宣傳促使越來越多的女性追求苗條身材,減肥慢慢地成為一種社會時尚,因而農村和其他欠發達地區的進食障礙發生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

現代社會文化觀念普遍把女性的

身材苗條作為自信、自我約束、成功的代表

,在此種文化氛圍薰陶之下,年輕的群體越來越關注自身及同伴的飲食和身材狀況,盲目攀比、從眾、體形嘲笑以及社交隔離等都誘發了進食障礙的產生。

另外,家庭因素在進食障礙的發生與發展中也起著重要作用,甚至有理論家認為其作用和基因一樣重要。家庭治療師認為

進食障礙是孩子表達其想要獨立自主的手段,目的是實現對父母的反控制,

並以此作為解決家庭內衝突的一種方法。Minuchin等人認為,厭食症與關係纏結、過分保護僵化以及迴避衝突等不良家庭關係模式有關。

父母養育方式不當、家庭衝突頻發、兒童遭虐待或忽視、不良進食觀念與進食行為的代際傳遞等,在進食障礙的產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02 如何早期識別進食障礙?

厭食症的患者存在有意地

嚴格限制進食

情況,其

體重明顯下降

並低於同齡的其他群體,最常見於青少年女性和年輕女性,患者強烈地害性體重增加,恐懼發胖,對體重和體形極度關注。如果孩子目前或者曾經有節食減肥情況,體重在短時間內快速下降,格外關注攝入食物的熱量,迴避油和肉類,拒絕進食或挑易進食,家長應該高度注意。另外,對於青春期及以上女孩子的家長還可以詢問孩子月經情況,

如果是減肥期間或者減肥之後發生停經,很大可能是由限制進食等引發的內分泌紊亂。

減肥時代,如何遠離進食障礙?

貪食患者主要表現為

反覆發作不可控制、衝動性地暴食,繼之採取不恰當的補償性行為來阻止體重增加

,例如禁食、過度運動、誘導嘔吐,濫用瀉藥和食慾抑制劑等,這類患者體重在正常範圍或輕微超重。許多貪食症患者

在應激或壓力因素促發下容易發生暴食,他們以大量進食作為調節情緒的方式

,部分患者會囤積食物或竊食他人食物,有的患者可能會使用塑膠導管或者用手誘發嘔吐。也有部分患者在發病前期表現為厭食或拒絕進食,後期則產生爆發性和失控性進食,因此家長同樣需要關注孩子是否正在減肥或者存在減肥經歷。

暴食症以

反覆發作性暴食

為主要特徵,主要表現為反覆發作、不可控制、衝動性地暴食,但不存在採取不適當的補償性行為來阻止體重增加,

該類患者易導致肥胖

03 如何與進食障礙專業人員合作進行治療?

厭食症治療通常是以

營養治療

為主,配合使用

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

。由於多數厭食症患者體重低於正常群體,身體機能衰退嚴重,死亡風險較高,因此恢復體重是治療的首要目標。心理治療常見型別有認知行為治療和家庭治療。有研究發現個體形式認知行為治療對厭食症是有效的,其中的暴露和認知挑戰技術能使患者的體相障礙症狀發生改變。厭食症家庭治療的有效證據相對比較多。

目前厭食症尚無循證有效的藥物治療。

貪食症治療通常以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為主,常見的心理治療型別有

認知行為治療(CBT)、辯證行為治療(DBT)和人際心理治療(IPT)

。有研究發現認知行為治療在治癒貪食症方面療效卓著,人際心理治療療效與認知行為治療相當。辯證行為治療主要教授患者有效的多種技能,幫助其使用技能取代例如暴食、催吐等適應不良行為。

暴食症治療通常以

心理治療和運動治療

為主,其中針對貪食症的認知行為治療同樣適用於暴食症治療,50%暴食症患者透過認知行為治療能達到痊癒,治療後患者對體形、體重的過度關注,抑鬱,心理社會功能等均有顯著改善。運動治療則透過引導體重過高的患者規律飲食、合理運動來保持體重穩定。

減肥時代,如何遠離進食障礙?

04 貪食症、暴食症的自助方法——針對情緒性進食

貪食症和暴食症也可以採用自助的方法。針對貪食症和暴食症患者中普遍存在的情緒性進食問題,DBT是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其許多基本思想來自於傳統的認知行為理論。DBT的情緒調節模型解釋了情緒與暴食之間的關係,當患者的情緒感受過於強烈而無法調節、忍受或以其他方式進行管理時會轉向暴食的方式來調節。暴食成為了一種幫助患者減少情緒困擾的習得行為。患者可以透過自助書籍輔助學習各種技能以調節自己的情緒性進食。這些技能包括行為鏈分析、正念技能、疼痛忍受、情結調節技能等等,詳細操作方法可以參考《告別情緒性進食的DBT方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