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動作武俠首頁動作武俠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對抗安史之亂的三駕悲情馬車(4)

簡介“上久處太平,不謀軍事”,加之上文所說玄宗心理陰影的遮蔽,便聽信了楊國忠的鷹派論調,不斷派中使催促哥舒翰馬上出潼關主動進擊安祿山,把安胖子碎屍萬段

悲嗥什麼意思

書接上回。

邊公公一頓小報告,唐明皇斬殺了兩員大將,臨時頂上老將軍哥舒翰。

哥舒翰的大棋就是死守潼關

唐玄宗以哥舒翰代為隴右節度使,上任後,首先在青海擊退吐蕃軍,使其不敢再犯。八寶八年,又集中幾鎮的兵力進攻吐蕃的石堡城,在付出數萬人傷亡的代價後,終於佔領該城。

一將功成萬骨枯,哥舒翰被封特進、鴻臚員外卿,賜物千匹和大宅美田。

哥舒翰一直與安祿山處不好關係。唐明皇覺察後,於一次眾節度使進京面見的機會,以皇帝的名義撮合了一次聚餐。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對抗安史之亂的三駕悲情馬車(4)

安祿山見風使舵,主動向哥舒翰示好:

“我父親是胡人,母親是突厥,您父親是突厥,母親是胡人。我們血脈如此相類,怎能不感覺親近呢?”

哥舒翰多少讀過些書,就援引經典地說:

“古人講,野狐向自己出生的洞窟嗥叫,是不祥的兆徵,因為它忘本啊。我哥舒翰怎能不盡心呢。”

什麼意思,沒聽懂?

其實也是示好之意,偏偏這時候哥舒翰掉起了書袋。

沒曾想,安祿山這個大字不識多少的粗人也沒聽懂,以為哥舒翰拐彎抹角罵他,於是大怒,把酒杯一摔,罵道:

“你這個突厥狗敢如此說話!”

哥舒翰正要起身回罵,大太監高力士忙向哥舒翰使眼色,這才阻止了兩個人的發作。 一場皇帝做和事老的盛宴於是不歡而散。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對抗安史之亂的三駕悲情馬車(4)

後來楊國忠和安祿山日生嫌隙,楊國忠就有意拉攏哥舒翰。

玄宗天寶十三年,在楊國忠力贊之下,哥舒翰剛剛接到河西節度使的委託狀不久,又被授封為西平郡王,拜太子太保,兼御史大夫。

哥舒翰自青年時代就是個酒徒,功成名就後,更加大魚大肉,醇酒美人不離左右。

不幸在享樂之時忽發腦溢血,摔倒在地,昏迷好久才醒過來。於是就回到京城,在家養病。

偏偏倒黴,唐明皇以敗退罪名殺了高仙芝、封常清,就想起這個中風的與安祿山不對付的老將來了。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對抗安史之亂的三駕悲情馬車(4)

於是拜為皇太子先鋒、兵馬元師,統數十萬漢、番名將,合高仙芝舊部等二十多萬兵士,赴潼關“拒賊”。

臨行,唐玄宗親自餞行,又加封哥舒翰為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可謂榮祿已極。 反正一頓加官進爵,趕緊打發去潼關據守。

哥舒翰剛開拔,唐玄宗就接到有人的誣告,說哥舒翰勾結安祿山,當時唐明皇還算明白,沒有采信,但是心中已然種下了敗亡的陰影。

宰相楊國忠心裡也開始打鼓,從前他力保的哥舒翰如今羽翼已豐,說不定哪天會奏自己一本,加之其擁重兵在外,不得不防。

同時,哥舒翰手下也勸他:“安祿山以誅討楊國忠為藉口,如果將軍您留三萬兵於潼關,自將大兵回師京城殺掉楊國忠以清君側,不僅國權在握,安祿山進兵也失去了藉口。”

人生總有那麼一兩步非常關鍵,往往一個選擇或生或死。

哥舒翰就是考慮半天,沒敢答應,實在不想做安祿山第二啊!

雖如此,“此謀頗洩”,很快就傳到楊國忠耳朵裡。“國忠大駭”,趕忙入見玄宗,說:“兵法講,安不忘危。現在大軍全部都集結在潼關,萬一有個閃失,京師就太危險了。”取得玄宗同意後,楊國忠招募三千精兵,日夜訓練,以他的親信將領統治。同時,他又招募一萬多兵士屯結灞水之上,以心腹杜乾運掌兵。哥舒翰害怕杜乾運從背後給自己來個“窩心劍”,假裝商議軍事,把杜乾運召至自己大營,一進大營就以雷霆之勢將之綁上砍頭,並領其軍。

與安祿山還未開戰,楊國忠和哥舒翰這一相一將就開始互相算計,後果不堪想象。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對抗安史之亂的三駕悲情馬車(4)

哥舒翰確實是將帥之才。他認為,安祿山雖佔有河北廣大地區,但所領皆是番將胡人,佔領之地皆是依恃威勢,肯定不會持久。潼關地勢險要,是關東通往關中的咽喉要道。如果固守堅城,安祿山眾軍很快就會因挫沮而離心渙散,到時可以由河套地區的郭子儀、李光弼趁勢出擊,叛亂就可以一舉而平定。

催戰就是一道催命符

不料,楊國忠怕哥舒翰長期擁兵在外不出去交戰,害怕大將軍沒準兒暗地裡會找機會先發制人琢磨自己,所以,他不停上奏玄宗要哥舒翰出師,以免師老兵疲。“上久處太平,不謀軍事”,加之上文所說玄宗心理陰影的遮蔽,便聽信了楊國忠的鷹派論調,不斷派中使催促哥舒翰馬上出潼關主動進擊安祿山,把安胖子碎屍萬段。

開始哥舒翰還分析道:

“安祿山久習用兵,現在暗藏精銳,以老弱兵卒引誘,肯定是有詭計。而且,賊兵遠來,精草無繼,利在速戰。如果我師輕出,正中其計!”

可是唐明皇就是不聽,認為哥舒翰懼敵,派去前線的中使(基本都是公公)到來後語氣也漸次加重。有高仙芝、封常清這兩個“前車之鑑”,哥舒翰無奈之極,很怕最後來個邊令誠那樣的太監,一紙詔書就能要了自己的老命。萬般無奈之下,哥舒翰大哭一場,集結大兵出關。

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陰曆六月四日,哥舒翰大軍駐紮於靈寶縣西原。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對抗安史之亂的三駕悲情馬車(4)

六月八日,十幾萬官軍南迫險峻高山,北臨黃河,由於都是倉促間招募的臨時工,所以一路上亂哄哄前行。

與安祿山的崔乾佑數千人交戰,踏進賊兵的埋伏圈。

哥舒翰和幾個高階參謀浮船河上,看見崔乾佑兵數很少,心中輕敵,就擊鼓催促兵士速進。

唐軍將士也一味爭功,一擁而上,更無行列陣伍。但是賊兵居於高險之處,十來萬大軍氣喘吁吁爬了半天山,也沒找到幾個敵人,又亂哄哄地返回山下,聚成一團。

這時,山上敵人忽然衝下,殺掉不少唐軍。哥舒翰此時依仗人多,分遣兵馬,夾河鳴鼓,擁眾而前。

崔乾佑假裝示弱,兵士三三兩兩,或進或退,唐軍見了,又生輕敵之心。

午後東風忽起,崔乾佑突然實施火攻,把數十輛點燃的草車推下山谷,很快樹木草叢接連火起,一時間煙焰熏天。唐軍煙熏火燎,眼都睜不開,互相你推我撞,前軍後退,後軍前逼,自己亂成一鍋粥,掉進黃河就立時淹死幾萬人,哀嚎救命聲振天動地。

河邊的唐軍再也不敢進攻,爭相逃上黃河中運糧船逃命,由於人多,幾百艘船最後都因超載沉入河中,士兵幾乎全都在黃河中淹嗆而死。最後,剩餘唐軍把軍械綁縛在一起,以槍當槳,划向河對岸逃命。最終上得岸來的,大軍僅存十分之一二。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對抗安史之亂的三駕悲情馬車(4)

唐軍軍敗之情狀非常慘烈,哥舒翰見狀,忙帶領數百親兵渡河還營,一點數,總計還剩八千殘兵。驚惶之中,哥舒翰還算鎮定,逃至潼津,他把陸續逃歸的敗兵集合起來,重新守住關口。

崔乾佑大勝後,稍稍休整軍隊後,馬上向唐軍撲殺過來。為哥舒翰一手提拔起來的番將火撥歸仁等人見大勢已去,暗中商議好要一起劫持哥舒翰投降安祿山。幾個人進得大營,擁持哥舒翰就往外走。“去哪裡?”哥舒翰驚問。

“大帥,二十萬大軍,在您手中一天就覆亡殆盡,還能回朝廷面君嗎?高仙芝等人的下場您不知道嗎?”諸將向哥舒翰把事情挑明。

此時哥舒翰怒目圓睜,方顯漢子本色,道:“我寧可像高仙芝那樣被國家殺頭,你們放掉我!”如此奇貨可居,火撥歸仁等人當然不會放走。他把哥舒翰綁在馬上,捆送至崔乾佑營內,以餘軍歸降。至此,潼關失陷。

崔乾佑擒了對方主帥,不敢怠慢,連忙以囚籠馳送洛陽。安祿山見到哥舒翰,罵道:“你平常總是瞧不起我,現在成為我手下敗將,怎麼樣啊?”

這時的哥舒翰想到一天之內二十萬大軍喪亡殆盡,不由得羞愧難當,一旦心軟,生存的本能使得他的膝蓋一軟,跪倒在安祿山面前,俯伏謝罪,說:“陛下是撥亂之主。現在天下未平,李光弼在土門,來滇在河南,魯炅在南陽,為臣我現在為陛下您以書信招降他們,可平定這三方唐軍。”

安祿山大喜,馬上封哥舒翰為司空、同中下門下平章事。隨後,安祿山大臉蛋子一沉,喚人把站在下邊等著封賞的火撥歸仁五花大綁,喝斥道:

“背主忘恩的東西,怎能容你這樣的人留在軍營!拖下去砍了!”

安祿山不愧是一代奸雄。這樣殺一儆百,既告誡手下不要背叛主帥,又安撫了哥舒翰,讓他感激涕零為其招降唐軍大將。死個把火拔歸仁又算得了什麼。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對抗安史之亂的三駕悲情馬車(4)

只可惜,哥舒翰昔日手下諸將接到書信後,都復書責罵他不死節,有失國家大臣的體面,並紛紛嚴兵以待,絲毫不為所動。

安祿山這才發現哥舒翰實在沒啥用處,又念起舊惡,於是惡向膽邊生,派人把哥舒翰做掉了。

可惜可嘆,老將軍晚節不保,最終難逃一死。死後史官蓋棺論定八個字:“醜哉舒翰,不能死王!”

開元之時,經過能臣良將的經營,吐蕃、突騎施、奚、契丹等異族遭受沉重打擊,俱無能力進攻唐境,萬邦來潮,天下太平,只可惜玄宗晚年好逸安樂,致使內有奸佞擅權,外有節度覬覦,終於釀成大難。

其實安史之亂初期,朝廷軍隊還是有機會迅速剿滅叛軍的,但是一頓騷操作,自毀長城,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個個都是名將,但是卻在那時的體制下喪師失地,性命不保,最後門戶洞開,局勢一頹到底,弄得個長安難安,長恨難平。

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對抗安史之亂的三駕悲情馬車(4)

這正是:潼關不守長安難安,雨霖銅鈴淋也白淋

文 | 雲間大彭

歡迎點選關注,點贊評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