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科幻鼻祖阿西莫夫在1983年對2019年做出的預言,有些真是神準

  • 由 放牛班的秘密花園 發表于 手機遊戲
  • 2022-09-11
簡介但阿西莫夫對未來社會的太空探索有點兒樂觀了,他預測,透過採礦作業、“利用太空特殊特性”的工廠、天文臺,甚至是將微波傳回地球的太陽能發電站,人類將“大規模重返月球”

戰雙阿西莫夫是誰

科幻鼻祖阿西莫夫在1983年對2019年做出的預言,有些真是神準

1983年,《多倫多星報》請科幻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預測2019年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他對計算機化的預測極其準確,而他對教育和宇宙空間利用的一些預測則過於樂觀。

阿西莫夫的預測突出表明,預測技術的未來是多麼困難。

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

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多產的科幻作家之一,在他40年的職業生涯中撰寫或編纂了500多本書。

這位出生於俄羅斯的作家以著有《我,機器人》、《銀河帝國:基地三部曲》和《夜幕降臨》等硬科幻小說而享譽世界。他的工作理所當然包含了對社會與技術未來的許多預測。

其中一些預言成為了現實,比如我們能利用他所說的視覺-聲音通訊技術聯絡地球上的任何人。

但其他一些——例如,一臺可以將酵母、藻類和水轉化為“仿火雞”之類食物的機器——卻從未出現過。(現在的人造肉已見雛形。)

1983年,《多倫多星報》邀請阿西莫夫預測一個具體問題的答案:“2019年的世界會是什麼樣?”

《星報》的編輯們認為,提出這個問題的時機恰到好處,因為1983年剛好是喬治奧威爾(GeorgeOrwell)的小說《1984》問世35年。

阿西莫夫寫道,如果美國和蘇聯將發生核戰爭,那麼設想未來社會毫無意義,所以他認為核戰爭不會發生。

然後,他將自己的預測分為兩個主題:

計算機化和宇宙空間利用。

計算機化

阿西莫夫對計算機化未來的許多預測或多或少是正確的,儘管他的一些預測有點兒寬泛和平淡無奇。它們包括:

科幻鼻祖阿西莫夫在1983年對2019年做出的預言,有些真是神準

“毫無疑問,計算機化將不可避免地繼續下去。”(早就是這樣了)

“移動計算裝置”將“進入家庭”,社會日益增加的複雜性將使人們的生活離了這項技術就寸步難行。(看看你一天都離不了的手機)

電腦會顛覆人們的工作習慣,用完全不同的工作取代舊工作。(自動化的必然)

機器人將消滅“常規文書和流水線工作”。(人工智慧在行動)

社會將需要“教育在本質上發生巨大的變化,所有人都必須“會使用電腦”,並且必須學會應對一個“高科技”的世界。”(數字化時代的位元素養)

對許多人來說,這種教育轉型會很難,尤其是在世界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的情況下。

儘管如此,阿西莫夫對計算機化未來的一些預測是錯的,或者說至少略有偏差。

例如,他預言技術將帶來教育革命(正確!),但傳統教育將變得過時,因為孩子們將能從家裡的電腦上學到他們需要知道的一切。這在技術上是可能的,但它還有個假設,孩子們不會利用技術把所有時間都花在玩遊戲上,比如時下流行的《堡壘之夜》。

宇宙空間利用

“我們將進入太空,並留在那裡”

阿西莫夫在他的文章中這樣斷言。

他基本上是對的:

人類在國際空間站已經持續居住了超過18年。

但阿西莫夫對未來社會的太空探索有點兒樂觀了,他預測,透過採礦作業、“利用太空特殊特性”的工廠、天文臺,甚至是將微波傳回地球的太陽能發電站,人類將“大規模重返月球”。

阿西莫夫還認為我們將在月球上建立人類定居點。

“到2019年,第一個太空定居點應該在設計當中了;而且可能已在實際建設中。”他說,“它將是數以萬計人類太空定居點中的第一個。他們可以在這些定居點中建立各種各樣的小型社群,給人類增加更多意想不到的多樣性。”

美國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確實計劃在十年內將宇航員送上月球,不過,對任何國家來說,建立永久性月球定居點可能需要比這更長的時間。

為什麼預測技術的未來如此困難

我們可以用摩爾定律這類觀測資料來預測一兩年、甚至五年內看得到結果的通用型科技進步。

但正如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一份有關網際網路未來的報告中援引自O‘ReillyMedia科技分析師Andy Oram的話所說:

“超過五年,就一切皆有可能了。”

這主要是因為,

我們無法預測下一代利用那些重大科技進步的方式會有多麼花樣翻新。

科羅拉多州教育和電信諮詢委員會(ColoradoState Board of Educ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Advisory Commission)前成員Ed Lyell在皮尤研究中心網際網路與美國生活專案(Internet &American Life Project)釋出的一份報告中詳細闡述了這一觀點。

彼得德魯克

(Peter Drucker)論述過歷史上的許多重大變革。由印刷術、蒸汽機推動的工業革命,以及當時方興未艾的網際網路。其主要觀點是,

新“事物”需要一代人約25年的時間,才能真正產生影響。

起初,社會利用新工具來讓一直在做的事情做得更好。接著,伴隨這些新工具長大的一代人發現了全新的事物和做事方式。

因此,我們未來將要從事的工作,我們現在甚至無法看到或對其進行定義。

回顧我們的工作與生活,我們所做的事情,要麼是我們現在想象不到的,要麼或許只有少數人才能想到,卻很難讓別人明白他們的構想。

本文由“放牛班的秘密花園”編譯自BigThink

作者STEPHEN JOHNSON,譯者ail2008

宣告:著作權所有,轉載需授權,嚴禁抄襲,違者必究!

想看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我們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