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簡介如同我們經常把端午節叫龍舟粽子節,把中秋節叫月餅節一樣,法國的吃貨們也習慣把主顯節叫做國王餅節,把聖蠟節叫可麗餅節可麗餅(crêpe)這麼一說大家就明白這些節日有哪些特色食品和習俗了吧

可麗餅多少錢一個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今天是法國的可麗餅節哦!

對於像Jeanne姐姐這樣一個吃遍中西的吃貨來說,中西方各種節日就是一場場味覺的盛宴,如同我們的臘八節喝八寶粥,臘月二十三吃灶糖,春節吃年糕吃餃子,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一樣,西方傳統文化中的各種節慶也是一樣有一道道典型節慶食品。

拿Jeanne姐姐熟悉的法國來說,從聖誕前夜開始的四十天,是一個冬日節慶的大輪迴,期間比較重要的節慶除了聖誕、新年還有新年後第一個週日的主顯節(Épiphanie )又叫做國王餅節,一直到二月二日本週五的聖蠟節(Chandeleur)又叫做可麗餅節,這才算是完成了一個完整的聖誕節慶大輪迴。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如同我們經常把端午節叫龍舟粽子節,把中秋節叫月餅節一樣,法國的吃貨們也習慣把主顯節叫做國王餅節,把聖蠟節叫可麗餅節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可麗餅(crêpe)

這麼一說大家就明白這些節日有哪些特色食品和習俗了吧?不過作為一個有文化的吃貨,我們還是來看看這些吃貨節日的宗教和文化來源吧:

國王餅節的來源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主顯節(Épiphanie )

主顯節是基督世界的一個重要節日,每年1月6日或新年後的第一個週日,所有基督教堂都會莊嚴地慶祝主顯節(又稱三王來朝節)。

法語的主顯節這個詞Épiphanie(英文中是Epiphany)來源於希臘語

επιφάνεια

在希臘語中意為“出現”,是為了紀念東方三賢王(也叫東方三博士)朝覲耶穌顯身而設立。從19世紀開始,主顯節又被叫做三王來朝節,國王蠶豆和國王餅成了供奉聖賢的象徵。

這天的彌撒涉及三個傳說:祭拜三博士,耶穌洗禮和迦拿的奇蹟(耶穌在迦拿進行第一次神蹟)。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今天,三王來朝節中的國王餅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根據7世紀遺留下的傳說,聖經福音書中提到的東方三博士(les rois mages)實際上是三位國王,他們分別是梅爾基奧爾,加斯巴爾和巴爾塔扎爾。

為什麼是三位國王呢?數字3其實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最初它象徵三大陸(亞洲,非洲和歐洲),同時也代表諾亞的三個兒子(閃、含和雅弗——傳說中世界三大人種的祖先)。福音書中的三件聖物(金子,乳香和沒藥)也同樣涉及3這個數字。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國王餅(Galette des rois)

什麼是國王餅呢?

依照傳統,三王來朝節當天,人們要分食一種薄餅,薄餅中放入蠶豆。這種餅就是國王餅,在法國,有兩種國王薄餅。在法國北部,人們會吃一種圓形多層薄餅,這種餅扁平,呈金黃色,裡面裹著杏仁奶油。在北方,薄餅象徵著冬季結束,陽光重照大地。而在法國南部,西南部,普羅旺斯地區,薄餅更像布里歐修面包。餅被做成王冠的形狀,用果脯做餡。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Galette des rois à la frangipane (法國北部的杏仁奶油國王餅)VS Brioche des rois(法國南部的布里歐修國王餅)

法國人吃國王薄餅的傳統始於14世紀。16和17世紀出現了抵制這項傳統的運動,抵制者被視為異教徒。從17世紀至20世紀初,出現麵包師傅送給顧客薄餅的傳統。現在在所有的麵包店都可以買到這種薄餅。但一般,國王餅只在12月中旬至次年1月底間銷售。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吃國王餅的有趣習俗

根據傳統,國王餅裡會藏進一顆“蠶豆(une fève)”,吃到這顆“蠶豆”的人就會成為當天的國王,並能夠戴上一頂皇冠。年紀最小的賓客躲在桌子底下,決定國王餅的分配方式。在每年年頭的一月頭一個星期日中午來品嚐這道國王餅,然後在多層餅裡找出“國王”或“王后”,凡是找到這個小瓷人物的“國王”(女王),可以選擇一位異性做自己的國王或王后給自己戴上王冠。在這最團圓、最有意義的一天與家人朋友們一起分享這份幸運,這份來自新年的祝福,應該是最讓人快樂的事情吧!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關於蠶豆(La fève)

國王餅裡藏著一個小瓷像(la fève),吃到的人就會被大家加冕為當天的國王或王后。在餅中藏“蠶豆”的做法可以追溯到羅馬時期。在11世紀(1000至1100年)曾有這樣的習俗:人們在一塊麵包裡藏上一枚硬幣(可以是金幣或銀幣,窮人則會使用白豆),

跟我們過年吃餃子的時候在餃子裡藏一枚銅錢一樣…。

吃到該硬幣的人就會被選為領袖。在18世紀出現了以童年時期的耶穌為原型的陶瓷小人。如今,“蠶豆”可以是各種人像,有的甚至是用塑膠製成的。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可麗餅節的來源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聖蠟節(Chandeleur)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根據宗教禮拜儀式,聖蠟節是聖母瑪利亞行潔淨禮,也是帶初生耶穌到主堂瞻禮(la purification de la Vierge Marie)的節日。

從古代開始,2月(法語:février,這個詞源於拉丁語動詞 februare,“滌除、洗淨”之意)就與“新火”節(feu nouveau)關聯在一起,與大自然準備走出冬季的淨化階段關聯。教會將懺悔贖罪的理念與這種異教徒的傳統相結合,選擇為綠色的大蜡燭(cierges verts)祝聖,綠色自古以來一直都令人聯想到“洗身禮”的概念。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耶穌顯聖和古羅馬的牧神節是同一天。在492年的羅馬,教宗Gélase一世廢除了牧神節,並以聖蠟節取而代之,並在這一天為羅馬人分發可麗餅。聖蠟節一詞(Chandeleur)來自拉丁語“festa caldelarum”,意思是“蠟燭節”,在這一天,教堂裡用來照明的大火炬被一根一根的蠟燭所取代,信徒們做完禮拜之後每人可領取一根蠟燭回家。蠟燭代表著光明,讓信徒們遠離黑暗。同時,也是光明使者耶穌的化身。大家深信,受到教皇“開光”的蠟燭,能保佑家人平安。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可麗餅(crêpe)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關於習俗,那就是吃可麗餅啦。。。說起可麗餅大家應該比較熟悉了,可麗餅是一種起源於法國布列塔尼地區的薄餅,香甜美味,至於為什麼要吃可麗餅,那說法就多了。一個叫Jacques de Guillebon的人認為:圓形的可麗餅象徵著太陽的新生,或者教宗當時只有可麗餅能做。

如果我們過中秋節吃圓圓的月餅是圖個月圓人團圓,那麼聖蠟節吃可麗餅就是圖個和太陽一樣圓。因為基督教認為太陽跟耶穌一樣是世界之光,所以過慶祝耶穌成為世界之光的節,就要吃可麗餅。還有一說,說是冬日將盡,要吃長得像太陽的圓餅,迎接溫熙陽光的來臨。

法國的國王餅節、可麗餅節……聊聊這些吃貨節日背後的文化

我們來總結一下:1月6日的主顯節=吃國王餅,2月2日的聖蠟節=吃可麗餅,過完可麗餅節就完成了從聖誕開始的冬日節日大輪迴了。

今天,你吃到可麗餅了嗎?

下期的文化微課我們來聊聊另一個節日大輪迴——西方的春季節日吧!

想知道什麼是嘉年華、謝肉節,肥美星期二,聖灰星期三,四旬齋,五旬節以及它們和西方的春節——-復活節的關係嗎?我們下期再聊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