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忍受挫折?不,你需要的是提高耐挫力

簡介每個人的耐挫力不同,向故事裡的波士頓夫妻的耐挫力就很高,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忍受不順心的事,或者負面情緒,也更能容忍和接納遇到的壓力和挫折

如何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力

你有沒有認真觀察過:

幼兒園時,孩子得不到心愛的玩具,她是又哭又鬧,打滾耍賴,還是得不到就算了,不放在心上?

小學時,孩子犯錯受到老師的批評,她是認真改錯,還是一直在為老師的批評耿耿於懷,悶悶不樂呢?

到了大學,遇到學業或人際關係上的問題,孩子是積極面對,勇於挑戰,還是焦躁不安,甚至抑鬱輕生呢?

再聯絡

到我們成人,尤其是上有老,下有小,還要兼顧自己、家庭、事業的中年人,面對生活裡讓人喘不過氣來的壓力,孩子吵鬧,配偶嘮叨,父母指手畫腳,你是耐心面對,尋找解決之道,還是大發雷霆,宣洩憤懣?

你一直以來是不是都在煩惱:

孩子受不了一點點挫折,怎麼辦?孩子太玻璃心,咋整?生活的壓力太大了,我忍不住暴躁,我該怎樣做才能平靜下來?

面對這樣的情況,你通常會怎麼做?教孩子學會忍受,或者深呼吸,練習正念,以此緩解挫折帶來的負面情緒。這些方法不是沒有效果,但是這些方法都是在教你這個

“忍不住”的人如何去忍住。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還可以成為那個不需要“忍”的人呢?

忍受挫折?不,你需要的是提高耐挫力

哈佛大學心理學碩士安妮在《心理韌性》這本書中說,忍受挫折是需要心理能量的,這會讓我們感覺到難受。其實對待挫折的正確方式,不是去忍耐挫折,而是學會讓自己不為

“挫折”沮喪失落,這樣就不用耗費心理能量來抑制自己的負面情緒了。當你成為不需要忍的人的時候,你的心理韌性就會變得強大起來。

當你不把所謂的挫折放在心上,你就無需去忍受遭遇挫折帶來的負面情緒。

忍受挫折?不,你需要的是提高耐挫力

一對波士頓夫妻,要邀請外地朋友和本地朋友聚餐。丈夫知道妻子不認路,希望認識路的本地朋友坐妻子的車,方便指路。妻子表示告訴自己路線就行,自己能找到路。結果路上,妻子開著開著就走錯了路,最後遲到了半小時。當妻子帶著外地朋友入席時,丈夫和先到的朋友已經開席吃上了。

忍受挫折?不,你需要的是提高耐挫力

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也許就免不了夫妻間的相互指責,丈夫會抱怨妻子逞能遲到,耽誤時間;妻子會埋怨丈夫提前開席,不等自己和朋友來。總之,夫妻間要麼吵架,要麼相互慪氣,不僅讓到場的朋友尷尬,也會讓整個家庭氣氛陰雲密佈。試想,如果孩子長期處於這樣的環境,當遭受挫折時,孩子會學到怎樣的應對挫折的態度呢?

但這對波士頓夫妻卻並沒有這樣做,面對這樣令人著急生氣的事情,她們卻根本不放在心上,丈夫不會把妻子逞能遲到當一回事,妻子也沒有因丈夫提前開席而發火,因為,在這對夫妻眼裡,這點挫折,根本不算什麼,不值得生氣。當你不把挫折當一回事兒時,你就不會因此而心煩意亂。

在心理學上,把生活中遭受挫折時,需不需要忍,放不放在心上的這種現象叫做

“挫折忍耐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耐挫力。顧名思義,耐挫力,就是指人們接受或克服挫折或障礙及承受壓力事件的能力。

忍受挫折?不,你需要的是提高耐挫力

每個人的耐挫力不同,向故事裡的波士頓夫妻的耐挫力就很高,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忍受不順心的事,或者負面情緒,也更能容忍和接納遇到的壓力和挫折。耐挫力閾值高的人,具有高耐挫力,一般的挫折很難打破她們內心的平靜;而耐挫力閾值低的人則由低耐挫力,生活中小小的不順心都有可能讓她們焦慮不安。

所以,想要培養內心強大的孩子,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做的不是要孩子去忍受挫折,而是要提高孩子的耐挫力。那麼,有哪些因素影響著孩子的耐挫力呢?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因素:

忍受挫折?不,你需要的是提高耐挫力

一,

基因

人與人之間感受到力和氣質的差異性,對其應對壓力有重要的影響。天生對刺激敏感的人,她們的大腦對壓力的反應,比天生對刺激遲鈍的人要強,於此同時,這類人比之對刺激遲鈍的人,更難忍受挫折和壓力。

二,

當前的壓力水平

應對壓力需要消耗一個人的心理能量,而人的能量是有限的。面對壓力時,不同的壓力水平影響著人的耐挫力。打個比方,同樣面對堵車,你天天社畜,忙碌萬分的容忍度和你輕鬆度假後的容忍度,想想都知道,什麼時候你更有忍耐心。

三,

過去的生活經驗

隨著生活閱歷的增加,我們更多更大程度能忍受越來越多的不順心,我們的耐挫力也越高。

3

歲時你會因為得不到心愛的玩具哭鬧不休,到了小學或初中時,再回首往事,你或許就會覺得當時自己太幼稚了,一時得不到玩具等等就是了;小學時,你會因受到老師的批評悶悶不樂很長一段時間,到了初中,你能更坦然對待老師的批評,錯了改了就是了;大學時你會因不會交際而焦躁,人到中年,你會覺得比起社會的毒打,大學時遇到的那都不算事兒……

打不死我們的,終將使得我們更強大,與其讓孩子一味去忍受挫折,不如讓孩子坦然面對挫折,提高孩子的耐挫力,成就內心強大的孩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