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鼓嶺“巨石陣”迷宮別墅 將重現百年舊貌

簡介與柱裡其他別墅遺址相比,鼓嶺禪臣避暑別墅相對幸運一些:林軼南等人聯絡到了謝彌沈家族的後代,獲取了一批禪臣別墅的老照片,這也大大降低了古厝修復的難度

迷宮泰倫巨石怎麼來的

N海都記者 石磊磊 羅丹凌 包華 文/圖

百年前的福州鼓嶺上,頂峰時期出現了120多棟由外國人修建的別墅,如今市民能看到的完整別墅不足20棟。其實,在鼓嶺上,還留存著不少別墅的遺址,它們有的被山林埋沒,有的作為當地的瓜棚,有的成為神秘的“巨石陣”。去年年底,鼓嶺柱裡修復了近一公里的古道,沿線的別墅遺址重見天日,這些承載著鼓嶺歷史文化的古厝,也被鼓嶺旅遊度假區管委會列入修繕計劃,今年有部分別墅將恢復百年前的風貌。

鼓嶺“巨石陣”迷宮別墅 將重現百年舊貌

鼓嶺“巨石陣”迷宮別墅 將重現百年舊貌

神秘“巨石陣” 嶺上“小迷宮”

去年底,鼓嶺完成了柱裡古道的修復,這條步道從柱裡的露營地,一直通往山頂的白立志別墅。在這條步道兩側,發現了“祝界”“白界”等界碑。有點奇怪的是,這些界碑用中國人的墓碑石材雕刻,毫不避諱。原來,界碑的主人都是外國人。

郭慶從小在鼓嶺長大,他記得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鼓嶺柱裡,一些石頭別墅的遺址被當做農田分給當地村民。這些別墅只留下花基和殘牆,當地人發現殘存的別墅結構可以擋風,特別適合種植佛手瓜,古厝就成了瓜棚。

幸運的是,這些瓜棚的設立,沒有毀掉古厝的基礎結構。路面上這些和迷宮一樣的“巨石陣”,在空中視角下,是百年前的別墅佈局,反映出外國人對鼓嶺氣候的瞭解。

鼓嶺“巨石陣”迷宮別墅 將重現百年舊貌

山頂上,原傳教士醫生白立志(H。R。Pakeham)的別墅配有颱風牆,保留下的颱風牆最寬處有近三米,高度超過六米。

郭慶查閱資料發現,白立志別墅位於東頭,是鼓嶺上為數不多的二層別墅;當年颱風從閩江口進入福州,別墅所在地屬於風口,結實的颱風牆,讓古厝能堅挺在惡劣的天氣中。

鼓嶺“巨石陣”迷宮別墅 將重現百年舊貌

別墅有故事 藏著“洋鄉愁”

海都記者瞭解到,這些別墅的主人來自多個國家,其中不乏當年的名人。過去幾年,華東理工大學景觀系教師林軼南一直在與美國友人穆言靈(Elyn MacInnis)合作,還原這些別墅主人的故事。

如鄢盾生(Adamson)別墅和祝壽康(F。P。 Beach)別墅,均屬美國傳教士所有。鄢盾生曾在上海基督教青年會工作。祝壽康是福州協和大學的一位心理學教授,他與妻子去世後葬在了倉前山的洋墓亭。

別墅中視野最通透的是華善別墅,它建於1895年,和白立志別墅一樣,都是鼓嶺最早的一批洋人度假別墅。華善和白立志都是英國人。華善別墅先後有義興洋行、寶德洋行、怡和洋行的商人居住,後來,閩海關稅務司的華善也在此居住,因而得名。

鼓嶺“巨石陣”迷宮別墅 將重現百年舊貌

林軼南查詢資料發現,該別墅第一任主人是義興洋行的澳大利亞茶葉商人拉姆齊(R。Ramsay)。有趣的是,拉姆齊把這棟別墅所在山頭,用家鄉的“馬其頓山”(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命名,體現了他的“洋鄉愁”。

鼓嶺“巨石陣”迷宮別墅 將重現百年舊貌

部門:多座古厝已列入修復計劃

近年來,鼓嶺旅遊度假區管委會透過對古厝的修繕和利用,讓宜夏別墅、富家別墅、古堡別墅、百年泳池、李世甲別墅重見天日,市民也在重生的古厝中瞭解到鼓嶺的中外交流歷史。

據海都記者瞭解,在柱裡片區的別墅中,已有不少正在進行復原的相關設計,老照片和歷史資料都被作為古厝修繕的重要參考。其中,鼓嶺禪臣避暑別墅或將是最先進行修復的古厝。

這棟建築原屬德國禪臣洋行的創始人、曾任德國駐福州領事的謝彌沈(G。Siemssen),曾是該洋行高層人員避暑之地。

禪臣的名字,市民不會陌生,福州倉前山的時代中學,過去是“禪臣花園”所在地,裡面引種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奇花異木,至今還保留著十餘株古樹名木。與柱裡其他別墅遺址相比,鼓嶺禪臣避暑別墅相對幸運一些:林軼南等人聯絡到了謝彌沈家族的後代,獲取了一批禪臣別墅的老照片,這也大大降低了古厝修復的難度。

【來源:海峽都市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