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誰在製造“兒童劇本殺”的童話

簡介在第二起跑線上搶跑,兒童劇本殺就是製造一種焦慮,但是這種焦慮其實是不存在的

昌隆的近義詞是什麼

如今火爆的“劇本殺”是一種角色扮演遊戲,玩家們透過劇情推理、蒐證梳理線索完成遊戲任務。

但就在劇本殺火爆之際,“兒童劇本殺”也悄然興起,與“成人劇本殺”不同,遊戲內容更像是兒童版簡易故事表演。

誰在製造“兒童劇本殺”的童話

“兒童劇本殺”面向的年齡群體標準不一,綜合多家機構及網路資料來看,“玩家”的年齡段大約在5歲-14歲。

據中國新聞週刊報道,“兒童劇本殺”的活動時長約在2。5-3小時,題材有人文歷史、少兒財商、自然科學、社交情感等。

與成人劇本殺不同,兒童劇本殺通常還在一些繪本館、圖書館等開展。

對此,《中國新聞週刊》記者陳威敬、央廣網記者任夢巖先後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兒童劇本殺玩的是錯位,賣給家長,孩子消費,必不長久。

這種營銷套路有一個很典型的特點,要營銷的人並不是體驗者,而是消費者。

誰在製造“兒童劇本殺”的童話

兒童劇本殺產業的邏輯和教培產業有相似之處,如消費的斷層、不確定性。

兒童劇本殺其實還是更側重於玩。

因為活動的具體體驗者是青少年兒童,關鍵是讓他們願意持續性地體驗消費,比如90年代的學習機熱,家長認為可以用來學習,但大多數學生買來都是玩遊戲的。

於是,一個針對消費者而非體驗者的有趣現象出現了。

誰在製造“兒童劇本殺”的童話

所謂“劇本殺”中的“殺”字,更多的是從80後、90後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的狼人殺、三國殺遊戲中所被人熟悉的特定詞。

其形式是設定故事情節、換裝等玩法而形成的一套娛樂方式,兒童劇本殺,和成年人的劇本殺相比,其實更像是“兒童劇場”。

它不會在劇本殺裡的“殺”字上面去落腳,而是在劇本上,本質上就是一個兒童小劇場。

再要往深處講,真正劇本殺的東西,那種玩法,那種邏輯思維的東西,真的要去套到兒童,他們其實接受不了這樣的邏輯、這樣的推理、這樣的判斷,他們很難參與其中。

同時,這一新的產品線難以成為風口。

一方面,劇本殺需要透過一些較具刺激性的要素吸引玩家,

誰在製造“兒童劇本殺”的童話

另一方面,劇本殺在運轉的過程中較依賴主持人,帶著小朋友玩難度更大。

此外,青少年、兒童的時間並非很豐富。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相關規定,除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外,劇本娛樂經營場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

日前,成都市7部門還曾出臺劇本殺管理辦法,提到要建立內容自審制度,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要求加強對未成年人保護。

誰在製造“兒童劇本殺”的童話

未成年人娛樂的形式,現在都是嚴格管控,兒童劇本殺實際上是踩在監管政策的灰色地帶。

前期可能是用這種名頭達到孵化市場、科普的目的,讓更多家長容易接受。

此後,兒童劇本殺這一產品後期可能會更名。

但想要繞過監管,但估計很難。

究竟是誰在把劇本殺和學科培訓聯絡在一起?

誰在製造“兒童劇本殺”的童話

愚以為,還是個別從業者利用家長害怕自己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怕有人違背“雙減”方針偷偷搶跑的焦慮,而故弄玄虛。

我的孩子要比別人的孩子知道更多,從業人員透過製造這種焦慮,讓家長花錢去搶跑。在

第二起跑線上搶跑,兒童劇本殺就是製造一種焦慮,但是這種焦慮其實是不存在的。

作者 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中經傳媒智庫專家,資深TMT產業評論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