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一個人聰明的程度,取決於大腦神經連線的密度,知識結構化的深度

  • 由 汨羅江上一葉舟 發表于 手機遊戲
  • 2021-07-09
簡介因此普通人學習結構化思維,對知識進行結構化梳理,歸納,總結的價值和意義正是通過後天的經驗來提升大腦神經連線的密度,從而來彌補自己先天基因的不足,實現自我最大化潛能的開發

基因混亂是什麼意思

文 | 汨羅江上一葉舟

一個人聰明的程度,取決於大腦神經連線的密度,知識結構化的深度

人是兩個肩膀扛一個腦袋的物種,出生的時候光屁股,什麼也不帶來,但人最後擁有的物質和財富卻是以“倒金字塔”的結構來呈現的。

羅永浩曾說過: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不公平,其實是智力上的不公平。

換言之,人和人最大的區別本質上就是脖子以上的區別,這個世界最殘酷的真相不是貧富差距和階級的分層,而是腦袋。

成年人還沒有拼完自己這一代,又要開始拼下一代,在當下多數人無可奈克,也不可避免地捲入教育內卷化的殘酷競爭中。

有人說:

很多孩子用生命在讀書,太可怕了!

有老師坦言:

我在教學一線,學生的智商是有很大區別的,笨的講很多遍都不懂,聰明的一點就通

有家長則坦言:

學習好不好,很小的時候就能看出來,但很多家長都認為自己孩子是天才,一味追求分數。老師心裡有數,很多東西由基因、智商決定的,但不好說明。

智商的差距是客觀存在的,你必須有勇氣正視這個現實,並且有勇氣面對孩子智商的現實,畢竟每個只要活著,每天總有學習、工作、情感等一系列的問題待著你去解決,怎麼可以沒有點智慧呢?否則生活就會陷入一團亂麻的境地,朝著更糟的方向發展。因此我個人極其反對天賦這東西沒辦法彌補的觀點和論調。

總有很多人拿天賦說事,採取消極的人生態度,但事實上不意味著缺少天賦,我們不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在努力的基礎上找到科學的學習方法,從而最大程度上彌補自己天賦上的不足。即使你不能獲得巨大的成功,但至少你可以很優秀,讓自己超越很多普通人,成為80%人群中的佼佼者。這不僅僅是數字上的概念認知,而是一種自我真實人生定位的態度,一種積極發掘自我潛能的信仰。

如何變得更加聰明?迄今為止這樣的方法論不計其數,找到正確的方法就是捷徑,起碼你做付出的努力不會付之東流。換句話說,達成某種目標有100方法,但你要找到的是一種能“一錘音、一針見血”的方法,只有這樣你才能獲得突破性的能力,並藉助這種突破性的能力獲得突破性的成長。

聰明、智慧取決於神經連線的密度

一個人聰明的程度,取決於大腦神經連線的密度,知識結構化的深度

在神經學上,智慧的定義一是取決於神經連線的密度,這是基因決定的;二是神經連線的密度,則是後天經驗決定的。

直白的意思就是,知識(書本知識、社會知識)大腦裡邊的神經元的連線發展得很好,連線越多,人就越聰明。

先天的稟賦無法改變,那麼只能走第二條路,通過後天的經驗學習,最佳化升級來提升大腦的聰明程度。

那麼問題來了,怎樣的後天經驗才算得上是神經連線的密度,連線發展得很好?

密度很好理解,可以理解為“數量”意思,但如何連線才是關鍵,也就是說智慧取決於神經連線的質量。

所以真正的問題來了,怎樣的連線才能算得上有質量的連線呢?

如果能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意味著你可以通過後天的經驗改造,讓自己變得智慧、聰明起來。

心理學研究的發現

一個人聰明的程度,取決於大腦神經連線的密度,知識結構化的深度

一個人聰明的程度,取決於大腦神經連線的密度,知識結構化的深度

簡單一句話就是,一個人聰明與否,取決於他大腦神經連線的密度,也就是知識結構化的深度,對應的應用知識的檢索能力。

這一點從學霸和學渣筆記的對比中,你便可窺探出從中的奧秘。

學霸筆記裡藏著高分的秘籍

腦袋裡的差距,不用整本筆記,一頁紙其實就已經能看出學霸和學渣之間巨大的差距到底在哪?

一個人聰明的程度,取決於大腦神經連線的密度,知識結構化的深度

學霸的筆記一目瞭然,傳遞的資訊有條理,有邏輯,有層次感,也就是知識在他大腦裡呈現的一種結構化的“知識地圖”。

而學渣的筆記呢?

資訊雜亂無章,零散獨立,缺乏條理、邏輯和層次感,往往事後連他自己都不清楚當時有些地方寫的是什麼(意思),很顯然這樣的知識在他大腦裡也是雜亂的零散的。回想一下,你有沒有這種經歷?又或是借某位同學的筆記用下,發現對方寫的是“鬼畫符”的天書。

相比之下,即使一個人完全看不懂學霸的筆記表達的是什麼,但至少他也會以欣賞、審美的眼光來多看兩眼;而學渣的筆記,一個人看了之後會令他大腦神經錯亂,引發糟糕的審美情緒和厭煩的心理。如果讓他多看兩眼這種“鬼畫符”的天書,估計整個人都要抑鬱了。

學渣的筆記,本質上就是“不過腦子”的簡單的資訊摘錄,為了做筆記而做筆記,缺少梳理,歸納和總結。

值得注意的是,有人說:“不好意思,我是個學霸,但我的筆記一般都是亂到……”

不要忘了,德國哲學家康德曾說過一句話:“天才自創法則。”

天才和一些學霸,不用結構化的筆記,同樣可以考高分,那是因為他們大腦本身就配置了頂級的作業系統。以手機為例,人和手機本質上都是被製造出來的“產品”,少數人“出廠”時就配置了頂級的作業系統,具有強大的資訊處理能力,這就意味著他們在學習中可以把輸入的知識自動快速完成結構化的梳理,歸納和總結,使得他們大腦執行記憶力和理解力的效能明顯比大多數普通人更卓越。

因此普通人學習結構化思維,對知識進行結構化梳理,歸納,總結的價值和意義正是通過後天的經驗來提升大腦神經連線的密度,從而來彌補自己先天基因的不足,實現自我最大化潛能的開發。

“智慧取決於神經連線的密度,則是後天經驗決定的”,成年人理解這句話並不難。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剛畢業參加工作,基本上什麼都不懂,就像“”白痴”一樣,在工作中處處表現得很笨拙,但經過一定時間的積累,有了工作經驗,人也就變得聰明瞭起來。實際上正是這些工作積累的經驗在你頭腦中行了結構化的知識,使得你變得聰明瞭起來。然而一個人要想在工作獲得更大的突破和長遠的發展,就需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進行梳理,歸納,總結,然後升級或建立新的結構化的工作經驗/知識。

奇妙的結構化現象

一個人聰明的程度,取決於大腦神經連線的密度,知識結構化的深度

標註資訊,圖示後期新增的

我不到5歲孩子在幼兒園開始學習成語故事,每次我都把成語按他學習時間的次序進行結構化的梳理,積攢到一個階段時,讓孩子進行指認,我讓他按順序進行識讀時,他可以不假思索地識讀出記錄本上對應的成語;倒序識讀時,由於孩子是左撇子的關係,只在一兩個地方出現了識讀的錯誤。

之後我對孩子進行隨機抽查識讀,他表現出抗拒的樣子,帶著不高興的口吻說,“從第一個開始吧,倒著來也可以。”我對他說,“你嘗試一下,現在我是小老師,來考考你,一會你當小老師,來隨機考爸爸。”孩子勉強答應後,我讓他隨機識讀幾個成語,明顯速度上比按之前結構化的順序的識讀慢了半拍;同時幾個成語的識讀出現了“張冠李戴”的錯誤。

這個過程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細節:

再之後,我逐漸增加對孩子進行隨機抽查識讀的訓練,幾次之後他已經可以做到“指哪打哪”的熟練度。

同樣在更早些的時候,我在教孩子朗誦幾遍某首唐詩之後,當我讓人指認某個漢字時,有的他可以立刻識讀出來,但大部分是透過嘴裡發出小聲的朗誦,然後順著這個線索,找出對應的文字。

透過這兩個有趣的現象,你會發現知識結構化處理的筆記無形中在孩子的頭腦中形成了他“燒錄”的記憶影像,所以他可以憑藉這個結構化的記憶線索進行不假思索的識讀。

但這種結構化的知識還是比較簡單、初級的,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大腦形成的“路徑依賴和思維定式”,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對孩子增加了隨機抽查的訓練,以訓練他大腦的靈活性、隨機性和變通性,而這方面學校的老師正是透過佈置作業和考試來不斷增加學生對知識變通的應用能力。換言之,老師無法替代學生本人對他所輸入的知識進行結構化的加工處理,因此學習者要自己掌握知識結構化的學習方法。

而從孩子識讀成語時表現出喜歡結構化處理的記憶影像,抗拒隨機抽查的行為和心理恰恰說明了大腦天然喜歡有結構化的東西,排斥雜亂無章的東西,這就意味著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利用遵循大腦的記憶規律,按照大腦偏好的記憶方式來加工處理資訊,而不是違背大腦的執行規律,憑藉自己的主觀意識來進行隨性的學習。

如何學習者缺乏結構化思維的天賦,同時在學習中又不把知識進行結構化的筆記處理,那麼他頭腦中儲存的記憶知識也必定是零散的、碎片化的,反映在應用知識,大腦也就無法快速從記憶的知識中完整地提取、檢索出自己所需要用到資訊點,此時大腦就會出現思維混亂、卡殼、延遲的現象。而隨著新知識的輸入,會讓這種糟糕的情況愈演愈烈,導致很多人產生厭學的心理和情緒。

反饋在考試中時,我們常常會看到那些大腦缺乏結構化知識的學生在考試時經常表現出一副抓額撓頭,一臉懵呆惆悵的樣子,在解答一些有難度的試題時只能做出這三種反應:一靠考蒙,二靠運氣,三直接放棄,沒做完試卷。

綜上所說,知識結構化在學習初始階段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快速形成高效的記憶力,節省大腦思考的操作成本和時間成本,繼而提升大腦加工處理資訊效率——提取資訊、檢索資訊的執行效率。

歸結一句話:聰明=神經連線的密度=知識結構化=知識梳理,歸納,總結=知識檢索能力=(記憶力+理解力)→創造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