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武威市五十至七十年代老照片

簡介1964年10月16日 傅振欣地處騰格里大沙漠南部邊緣的武威縣長城人民公社,依靠集體力量,發揚自力更生的精神,長期堅持不懈地在騰格裡沙漠的風沙前沿,營造起防風固沙林帶13000多畝,構成了層層綠色屏障,使過去三面受風沙包圍的17000餘畝農

過去的老影是什麼

照片版權歸新華社及相關記者所有,著作權歸今日頭條作者“集影閣”所有。備註也是引用於新華社,具有一定歷史價值,略有刪減。

編輯不易,君若喜歡打個賞!

武威市五十至七十年代老照片

1955年2月25日 趙淮青攝

蘭新鐵路

從蘭州到武威段已在1955年2月20日正式通車,參加通車典禮的有各族人民五萬多人。這是在彩車前歡舞著的腰鼓隊。

武威市五十至七十年代老照片

1955年3月1日 趙淮青

武威市五十至七十年代老照片

1955年6月10日 敏鍾傑

蘭新鐵路蘭州、武威段通車後,各地的大批工業用品源源運抵武威,甘肅西部的土特產也都在武威集中,轉運內地。這是上海等地的日用百貨運抵武威。

武威市五十至七十年代老照片

1955年6月10日 敏鍾傑

蘭州武威段通車,有力支援了河西走廊的農業建設。圖為一部分機械化農具,剛由火車運到新建的大型機械化穀物農場——

國營黃羊河機械農場

武威市五十至七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2月18日 郝常耕、張鹿彤

武威縣的採風組深入群眾,蒐集中藥藥方。當地的

高元明

(左)把名醫李雲卿的手抄本送給了採風組。這是高元明在向採風組的中醫

王俊卿

(右)介紹他父親儲存這個手抄本的經過。

武威市五十至七十年代老照片

1964年4月27日 曹永祥

武威縣

新鮮公社新鮮大隊

社員在春麥地裡修成小畦,準備春灌。

武威市五十至七十年代老照片

1964年10月16日 傅振欣

地處騰格里大沙漠南部邊緣的武威縣

長城人民公社

,依靠集體力量,發揚自力更生的精神,長期堅持不懈地在騰格裡沙漠的風沙前沿,營造起防風固沙林帶13000多畝,構成了層層綠色屏障,使過去三面受風沙包圍的17000餘畝農田和莊園,擺脫了風沙的嚴重危害,使農業、畜牧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長城人民公社營造起防風固沙林以後,徹底改變了過去“沙向前移,人向後退”的局面,許多社員把新居蓋在綠樹成蔭的沙丘跟前。這是

新莊生產大隊第六生產隊

社員的住宅一角。

武威市五十至七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武威縣

長城人民公社

營造的防風固沙林帶形成以後,水源得到保護,渠道流水通暢,使過去900多畝的旱地澆上了水,連年獲得好收成。這是長城人民公社在沙漠中修築的一條小型渠道。

武威市五十至七十年代老照片

1965年10月28日 竇實攝

武威縣1965年全縣9萬多畝亞麻獲得豐收,現在產區的廣大社員已開始收割、加工,積極向國家交售。圖為縣供銷社收購的大批亞麻。

武威市五十至七十年代老照片

1965年11月26日 竇實攝

甘肅省新近在亞麻產地之一的武威地區建成了一座亞麻加工廠。它每年能加工亞麻600噸。這是工人在翻曬原麻。

武威市五十至七十年代老照片

1965年12月13日 敏鍾傑

武威縣

柏樹人民公社郝家莊生產隊

,積極興建田間水利配套工程,提高田間渠道質量,擴大灌溉效益。

武威市五十至七十年代老照片

1965年2月15日 付振欣

甘肅省河西走廊地區1964年在戈壁灘上建成幾條大型高標準農田水渠,將有效地防止雪水滲漏。這是新修成的武威縣

西營河第二乾渠

,民工們正在清掃渠身。

武威市五十至七十年代老照片

1965年12月9日 曹永祥

武威縣農村對當地主要灌溉河系之一的

西營河

,進行全面治理,擴大灌溉效益。圖為民工們對即將完工的乾渠用水泥漿糊縫,確保工程質量。

武威市五十至七十年代老照片

1973年8月17日 敏鍾傑

去年春小麥一季畝產過“黃河”的武威縣

雙城公社

,今年以來,戰勝乾旱、風凍等自然災害,使二萬多畝春小麥獲得豐收,總產量比去年增加一成左右。

武威市五十至七十年代老照片

1974年12月31日

武威縣

校尉公社

社員在平整土地。全省1974年新修的梯田,新增加的有效灌溉面積比1973年增加了一倍多。

武威市五十至七十年代老照片

1979年9月22日 張生貴

武威縣在農田水利建設中,實行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在渠道兩旁植樹數行已經成林,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