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塵世的夢浮橋》:中西文化的“舶來品”,卻自成一派的別緻之美

簡介在這看來,雖然蕪村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但他的俳句依舊帶有日本的民俗和風情

夢之浮橋是什麼意思

且過下去罷,這塵世間的夢之浮橋。夢浮橋由此岸至彼岸,關乎塵世無常的生死。也是那些夢浮橋中漂泊的旅人、逝去的歲月。——樋口一葉

說到日本文化,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川端康成,其次,便是東野圭吾、谷崎潤一郎等人。日本這個和我們一衣帶水的鄰國,似乎並沒有自己的歷史。在古時候,日本的歷史便是由中國傳過去的。而近代以來,日本也受到了不少西方文化的影響。

這樣看起來,我們所喜愛的動漫人物、櫻花,制服的國家。

似乎給我們呈現的是一種“雜文化”

。不僅有著傳統的中國文學底蘊,也吸納了不少的西方文化。可是很奇怪的是,

這種“海納百川”的吸收中,日本文化不僅沒有變得“不倫不類”,反而形成了自成一派的日式之美。這種如同“舶來品”的美雖能看出不少中西文化的影子,但不可否認的是,裡面濃厚的日式精緻之美,正如這個國家的民族:精緻且倔強。

《塵世的夢浮橋》:中西文化的“舶來品”,卻自成一派的別緻之美

01、日本王維與愛旅行的“旅遊達人”:蕪村與子規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同時,卻自學西方文化,俳句中西結合,將日本俳句帶到了一個新高峰

蕪村與子規都是近代日本人。他們出生的年代剛好處在日本接受西方文化的時候,但長久形成的中國文化也對這兩個年輕人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蕪村被稱為“日本王維”。

他也及其崇拜王維,並且他寫漢詩的意境也大略有著王維之風。不僅如此,蕪村是他的號,

取自陶潛《歸來去兮辭》中“田園將蕪”的詩句。

不僅如此,蕪村還特別擅長畫水墨小品。而他的水墨小品也是來自於中國傳統山水畫。他這一輩子,有著幾個來自中國的詩人朋友。常用漢詩來相互答謝,相互饋贈。彼此相談甚歡。

但很有趣的是,即使受了很多中國傳統文學的影響,他的俳句依舊帶著別樣的日式情趣:

春夜呀,狐狸相邀的童兒。

狐狸變作公子身,燈夜樂遊春。

蕪村的這一句話清幽有趣,俳句沒有起承轉合。就這麼凌空而來的一句話,卻讓人浮想聯翩,忍不住思考那別樣的美景。而這句詩中最有趣的就是狐狸。狐狸是日本民俗、文學、繪畫的喜愛之物。在日本,很多人都會把狐狸當成吟誦的熱門詩句之一。

在這看來,雖然蕪村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但他的俳句依舊帶有日本的民俗和風情。比如,狐狸、奈良的舊物街、洗芋頭的女子,等詞句。都是受到日本當時的民俗和風情的影響。

《塵世的夢浮橋》:中西文化的“舶來品”,卻自成一派的別緻之美

子規比蕪村出生的稍晚一些,而對子規來說,蕪村是他的偶像。

長大後的子規內心深受蕪村俳句的影響,也開始踏上了“旅遊”的腳步。

而在他長期的旅遊中,他停留最長的地方是中國。在中國,他交遊廣闊,和許多中國詩人成為了好朋友。晚年的子規躺在病榻上,還孜孜不倦的畫著門人給他帶來的中國帖子,並樂於在帖子上寫俳句。

或許,看到這裡,你會以為子規是一個受到傳統中國文學影響的作家。

但對他來說,東方的傳統藝術、文化是他精神的底色,西洋的審美、理論才是他用來進行文學革命的重要武器。

到後期,

他大量的看了很多的西洋畫和西洋知識,並打算把西洋畫理論運用到俳句中。

而他的俳句:絲瓜花已開,痰塞喉頭矣。則是出自他的《果物帖》。

果物帖裡的畫,不單是隻有中國傳統繪畫方法,還有著很多西洋的寫生技巧。而子規把這些西洋技巧融入到俳句中,雖帶有濃厚的中國風情和寫生色彩,但不免也體現了日本“極簡”的風情。寥寥幾筆,細節完美,這就是子規的畫和俳句。

很多年後,夏目漱石評價子規,則說:“憑正岡的頭腦和才氣,幹這心餘力拙而又用不著乾的工作,從而溢不住他的古拙。正象徵著其為人之剛耿和餘直。”

就這看來,雖子規古拙,可他和蕪村的成就把“芭蕉”派帶上了一個新的高度。而子規和蕪村對俳句的熱愛,和踏實,就如同日本民族的那一個特性:倔強卻又守規矩。

《塵世的夢浮橋》:中西文化的“舶來品”,卻自成一派的別緻之美

02、大正的浮世繪師:中國山水畫和西洋油畫的結合,西洋寫實和中國傳統題材的合作畫出另類的日式風情

1912年,我國著名作家和畫家豐子愷赴日學藝,當他正處於不得西洋畫之門徑的苦惱之中的時候,看見了夢二的畫。而

豐子愷評論:不僅以造型的美感動我的眼,又以詩的意味感動我的心。

竹久夢二,又被稱為“大正的浮世繪師”。

他曾畫的《春之卷》,一經發售,一時洛陽紙貴,供不應求。

傳統的日本文人畫受中國山水畫之影響,試圖透過筆墨表達一種精神寄託,趨向一種精神訴求。但近代傳入日本的西洋畫則主張還原其形狀、色彩,力求表達人與物逼真的存在感。可竹久夢二的繪畫不屬於其中的一種。他更多的是屬於“靈性派”,表達的是一種自我的抒情。

竹久夢二曾受中國傳統文學的影響,可在青年時期卻也出國留學。而愛情的多次來臨,也讓他的畫自成一派。比如,

他發表的《長崎十二景》中,就有很多中國元素和西方元素。

《塵世的夢浮橋》:中西文化的“舶來品”,卻自成一派的別緻之美

十字架

:梳高島田髻的遊女,著紅色和服,項上有十字架,在禱告室內頹然而坐。

領帶

:粉色和服黃色腰帶的婦人為洋裝的男人結領帶。背景是大片褐色,有亂世荒城之感。

阿片窟

:阿芙蓉的迷霧,倚門微笑的清國女子,絲綢的光澤,卻用西洋畫表現出來。

不可否認,這些繪畫都具有濃厚的中國和西方元素。但更多的是,夢二把這些元素融合在日本背景中。穿著和服,繡著刺繡的日本女子和穿著洋裝的男子。中

西結合的元素放在日本環境中似乎並不顯得雜亂,反而更添日本當時的混亂和開放的背景。而這些背景和歷史,是繪畫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塵世的夢浮橋》:中西文化的“舶來品”,卻自成一派的別緻之美

03、小梅日記:零碎的生活之美,一點一滴的生活瑣事;既能琴瑟和鳴,又能面對生活的小梅,或許是日式手賬的鼻祖

每到年底,很多精緻的女生都會入手很多膠帶,手賬本,來為自己下一年自己的日常生活做準備。還記得日本女流文學作家

宮尾登子說:希望史書中單薄的女性形象可以有屬於自己的姓名與發言權。

而《小梅日記》則是二百多年前,極少數可以出版的女性所著的書籍。但她這本書原先並不是想要出版,只是為了完成生活中的一項紀錄。小梅的日記裡大多都是有關飲食家居、家計艱難、丈夫與兒子的瑣事、朋友的造訪、拜神社、母親所做的和歌等等。

但從她的日記裡,我們可以讀到當時的日本文化和習俗。小梅,就是德川幕府的一個縮影。

小梅出生在文化元年(1804年),是家中的獨生女。年幼時,父親去世,小梅是由母親和祖父撫養成人的。

小梅的祖父川合衡曾被紀一藩第十代藩主治寶聘為儒者。小梅的漢學素養都是學識淵博的祖父教授,而和歌方面則受到了母親的薰陶。江戶時代的小梅依然要學四書五經,按照“四德”“四藝”所培養的。

小梅結婚後,和丈夫琴瑟和鳴,生活過的很幸福。可到後來,四十六歲的小梅似乎預感到了什麼,她發現物價越來越貴,時局也越來越亂。小梅的預感沒有錯,那時候,日本經歷了大動盪,美國軍艦駛入了日本海面附近。

小梅這一生經歷了德川幕府,大動盪,明治政府。她的日記,就是那個年代的一個記錄。吃紅豆飯慶祝孩子生日、買鰣魚,鰻魚、去朋友家賞花,釀酒……這些零碎的生活小事,讓我想到了《花間提壺方大廚》裡的方一勺。我想,在普通女子面前,她們所要求的不過是一簞食一瓢飲,平淡普通的度過這一生。

只是,小梅的這一生,小梅的日記,猶如一本厚厚的手賬本。細到每一日的陰晴雨雪、吃穿用度。日記此物好像茶葉或幹海帶,泡開就是滿滿一盞,可以還原當日的風色。彷彿能夠聽見嘆息,看見那時的光陰。

我想,我似乎明白了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寫手賬。因為,手賬不僅是一個人的時光,也是這段歷史的時光。

《塵世的夢浮橋》:中西文化的“舶來品”,卻自成一派的別緻之美

結語:

《塵世的夢浮橋》中,記載了與謝蕪村、樋口一葉、小林一茶等十幾位日本文化上的人物。

他們,都曾在歷史的洪流中散發著微微的光亮,告訴著我們他們那個時代的文化和歷史。

不可否認,日本在古代一直模仿著中國,而到了近代,則學西方技術。可試想,每個國家都不可能“閉關鎖國”。我們在進步的同時,也有著“海納百川”的胸懷去接納別的國家優秀的文化和傳統。

日式的美,來自於中國的含蓄之美,也包含著西方的大膽熱烈之美。日式的美如同精緻的畫卷:含蓄卻又飽含著熱情。如同這個民族,這個時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