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古代西亞文明:蘇美爾城邦的城邦時代

簡介他們指出,僅以一個地方的文獻、一個時期的情況,就推斷出整個早王朝時期的城邦狀況是非常主觀的,蓋爾布更以同樣在吉爾蘇發現的大量反映土地買賣情況的石碑有力地證明,有許多土地是不屬於神廟的

恩希歐迪斯是誰

公元前2800到前2340年為“早王朝時期”,是蘇美爾文明的成熟期。這個時期蘇美爾地區在政治上處在一種分裂的狀態,城邦林立,相互征伐,沒有一個城邦能長久稱霸,比較強大的城邦有埃利都、烏魯克、拉伽什、烏瑪和基什等。早期的蘇美爾城市通常是一個獨立的小邦,其統治者有幾種稱呼,如“恩”“恩希”“盧伽爾”等,前兩種都是主神代理人的頭銜,指那些管理神廟的宗教首領,盧伽爾意為“大人”,似乎原為軍事首腦。

古代西亞文明:蘇美爾城邦的城邦時代

王權的起源是多元的

由此看來,王權的起源是相當多元的。城邦的統治者並非專門的制度君主,重大決議要經由長老會議和公民大會商議,前者由貴族組成,後者則由“成年男子”組成。 城邦之間戰爭的主要原因是爭奪土地、水源,爭奪霸主地位也是出於這些基本的經濟原因。20世紀30年代前,多數學者把蘇美爾人與閃米特人之間的種族矛盾作為戰爭根源,現在看來是非常錯誤的觀點。這兩個民族很早以來就共同生活在一起,沒有因種族問題引起爭執的明確證據。

古代西亞文明:蘇美爾城邦的城邦時代

在《蘇美爾王表》中,王系一直追溯到基什的閃米特王,而且也沒有把閃米特人建立的阿卡德王朝視為異端。拉伽什與溫瑪兩個城邦之間的爭執最為世人熟知,兩國間為土地、水源發生的衝突斷斷續續持續了100多年。如今儲存下來的《鷲碑》記載了溫瑪破壞盟約,越過國界,最終被拉伽什擊敗的史實。 各城邦霸主的象徵是叫作“王權”的一種實物和“基什王”的頭銜。

“王權”類似“權杖”“權標”或中國的“鼎”。反映爭奪“王權”的主要文獻是《蘇美爾王表》,這個名稱是當代學者給予它的,在古代人們按照該文獻的第一句話稱之為“當王權自天而降時”。這篇文獻的主要內容就是記載“王權”轉移的過程,通篇都是“某地城邦被擊敗,其王權轉移到某地”之類的話。《王表》提到有10個城邦得到“王權”,考古發現證明當時至少有幾十個城邦存在,進一步證明“王權”象徵著霸主的地位。

“基什王”之所以成為霸主的代名詞,一方面是因為基什確是較早興起的城邦,在歷史上也有過輝煌的時期,但更主要的是因為它經濟上的地位,這個時期由於河流改道,烏魯克等城市失去了地理上的優越性,而基什則是控制作為當時生命線的幼發拉底河的最佳地點。所以當時國王們都爭先恐後地控制基什城,“基什王”要名副其實地統治基什這個城市,而不僅是一個光榮的頭銜而已。

古代西亞文明:蘇美爾城邦的城邦時代

城邦中的王權和宗教勢力此消彼長

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最初城邦中的宗教勢力非常強大,後來世俗王權逐漸擴張,將神廟置於王權控制之下。考古發現證明,城市中最大的建築在早期是神廟,後來則是王宮和王陵。這些大神廟通常位於城市的最高點,是最醒目的建築。 神廟在當時社會中的地位問題一直是學者們討論的熱點。關於這個時期神廟活動的文獻主要是在拉伽什首都吉爾蘇發現的泥板,時間是公元前3千紀中期,即拉伽什城邦的3個統治者埃嫩塔爾茲、盧伽爾班達和烏魯卡基那在位期間。首次對這些文獻做系統研究的是戴美爾。他發現在烏魯卡基那時期神廟擁有大量土地,約有4500公頃,還負責灌溉工程,又供養著大批牲畜,僱傭了上百名漁民,神廟中還有紡織作坊。因此有些學者認為,這個時期的城邦是“神廟國家”。

古代西亞文明:蘇美爾城邦的城邦時代

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是施奈德,隨後這個觀點得到了普遍的承認。根據這個觀點,各城邦的土地都屬於神廟,其居民也都附屬於神廟。法肯斯坦更進一步提出,神廟的出現不僅是蘇美爾文明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是早期文明形成的標誌。後來魏特夫和斯圖爾德“灌溉文明”觀點的傳播,也從某種程度上支援了“神廟國家”觀點。根據魏特夫的理論,早期大河流域的農業文明都需要一個強大的中央集中權利政府來組織和管理農業灌溉。

20世紀中葉,以蓋爾布和賈可諾夫為首的學者對“神廟國家”的概念提出尖銳批評。他們指出,僅以一個地方的文獻、一個時期的情況,就推斷出整個早王朝時期的城邦狀況是非常主觀的,蓋爾布更以同樣在吉爾蘇發現的大量反映土地買賣情況的石碑有力地證明,有許多土地是不屬於神廟的。迪亞克諾福則考證出戴美爾等人統計出的神廟土地只是當時吉爾蘇全部土地的1/10,神廟人口只是當時全部人口的1/3。持“神廟國家”觀點的學者通常把烏魯卡其那改革作為一個重要的依據,因為此次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把前任國王剝奪的神廟土地和財產歸還神廟。

近年來福斯特的研究證明,烏魯卡其那並非“歸還”,而是分配給神廟一些土地,因為他考證出某些土地原本就不屬於神廟。他的觀點現在還有很大的爭議,但是不管怎樣,“神廟國家”說是不可信的。神廟經濟究竟在當時社會中佔多大比例,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總之,除神廟土地之外,城邦相當部分的土地控制在以國王和貴族為主的上層階級手中,其餘的土地則屬於一般以大家族為單位的平民。這些人也許最多隻佔平民人口的一半。沒有土地的佃農替地主耕種土地,其身份基本與替神廟耕種的佃農一樣。

古代西亞文明:蘇美爾城邦的城邦時代

此外要說明的是,蘇美爾城邦的主神廟都不在市中心,有些位於城市邊緣,有些甚至在城外。神的世界與人的世界是分離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儘管神廟在經濟上有重要的地位,但它們與世俗世界客觀上的這種隔離表明它們對政治生活的影響是有限的。

早期王朝時期蘇美爾地區在政治上雖不統一,經濟上卻很繁榮。由於政府能夠統籌水利灌溉工程,各城邦附近的農田得到充分利用,能生產足夠的糧食。畜牧業也很發達,羊毛和乳酪、牛油成為重要的牧產品。手工業如紡織、陶器製造等也有相應的發展。甚至有大量使用奴隸勞動的紡織部門。

城邦之間以及和遠方地區的貿易很早就開始了。早期的貿易多半是由各城邦的神廟主持,這是由於神廟擁有大量的土地和依附其上的農人,農工產品的收成和分配都由神廟來主持,分配後剩餘的物資就可以用來作為貿易的商品。後來王室越來越多地干預商貿活動。從事貿易的商人一般是從神廟或王室的倉庫中預支各種物品作為交換的資本,因此也可以說他們屬於王室行政組織。當然,也有以私人身份從事貿易的商人。此時人們已經開始使用銀子進行交換。

蘇美爾城邦中的人們主要分為貴族、平民、佃戶、奴隸等四類。佃戶和奴隸主要的工作就是替他們的僱主或主人從事各種農牧業和手工業生產。城邦有各種行業的手工業者,如金匠、石匠、木匠、皮匠、織工等。奴隸的來源主要是戰俘,但一般平民也可能因為欠債而淪為奴隸。在蘇美爾人的觀念中,奴隸是主人的財產,可以自由買賣,若企圖逃亡,會受到嚴厲的懲罰。不過奴隸也有某些權利,如他們可以從事買賣、借貸,並可以用錢贖身。一個成年男奴的身價有時與一匹驢子相當。

古代西亞文明:蘇美爾城邦的城邦時代

結語

在早期城邦的經濟生活中,稅收已經是一個重要的專案。人們不但在買賣、農牧生產方面要繳納固定的稅款給政府或神廟,在日常生活中許多時候也不免受到日漸擴張的政府組織的壓榨,必須繳納各種雜稅,如離婚稅、埋葬稅等等。總體來說,當時的蘇美爾城邦的發展已經慢慢趨向成熟,它的很多發展模式都可以為後世所借鑑。

參考文獻:

《美索不達米亞考古》

《與聖經相關的古代近東銘文》

《古代近東圖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