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晉城:平城有個水口閣

簡介平城老街的店鋪、關聖閣、三皇閣,如同水口閣一樣,都建於石岸高臺之上

名字凝瑞是什麼意思

晉城:平城有個水口閣

晉城:平城有個水口閣

水口閣懷古

平城古鎮之東南,有一水口閣,跨河而建,立於砂石所建的券洞拱橋之上,因其沒有碑石文字可尋,建立年月不詳。今補修水口閣,見其屋頂嵌椽梁文上書:“大清乾隆五十五年補修”字樣,可知其年歲久矣!

水口閣大殿,年久失修,屋頂荒草叢生,破敗成傷,門梁風化,朽之不立,成危房矣!今有平城申金山、楊更生、李全紅等熱心人士,善心發起,率工匠信眾,修葺屋頂,拆腐裝新,精雕木石於殿上,合眾之力,修繕一新,重續古廟之香火,綿延古閣之人氣。

古時,下大雨的時候,立於水口閣正殿,聽風、聽雨。可觀南爐河、窯河、西川河、北爐河、崗河之水匯聚之洶湧來勢。從平城西門口的老河口到水口閣,濁浪翻滾,流泥翻沙,勢如蒼龍穿行,入水口閣券洞。從水口閣大殿後窗望去,見其湧出券洞的老河之水,波濤洶湧,澎湃飛奔,東流而去。腳下則是傳來老河水衝擊石岸拱橋券洞發出的汩汩咆哮的水聲,水聲如蒼龍在吟鳴吼叫,此時的水口閣彷彿被架空了,感覺整個水口閣都會飛起來,不由得讓你對水對大自然產生敬畏之感!

水口閣,集四海之雲雨,通八方之靈氣,拱橋石刻“砥柱中流”與三皇閣券門上的石刻“勢栱龍山”以及三皇閣上的日月亭交相輝映,興平城之文脈、起古鎮之財運、開天地之廣袤也!

古時,河道無水則為道路。水口閣與界外相通,與東、西官道、行坡古道,西善底之“西南鎖鑰”門戶,自成一體,都為出入平城的重要通道。平城水口閣可謂是太行八陘之“白陘古道”的起點。潞澤商幫、冀豫客商,趕腳車伕、駝隊馬幫,往來於此,交易貨物,換乘交通工具,車馬如織,人流如潮,往來而不絕矣!水口閣納四方財源,興鎮之邦,旺鎮之名也!

古平城商貿發達,糧食富足,外地客商長年駐留於此,開店鋪、做生意。鎮上車馬老店(亦稱馬坊)星羅棋佈,飯鋪客房比比皆是。酒坊、醋坊、油坊、糖坊、皮坊、染坊不乏其間。打鐵的、釘掌的,叮叮噹噹,好不熱鬧。市井繁華,店鋪林立,字號雲集,有千家店、百磨坊一說。尤其平城的酒坊釀製出來的美酒,香醇味美,每天前來平城酒坊馱酒的客商,早早就排好了隊,等著取酒。平城有專門制酒簍的簍鋪,為盛酒用。平城的酒遠銷全國各地,深得美贊。

晉城:平城有個水口閣

晉城:平城有個水口閣

平城有豐富煤炭、鐵礦、矸石資源,古冶鐵業早而發達,可追溯到戰國時期。平城周邊爐渣堆積成山,有些村以爐窯命名,如南爐河、北爐河、窯河、窯上,都與採煤挖汞鍊鐵有關。直至現在,平城有的地方的爐渣,仍被一米多厚的陳年積土覆蓋著,爐渣山上,植被茂盛,可見其年歲久遠!

平城的生鐵和平城的美酒遠銷全國各地,吸引著外地的生意人前來平城經商,平城的貿易流通半徑遠在千里之外,因此平城被人們譽稱為“千里平城”。

平城老街的店鋪、關聖閣、三皇閣,如同水口閣一樣,都建於石岸高臺之上。有雨時,曲徑通流,人們立於閣上,隔岸觀水、聽風、聽雨,閒享雅之樂趣。沒雨的時候,人們往來與街市之上,辛勤勞作,奔波與生計之中。

古平城,村村皆有古券,或依山或傍水,券上都有閣樓,如同水口閣一樣,皆為村寨之門戶。從前,一到晚上便無人出入村寨,趕腳的客商也趁早留宿客棧。人們將券門關閉,防匪盜、防野獸侵襲。特別是防狼。以前這裡的狼比較多,經常有關於狼吃了牲畜、傷害到人的事情。有研究過平城的老師說過,平城與歷史上與古光狼城有關,具體還有待考證。但有此一說,出閣了出閣了,就是出村了。以此說明做事做過了頭,與村中民風常理相違背,理論上超出了人們所認同的範籌。

晉城:平城有個水口閣

晉城:平城有個水口閣

平城的券上閣樓,依其閣內供奉的神像不同,又有不同的名字。如關聖閣、三皇閣、禹王閣、文昌閣等。水口閣所供奉為何方神聖,龍王、河神還是禹王,其說法不一。古時從風水學上講,水口之水是龍的血液在流動,龍脈,事關財運、文脈與祥和。與關聖、三皇、女媧相聯絡之,水口閣供奉禹王的可能性又大些。神話傳說中龍王施雲布雨,管理江河湖海之水之排程,人們遇到乾旱時,祈雨時請的拜的都是龍王,祈求天降甘霖,祈求風調雨順,快快下雨。下雨了,河水流通又與河神有關,人們祈求水流通暢,別形成水患。大禹治水,又是在疏通河道,治理水患,為了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其治水的決心與工作態度可敬可配,為人類做出了貢獻,供奉之也未嘗不可。這裡究竟供奉的是人還是神,是人創造了神,還是神創造了人,各有一說。可在這裡總的說明了一點,真真正正的為老百姓做事,做好人做好事,人們是永遠也不會忘記他的。

南爐河村口券洞上書“漢砥柱”,閣上廟內敬關帝,有碑石為證。和村券洞上書“安瀾”“凝瑞”,閣上廟內敬文昌帝君。義漢券上,雕刻有龍頭與水花的圖騰。楊寨券上為文昌閣。南河村券上為龍王廟。關聖閣券洞,刻有龍頭與蜘蛛,閣上供奉武財神關公,出入經營往來者皆拜之,以求路途平安順暢,生意興隆,重修碑上刻滿了商家字號捐款興修古閣的名字。

平城古鎮趕廟會唱大戲,水口閣與三皇閣公用一個舞臺,叫雙開舞臺。六月十五水口閣廟會,開水口閣方向隔扇,七月初七三皇閣廟會,開三皇閣方向隔扇,由此可見,水口閣、三皇閣以及其雙開舞臺,為同一時期所建。可惜三皇閣裡也只有提及光緒年間補修並於民國二年陰曆七月秋日重修三皇閣碑石一小塊。平城的廟宇無碑石可尋,平城的廟上的石碑都去了哪裡?就連最早的陵川縣縣誌,提及古平城的文字,也是寥寥幾行文字可數。平城,到底經歷了一場場一次次怎樣的文化劫難?到底是誰在嫉妒平城,這樣看不起平城?外人?還是平城自己人?讓人欣慰一點的,就是傳說中隋開皇十六年,平城與陵川以稱土重量,看誰重誰做縣城。蘭花人狡詐,偷偷在土中摻了沙子,結果蘭花(今陵川)做了縣城。又一說,平城沒有可做刑場的地方,不能做縣城。做與不做縣城,高層說了算,老百姓自古只能聽從。傳說歸傳說,事實說久了,官方又沒有人記載,沒有文字記載的東西,民間說久了就成了傳說,但從沒聽說過陵川與其它地方爭縣城,還用稱土的方法,還被蘭花人耍了!

如今,平城的河道都被券了起來,成為了地下水道,古時的風韻雅緻不再。而水口閣,在鋼筋水泥的樓宇圍困中,也失去了昔日的光華,聽風、聽雨、觀水、看河頭的雅趣自然沒有了。

不一樣的是下雨後,人們不必在泥濘的街道上行走,也不必等著大雨過後,河水小了才敢淌著水回家,也不必再擔心房子會被大水淹了。

如今的水口閣,重新修繕一新,重塑神像,彩繪壁畫,在沉睡中漸漸被人們所喚醒。雕有水花的砂石敦和木雕門梁,重新煥發了光彩。水口閣,古時萬水匯聚之地,今天仍然是重要的地下水道,南太行山水之源,白陘古商道的起點。但願平城人的人心也能夠匯聚,把平城推出去,匯入全域旅遊的大潮中。

水口閣見證了平城的歷史,我們更有責任把它保護好,包括三皇閣、關聖閣,包括平城各村的古蹟,我們都有責任把它們保護好。還有老街,還有後周古碑等等,因為消失了就不會再有了。

期待修葺一新的水口閣香火旺盛,平城文脈興盛,商業繁盛,運勢廣遠!把平城的文明延續發展下去!

晉城:平城有個水口閣

晉城:平城有個水口閣

小王頭:深度的歷史文化底蘊,有時間可以去轉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