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花橋流水”東流莊難忘記憶“再回首”—來自平邑縣仲裡古鎮東流莊村系列傳奇故事之二姜曉彬 甄峰圖文

簡介張成看到劉文汝題字的前闋第一句的第一字是“長”字,尾句的第一字是“興”字,於是又揮筆這下“長興橋”三字,等工匠們打造好後,立在橋頭,“長興橋”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無情的歲月淹埋了多少個春夏秋冬

“花橋流水”東流莊  難忘記憶“再回首”—來自平邑縣仲裡古鎮東流莊村系列傳奇故事之二  姜曉彬 甄峰/圖文

看那春水流,流過小橋頭。

花橋流水,聽起來很是愜意,可又有多少人知道,“花橋”卻飽受滄桑,歷經摧殘。其中更有動人和難忘的故事。

“花橋”,本名“長興橋”。在我兒時記憶中,這座橋位於東流村西南方向,是貫通白馬莊周圍幾個村莊的必經之路。南北跨過“躍魚溝”。那時候整條“躍魚溝”一年四季,綠水長流。

春季裡,我們去“躍魚溝”兩岸拔薺菜,在橋上橋下玩耍,是自然不可缺少的;夏天裡去“躍魚溝”游泳,騎在“石龍”身上戲水,在水裡那些破碎的石碑和石獅子下面捉河蝦;冬天去“花橋”下溜冰,至今記憶猶新……

“花橋流水”東流莊  難忘記憶“再回首”—來自平邑縣仲裡古鎮東流莊村系列傳奇故事之二  姜曉彬 甄峰/圖文

長興橋,始建於康熙年間。在沒有建橋之前,鄉民們在“躍魚溝”裡擺上一塊塊的大石頭,方便來回渡過。當河水漲了,每塊大石上面再加上一層石塊,水深的地方,能有五六塊石頭重疊。經過流水的常年衝擊,再加上那麼大的石塊,在水裡難以固定。人們踏著石塊過河,雖是穩妥,但每塊石頭隨著晃動發出“嗒嗒”的撞擊聲,也會讓人心驚。

當時,流莊的劉氏家族甚是興盛。他們位居村子的最南端,離“躍魚溝”最近。族中一老者,每日都會早早地出門散步,每次都會來“躍魚溝”看看。老者雖然身體康好,但家人們孝心所在,每次都讓一年輕人跟隨。

一日,老者祖孫兩個還沒等走近“躍魚溝”,遠遠便聽到呼救聲。他們趕忙跑過去,看到貌似父女的兩人落水,老者命孫子下水救人,然後又帶此父女回到自己家裡,為他們換下自己家人的衣服,再送他們啟程。

“花橋流水”東流莊  難忘記憶“再回首”—來自平邑縣仲裡古鎮東流莊村系列傳奇故事之二  姜曉彬 甄峰/圖文

說來也巧,不幾日,老者祖孫二人又來到“躍魚溝”旁,發現一年輕人趴在地上呻吟,看樣子是腿受了傷,鮮血直流。老者趕忙讓孫子背起此人,回家找郎中療傷。

受傷的年輕人叫“張成”,是一屆武舉,

路過此地,是為了進京參加校場選秀。在河裡救了一落水者,自己才受了傷。幾天過去,張成的傷已養好,拜謝自然不說,便又要匆匆上路。

老者幾日沒有出門,獨自在家反覆思考,他做出一個重大的決定,必須在“躍魚溝”上面修一座橋!他讓孫子通知村裡所有姓氏的族中老人,當日集中商討,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事已定局。他又修好書信寄往京城,讓劉文汝趕緊回鄉一趟。

“人心齊,泰山移”!康熙八年春天,這座橋已正式動工修建。避開暫時通行“腳踏石”,選好定位。在“躍魚溝”南岸,以百年老槐樹為橋的西南方位,溝北岸的“十八摟”榆樹為橋的西北方位。全長三丈三尺,寬度八尺。橋墩由選好的上等青石塊經過精心打造壘砌而成,迎水的一面,做成倒“V”字形,便於分水,減輕水流的阻力。橋面是由渾厚的青石板材打磨後拼接鋪制,平整有序。在橋的四個邊角,各打造了石柱,每個石柱的柱身正方,上頭還雕刻出帶有八個稜角的柱頭。安放好以後,以便於下步欄杆的連線。在每個石柱的後面,還打造了石獅,因為石獅也是當時在當地的吉祥物。四個石獅隔岸相對而座,眼睛直視橋下。工匠們取名“觀水獅”。他們高超的技術,不是炫耀,而是為這座橋增光添彩,更為意喻著平安吉祥,做最好的演飾。橋下又打造了一條精美的石龍,龍頭朝西,迎著水來的方向,龍尾向東,送走流水的去勢……

“花橋流水”東流莊  難忘記憶“再回首”—來自平邑縣仲裡古鎮東流莊村系列傳奇故事之二  姜曉彬 甄峰/圖文

歷時一年,雖然這座橋沒有完全竣工,但是也已經順利通行。

工匠們正愁著護欄怎麼樣製作,這時候,劉文汝已回鄉,來到造橋的現場,陪同他的,卻是張成。原來,張成被劉老搭救療傷後,進京做了劉墉的侍衛,慢慢地,和劉文汝也熟悉了。聽說劉文汝要回鄉探親,便向劉墉告假,說明事由,要陪劉文汝一起回鄉,答謝劉老的救命之恩。

依照劉文汝和張成的思路和方案,沒用幾日,橋面兩側護欄也安裝完畢。兩邊各用兩塊青石板雕刻了畫面,再用石柱間隔和連線,牢而壯觀!

護欄的東面,前邊一塊雕刻的圖畫是一對麒麟,奔跑的寬闊的大路上,朝著村子的方向;後圖便是一對鳳凰在飛,緊跟在麒麟身後;護欄的西側,三根石柱間隔的中間,是兩塊劉文汝題字的石碑。

前闋: 長渠峪峽來,

片石嗒岸崖。

渡過艱難險,

民眾築修開。

匠奮橋架起,

興暢無阻哉。

後闋: 此路南北通,

順達至御京。

朝夕走王門,

匆匆踏輕塵。

皇公若在此,

豈無授書人。

張成看到劉文汝題字的前闋第一句的第一字是“長”字,尾句的第一字是“興”字,於是又揮筆這下“長興橋”三字,等工匠們打造好後,立在橋頭,“長興橋”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花橋流水”東流莊  難忘記憶“再回首”—來自平邑縣仲裡古鎮東流莊村系列傳奇故事之二  姜曉彬 甄峰/圖文

“長興橋”所處,“躍魚溝”水土滋潤著兩岸的花草樹木,莊稼豐收,綠樹成林。再加上南岸的百年老槐,北岸的“十八摟”榆樹。每年春天來臨,這裡便是鳥語花香,還有橋上護欄雕刻的那些精美圖案……慢慢的,鄉民們又給長興橋取了第二個名字——“花橋”。村民們都說,“長興橋”選對了風水寶地!

前文提到了“十八摟”的老榆樹,這裡面還有個故事……

在“長興橋”未修建很久以前,有個盲人路過此地,手拿著探路的竹竿(在我們當地,管盲人探路的竹竿或者木竿叫作“明竿”),當“明竿”觸到老榆樹的根部,盲人自然感覺前邊的障礙,就向旁邊移了一步,“明竿”依舊被障礙,於是盲人又繼續移了一步……

盲人也有脾氣!他把“明竿”立在樹身上做暗標,然後伸開雙臂,繞著大樹用雙臂量了起來。他想知道這棵大樹到底有多麼粗。當他第六次伸開雙臂的時候,展開手就能碰到“明竿”,沒想到,這時有個孩子正在尋找更長的樹枝,想要打下旁邊一棵果樹上的果子,順手拿走了盲人的“明竿”。盲人摸不到自己的“明竿”,繼續繞著大樹臂量。孩子無意間和盲人開了個天大的玩笑。害得他圍著大樹整整轉了三圈多……當孩子又把竹竿放到樹上,自己帶著打落的果子走的時候,盲人已經數到“十八”,順手摸到了自己的“明竿”…… 沒想到,自己圍著大樹,整整摟了十八臂,總算知道了這棵大樹的粗度。流莊有棵“十八摟”的大榆樹,也就在陌生人群裡流傳起來了。

“花橋流水”東流莊  難忘記憶“再回首”—來自平邑縣仲裡古鎮東流莊村系列傳奇故事之二  姜曉彬 甄峰/圖文

時隔數十年夏季,大雨滂沱,連續下了十幾天。整條“躍魚溝”洪水滿溢,沖壞了很多樹木和莊稼,捲起的樹木莊稼,隨著水流翻騰而下。大些的樹木橫擋在長興橋孔,隨趕著就是水中的莊稼和雜草,瞬間堵住了所有橋孔,迫使洪水難以東去。水位的上漲,導致了地勢本來就高於流莊的白馬莊被洪水所困,沖走了不少的牲畜,還泡塌了很多房屋。白馬莊幾個大膽的鄉民出來觀察水情,發現原來是石龍“作怪”,控制了水流,淹沒了自己的村莊。於是他們便開始燒紙焚香,向著“長興橋”的方向叩頭祈禱……洪水的衝擊力摧毀了攔在橋孔的樹木和雜草,大水瞬間而下。正在叩頭祈禱的白馬莊鄉民,自以為是石龍“顯靈”,保佑了他們……第二年夏季未到,他們便提前商討,為防止雨季再來,石龍還要繼續“作怪”,便想出了壞主意,約好幾十名壯年,夜裡偷偷來到長興橋下,破壞了“石龍”……

時光變遷和自然災害,沖洗掉“花橋”的昔日風采,無情的歲月,掩埋了一年又一年,一層又一層……

好在筆者幸得“花橋”的“殘骸遺⻣”,保留下幾百年的美好記憶。

今天,“長興橋”這個名字,就連本村的年輕人,都會遙想天涯海角!殊不知,她的第二個名字——“花橋”,卻人人皆知。雖面貌全非,但美名永存!

“花橋流水”東流莊  難忘記憶“再回首”—來自平邑縣仲裡古鎮東流莊村系列傳奇故事之二  姜曉彬 甄峰/圖文

“花橋流水”東流莊  難忘記憶“再回首”—來自平邑縣仲裡古鎮東流莊村系列傳奇故事之二  姜曉彬 甄峰/圖文

“花橋流水”東流莊  難忘記憶“再回首”—來自平邑縣仲裡古鎮東流莊村系列傳奇故事之二  姜曉彬 甄峰/圖文

“花橋流水”東流莊  難忘記憶“再回首”—來自平邑縣仲裡古鎮東流莊村系列傳奇故事之二  姜曉彬 甄峰/圖文

作者簡介:

姜曉彬,男,平邑縣銅石鎮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臨沂市作家協會會員。自1986年始發表作品,曾用筆名姜亦辣等。先後在《人民日報》《農民日報》《大眾日報》《臨沂日報》《雜文報》等全國百餘家報刊雜誌發表文學新聞作品數千篇。

“花橋流水”東流莊  難忘記憶“再回首”—來自平邑縣仲裡古鎮東流莊村系列傳奇故事之二  姜曉彬 甄峰/圖文

作者簡介:

甄峰。1971年出生,山東平邑人,臨沂市作家協會會員,平邑縣作家協會理事長。臨沂市書法協會會員,平邑縣書法協會會員。愛好攝影、書法、收藏。擅長寫作古詩詞。曾經多次在:

【古風詩詞會】、【文火窗格】、【秋夕】、

【優秀文學殿堂】、【梨花雪·河北】、

【淩水詩集】、【雲歌行】、【百花洲】、

【年華之約·唯美詩詞】、【經典文苑】、

【詩歌·美文·藝術作品薈萃】、【詩】、

【粵港澳青年作家創作學會】、【慧園書屋】

【正能量大講堂】、【詩的海洋】、

【中國當代實力詩人】等七十多家雜誌社和文學平臺發表、出版。

“花橋流水”東流莊  難忘記憶“再回首”—來自平邑縣仲裡古鎮東流莊村系列傳奇故事之二  姜曉彬 甄峰/圖文

“鄉風古韻 ”專欄系列文章

平邑縣融媒體中心出品 策劃製作:姜曉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