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手機遊戲首頁手機遊戲

青獅:舞出嶺南水城獨特風韻

簡介從非遺傳承到文旅產業2017年,古城玉窖溪南窖邊孫振高故居一帶,青獅文化保護中心在此闢建,孫淑強和李國英這兩位青獅非遺傳承人在這個中心從事武術和舞獅傳授工作,為培養更多優秀的後繼人才、為青獅的傳承和發展做貢獻

像盤子一樣的菜是什麼菜

●“行走綠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報道(72)

青獅:舞出嶺南水城獨特風韻

巷畔大道青獅堂。阿龍 攝

青獅:舞出嶺南水城獨特風韻

青獅非遺傳承基地位置圖。阿龍 製圖

青獅:舞出嶺南水城獨特風韻

青獅獻舞進賢門。塗英鵬 攝

青獅:舞出嶺南水城獨特風韻

青獅文化旅遊景區。林春曉 攝

青獅:舞出嶺南水城獨特風韻

青獅高梯採青訓練。林春曉 攝

青獅:舞出嶺南水城獨特風韻

青獅人練基本功場地。林春曉 攝

青獅:舞出嶺南水城獨特風韻

遊客在旅遊景區挑選紀念品。林春曉 攝

青獅:舞出嶺南水城獨特風韻

玉窖溪南窖段夢裡水鄉遊。林春曉 攝

一隻獅子,從鄉野間舞進古城,又從揭陽古城舞到了珠三角地區、上海世博會,從市級非遺舞進了省級非遺,再躍上國級非遺。青獅,這隻打上揭陽嶺南水城文化烙印的獅子,已然成為古城文化的一個重要元素。

2021年初冬,我們“行走綠廊,感受水城文化”採訪組走進榕華街道進安社群巷畔大道,來到了揭陽青獅非遺傳承基地“青獅堂”,探訪揭陽青獅的前世今生。

從京岡舞進揭陽古城

獅舞是揭陽人熟知的一項節慶民俗表演。歷史上最早記載舞獅的文字,是在唐高祖登基後,為接待賓客而設計的活動,其中“五方獅舞”的表演,被認為就是今日獅舞的雛形。

獅舞歷經1000多年的發展,已經從開始的喜慶表演,逐漸成為一種驅邪避害的民俗活動,並從京城傳入平常百姓家。廣袤鄉野大地,逢年過節,都有獅舞這種活動,並演化成了融武術、舞蹈、雜技於一體的綜合性民間傳統藝術。

在揭陽,舞獅已有三四百年的悠久歷史。據清雍正《揭陽縣誌》記載:“上元張燈樹,放煙花,扮八景,舞獅子,坊間俵謎,士民集而猜之,中者有賞……”說明舞獅正是清朝初期揭陽一種習俗。

清代,不單縣城有獅舞習俗,一些鄉野,也流行獅舞活動。在縣城東部的漁湖都,逢年過節,就有一些獅舞隊伍行走在鄉野間,表演著驅邪避害的民俗。孫先德是京岡孫氏可考最早舞獅者,他的後人在遷入縣城南門後,也把這一舞獅活動帶入了縣城。

從南獅、醒獅到青獅

獅舞在中國1000多年的發展中,演化出北獅、南獅的區別。北獅在長江以北地區流行,造型逼真,頭部造型比較簡單,雄獅頭戴著紅色領結,雌獅頭戴綠色領結,全身披著金色的毛。北獅一般成雙成對,一般是雌雄兩獅,配樂是以京鈸、京鑼、京鼓為主,給人一種熱鬧歡快的感覺。南獅則流行於華南乃至南洋一帶,舞動者注重馬步,動作比北獅的動作多,並有很多表演方式,表演中經常用大鑼大鼓大鈸,相對比較恢弘大氣。

流行於閩南、南粵一帶的獅舞,又稱為醒獅,以睡醒時的獅子輕巧靈活、快捷躍動而得名。

京岡孫氏在獅舞技藝上,不斷摸索出新的藝術風格,歷經幾百年的探索,最終將醒獅轉型為青獅。在外行人看來,醒獅、青獅僅是“醒”和“青”兩字在潮汕方言音上聲調不同而已,然而,從醒獅演化到青獅,卻是一個打上地方歷史文化烙印的漫長艱辛過程,京岡、南門孫氏幾代人不懈的傳承成為這項地方文化發展的關鍵。

青獅獅頭製作不同於傳統南獅,青獅獅頭用木條作支架,然後用牛皮紙一層層由內向外塗貼而成,達到一定厚度後再塗上顏色,畫出額頭、牙齒,再雕刻出鼻孔,最後再安上耳朵和用兔毛製成的眉毛,再輔以獅被和獅尾。製成的青獅前額突出,鼻孔高大,眼似銅鈴,長鬚、捲髮,猙獰威猛,獨具潮汕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獅頭重量是一般南獅的醒獅頭的好幾倍,一般人只要舞動幾下,就會氣喘吁吁,所以舞獅者基本功不紮實的話,根本無法表演舞青獅,現存老獅頭,最重的有20多斤。

青獅其體形碩大,外表猙獰威猛,目如銅鈴,口似血盆,與其它獅種有著明顯的區別,特別是一抹潔白的眉毛分外的醒目。自古以來,白眉者被譽為壽星和尊長,而白眉獅亦為獅中尊長、獅王。“青獅白目眉”遂為“獅王”美譽。

無論從外形或者重量上青獅都要比醒獅超出一倍以上。醒獅輕巧靈活,一般人稍加培訓就能作簡單的表演,而青獅獅頭碩大沉重,動作幅度大,所以青獅的舞獅隊員都必須經過專門的嚴格訓練,需較高的武術造詣才能具備相應的基礎。

從節慶表演到非遺文化

別的地方獅舞表演,多僅俱娛樂功能,而揭陽青獅舞,則融習武、娛樂於一身,孫振高是把武、舞融於這項藝術的“關鍵先生”。

孫振高,榕城南門人,揭陽知名武術教練、中醫骨科醫生,南枝拳傳人之一,曾於70年代末率揭陽縣代表隊赴澄海參加汕頭地區武術大會,在會上表演南枝拳兩大絕技“五花飛石”和“力頂千斤”,技驚四座,自此聲名鵲起。從澄海返揭,孫振高遂被駐揭某部聘請為常年武術教練,指導戰士們搏擊技藝。爾後,孫振高把武術技藝嵌入獅舞表演之中,他帶領的獅舞隊員,都必須具備較高的武術造詣,並將武術技藝貫穿於獅舞表演之中。

孫淑強是孫振高兒子,從小師從父親學習青獅的製作技法和舞法,並隨青獅隊到各地表演。其青獅技法注重透過各種舞姿展現獅子“靜、看、探、採、聞、睡、醒”的神態,其表演既有整齊的形態變化,又有瞬間精緻的造型變換,動靜之間,對比強烈,體現出青獅勇猛粗獷、熱烈奔放、氣勢磅礴的特徵。多年來,積極參與各項傳統獅藝表演和交流活動,並屢獲殊榮。2003年,創辦了揭陽市孫淑強獅藝武術館,積極授徒傳藝,為發展、弘揚青獅這一民間藝術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李國英是孫振高弟子,自幼學習揭陽傳統武術和青獅技藝。曾參與創辦了揭陽市第一家傳統武館以及揭陽市第一家傳統獅藝和骨傷科研究中心。他致力於傳統舞獅技法的發掘和整理工作,在繼承了傳統舞獅中獅子戲繡球、盤凳青、高青等高難度的舞獅技法的基礎上,更是獨創了一套高梯採青的新技法,將流行和傳統有機地結合起來。他在傳承和培訓舞獅運動上不遺餘力、精益求精,帶領舞獅隊逐步發展成為粵東地區規模龐大、技藝精湛、影響深遠的專業性舞獅隊,經常受邀參加省內外各項慶典活動。2005年,帶隊參加廣東省第一屆傳統武術錦標賽榮獲團隊專案第一名。2008年,帶隊參加廣東省第三屆全民運動會傳統武術比賽榮獲團隊第二名。

在前輩和孫氏父子、師徒的承先啟後、不懈探索和努力之下,揭陽青獅最終定型為本地特色的獅舞表演藝術,並從傳統地面獅衍生出特技獅,從而細化為傳統地面獅及特技獅兩大部分。據孫淑強和李國英介紹,傳統的地面獅基本舞法包括:戲獅、獅子過橋、採青、睡醒等幾個套路。其中採青可分為“高青”、“地青”兩種方式。“高青”有擎天柱、上碟、上膊等三種方法。“地青”可分為橘子青、盤青、八卦青、七星伴月青、毒蛇青、橋頭青、蟹青等。特技獅表演套路有地面特技獅、竿上飛獅、平樁桌面獅、梅花樁獅等。

就這樣,在幾代青獅人的努力下,青獅技藝日臻完善,踏入21世紀00年代,作為一項出自揭陽本土的傳統舞蹈習俗,青獅由區級非遺名錄晉升為市級非遺名錄,繼而入選省級非遺名錄,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從嶺南水城舞到國際舞臺

2003年,孫淑強創辦了孫淑強獅藝武術館,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傳授中華傳統武術、獅藝和現代技擊,宣揚武德,培養遵紀守法、武藝高超的現代化專業武術人才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目標。孫淑強對舞獅隊員言傳身教,精益求精,致力於傳統舞獅技法的發掘和整理工作。孫淑強對傳統獅藝中獅子戲繡球、盤凳青、高青等高難度的技法加以繼承和發展,並不斷創新,獨創出一套高梯採青的新技法,把流行和傳統有機結合在一起,融舞蹈、雜技、武術於一體,配以氣勢磅礴的潮州大鑼鼓,把獅子昂首騰躍、武風凜凜的百獸之王形象表現得惟妙惟肖、淋漓盡致。幾年間,孫淑強的舞獅隊逐步發展成為粵東地區規模較大、影響較廣、技藝精湛的專業性舞獅隊。每一屆揭陽市運會,青獅都會在開幕式上進行表演。2005年揭陽市防洪工程暨榕江音樂噴泉開工典禮、市文化廣場奠基、揭西縣首屆生態旅遊文化活動節,慶典活動上都有青獅躍動的舞姿。2007年,青獅表演被編排上電視節目“潮汕小子”,作為揭陽市的選送節目參加了當年廣東省國際旅遊文化節,向世界展示了揭陽青年的精神風貌。

2008年8月,孫淑強創立了專門從事傳統獅藝發掘、保護、傳承和傳統中醫骨傷科研究中心——青獅堂,為保護傳統文化而努力。

2010年5月,孫淑強帶領青獅堂舞獅隊參加了在深圳舉行的文博會;2010年6月,孫淑強獅藝武術館應江蘇省無錫市的邀請,到江蘇進行獅藝武術交流,受到當地武術界的高度評價;2010年7月,孫淑強帶領了獅藝武術館16人組成的隊伍,參加了上海世博會廣東活動周開幕式、兩場花車踩街巡遊活動、四場定點表演,帶著中外遊客的驚歎與稱讚,載譽歸來。揭陽青獅亮相上海世博會,向世界展示了潮汕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弘揚了揭陽的特色文化,進一步促進我市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

從非遺傳承到文旅產業

2017年,古城玉窖溪南窖邊孫振高故居一帶,青獅文化保護中心在此闢建,孫淑強和李國英這兩位青獅非遺傳承人在這個中心從事武術和舞獅傳授工作,為培養更多優秀的後繼人才、為青獅的傳承和發展做貢獻。不久,這個中心發展升格為集青獅文化展館、孫振高故居、夢裡水鄉等景點於一體的青獅文化旅遊景區。青獅,從舞蹈表演和武術培訓機構走到文化旅遊產業上來,一批茶藝品、手工藝品、特色小吃等相繼落戶青獅文化旅遊景區,為揭陽古城遊增添了一分色彩。

一批批遊客來到青獅文化旅遊景區,參觀練武場地和一批習武器械:轉木樁、千斤頂、推石磨、刀、棒,在展覽館瞭解青獅文化,以及一代青獅先師孫振高習武強身、授徒傳藝、治病救人的事蹟,再到夢裡水鄉遊賞榕城人的母親河玉窖溪,遙想800多年前被選為縣城時那個玉窖村的水鄉模樣。

青獅,從舞蹈到藝術,又從武術表演到文化旅遊產業,她在古城的每一次亮麗轉身,帶給人的都是驚喜,都給水城新的魅力。

我市著名作家、地方歷史文化專家彭妙豔在他創作的《揭陽民俗竹枝詞》中有一首《舞青獅》:“醒獅在昔遍城鄉,今唯青獅大號揚。 脫穎當然藏秘訣?非關色彩並紋章。”稱讚了青獅的嬗變歷程。彭老師說,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在傳揚中,會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繁衍出一批又一批地方文化,這些地方文化成為中華文化的延伸,更是中華文化在各地的開花結果。從獅舞到南獅,從南獅到醒獅,從醒獅到青獅,獅舞吸收了嶺南水城文化的養分,最終嬗變成為揭陽本土非遺代表作,這其實也是揭陽有著深厚文化底蘊滋潤可以孕育更多現代文化的體現,更是一代又一代揭陽人不懈努力、蓬勃向上的體現。

【來源:揭陽日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