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小塊頭的七彩虹U6,擁有不輸“磚頭”的大能量

簡介事實上U6的聲音也的確足夠澎湃,我嘗試搭配的幾條耳塞中既包括光、RSV、Turii、破軍、VxV、AK T9iE這種較易驅動的,也包括Dorado 2020和RS10這種相對難伺候的,單埠驅動出來的密度與動態表現相對U6所在價位而言都可以

米斯怎麼充電

嚴格來說第一塊“國磚”應是HIFIMAN的HM801,但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樣,是從七彩虹C4開始認識“國磚”這種產品的。設計復古、質感粗拙、互動低效、體積碩大構成了後MP3時代第一批國產便攜HiFi播放器的關鍵詞,濃縮為兩個字,便是“國磚”。

令人唏噓的是,作為國磚最早期佈道者的七彩虹,在C4之後沉寂了很久沒有推出過有關注度的同類產品,直到旗艦型號U8,七彩虹才算是又一次真正回到了玩家的視線之中——然而作為七彩虹迴歸的首個型號,U8在使用體驗和續航力等方面被詬病頗多。“康復訓練”過後,七彩虹推出的這臺U6才終於算是一款較為成熟的產品。

小塊頭的七彩虹U6,擁有不輸“磚頭”的大能量

這種“成熟”首先在機身設計上就有體現,U6放棄了U8那華而不實的滑動觸控音量調節方式,換回了更加務實的滾輪,並且這顆滾輪的阻尼感做得還不錯,金色與機身的暗綠色也很搭。與此同時U6的電源按鍵形狀也更加常規,左側上下曲與播放/暫停三鍵墊高於機身很多,盲操起來要舒服不少——缺點是也因此比較容易被誤碰到。

小塊頭的七彩虹U6,擁有不輸“磚頭”的大能量

小塊頭的七彩虹U6,擁有不輸“磚頭”的大能量

在同價位的便攜DAP中,U6顯然屬於個頭比較小的產品,比起隔壁Astell&Kern主打小巧便攜的SR25還要短一些,厚度和寬度則稍大一點,二者體積規格基本相當,單手操作很輕鬆。對於U6的外觀設計,我只有兩點意見:其一是TF插入卡槽後會稍突出於機身;其二是U6的平衡介面既非2。5mm亦非4。4mm,而是爹不疼娘不愛的3。5Pro……這導致市面上相容其平衡介面的耳機與升級線很難找,作為補償方案U6隨機附送了一條轉接2。5mm的小尾巴,然而轉接終究只是個比較“將就”的方案,更別說4。4mm使用者還是要自備轉接線。

小塊頭的七彩虹U6,擁有不輸“磚頭”的大能量

小塊頭的七彩虹U6,擁有不輸“磚頭”的大能量

雖然在吸取了U8的經驗教訓之後U6的的外觀設計很快恢復了正常,但軟體體驗這事兒顯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U6論流暢度倒是不錯,但互動體驗說實話並不怎麼友好,其介面和邏輯都有很多反人類的問題:比如音量調節動畫不能手動快速退出,又比如白色底的專輯封面侵入頂欄會導致電量及音量資訊看不清,叒比如分類導航欄太窄導致經常誤點到曲目,叕比如它不支援耳機拔出自動暫停……

總之就是相當惱人,

更別指望什麼流媒體。另外U6的續航雖然比U8正常了不少但也遠談不上優秀,充電只支援到5V 2A,甚至不相容PD充電器的USB-C輸出,發熱量也比較大,不戴保護套的話握持起來實在不好受。

小塊頭的七彩虹U6,擁有不輸“磚頭”的大能量

不過興許能與其發熱量掛上關係的是,

個頭頗為迷你的U6聲音中所蘊藏的能量感卻相當充足。

單純看紙面引數的話,U6的輸出電平不過2。1Vrms平衡4。2Vrms,最大輸出功率130mW,跟國磚們最看不起的Astell&Kern前一代產品(SP1000、SE100、SR15)倒是很接近。然而“推好”這事兒對於絕大多數耳塞來說與前端的最大輸出功率並沒有太強的直接關聯(除非弱到了Walkman那份兒上),玩家想要的“推好”其實無非密度紮實動態飽滿,而推力欠奉的主要表現就是密度虛散動態疲軟——聊到這裡U6可就不困了啊,雖說2。1Vrms的輸出電平看起來不免有些弱雞,但人家同時也標榜了121dB的動態範圍。

小塊頭的七彩虹U6,擁有不輸“磚頭”的大能量

事實上U6的聲音也的確足夠澎湃,我嘗試搭配的幾條耳塞中既包括光、RSV、Turii、破軍、VxV、AK T9iE這種較易驅動的,也包括Dorado 2020和RS10這種相對難伺候的,單埠驅動出來的密度與動態表現相對U6所在價位而言都可以稱得上出色。尤其像Turii和破軍這種本身以動態見長的產品,搭配U6還能進一步突出其優勢,喜歡澎湃動感路線又不想在預算或體積上讓步太多的玩家大可以考慮下U6。

而且值得誇讚的一點是,U6的“動感”的確是依靠優秀的動態表現來達成的,而非把能量分佈翹得比較高以做出一副比較衝而激烈的面貌。論能量分佈,U6恰是一臺較為均衡持重的機器,並沒有刻意突出高低頻或強化速度感來擺出大開大合的架勢,也不會對耳機自身的風格造成明顯的干涉。足夠的動態儲備加上不偏科的音色令U6對於各類曲目和不同風格的耳機都有較為良好的適應性。

小塊頭的七彩虹U6,擁有不輸“磚頭”的大能量

唯一能挑出來的毛病是,U6的單端音色存在比較容易察覺到的顆粒感。雖說體積相當紙面引數也接近的情況下,U6能夠驅動出的動態明顯優於SR25,但SR25的音色要比U6更加細膩流暢一點——這時候我們就有必要搬出平衡口來了。

U6的平衡口面貌與單端一致性還是比較高的,能量分佈依然比較均衡,不會如有些產品那樣平衡口比單埠冷薄快一大截。在此基礎你能明顯感知到平衡口驅動力提升所帶來的密度優勢,這會令U6呈現出的聲音較單端更加紮實細膩順暢,換言之補上了單埠的唯一短板。

然後就是平衡輸出增加分離度的常規操作,聲場會伸展得更開揚層次感也更清晰錯落。動態方面倒是沒聽出明顯的長進,不過U6的單埠動態已經足夠好就是了。

小塊頭的七彩虹U6,擁有不輸“磚頭”的大能量

所以我更喜歡U6的平衡口,只可惜它是3。5Pro,這大大降低了使用便利性,在沒有3。5Pro插頭線材的情況下我只能搭配隨U6附送的轉接線使用。不過好在U6的單埠也蠻優秀,嫌麻煩的時候用單端也不至於覺得差很多。

搭配方面,U6的音色並不偏科所以對耳塞的音色包容度比較高,

我手頭的耳塞搭配U6的音色面貌都比較忠實於耳塞原本的風格。即便是RS10這樣難於驅動的型號,充裕的動態儲備也令其完全可聽。所以如果你將U6作為主力前端那麼直接根據自己的音色喜好挑選對應的耳機就好,要是飛朵的天狼星二代或者阿緹米斯這種自帶3。5Pro的產品就更好(雖說飛朵也是轉接線但好歹材質與耳機線是一樣的,避免了U6附贈轉接線引入的影響)。

至於音樂型別,同樣出於比較均衡的能量分佈,U6也並不挑歌。

而且比起同樣屬於“MP3體型”的ZX505和SR25,U6憑藉其動態優勢還能更好地勝任搖滾或交響樂曲目。不同於當年經常與IE8成雙出現的“古典神器”C4,如今的U6對於不同風格的耳機和不同型別的音樂均具備良好的包容性。

小塊頭的七彩虹U6,擁有不輸“磚頭”的大能量

總體而言,U6作為5000元價位的便攜播放器,其外觀設計、體積控制與音質表現都能令我滿意,需要重點改進的是以下這兩點:一是3。5Pro標準並沒有成功地推廣開,主流耳機與線材品牌鮮有適配,換成4。4mm或2。5mm與4。4mm同時提供勢在必行;二是U6的介面設計還存在諸多反人類的地方,所幸流暢度和穩定性沒問題,改起來的難度不會特別高。

這兩個痛點真的“很痛”,但並不算很難解決。如果七彩虹的下一臺便攜HiFi播放器能搞定這兩點硬傷,想必會具備不俗的競爭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