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新一代戰機路在何方——預測、淺析俄“第六代”戰鬥機標準

簡介蘇-57作為俄空軍服役的最新戰機,其隱身效能落後於其他五代戰機,其原因固然有作戰方式的需求引導,卻也難以掩蓋俄羅斯基礎工業相對薄弱導致的技術層面的難題

中國領土橫跨幾個時區

本文轉自:中國軍網

在資訊化戰爭大背景下,俄羅斯如何定義新一代戰鬥機的標準?“第六代”戰機跟“第五代”戰機相比有什麼優勢?在俄第五代戰機形成戰鬥力的時間點,“第六代”戰機的前路又在何方?

針對實戰,預測俄新一代戰鬥機標準

隨著各國的防空系統的高速發展,現代戰爭中雙方防空系統作用達到飽和。強大的防空系統已然成了戰鬥機作戰過程中的最大障礙,極大約束真實戰場中戰鬥機作用的發揮。為實現戰鬥機相較防空系統的跨代打擊,俄羅斯在現代戰爭中對“第六代”戰鬥機的需求十分緊迫。基於現代化戰爭體系,俄羅斯專家普遍認為,“第六代”戰鬥機需要實現以下三方面的技術突破。

“第六代”戰鬥機最重要的效能是能夠更大程度地規避防空系統的打擊。為達到此標準,俄軍方對“第六代”戰機的研發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首先是戰機能夠在被防空系統攔截前將其摧毀。要實現這一需求非常困難,地面雷達的偵察能力總是比戰機更加敏銳,但對於“第六代”戰機來說,突破這一方向是目前必須加以考慮的一個現實情況。其次,戰鬥機的隱身效能仍然需要跨代發展。現代雷達發展到的水平幾乎能夠實現透視所有隱身飛機,利用多普勒漩渦,透過高熱量顯示能很快地捕捉戰機。對“第六代”戰鬥機來說,要想實現這一功能,除非完全用塑膠製造飛機或者用一種新型材料覆蓋戰機表面,否則實現這一技術方面的突破是極為困難的。最後,戰鬥機需要有高超音速行進能力,目前已經能夠達到3000km/h搭載飛行員飛行,仍然存在被導彈攔截的風險,“第六代”戰機要想突破這一標準更是難上加難。尤其是高超音速飛行效能本身就與隱身效能是不相相容的,高超音速下空氣強烈的摩擦力,會直接破壞戰鬥機表面散射雷達射線的塗層,不太可能承受超聲的溫度限制。

“第六代”戰鬥機最獨特的效能是要實現以網路為中心。這一重要特徵將使得其與先前的戰機區分開來,實現跨代突破。能夠透過網路將戰場上的資料直接傳輸給飛行員是一個絕妙的主意,戰機能夠透過網路很輕易地將火炮及MLRS等目標標識出來,與此同時,地面作戰單元能夠迅速做出響應,立即對戰機標識的目標發動攻擊。戰機與地面作戰單元透過網路進行的互動作用將使得“第六代”戰鬥機達到戰略意義上的新高度。

“第六代”戰鬥機最新穎的效能是要實現可選駕駛功能。所謂可選駕駛,即是能夠實現利用外部資源來控制飛機,或是飛行員遠端駕駛,或是透過計算機進行駕駛。儘管實現這樣的搭載會使得戰機的電子填充單元複雜化,但是毫無疑問的,在未來的戰場上無人駕駛戰機將具有摧枯拉朽的戰鬥力。如果真的實現了這樣的需求,它將比現行條件下的無人機具有跨時代意義的突破,將成為空中戰場的主宰者。但是要實現這一功能更是極其困難,現代無人機的戰鬥載荷是以千克為單位計算的,要實現“第六代”戰機那麼載荷勢必會以噸為單位進行計算,這樣的發展需求對俄羅斯來說充滿著挑戰。

而這樣的“第六代”戰鬥機標準也與美國專家所提出的標準有明顯的差異。2020年9月14日美空軍助理部長向《國防新聞》證實,美空軍已經秘密設計、製造並試飛了至少一架神秘的下一代戰鬥機原型機。他說,“我們已經在現實世界中建造並試飛了一架全尺寸的飛行演示機,我們已經準備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製造下一代飛機。”據專家推測,美國的新一代戰鬥機將採取高超音速巡航、無人機協同作戰、三角翼佈局、高隱身效能等高精尖技術。美國的“第六代”戰鬥機標準無疑比俄羅斯的更加需要先進科技支援,更加註重“穿透性”制空權爭奪。但究竟哪一方的標準才更貼合實際、更具有戰術優勢?在雙方的“第六代”戰鬥機正式服役並投入實戰前,我們仍然無法給出無定論。

新一代戰機路在何方——預測、淺析俄“第六代”戰鬥機標準

圖為美國“第六代”戰鬥機外形預測

從蘇-57出發,淺析俄新一代戰鬥機標準

我們一方面可以看到蘇-57仍存在許多不足,另一方面必須承認的是,儘管如此,蘇-57仍較好地滿足了俄方的戰略需求。

俄羅斯廣袤的國土橫跨18個時區,約9000公里,其領土防禦範圍大、防禦距離遠。加之氣候、經濟、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在西伯利亞以及東部無法建造足夠的、可用的空軍基地,這要求俄羅斯的新型戰機不僅要注重跨音速巡航機動效能,又要注重長距離巡航所要求的高升阻比,以此保證相當的作戰半徑以及靈敏性。無論“第六代”戰機有多少創新點,這兩點一定會在預研階段就納入考量。

為了滿足以上兩點,蘇霍伊設計出中央升力體佈局以及小展弦比機翼來提升升力係數,採用了雙串聯大彈倉與雙並聯大間隔進氣道與發動機艙的結構。也正因此,從正面觀察蘇-57,蘇-57機體下表面外形相較於其他五代機顯得十分複雜突兀,損失掉了相當部分的正向隱身能力。為了補償損失的隱身效能,蘇-57有采用了“扁平設計”,然而這樣又限制了載彈艙載彈量,而外掛導彈無疑會再損失一部分隱身效能;為了補償稍顯落後的航電系統,蘇-57可選擇加裝101KS-N光電吊艙,而這毫無疑問會對隱身效能再次產生影響。由此,蘇-57因其“第五代”戰機的定位以及其隱身效能與主流隱身戰機的隱身效能存在較大差距而被外界指摘。

新一代戰機路在何方——預測、淺析俄“第六代”戰鬥機標準

圖為“第五代”戰機蘇-57戰鬥機

可以說,對於第五代戰機,隱身能力與超音速巡航和大作戰半徑相比對作戰效能的貢獻更大。蘇-57作為俄空軍服役的最新戰機,其隱身效能落後於其他五代戰機,其原因固然有作戰方式的需求引導,卻也難以掩蓋俄羅斯基礎工業相對薄弱導致的技術層面的難題。從飽受質疑的航電系統、機身接縫處缺少鋸齒狀的隱身設計、未作隱身處理的發動機、裸露的鉚釘、機炮以及暴露在外的101KS-v紅外探測跟蹤探頭,都向外界顯示著俄羅斯在一些領域已經漸漸露出短板。因此,對於“第六代”戰機的研製,俄極有可能在創新性的戰術指標和實用性兩者中更加傾向於後者。對於國際公認的“第六代”戰機的戰術指標,俄可能會另闢蹊徑,像蘇-57一樣,製造一個不那麼驚豔,卻更切合實際的“第六代”戰機。

然而從另外一方面看,俄羅斯提出的第五代戰機蘇-57的設計標準有:在多種複雜條件下奪取制空權,精確摧毀空中和地面及海上目標。蘇-57既為應對預警機、加油機等目標研發出了遠端空空導彈,同時也安裝了鐳射對抗系統甚至是機炮來應對中近程空戰,巡航導彈來摧毀重要戰鬥節點。因此以犧牲部分隱身效能為代價,換取更加符合自己需求的戰鬥機的設計理念,契合了俄空天軍當下軍事需求。外界戲稱蘇-57為“4。9代”戰機,卻忽略了俄羅斯軍工的一大特點就是善於將許多不是尖端的技術整合起來,使得裝備整體效能很高。例如蘇-57的三面陣雷達和多模式探測系統以及多種制導模式不相同的R-27系列導彈。經濟困境是俄軍工一個不可忽視的特點,這一點在蘇-57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體現,2010年首飛後直到2021年才少量列裝俄空天軍。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俄“第六代”戰機研究更可能將有限的軍費更多的側重於如何用好現有技術而非研究新技術的。“第六代”戰機的研製標準尚未成定數,在蘇-57上裝載機炮已經讓人意外,俄在“第六代”戰機研製上另立門戶,與美國提出的“第六代”戰機標準相去甚遠也未嘗不是一種可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