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王葆華:民間宗祠裡的鄉愁

簡介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專案“晉陝豫地區民間宗祠的空間記憶與文化傳承研究”負責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宗族觀念是在中華大地形成的一種社會性價值觀念,在現實中,“帝王宗廟”和“民間宗祠”是“宗族”的兩個重要載體

放置江湖傳承後關卡保留嗎

作者系國家社科基金專案“晉陝豫地區民間宗祠的空間記憶與文化傳承研究”負責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宗族觀念是在中華大地形成的一種社會性價值觀念,在現實中,“帝王宗廟”和“民間宗祠”是“宗族”的兩個重要載體。特別是“民間宗祠”,像一種鄉愁記憶的烙印生成,更像加蓋在中華大地鄉土村落的“民間印章”,給了學術研究一個豐富而美好的探究向度。

宗祠流變:由家國同構看社會功能。追溯宗廟與宗祠,可至原始社會晚期。《古今圖書整合·宗廟祭奠》中記載:“帝嚳高辛氏始立宗廟”“帝堯作七廟以享先祖”“帝舜立七廟”“夏制因唐虞立五廟”“殷制七廟”等。

周代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政治基礎上,建立了以宗廟為核心的禮制制度,周禮禮制規定:天子立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合而為七。士以上也可以設家廟,後代的品官亦大多建有家廟,這也是中國祠堂誕生的標誌。漢代祠堂通常建在墳墓旁,於是有了墓祠。經歷唐代家廟禮制的形成,宋代祭祀祖先的場所稱為“家祠”,“國有宗廟,家有宗祠,所以崇報享,而齊眾志也”。隨著程朱理學的興起和發展,祠堂作為尊祖、敬宗、收族的場所,承擔了社會教化的功能。朱熹撰寫的《家禮》論述了祠堂的建制和祭祀的禮儀,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家廟制度。

帝王宗廟因備受矚目而傳承有序,民間宗祠雖然沒有卷帙浩繁的典籍援引為證,但同樣有著豐富而廣博的民間基礎和情感紐帶。這種“處江湖之遠”又無處不在的民間宗祠,見證、維繫著以家族為主要社會構成的傳統文化和鄉村文明。

以農耕文明為主的漫長的中國社會,在家國同構的前提下探究宗祠文化,首先要了解中國社會的特殊宗族文化。宗族是地緣和血緣關係及同宗同族的社會單位,宗祠是血緣崇拜、宗族凝聚、宗族文化的中心,也是構成鄉愁的重要符號。宗祠文化在中國傳統社會中承擔著昭祖念先、啟蒙告誡、道德教化以及宗族文化傳承的社會功能,體現了宗祠營建者及使用者對道德觀的自覺追求。

在歷史潮流和現代文明的發展過程中,在鄉土中國與城市中國的行進過程中,民間宗祠以鄉土和鄉村作為靈魂棲息地。而對崇尚“落葉歸根”的中國傳統文化心理來說,民間宗祠在故鄉與異鄉、鄉土與城市、海內與海外之間同樣構成了強大的心靈共鳴場。

宗祠考察:由建築空間看文化敘事。相對於帝王宗廟和富庶鄉紳,晉陝豫地區的民間宗祠同樣既有對廟堂的效仿,也有對江湖的相容,同時也生髮了對傳統文化、民間文化的多樣性解讀。

這一地區民間宗祠大多為三進兩院式祠堂。空間佈局以圍合院落為主,形成了內部開放、外部隔絕的典型空間模式。建築中軸線清晰,軸線上的佈局依次為大門、享堂、正殿,大門到享堂、享堂到正殿都屬於過渡空間。建造宗祠時必須遵守中軸對稱的佈局和結構,主樓建築佈置在中軸線上,廂房、廊等佈列兩側,左右對稱。從建築的第一道大門到祭拜祖先的中堂,再到放置祖先靈位的寢堂,由低到高建造,營造出循序漸進的空間變化節奏。

建築佈局風追宏闊,建築裝飾更著繁茂。裝飾可分為文飾與圖飾,文飾部分體現為匾額、楹聯書法所體現的教化功能。匾額在宗祠建築所有的表達語言中最為直接,也是點睛之處。例如,山西運城萬榮縣閆景村李家宗祠拜殿及寢殿的匾額敘事,從進山門看到獻殿的“昭祖念先”“萬善同歸”再到寢殿“螽斯衍慶”,從繼承先祖功績到萬善歸德再到子孫後代繁衍生息,顯示了一個宗祠文化的敘事邏輯。楹聯看似簡單,實則是經過千錘百煉的現實陳述。山西晉中常家北祠堂寢殿山牆磚雕篆書對聯“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鍾福裕後,天不言而應自爽,恭謙克儉敏於行,人世間第一品格,還是盡孝”“春祀秋嘗,遵萬古聖賢禮樂,偷色婉容,孝無形而順有跡,仁愛忠恕抒於心,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正是“君子無物而不在禮矣”的體現。可見祠堂建築規劃時對“禮”及“孝”的遵循與廣泛運用,並貫穿於宗祠營建的全過程,使人們體驗到宗祠空間循序漸進教化的空間敘事關係。

圖飾體現為木雕、磚雕、壁畫彩繪,木雕的精工與精美彰顯家族的繁榮興盛。如河南省信陽市新縣周河鄉合龍村韓老屋村韓氏新祠,山門內磚雕影壁五福捧壽,五隻形態不同的蝙蝠圍繞著壽字構成,寓意多福多壽,五福為:一福、二壽、三康寧、四好德、五善終。好德才可以善終,教育後人以德行善,共同傳遞探本溯源、敬祖睦宗的家族情感。

宗祠保護:由鄉愁符號看鄉村振興。黃河中游晉陝豫地區可謂“大河之上,中國之中”,是仰韶文化、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歷史上名門望族數不勝數,輝煌的歷史至今延續著強勁的脈動,也註定在這裡留下鮮活的篇章。

這裡的民間宗祠經歷了長期的時代變遷,許多宗祠建築被破壞,文化受到衝擊。透過對7省3155座民間宗祠進行田野調查,發現其整體保護情況並不樂觀,近三分之一民間宗祠已經倒塌。目前,80多歲的鄉賢老人對已毀宗祠仍保留著一些空間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記憶也將消失殆盡。

從田園到都市,從鄉土中國到城市中國,從鄉村振興到民族復興,每一座宗祠都有說不完的故事,歷經風雨至今尚存的每一處宗祠都彌足珍貴,需要我們重新認識這一追本溯源、尋根問祖的重要場所。

“祠堂,是大地上鮮活的遺存,是正宗的中國國粹,是一方方最獨特的‘中國印’……祠堂是存放我們鄉愁的陳列館,是安放我們靈魂的棲息地。”千百年來,中國傳統家族制度始終交織於具有田園風味的生活觀念和理想中,這種具有田園之情的生活觀念、返璞歸真的生活態度,以及趨福避禍的生活方式,詮釋了中國人的幸福。面對如今繁華忙碌的城市生活,對田園和家園的回望與迴歸,更是一種“中國鄉愁”的無限憧憬和嚮往。

鄉愁何以最中國?不僅僅是綠水青山、自然風光的綠色生態的改善與復歸,更是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鄉土、鄉情、鄉風,民意、民心、民俗的一種傳承與構建。在宗祠裡,我們能夠找尋對“家”和“族”的情感依託,而正是這一心路歷程的旅行,使得由“家”“族”到“國”的情懷得以昇華與傳承。可以說,民間宗祠裡的鄉愁,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靈動之章、詩意之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