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南北小年為何差一天?

簡介”因此,雍正合並小年的說法不一定可信,倒是嘉慶年間的《溫江縣誌》有臘月二十三祭灶的記載:“十二月二十四日,舊傳灶神上天奏事,先於二十三日夜,各具香花、酒果、燈燭、場糖、錢褚致祭

年獸是吉祥物嗎

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南北小年為何差一天?

undefined

【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

農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在大江南北都有“過小年”、“祭灶神”(辭灶)的習俗,但是時間上一般會差一天,一般華北東北等地區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多為臘月二十四小年,這是為何呢?

一、小年最初是臘月初八

根據《荊楚歲時記》等典籍記載,

最初,小年祭灶與“臘祭”有關,時間為臘月初八,晉代至明代為臘月二十四,清嘉慶年間,小年祭灶有了“官三民四”的民俗。

民以食為天,作為一家之主的“灶神”自然備受老百姓們重視。

祭灶,源自火神崇拜,是中華傳統民俗文化之一,與燧人氏、炎帝崇拜及祝融、“火神”崇拜有關。

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南北小年為何差一天?

undefined

《淮南子》記載,“炎帝作火,死而為灶。”

《荊楚歲時記》關於臘月初八的相關民俗記載中有:

其日(臘月初八),並以豚酒祭灶神。

可見南北朝時期,祭灶時間為臘月初八。

東漢許慎《五經異義》記載:

顓頊有子曰黎,為祝融火正。祝融為灶神……漢陰子方,臘日見灶神,以黃犬祭之,謂之黃羊。陰氏世蒙其福,俗人競尚……

至晚可以追溯到商朝,秦漢時期灶神更被列為“五祀”之一,與門神、井神、廁神和中溜神共同負責每家每戶的平安。

二、臘月二十四小年的民俗

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南北小年為何差一天?

隨著道家的發展,灶神傳說被納入了道教“男神天團”,不僅掌管每家每戶的飲食外,還會考察人間善惡。民俗傳說,每年的臘月二十四日,灶王爺會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職,玉帝則會根據灶王爺的稟報情況對人間降下福禍,於是民俗就有了“二十三,糖瓜粘”,用有粘性和甘甜的糖瓜祭祀灶神,一是黏住灶王爺的嘴巴,少說話,二是有“甜言蜜語”之意,讓灶王爺向玉帝多多美言。

晉代《風土記》記載:

“臘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謂灶神翌日(臘月二十五)上天,白一歲事,故先一日祀之。”

可見,

至晚在晉代,祭灶時間就是臘月二十四了。

《東京夢華錄》記載:

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請僧道看經,備酒果送神,燒閤家替代錢紙,帖灶馬於灶上,以酒糟塗抹灶門,謂之“醉司命”。

東京,即北宋首都汴梁(今河南開封),當時的

祭灶習俗是用酒糟塗抹灶門,應為“糖瓜粘”習俗的前身。

到了南宋,出現了“小年”的叫法,《武林舊事》記載:

“禁中以臘月二十四日為小節夜,三十日為大節夜”。

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南北小年為何差一天?

三、南北方小年為何差一天

一種說法是清朝雍正帝為了節省開支,把二十四祭灶與坤寧宮祀神合併為臘月二十三了。

但《清嘉錄》則記載,在雍正兒子乾隆年間,小年夜還是臘月二十四。

《十二月·念四夜送灶》:

“俗呼臘月二十四夜為念四夜,是夜送灶。”

因此,雍正合並小年的說法不一定可信,倒是嘉慶年間的《溫江縣誌》有臘月二十三祭灶的記載:

“十二月二十四日,舊傳灶神上天奏事,先於二十三日夜,各具香花、酒果、燈燭、場糖、錢褚致祭。”

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灶,南北小年為何差一天?

undefined

民間傳說“男不祭月,女不祭灶”,因此,清代祭祀灶神的儀式也是由男性家長來完成,而皇宮裡祭灶的軍機大臣要在臘月二十四祭灶,這樣,家裡的祭灶儀式就不能兼顧,傳說嘉慶皇帝體恤負責祭灶的軍機大臣於是將皇宮的祭灶儀式提前一天,於是民間就有了“官三民四”的傳說了。

但根據潘榮陛所著《帝京歲時紀勝》(成書於乾隆年間)一書記載:

“廿三日更盡時,家家祀灶,院內立杆,懸掛天燈。祭品則羹湯灶飯、糖瓜糖餅,飼神馬以香糟炒豆水盂。男子羅拜,祝以遏惡揚善之詞。……”

可見,嘉慶之前,乾隆年間已有臘月二十三祭灶習俗。

北方距離皇城近的地區,受到“官三”影響比較大,逐漸形成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的習俗,而南方很多地區則依然延續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代民俗。

作者:張宏峰(一堂國學)中國民俗學會會員 山東省民俗學會會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