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洞察」最可怕的認知誤區:我家孩子缺乏“挫折教育”

簡介於是這些家長就會給孩子報名參加一些夏令營,專門進行“挫折教育”方面的提升,最終結果可能適得其反,因為他們只是從字面上理解“挫折教育”的意思,認為只要孩子經歷的挫折足夠多了,就會培養期堅忍不拔的性格、剛毅奮勇的素質

收到兒子紅包怎麼感謝的話

大家好,我是倡導“人人如龍”的鐳師兄,今天我們聊一下“挫折教育”這個話題。

「洞察」最可怕的認知誤區:我家孩子缺乏“挫折教育”

一、對“挫折教育”的認知誤區

前幾天看到一個影片,在某個

提升孩子適應能力

的夏令營中,每個孩子都要當眾大聲說出自己的弱點和不足,稍有卡頓就被罵:憋紅的小臉、滿眼的淚水、大聲呵斥的教練、壓抑冷漠的訓練環境,構成了一個極易引發挫折的氛圍。

很多孩子本來是充滿陽光和自信,但是在在這樣的環境中,學到的不是如何提升自己的韌性、信心,而是極力偽裝自己的情緒和對夥伴的冷漠。

特別無語的是,有部分家長和網友看了之後,居然覺得這就是自己孩子所需要的,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夠去歷練一下。

如果讓這些家長、網友自己放到這種環境中體驗一下,或許就會得出完全不一樣的結論。

你可以設想一下:

將幼狼驟然放到成年狼群的環境中,幼狼的未來會怎樣?

「洞察」最可怕的認知誤區:我家孩子缺乏“挫折教育”

很多孩子都遇到困難、挫折時,往往會退縮不前、逃避現實,很多家長腦海中都會浮現出四個大字

挫折教育

,覺得自己的孩子缺乏挫折教育,都是溫室中的花朵,未來堪憂。

於是這些家長就會給孩子報名參加一些夏令營,專門進行

挫折教育

方面的提升,最終結果可能適得其反,因為

他們只是從字面上理解“挫折教育”的意思,認為只要孩子經歷的挫折足夠多了,就會培養期堅忍不拔的性格、剛毅奮勇的素質。

「洞察」最可怕的認知誤區:我家孩子缺乏“挫折教育”

只有一個人的心性已經基本穩定後,才會有足夠的心靈力量去對抗挫折帶來的衝擊,從而逐漸培養更堅韌的性格出來。

孩子最初的心靈能量都來自於父母、老師、長輩的支援和鼓勵

,當他們發現自己

被拋棄到一個可怕的環境中自生自滅

時,他們本來就不太強大的內心更容易被摧毀,也會變得更加脆弱、更容易走向偏激。

一旦孩子的性格到了偏激的境地,很可能需要用一生的時間來治癒,這種代價就源於父母對

挫折教育

的錯誤認知。

二、啞鈴模型: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挫折教育

這個名詞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概念,很容易讓人從字面上理解為給孩子不斷製造挫折從而提升韌性、強大內心。

實際上,

渴望“挫折教育”的父母們,他們內心的期望是孩子能夠從容應對問題和困難,遊刃有餘地走上輝煌的人生之路,這才是他們的真正情感需求。

使用啞鈴模型來分析一下孩子們的問題:

孩子們的困難處理方式就是一個啞鈴模型:

(1)一頭是現實中的問題和挫折,一頭是有限的解決方法,夾在中間的是束手無策而又不得不硬著頭皮去解決的壓力。

(2)所有的焦慮、期望、氛圍等都會不斷增加“夾在中間的壓力”。

從這個啞鈴模型的分析中,其實已經看出了問題所在:

不是孩子不想處理這些問題,不是孩子不想獲得堅韌的性格,也不是孩子不希望自己能夠遊刃有餘地面對人生,而是他們“不清楚如何應對這些困難”

「洞察」最可怕的認知誤區:我家孩子缺乏“挫折教育”

部分家長對挫折教育的錯誤認知,讓孩子去經歷更多的所謂挫折,但就是不告訴自己的孩子如何應對這些困難,結果經歷的挫折越多,孩子就越不自信,家長就越覺得孩子經歷的挫折太少,最後進入了自信心斷崖式下跌的惡性迴圈。

網上有個搞笑影片,與這種情況很類似:

甲方抓住了乙方後就堵上嘴拼命打,要乙方招供。

乙方因為不清楚甲方要問什麼,也被堵上了嘴,完全說不出甲方要的資訊。

甲方認為乙方太頑固,就更殘酷地逼供,雙方就這樣陷入了死迴圈。

最後乙方快被打死了,他口中堵嘴的布被拿下來後,他問了一個問題:“你們到底要我招什麼?”

現在的挫折教育與此非常類似,只給挫折,不給方法,只管挫折,不管治癒。

那麼,應該怎麼做呢?

(下面是專欄付費內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