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明教究竟是個什麼宗教,到底有沒有光明使者、護教法王?|文史宴

簡介參考文獻:一、古代文獻資料:唐·拂多誕譯:《摩尼光佛教法儀略》唐·佚名:《歷代法寶記》唐·赤松德贊:《真正言量略集》唐·日本圓仁和尚:《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宋·釋志磬:《佛祖統記》宋·洪邁:《夷堅志》後晉·趙瑩《舊唐書》明·何喬遠:《閩書》宣

祭壇是什麼意思

文/陳章煌

明教究竟是個什麼宗教,到底有沒有光明使者、護教法王?|文史宴

本文是對摩尼教到明教的一個總體介紹,包括摩尼教的教義和教規,以及在不同時期的變化。作為一個曾經分佈極其廣泛的世界性宗教,摩尼教值得仔細瞭解,感興趣的朋友不可錯過。

明教究竟是個什麼宗教,到底有沒有光明使者、護教法王?|文史宴

張無忌順手取過楊逍案頭的書來,見封面寫著“明教流傳中土記”七個字的題簽,下面注著 “弟子光明左使楊逍恭撰”一行小字。……書中載得明白,明教源出波斯,本名摩尼教,於唐武后延載元年傳入中土,其時波斯人拂多誕持明教“三宗經”來朝,中國人始習此教經典。唐大曆三年六月二十九日,長安洛陽建明教寺院“大雲光明寺”。此後太原、荊州、揚州、洪州、越州等重鎮,均建有大雲光明寺。至會昌三年,朝廷下令殺明教徒,明教勢力大衰。自此之後,明教便成為犯禁的秘密教會,歷朝均受官府摧殘。明教為圖生存,行事不免詭秘,終於摩尼教這個“摩”字,被人改為 “魔”字,世人遂稱之為魔教。

——《倚天屠龍記·舉火燎天何煌煌》

金庸筆下的《倚天屠龍記》中影響力最大的教派,當屬明教。但是這個明教是什麼來源,書中只提及自西域傳來,並且提及在明教的總壇在波斯。並沒有很詳細描述它的教義和淵源。那麼這個神秘的明教究竟是什麼來歷,歷史上是否存在這樣的一個宗教流派,它的前世今生又是如何,下文我們就詳細的起底一下明教的來龍去脈。

首先,歷史上確實存在著“明教”這個教派,它與“祆教”、“景教”在唐朝時並稱為“三夷教”,即唐朝時期三個最大的自外傳入的宗教流派。其中,祆教又名“拜火教”,原名瑣羅亞斯德教,而“景教”則是指基督教的聶斯托利派。

摩尼教起源

明教正式名稱為:摩尼教,又作牟尼教,發源於古代波斯薩珊王朝,為公元3世紀中葉波斯人摩尼(Mānī)所創立,受基督教與伊朗祆教馬茲達教義所影響,是一種帶有諾斯替主義色彩的二元論宗教。主要教義為“二宗三際論”,崇尚光明。

摩尼創立摩尼教和傳教,與其家庭背景有著極大關係。

其父親跋帝(Patek)原住哈馬丹(Hamadan)曾參加猶太派基督徒派別厄勒克塞(Elchasaites)派,

這個教派以禁慾和實行煩瑣的浸禮儀式為特點。摩尼從四歲起就被他父親帶到這個教派中生活。

明教究竟是個什麼宗教,到底有沒有光明使者、護教法王?|文史宴

摩尼畫像

幼年的生活為摩尼日後創立摩尼教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後期摩尼創立摩尼教的許多教義和戒律都與之息息相關。

二十四歲的時候,摩尼宣稱自己得到天使的啟示,與厄勒克塞派決裂,真實創立摩尼教,提出“二宗三際論”的教義,尊崇光明,崇拜日月。由於得到其父親跋帝的保護,他和摩尼教在創立初期免於遭受來著厄勒克塞派的迫害,得以發展。

摩尼教之教義、戒律與儀軌

摩尼教的根本教義即“二宗三際論”,“二宗”指光明與黑暗,善與惡,“三際”指初際、中際、後際。三際的特徵分別是——“初際”:明暗分開,混沌未開;“中際”:黑暗入侵光明,光明與黑暗鬥爭;“後際”:明暗重新分開。

摩尼教擁有完整的戒律和儀軌,據《下部贊》中記述“此偈你逾沙懺悔文”寫道:“於七施、十戒、三印法門,若不具修,願罪銷滅”。“此偈凡至莫日與諸聽者懺悔願文”中也有類似的文句。

三印十戒,是摩尼教教眾的基本戒律,

三印是指:口印、手印、胸印(漢文經典譯作心印);十戒是指:不拜偶像,不妄語,不貪慾,不殺生,不姦淫,不偷盜,不欺詐,不行巫術,不二見(懷疑宗教),不怠惰。而三印的意思是:口印即不妄語等戒律,手印即不殺生等戒律,胸印即不姦淫等戒律。除此以外,

摩尼教還規定,僧侶教徒都要穿著白色服帽。

三印和十戒是摩尼信眾以及摩尼僧侶都需要遵守的,而

摩尼僧侶比普通訊眾在原有的十戒上還專門增加了五條戒律,稱之為“五淨戒”,

即:“真實,不害,貞潔,淨口和安貧。”

其中,不害是指禁止從事任何可能傷害光明分子的行為,即不要進行耕種、採集動植物的事情。因為摩尼教認為,動植物是光明分子的化身之一。貞潔是指禁止性交,摩尼教認為性交是模仿惡魔通姦,會導致人類生生不息,而人類是惡魔用來囚禁光明分子的軀體,這會導致繼續囚禁光明分子。淨口即不可以吃肉飲酒。安貧是指,不得擁有私有財產,靠施捨和乞討為生,年易一衣,日乞一食。

明教究竟是個什麼宗教,到底有沒有光明使者、護教法王?|文史宴

摩尼教文獻殘片

此外,摩尼教擁有一整套完整的儀軌制度,根據《群書類述》,摩尼教要求一般信徒每天祈禱四次,僧侶每天祈禱七次,即《佛祖統紀》引《夷堅志》說的,以七時作禮。一般信徒在星期天(漢文音譯密日)齋戒,選民(僧侶)在星期天和星期一(漢文音譯莫日)齋戒兩天。

摩尼教除了日常的祈禱外,每年的12月會舉行庇麻節,用以紀念摩尼受難。在庇麻節開始前一個月,摩尼教信徒會進行長達一個月的齋期。

庇麻的意思是指祭壇,虛位以待,象徵著摩尼降臨。

根據摩尼教經典《下部贊》中的“嘆五明文第二疊”說“夷數血肉此即是,堪有受者隨意取”,描寫的就可能是這種儀式。另外根據《祈禱和懺悔書》中的記述:在庇麻節上要朗讀摩尼最後的書信,吟唱讚美摩尼、第三使、光耀柱、救主耶蘇、諸明使、庇麻等的詩篇和歡樂頌。

摩尼教之制度

《摩尼光佛教法儀略》中記載,

摩尼教團內部通常分為五個教階:

第一、十二慕闍,譯雲承法教道者(使徒);

第二、七十二薩波塞,譯雲持法者,亦號拂多誕(主教);

第三、三百六十默奚悉德,譯雲法堂主(長老);

第四、阿羅緩,譯雲一切純善人(選民即僧尼);

第五、耨沙喭,譯雲一切淨信聽者(俗信者)。

這些名稱的音譯,出自中古波斯文,同時,這些教階也能在希臘文和拉丁文史料中得到印證。

摩尼設十二個使徒的做法,顯然模仿耶穌的十二使徒。將信徒分為僧尼和一般在俗信徒,則有可能是受佛教影響而形成的。

明教究竟是個什麼宗教,到底有沒有光明使者、護教法王?|文史宴

摩尼教光明與黑暗對峙畫像

而關於寺院的制度在《摩尼光佛教法儀略》中記載,摩尼教寺院中有“經圖堂一,齋講堂一,教授堂一,病僧堂一。……不得別立私室廚庫。每日齋食,儼然待施;若無施者,乞丐以充。唯使聽人,勿蓄奴婢及六畜等非法之具。每寺尊首,詮簡三人:第一,阿拂胤薩,譯雲贊願首,專知法事;第二,呼嚧喚,譯雲教道首,專知獎勸;第三,遏換健塞波塞,譯雲月直,專知供施。皆須依命,不得擅意。”

在制度上,基本上都遵守了摩尼所提出的三印十戒和五淨戒,但傳入中國後由於傳教的需要借托佛教形式進行傳播,從而促使

摩尼教原本的制度在進入中國後發生了改變,最後在不斷的漢化中歷經會昌法難後改名明教,流傳入民間。

這也是為何中國的摩尼教與原始摩尼教區別較大的一個原因。

摩尼教成長為世界宗教

最初摩尼只在波斯北部傳教,擁有少量信徒,後來他透過海路到達印度,促使杜蘭國王皈依摩尼教,此後迴歸波斯後,又結識波斯薩珊王朝沙普爾的兄弟、呼蘭珊總督卑路斯的友誼,得以覲見沙普爾,並用波斯文將其教義理論寫成《沙卜拉幹》一書,呈獻給沙普爾,得到沙普爾的賞識,准許他和他的信徒在波斯境內任何地方旅行和傳教。

自此摩尼教正式成為一大宗教流派,開始自波斯帝國向東西方轉播。

而在波斯境內,由於沙普爾的逝世,新任君主沙普爾之子受到祆教教主科德的影響改變了對摩尼教的寬容政策,摩尼教在波斯境內開始遭受迫害,其後它的主要力量逐漸匯聚到中亞烏滸水(Oxus,今阿姆河)流域。

粟特城市薩秣建(撒馬爾幹)和赭時(塔什干)成為摩尼教傳播的重要基地。

而摩尼本人,則在向帝國申請前往貴霜時遭到拒絕,此後更是被詔命前往貝拉斐朝廷,途中他訪問了故鄉高凱當地的摩尼社團。公元274年1月27日,他到達貝拉斐朝廷,覲見巴赫蘭一世,遭到國王的指責,摩尼激烈抗辯,被投入監獄,2月26日死於獄中。

摩尼教在中國的興亡

據唐寫本《摩尼經》記述,唐朝武周延載元年,波斯人拂多誕持《二宗經》至中國,這也標誌著摩尼教正式開始傳入中國。但此後不久,就遭到唐玄宗的禁止。

摩尼教傳入初期,設法假借佛教之名傳教。

據《通史》記載:開元二十年,唐玄宗下敕嚴加禁斷時稱:“摩尼法本是邪見,妄稱佛教,誑惑黎元,宜嚴加禁斷。”這是摩尼教在傳入中國後遭受的第一次打擊。

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唐朝爆發著名歷史事件“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末期,唐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史朝義誘騙回鶻可汗牟羽可汗進攻長安,唐朝遣派藥子昂迎勞,牟羽可汗遂支援唐軍東擊史朝義,順利攻克洛陽,並且放縱手下士兵剽攘洛陽。

次年寶應二年(公元763年),牟羽可汗帶著睿息等四僧回到回鶻,經過三日三夜的激烈辯論,正式改宗摩尼教,遠在巴比倫的摩尼教教主更是派遣一級僧侶到回鶻境內,確立了摩尼教成為回鶻國教。而

回鶻因為在“安史之亂”中出兵協助大唐平定叛亂有功,摩尼教藉由回鶻的支援,再度得以在中國傳播。

明教究竟是個什麼宗教,到底有沒有光明使者、護教法王?|文史宴

回鶻供養人壁畫

此後,由於受到回鶻皇室的推崇,摩尼教僧侶地位陡增,到唐元和、長慶(公元806-824年)摩尼教僧侶常與回鶻可汗討論政事,此外,摩尼教僧侶更是多次代表回鶻出使唐朝,並且受到唐朝皇室的禮待。

其中《佛祖統計》記載:唐代宗大曆三年,敕準回鶻摩尼教徒在長安建摩尼寺——大雲光明寺。此後回鶻又乞請在荊州、揚州、越州等地興建摩尼寺。另據《舊唐書》記載,長興元年,回鶻宰相將令摩居教五百七十三人入朝一同迎接公主,可見其借回鶻與唐關係,勢力已延伸到政治層面。

唐憲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又在河南、太原興建二座摩尼寺。自此,摩尼教已然在大唐國境內興盛無比,舉國上下皆有信眾,成為其自創立以來的巔峰時刻。

此外,彼時的的摩尼教僧侶更是開始從事商業活動,根據《舊唐書·回鶻傳》記載:摩尼至高師,歲往西市,商賈頗與囊橐為奸“。”但是好景不長,這種鼎盛的局面,只持續了33年。

明教究竟是個什麼宗教,到底有沒有光明使者、護教法王?|文史宴

回鶻皇室供養人壁畫

唐開成五年(公元840年),回鶻部被新興的草原政權黠戛斯所破,回鶻開始從大唐撤軍,撤軍的同時,上書祈求大唐皇室繼續優待摩尼教僧侶,遭到唐朝皇室拒絕。此後,唐朝一改之前對摩尼教的優容政策,開始下令嚴加禁斷摩尼教。

唐會昌元年(公元841年)唐武宗下令沒收摩尼教資產與經書文獻畫像等資料,此次事件導致長安摩尼教教眾死者達72人。

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唐朝爆發歷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滅佛事件之一的“唐武宗滅佛”運動。據《會昌一品集》記載:武宗會昌三年(公元843年),下令敕禁江淮諸鎮的摩尼寺。而據日本僧人圓仁和尚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記載:“會昌三年四月中旬,敕天下殺摩尼師,剃髮令作袈裟,作沙門形而殺之。”

自此以後,摩尼教在中國境內一敗塗地,轉入地下秘密流傳,依附於佛、道兩教流傳。

據明代何喬遠的《閩書》記載:呼祿法師逃脫會昌法難後,倒到福建“授侶三山(福州),遊方泉郡(泉州),卒葬郡北山下。”因此,

福建成為會昌法難後,摩尼教在中國傳播的新一源頭。

由於其吃齋和消滅惡魔的教義,民間稱之為:“吃菜事魔”或“吃菜滅魔”。

明教究竟是個什麼宗教,到底有沒有光明使者、護教法王?|文史宴

福建霞浦摩尼經文獻

摩尼教雖然在唐朝遭受重創,但歷經五代兩宋依然存在。

到了宋代,摩尼教已經完全漢化成為明教,與原本的摩尼教已經有了較大的區別,並依託著道教,摩尼教在宋代時得到統治者的認可。

北宋至道(995-97)中,懷安士人李廷裕在京城開封一家卜筮商店裡用五十千錢買到了一尊摩尼像,從此摩尼像就在福建流傳開了。大中祥符九年(1016)、天禧三年(1019)朝廷兩次敕福州;政和七年(1117)、宣和二年(1120)禮部兩次牒溫州,“皆宣取摩尼經頒入道藏”。真宗朝(998-1022)進獻明教經典的福建士人林世長授守福建文學。元朝統治者依舊承認了摩尼教的合法地位,並在泉州設立對明教和景教的管領進行管理。

進入明代後,明太祖朱元璋頒佈政令,禁斷異端教派和信仰,而明教因其衝犯國號,被列入這一行列,被朝廷嚴加禁斷。

此外,由於自五代兩宋到元朝末期,明教經常與彌勒教,白蓮教等結合,成為民間秘密結社的團體之一,許多農民起義也經常借托於明教、彌勒教、白蓮教等,因而明教自唐武宗禁斷後開始,就經常遭到抨擊和抵制。

宋代道教著名祖師白玉蟾就因為其學生問及摩尼教是否為老子遺教一事而著書論述否定這一說法。而在禪宗典籍《歷代法寶記》中也出現了對外道末曼尼(即摩尼)的攻擊,《歷代法寶記》在約765年時傳入吐蕃,此後約775年—797年間由赤松德贊贊普編撰的《真正言量略集》中也出現對異端末曼尼(即摩尼)的攻擊。

此後,清朝和安南朝都因承襲明律,所以依舊禁止明教流傳。

清代以後,中原地區的明教活動已經基本消亡,只剩下東南沿海的福建等區域有所流行,但也已經面目全非,基本上被佛教或道教同化。而至於安南地區,在清代恐怕也早就沒有明教教徒的活動了。

國內的摩尼教遺存

前文說到,唐朝的摩尼教僧侶呼祿法師逃離會昌法難,至福州、泉州等地傳授明教。因此,現如今中國境內只有福州和泉州兩地有摩尼教遺留痕跡。

其中福州市臺江區的浦西福壽宮,就是明教在福建傳播的一個遺存,其中正殿供奉明教文佛和度師真人神像,神像背後懸掛有一幅繪製於清代的水陸畫,畫像上方的燈籠上書“度師真人”、“明教文佛”字樣。而在中堂前懸掛的兩幅楹聯:“朝奉日乾坤正氣,夕拜月天地光華”,“悟徹靈機群沾法雨,參來妙諦普蔭慈雲”。楹聯中明顯體現了明教(摩尼教)“朝拜日,夕拜月”的日月崇拜以及崇拜光明的教義,以及後期為了傳播所需糅合佛教思想的宗教特徵。

明教究竟是個什麼宗教,到底有沒有光明使者、護教法王?|文史宴

福壽宮外觀

明教究竟是個什麼宗教,到底有沒有光明使者、護教法王?|文史宴

福壽宮正殿

明教究竟是個什麼宗教,到底有沒有光明使者、護教法王?|文史宴

福壽宮明教文佛造像

明教究竟是個什麼宗教,到底有沒有光明使者、護教法王?|文史宴

福壽宮繪製於清代的明教文佛水陸畫

此外,泉州市晉江餘店蘇內村萬山峰草菴摩尼教寺現遺存有全世界唯一一尊摩尼光佛石刻像。該寺始建於宋紹興年間,初為草築,故名草菴。元代初期改為單簷歇山式石構建築,面闊三間,寬6。7米,進深兩間,長3。4米,簷下用單挑華拱。

明教究竟是個什麼宗教,到底有沒有光明使者、護教法王?|文史宴

草菴外觀

正廳內依崖壁開鑿一圓形佛龕,龕內浮雕一尊摩尼光佛坐像。佛身高1。25米,寬0。83米,頭部呈現灰綠色岩石,長方形面孔0。32X0。25米,背有毫光射紋飾,呈現花崗岩石質,散發披肩,端坐蓮壇,面容圓潤,眉毛隆起,顎下二條長鬚,嘴唇薄,嘴角線深顯,形成下額圓突,面容安詳。著寬袖僧衣,胸襟處打結帶,無扣,結帶為圓飾套束蝴蝶結,並向下延伸下垂至腳部。雙手結佛教禪定印,平放於腹下,衣褶線條流暢,整體呈現佛教造像中的跏趺坐。

明教究竟是個什麼宗教,到底有沒有光明使者、護教法王?|文史宴

草菴正廳元代石刻摩尼光佛像

佛龕的左上角陰刻一段文字“謝店市信士陳真澤立寺,喜捨本師聖像,祈薦考妣早生佛地者。至元五年戌月日記”。五行楷書,34字,字徑2。5X2。5釐米。在右上角還有陰刻比較粗糙的文字“興化路羅山境姚興祖,奉舍石室一完。祈薦先君正卿姚汝堅三十三宴,妣郭氏五九太孺,繼母黃十三娘,先兄姚月澗,四學世生界者。”

明教究竟是個什麼宗教,到底有沒有光明使者、護教法王?|文史宴

金庸在草菴考察的照片

此兩處遺蹟是目前國內僅存的兩處有關摩尼教的遺址,草菴摩尼教寺更是因為留存下這尊石刻摩尼光佛因而更加重要。

這也是目前世界範圍內唯一留存的一尊摩尼造像,

對於研究摩尼教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摩尼教之意義

摩尼教自公元3世紀由摩尼創立,到後期傳播到東西方,在中國達到興盛後,歷經數朝最後消亡。自唐朝後,由於歷朝歷代皆有所禁斷,這也導致摩尼教各類文物資料以及建築遺存少之又少,許多出土的文獻資料都殘缺不全。

但是

作為一個興盛於公元三世紀的世界性宗教,摩尼教在整個東西方文明史以及宗教史上都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摩尼教的存在,是結合了祆教、佛教、道教等諸多教派的教義、理論以及儀軌等,不斷進行融合創造而流傳的一個世界性宗教。

雖然這一宗教現如今已不復存在,但其對於研究歷史上宗教之間的融合和宗教爭鬥的意義巨大。

參考文獻:

一、古代文獻資料:

唐·拂多誕譯:《摩尼光佛教法儀略》

唐·佚名:《歷代法寶記》

唐·赤松德贊:《真正言量略集》

唐·日本圓仁和尚:《入唐求法巡禮行記》

宋·釋志磬:《佛祖統記》

宋·洪邁:《夷堅志》

後晉·趙瑩《舊唐書》

明·何喬遠:《閩書》

宣統陰印·佚名:《摩尼經》

二、現代文獻資料:

白壽彝:《中國通史》

吳晗:《明教與大明帝國》

王媛媛:《從波斯到中國:摩尼教在中亞和中國的傳播》

馬小鶴:《光明的使者》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

最通俗

,通俗之中

最專業

熟悉歷史

陌生化

,陌生歷史

普及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