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隱蔽殺手:魚雷技術的百年發展,在現代海戰中依舊“犀利”無比

簡介比如採用定向起爆方式的魚雷戰鬥部,只有在10倍裝藥半徑範圍內的定向方向上才可提高對目標的毀傷效果, 其他方向和該範圍外都會減弱

魚雷最新研究成功了嗎

魚雷的動力系統發展

【每點新防務(1009期)·2月2日】:

在當今世界各國海軍都在重點開發各種反艦導彈的的浪潮下,魚雷這一“古老”的海軍作戰武器卻依舊在發展中。雖然各種反艦導彈可以迅速、隱蔽的攻擊水上各種艦隻,可其孱弱的戰鬥部威力會隨著軍艦噸位的增加而遞減,這時候魚雷透過海水所傳遞的巨大毀滅威力就凸顯出了優勢,並且攻擊水下常規潛艇與核潛艇時,魚雷依舊是當今各國海軍最為趁手的“兵器”了。可由於各國向各種水面上的武器傾注了大量資源,就導致人們對魚雷這種傳統武器失去了關注,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認識一下魚雷這個“最熟悉的陌生人”吧!

隱蔽殺手:魚雷技術的百年發展,在現代海戰中依舊“犀利”無比

提起魚雷,我們就先要說說一直推動它在水面下高速運動的動力系統。魚雷的動力源主要有熱動力和電動力兩種,熱動力系統又分為固體燃料動力推進和氣液燃料動力推進2種。熱動力系統的特點是啟動速度快、輸出功率高,但振動噪聲較大、結構複雜,維護效能相對較差,且動力效能受航行深度影響較大。而電動力系統是將電池組貯存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並持續供給推進電機轉動做功、產生推力,推動本體航行,其能量轉化的主要形式為電化學反應。但其輸出功率相對較低,啟動但輸出航速與航行效能穩定、使用維護性好,但輸出能量相對較低,啟動時間相對較長。

隱蔽殺手:魚雷技術的百年發展,在現代海戰中依舊“犀利”無比

在具體應用方面,一戰後因為電動力技術發展較快,美國與德國最早開始了早期電動魚雷的研製,但德國最終於1935年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種鉛酸蓄電池驅動的電動魚雷——G7e型。但隨著二戰的爆發,各主要參戰國加大了對魚雷技術的開發,這時期是熱動力魚雷唱主角的時代。熱動力魚雷在戰後依舊在蘇聯和美國推動下不斷前進,並隨著新燃料和新發動機研究的重大突破,美國逐漸開始引領熱動力系統魚雷的研究方向,並奠定了當今熱動力魚雷的總體格局。而熱動力魚雷的代表作,就是美國於1963年開始研製的MK-48重型魚雷,該型魚雷直到現在依舊是包括美國在內世界多國海軍的重要海戰武器。

隱蔽殺手:魚雷技術的百年發展,在現代海戰中依舊“犀利”無比

而電動力魚雷也在二戰後迎來了發展井噴期,較早的代表魚雷時蘇聯的和美國採用鉛酸和鎳鉻蓄電池的魚雷,但由於電池結構限制,當時魚類的比功率僅能達到20-30Wh/kg,航速在30公里以下,並不比同期熱動力魚雷先進。進入50年代後,世界各海軍強國開始應用鎂/氯化銀海水電池、銀鋅電池、鎂/氯化亞銅海水電池等新一代電池,普遍採用了外加註電解液的方式進行電池啟用,使得魚雷動力比功率達到了50Wh/kg以上,航速也提升到了40公里以上。80年代以後,法國SAFT公司研製了鋁/氧化銀電池並用於法國的“海鱔”、義大利的A290及歐洲MU90等輕型魚雷,比功率突破100 Wh/kg,最高航速超過50kn,顯示出電動力趕超熱動力魚雷的前景趨勢。

隱蔽殺手:魚雷技術的百年發展,在現代海戰中依舊“犀利”無比

目前各國海軍研製的魚雷雖然依舊是以這兩種動力源為主,但由於這兩種動力源所具有的優劣不同,所以在實際應用中還是有所側重的。可隨著這兩種技術的不斷髮展,一般魚雷研製強國都會對這兩種魚雷動力進行研究,並推出相應型號的魚雷產品。畢竟“多一條腿”走路肯定會更穩當一些!

魚雷戰鬥部

魚雷在水下作戰靠的就是其戰鬥部,而魚雷在擊中目標後的毀傷效果,主要是靠戰鬥部在海水中爆炸所產生的衝擊波和氣泡兩部分。其中衝擊波主要產生區域性的結構性破壞, 而氣泡主要引起整體性破壞。而且不同目標對不同的能量因素大小具有不同的易損性。水中爆炸對目標的多種作用方式並不是在任何一次爆炸中都全部出現, 而是與爆炸點和目標的相對位置密切相關。

隱蔽殺手:魚雷技術的百年發展,在現代海戰中依舊“犀利”無比

雖然魚雷毀傷目標是取決於衝擊波和氣泡,但衝擊波和氣泡的威力有多大,則要取決於魚雷所採用的那種戰鬥部和戰鬥部的裝藥量,以及起爆方式上。比如採用定向起爆方式的魚雷戰鬥部,只有在10倍裝藥半徑範圍內的定向方向上才可提高對目標的毀傷效果, 其他方向和該範圍外都會減弱;而採用聚能裝藥的魚雷戰鬥部,則僅在魚雷垂直接觸命中目標時,才能提高對目標的毀傷效果,如果在非雷頭方向以及非接觸命中時,對目標的毀傷效果都會減弱;採用中心點起爆的爆破式的魚雷戰鬥部, 則在各個方向上的爆炸能量近似均勻分佈。所以,魚雷的最終毀傷威力有多大,是需要大量的模擬及訓練資料作為參考的。

隱蔽殺手:魚雷技術的百年發展,在現代海戰中依舊“犀利”無比

而當今對於魚雷作戰威力提升的研究,都會被魚雷的結構和尺寸所嚴格限制,這就使得魚雷作戰威力的現實可行的技術途徑,主要集中在定向戰鬥部、聚能戰鬥部及高能裝藥等技術方面。美國研究的水下定向戰鬥部技術可以使相同裝藥量的戰鬥部威力增加 4-7倍。法國的“海鱔”魚雷裝藥45kg左右, 利用聚能戰鬥部技術可穿透厚度約4倍裝藥口徑的鋼靶, 在模擬攻擊具有雙層殼體的潛艇試驗中, 該戰鬥部的金屬高速射流, 在著角為50º時, 穿透了20毫米厚的外殼,2米厚的壓載水艙和40毫米厚的壓力殼,並且還能穿透300毫米厚的殼體。當攻擊潛艇最佳部位時, 1枚“海鱔”魚雷就能擊沉目標, 至少也能迫使其浮出水面。

​魚雷導航技術

現代智慧魚雷可以利用線導+尾流自導或聲自導來攻擊水面艦艇。在近20多年的時間裡,魚雷和聲吶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現代魚雷中組合制導方式、多頻制、目標識別技術等反對抗措施的運用,使得魚雷抗干擾和識別真假目標的能力顯著增強,導致利用軟殺傷手段對抗來襲魚雷的有效性相對降低。所以目前各個魚雷研製國,都將魚雷的各種自導技術作為保證其命中率、提升自身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隱蔽殺手:魚雷技術的百年發展,在現代海戰中依舊“犀利”無比

義大利的“黑鯊”魚雷由於裝備有效能先進的AS-TRA聲自導頭,而擁有了主/被動聲自導能力。“黑鯊”魚雷的聲吶可以將探測頻率降低到10kHz,使得被動探測距離增加到7公里,遠超一般高頻聲吶的2公里探測距離。並且在聲自導能力之外,“黑鯊”魚雷還具備尾流自導裝置,可以探測船隻航行所產生的尾流來跟蹤目標,並引導魚雷進入攻擊彈道。

隱蔽殺手:魚雷技術的百年發展,在現代海戰中依舊“犀利”無比

而美國著名的MK-48重型魚雷,在2001年交付的改進型MK48-6AT上,也採用了自身噪聲較低的聲學基陣以提高被動聲自導能力。它有預先設定的淺水戰術邏輯,並能選擇自導頻率和作戰方式, 以允許多條魚雷齊射以攻擊單個目標或不同目標。而後來在2006年與義大利聯合研製的升級版MK-48-MOD7型,其自導系統採用了先進的通用寬頻先進聲吶系統,能有效地進行淺水區域作戰。同時,該魚雷還能有效地參與反潛和反水面作戰,其作戰能力也因為聲吶系統性能的提高而得到了大幅度改進。是對付水面艦艇和潛艇的極其有效的武器。

隱蔽殺手:魚雷技術的百年發展,在現代海戰中依舊“犀利”無比

但在聲自導方式之外,當今世界各國先進的遠端魚雷無一不採用線導技術,以大大提高魚雷的命中機率。而光纖線導具有明顯的優越性,將顯著提高魚雷的效能,因此西方各國競相發展光纖線導技術。據報道,法國用F17P魚雷開展的放線試驗,光纖長達20公里;義大利也已進行了100公里光纖線導魚雷的試驗研究,義大利的“黑鯊”魚雷的光纖可達60公里。光纖通訊為影象傳輸提供了重要保證,魚雷光纖傳輸影象並實現影象制導,將極大地提高魚雷精確制導水平,水下的魚雷攻潛戰鬥透過光纖可在發射艇上實時用影象顯示出來。

這幾乎等同於“看著”對手被送上西天,自然會爽的一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