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網路遊戲首頁網路遊戲

為何諸葛亮一死,他發明的木牛流馬就不再使用?考古專家怎麼說?

簡介“流馬”出現在諸葛亮第五次北伐,與木牛一樣,“流馬”文獻史載亦不詳,對其製造之法僅有簡要文字描述,同樣沒有使用說明書與設計、製造圖

流馬怎麼打

諸葛亮的故事裡,“木牛流馬”的傳說可謂謎一般的存在,拋開《三國演義》的”演義“成份,可信度高的《三國志》、《諸葛亮集》均有描述,可見其存在的可能性較大,但自諸葛亮後卻沒有一人能詳述,更無一書詳載,後世雖有人言其複製諸葛”木牛流馬”,但其距諸葛亮所發明的木牛流馬是否一致,無人能說清楚,僅可作愛好者一家之言。

為何諸葛亮一死,他發明的木牛流馬就不再使用?考古專家怎麼說?

"木牛流馬"實際上是兩個東西。

據《諸葛亮集》記載,

木牛出現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期,

同期出現的還有八陣圖與諸葛連弩,此三項可謂當世之時的高科技。

木牛是一種怎樣的物件?文獻僅對其製造之法簡要文字描述,如何使用沒有說明,也沒有設計、製造圖紙留存下來。

文獻描述“木牛”文字很抽象,這樣的抽象文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是同一人,隨研究時間增加可能也會有不同的見解:

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數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曲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鞦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

專家們推測“木牛”可能是一種經過改良的獨輪車,而所謂“一腳四足”,就是一個輪子、四根支腿,行進時用一個輪子和人為支點,輪子分擔巨大重量,駐停時透過四根支撐不致傾覆,如此便可在崎嶇山路輕鬆行進。

央視探索頻道曾做過一期節日節紹木牛流馬,其中一個觀點就是“木牛”實則是一種流行與川蜀地區的獨輪小車,這與專門們的推斷不謀而合。

為何諸葛亮一死,他發明的木牛流馬就不再使用?考古專家怎麼說?

"流馬"又為何物?

“流馬”出現在諸葛亮第五次北伐,

與木牛一樣,“流馬”文獻史載亦不詳,對其製造之法僅有簡要文字描述,同樣沒有使用說明書與設計、製造圖。

不過與木牛相比,“流馬”介紹的文字更加細緻,不僅有各零件尺寸大小,而且明確說明多孔,且孔徑較大,這說明“流馬”或許是由接榫組裝的∶

流馬尺寸之數,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前槓孔去前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廣一寸。後軸孔去前槓分墨一尺五分,大小與前同。後腳孔分墨去後軸孔三寸五分,大小與前同。後槓孔去後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後載克去後槓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槓長一尺八寸,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後槓與等版方囊二枚,厚八分,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鬥。從上槓孔去肋下七寸,前後同。上槓孔去下槓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八孔同。前後四腳,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長四寸,徑面四寸三分。孔徑中三腳槓,長二尺一寸,廣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槓耳。”

其不稱“木馬”而稱“流馬”,推測應與水有關,應為一種可在水上滑行使用之物。水中之物不稱舟船,稱之為陸用之物馬,說明陸上也可用。

基於這樣的推論,專家推證,“流馬”很可能是一種可拆卸組裝的水陸兩棲運輸工具。

為何諸葛亮一死,他發明的木牛流馬就不再使用?考古專家怎麼說?

結論:

1、“木牛”、“流馬”的發明創意屬於諸葛亮。

2、“木牛”丶“流馬”是兩種運輸工具,一個陸用,一個水陸兩用。

3、“木牛”、“流馬”軍隊曾用於運糧草,因此,“木牛”“流馬”肯定曾存於世,不是傳說。

4、此兩種物件,現在很可能老百姓還在用,只不過叫了另外一個、或兩個名字,不叫“木牛”、“流馬”了。

參考資料∶

江湖閒月生《諸葛亮》

雲川閣下《“木牛流馬”考》

關於“木牛流馬”您怎麼看?

Top